天下 卷三 雲譎波詭 第四百五十一章 被迫撤軍

作者 ︰ 高月

情況正如李隆基所擔心的那樣,一支兩萬人的關中軍快速部隊在大將鄧景山的率領下,從子午道直插漢中,並在興道縣截斷了高仙芝軍隊的糧道,三萬石待運糧食全部被截獲。

梁州太守兼漢中留後郭英義聞訊大驚失色,他一方面組織民夫防御南鄭城,另一方面急派人向高仙芝和哥舒翰報信。

一早,高仙芝便匆匆來到李隆基御帳前,對幾名帳前侍衛道︰「請速稟報聖上,我有急事求見……」

高仙芝心中焦急之極,關中軍已經佔領了興道縣,斷絕了自己的糧道,如果郭子儀將這個消息向自己的軍隊宣揚,待糧食出現危機後再大舉進攻,自己軍隊必將慘敗,不容置疑。

當初他力主留五萬軍隊守後方,他們以十萬大軍北上,也不用再分兵兩路,但李隆基不肯,他認為十萬軍奪不下長安,堅持全軍北上,只留數千人運轉糧草,李隆基想得很簡單,只要一舉沖出谷道,進入關中,就不存在後勤保障的問題了。

可事實上,他們進軍緩慢,又臨時改變了行軍路線,致使一次次喪失先機,最後被長安大軍從容布局,將谷口打造成銅牆鐵壁一般,他們怎麼能沖得出去?

高仙芝明白,他們現在就算沖出谷口,也不是別人的對手,李慶安的七萬安西鐵騎就足以橫掃劍南軍,劍南軍控長山地作戰,在平原上絕不是騎兵的對手。

他現在只希望李隆基能清楚眼前的嚴峻局面,不要再為了一己之欲而喪失了整支軍隊,屆時他李隆基也難以自保。

片刻,侍衛跑出來道︰「高帥,聖上命你進去!」

高仙芝快步走進了李隆基的大帳,此時李隆基正在喝一碗燕窩粥,高仙芝快走兩步單膝跪下道︰「臣高仙芝參見陛下!」,李隆基眼皮都沒有抬,淡淡問道︰「發生了什麼事?是你決定了再繼續進攻嗎?」,「陛下!」高仙芝有些惶恐道︰「南鄭郭太守傳來消息,兩萬關中軍已經從子午道殺進漢中,我們糧道被斷漢中危險了。」,「砰……」地一聲,李隆基重重將粥碗向地上一摔,粥碗裂成了碎片,他厲聲斥道︰「聯三番五次讓你進攻駱谷關,就是擔心糧路被斷,可你不肯,說什麼等待時機現在時機呢?時機在哪里?難道你的時機就是我們後路被斷,無路可走嗎?」,「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高仙芝嚇得跪倒連連磕頭,拼命解釋道︰「非臣不肯盡力,而是天時地利對我軍極為不利,郭子儀軍隊和我軍兵力相仿據守雅關,只五千弓弩軍便可射退我三萬大軍,就算臣半大軍拼死奪下關隘,那也會損兵折將過半,到了關中,又怎麼能抵擋得住李慶安的七萬安西騎兵,陛下事實如此,非五十萬雄兵,不能克關中啊!」

高仙芝提到李慶安,讓李隆基一下子想到了哥舒翰,他心中更恨,至今未打一仗和李慶安暗通往來,這個高仙芝還有用,得先收拾那個哥舒翰再說,想到這,李隆基臉色稍霧嘆口氣道︰「算了,事已至此,聯發怒也無用那你說現在該怎麼辦?是戰還是退?」,高仙芝見終于說服了李隆基,心中稍安便連忙道︰「陛下,臣以為在我們糧盡發生恐慌之前,郭子儀不會進攻我們,而現在我們糧食還能支持五天,從這里返回漢中須三天時間,我們當立即撤軍,也要通知哥舒翰撤軍,這是上策,陛下回蜀中後勵精圖治,待臣練出雅兵數十萬,再出祁山為陛下攻取關中。」,李隆基沉思了片刻,確實也沒有辦法了,他只得點點頭道︰「好吧!聯再听你一次……」

他話音剛落,只听見遠方傳來了轟隆隆的鼓聲,嚇得李隆基站了起來,「這、這是怎麼回事?」

一名侍衛飛奔而至,在帳外大聲喊道︰「陛下,郭子儀大軍撤離駝谷關了,駝谷關的大旗已經降下……」

李隆基先是一怔,隨即大喜,連忙道︰「高將軍,這可是機會啊!郭子儀的軍隊居然撤退了。」,高仙芝暗暗嘆息,這不是機會,這是郭子儀的誘餌,聖上怎麼就不明白呢!他苦勸道︰「陛下,關中軍佔領興道縣,斷了我們糧道,郭子儀焉能不知,他現在應該是枕兵以待才對,等待我們自亂,可是他卻退兵,說明他也擔心我們撤回漢中,便故意讓出駝谷關,誘引我們繼續北上,一旦我們上當,失去了撤兵的機會,而糧草不繼,那就是我們潰敗的時刻,陛下,不能上郭子儀的當啊!」,李隆基滿腔喜悅,卻被高仙芝一盆冷水潑下,他的臉頓時沉了下來,極為不悅道︰「高將軍,什麼事情都有各種可能,你也只是猜測罷了,再說了,就算他是誘敵之計,我們不就是想進入關中嗎?進了關中,還愁沒有糧食嗎?如果連郭子儀都打不過,聯北進關中還有什麼意義,聯已經決定了,不要急于撤軍,先去駝谷關看一看……」

「陛下!」,「不要再說了!」,李隆基打斷了高仙芝的話,強硬道︰「聯意已決,難道你還要再頂撞聯嗎?」,高仙芝長嘆一聲,只得無奈道︰「臣遵旨!」

這一次李隆基下定了決心,不再理會高仙芝的懇求,他遴迪高仙芝軍隊軍隊進駐駝谷關。

一時辰後,劍南大軍進駐了久攻不下的駝谷關,進了駝谷關並非就到關中,還要繼續向北走一百二十里,才到盞屋縣,這才算走進入關中,而郭子儀的大軍一直北撤到了盞屋縣,把沿途所有的關隘都讓了出來。

或許是天意,劍南軍進駐駝谷關的當天,天色便開始轉陰了,黑沉沉的烏雲壓城而來,北風驟起,眼看一場暴雨即將到來。

在山道中遇到暴雨是極度危險之事,很可能會遭遇山洪或者泥石流,那對于軍隊將是滅頂之災,李隆基無奈,只得同意軍隊暫住駝谷關。

當天傍晚,一場夏末的暴雨鋪天蓋地向終南山谷地襲來,大雨傾盆」沖刷著兩邊的峭壁和泥土,泥沙被流水裹夾而下,這場暴雨下了一夜一天,直到第二天中午,才雨勢漸漸變小。

李隆基心急如焚,他幾乎一夜未睡,眼巴巴地看著天色」盡管他是天子,但老天卻不給它的這個兒子一點面子,雨嘩嘩地嚇,令李隆基心焦不已。

但高仙芝卻暗暗高興,大而的及時到來可謂是上天開眼」幫了他的大忙,為了阻止李隆基北上,他暗中派出自己的親兵,連夜冒著大雨前往前方的山道險峻處進行秘密作業。

下午,雨勢終于停止了,一抹陽光從雲層中透出,將熾熱重新灑向終南山谷地」熱氣蒸騰,剛剛涼爽的天氣又再一次變得悶熱起來。

但李隆基的心情卻大好,他甚至不用通知高仙芝,便直接下達了旨意,「全軍加速前進,次日午後抵達盞屋縣。,就在這時」高仙芝匆匆趕來稟報,「陛下,臣有緊急情報!」,「什麼事?」

「臣派出的斥候剛才來報,前方二十里處發生了滑坡,大量巨石和泥沙堵塞了道路」軍隊難以前行。」

這個消息讓李隆基剛剛楮朗的心情又再一次蒙上了陰雲,令他心中郁悶萬分,半晌才問道︰「堵路到了什麼程度?需要多少時間能清理好……」

「陛下」因為道路十分狹窄,最多只能容納百人進行清理」據斥候估計,需要百人清理三天,道路才能通,而且前方還有沒有類似的泥石阻路還不得而知……」

李隆基沉吟良久,又懷疑地看了郭子儀一眼,便對身後的楊國忠道︰「既然只有二十里,愛卿就和聯一起去看一看吧!」

楊國忠連忙躬身施禮道︰「連旨,臣這就陪同陛下前去。」

高仙芝不敢拖延,立刻安排一隊千人的士兵護送李隆基和楊國忠前去察看災情,山道滑膩,行走艱難,李隆基便坐上了滑竿,讓士兵們抬著他前往滑坡地,楊國忠則跟在後面,深一腳淺一腳跟行,兩次滑倒在地,渾身沾滿泥水,狼狽不堪,他一路暗暗大罵,足足走了一個多時辰,才終于來到了山谷滑坡處,這里是一條窄窄的上山通道,只能容納三人並行,這段窄道足有三里長。

就在山道中間,果然有大量泥土塞滿了道路足有二十幾丈長,數百塊巨大的山石從山頂滾落,嚴嚴實實地堵在山道中,正有高仙芝派來的百余士兵在清理,李隆基呆看了半天,情況比高仙芝說的還要嚴重,這處滑坡三天也未必清理得干淨,更何況前方或許還有泥石阻路。

「陛下,這可怎麼辦?」,楊國忠在一旁低聲問道。

李隆基長嘆一聲道︰「又能如何?既然上天不給我進關中,我也只能順從天意,回去吧!」,由于糧路被斷,劍南軍的糧草只能再支持四天,季隆基無可奈何,終于下令撤軍,當天下午,九萬余劍南軍向漢中撤退了。

而就在李隆基撤軍的同一天,褒斜道的哥舒翰軍隊也向南撤軍了,但他們的撤軍卻顯得十分悲戚,軍中的不少隴右士兵都放聲痛哭,他們這次南下,不知幾時才能再回隴右和家人團聚。

悲傷灑淚,以至于有數千名後軍士兵在撤軍半路逃月兌,逃回了隴右。

貞治元年七月初,由于關中軍奇襲漢中得手,李隆基大軍被迫南撤,大軍回到了漢中,李隆基封梁州太守郭英義為漢中節度使,率軍兩萬鎮守漢中,他隨即率大軍進入巴蜀,八月,李隆基抵達成都,正式在成都建立了新朝廷,封楊國忠為右相中書令兼吏部尚書,陳希烈為左相門下侍中兼兵部尚書,益州太守崔圓封為戶部尚書,楊慎矜封為刑部尚書,另州太守李幗封為禮部尚書,此五人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組成政事堂。

高仙芝仍為安南郡王、劍南節度使,加封開府儀同三司,哥舒翰改封兩湖郡王、江南西道節度使,同樣加封開府儀同三司,此外,李隆基又封荊王李瑁為太尉,封吳王李磷為太保,命二人入蜀覲見。

九月,李隆基改成都為另京,定為新都,正式重新登基,至此,大唐南北對立局面形成,世人稱長安為北唐,稱蜀京為南唐,幾乎以長江為界,大唐帝國一分為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天下最新章節 | 天下全文閱讀 | 天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