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翔府是連接關中和隴右之間的一座橋粱,也關中的第二大都市群,這里城池廣闊,土地肥沃,人口眾多,自古便是歷朝歷代富庶的地區之一。
隨著唐王朝開始了唐蕃戰爭的緊密備戰,鳳翔便開始變得忙碌起來,渭河兩岸到處都是拉縴的民夫,喊著低沉的號子,將一艘艘滿載糧食及軍械物資的沉重大船緩緩拉動,在渭河中逆水而行,岸邊,也有一支聲勢浩大的運糧隊伍,馬車、牛車,拉著高高的糧草垛,在安西新軍的護衛下,浩浩蕩蕩向西進發,不時有各州縣組織而來的糧草車隊加入,匯集成了更加聲勢浩大的運輸隊伍,延綿有十里之遙。
這天下午,從長安方向開來了一支軍隊,足有兩萬人之眾,都是清一色的騎兵,他們不時超越運輸車隊,在寬闊的大路上列隊疾駛,在隊伍中間,這次李慶安沒有乘坐馬車,而是騎在馬上,他在被千余名親兵圍在中間,戰馬不緊不慢地行走,這是李慶安返在回安西的路上。
四天前,楊玉環托慈航院的主持送來了一封短信,信中楊玉環以自己身體不好,不宜長途跋涉為由,委婉地拒絕了李慶安讓她同去安西的邀請,李慶安不知道她為什麼不願隨自己去安西,但她的婉拒確實給他帶了一絲惆悵。
但隨著隊伍抵達鳳翔,備戰的氣氛越來越濃厚,楊玉環帶給他的一絲惆悵也早已無影無蹤,他的全部心思都放在即將爆發的唐蕃大戰上了。
就在李慶安離開長安的前一天,李慶安和李亨進行了一次開誠布公的長談,李亨答應全力支持安西軍備戰吐蕃,同時派大將王思禮率四萬關中軍協助作戰,他們將入駐河州、洮州以及疊州一線,防止吐蕃軍從這一帶突破隴右防線。
作為對安西軍支持的條件,李亨也明確要求政事堂恢復權力平衡」李慶安答應了他的要求,他辭去了中書門下之職,讓出了一個相位,政事堂經過閉門磋商」便再次任命崔渙為戶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接任了李慶安讓出的相位,由于崔渙是李亨的三個提名者之一,這樣一來,政事堂又恢復了三三一的權力格局,使本來已經有些失衡的權力格局又重新恢復了平衡。
由于吐蕃使者的單方面要求被唐廷明確拒絕」這就意味著兩國已經沒有和解的余地,外交失敗後,戰爭便將不可避免地即將到來。
兩萬騎兵隊已經走了三天,前方不遠便是鳳翔府的府治雍縣了,過了雍縣」再走不到百里,便可進入隴州,那里關中備戰的最後一站。
這時,前方忽然傳來了一陣喧嘩,李慶安身邊的親兵連忙高聲喊道︰「大將軍快看前面!」
李慶安搭手簾向前方望去,只見對面遠遠地也來了一支安西軍騎兵,人數不多」只有大約三千余人。
李慶安心中一陣驚喜,這難道是護送他妻子回長安的軍隊不成?這個念頭剛起,只見一名騎兵軍官飛奔而來,正是他的親兵都尉之一張永慶,他便是奉命護送趙王妃和李慶安兒子回長安的護衛軍首領。
「夾將軍!」
張永慶興*奮地奔至近前,他在馬上抱拳施禮道︰「末將護衛王妃一路順風,特向大將軍交令!」
「交令?」李慶安笑道︰「這還沒到長安呢!交什麼令?」
張永慶撓撓後腦勺,眼中滿含期盼道︰「末將想跟大將軍去隴右。
「你把王妃送回長安太平坊的獨孤府,我就準你來隴右參戰。」
張永慶大喜,他又連忙道︰「王妃請大將軍到前面去。」
「你小子,現在才說正事。」
李慶安笑罵一句」催馬向隊伍前面而去,剛走了幾步又停下來,回頭問道︰,「李光弼的軍隊到哪里了?」
「回稟大將軍」從敦煌我們就分道而行,他的軍隊應該已經到了青海一帶*……」
李慶安點點頭」便縱馬向前軍而去。
由于遇到了護送趙王妃的隊伍,安西軍便暫時停了下來,只見前軍有幾輛馬車,滿載著大大小小的箱籠,在一輛最寬大的馬車上,他的妻子明月正從車窗探頭向這邊眺望,她忽然看見了李慶安,激動得用力招手。
「大郎!」她遠遠地喊道。
李慶安一陣風似的沖了上去,在車窗外握住了妻子的手,他也十分興*奮道︰「沒想到會在這里遇見你,我還以為你們剛過黃河。」
「一路心急趕回長安,確實比計劃提拼了好幾天,大郎,你這又要去隴右嗎?」
明月喜悅的目光里閃過了一絲遺憾,李慶安點點頭道︰「唐蕃大戰將起,這場戰役事關重大,我必須親自赴戰,真是很抱歉,我不能在長安陪你們母子了,不過我要在雍縣休整一天,我們還有一天相聚的時間。」
說到這,李慶安又探頭看了看車窗內,問道︰「小家伙呢!怎麼不想見我?」
「他剛剛吃過女乃睡著了*……」
明月小心*從乳娘手中接過了熟睡中的孩子,遞給了李慶安,笑道︰天郎,小心點!」
李慶安小心翼翼地抱過自己的兒子,小家伙還不到一歲,長得非常白胖可愛,他臉色紅潤,正睡得香甜,李慶安低頭在他小嘴上輕輕吻了一下,小家伙眉頭竟皺了一下,仿佛被父親的胡子扎疼了,他忽然睜開了眼,一雙烏溜溜的眼楮望著眼前這個陌生的男人,他嘴一撇,竟一下子嚎啕大哭起來,哭聲響亮。
這時,周圍的親兵紛紛圍攏上來,探頭望這個安西未來的主人,听他哭得響亮,眾人皆笑聲一片,李慶安索性將兒子高高舉起,士兵們歡呼起來,呼喊聲響徹了天空。
明月的馬車也調轉方向,跟著李慶安的隊伍向雍縣而去。
隨著唐王朝開始了緊鑼密鼓的備戰,二十萬吐蕃大軍的備戰也漸漸完成,這天清晨」天空格外晴朗,一碧萬里,邏些城外,低沉的長號聲在空中回蕩」一隊隊全副武裝的吐蕃士兵開始列隊整兵,十余萬吐蕃大軍黑壓壓的一眼望不見邊再,長矛如林,長劍閃亮,經過數年的準備,吐蕃軍打造了二十萬副鎖子甲和無數的戰劍長矛,軍馬也達到了五十萬匹」小麥、青稞以及風干的牛羊肉等干糧更是堆滿了一個又一個的倉庫,戰爭資源又漸漸豐富起來,雄心勃勃的吐蕃大軍便再一次踏上了征服東西方的道路。
但這次東征,吐蕃國內部也有不同的意見,大臣贊協多倫和倫赤扎達察反對與大唐交戰」他們認為吐蕃國力雖有恢復,但遠遠還到不了吞並大唐的地步,如果吞並不了大唐,那與大唐交戰便是耗費國力,不利于吐蕃的持久強盛,他們建議再養精蓄銳十年,等大唐國內發生內亂」再向大唐進攻,當前需要和大唐會盟,以謀求一個安寧的政局。
而代表軍方勢力的尚息東贊和達扎路恭卻堅決要求出兵,首先是收復失地,達扎路恭更是指出,如果不盡快收復吐谷渾之地」十年後,當唐人習慣了高原氣候,那里的大片土地便不再屬于吐蕃,已經時不我待。
已經忍耐了數年的吐蕃大臣們都紛紛贊成尚息東贊和達扎路恭的意見,要求立即出兵」年輕的吐蕃贊普卻不沖動,他折中了兩派人的意見,派農牧大臣達贊頓素出使大唐」如果大唐肯將積石山和黃河九曲一帶還給自己,恢復到天寶八年的邊界」也就是雙方以赤嶺為界,那麼,他可以再和大唐會盟十年。
盡管赤松德贊已經派使臣前往大唐,但一向務實的他並不相信大唐會答應他的要求,就在這時,達贊頓素從成都傳來消息,大唐已經分裂為南北兩朝,兵力強悍的哥舒翰部已經不再隴右,隴右空虛,這個消息讓赤松德贊大喜過望,他立刻將會盟和解一事拋之腦後,派大將達扎路恭率軍五萬立刻去搶奪積石山和大非川。
今天是他的第二次派兵,將由大將尚息東贊率大軍十二萬西征。
「嗚n」隨著低沉的號角又一次想起,邏些的城門緩緩敝開了,一隊隊騎馬的侍衛和大臣從城內出來,旌旗招展、羅幡遮天,這時,年輕的吐蕃贊普赤松德贊出現了,他騎在一匹神駿的白馬之上,年輕英武,生機勃勃,目光中充滿了對開闢疆土的向往。
陪同在他身邊的是吐蕃大將尚息東贊,他被封為西征軍主帥,另一名大將尚嘉素被封為副將,他們二人將率十二萬大軍遠征安西,十余萬吐蕃軍看見了自己的贊普,都紛紛跪倒,高喊贊普的聲音如山呼海嘯。
赤松德贊欣慰地點點頭,笑容消失了,他對尚息東贊肅然道︰,「大唐人一定以為我是想和他們爭奪隴右,他們卻不知道,我真正的目的是奪取安西,這一次你帶走吐蕃近一半的軍隊,我不僅希望能拿下龜茲,更希望能佔領吐火羅和信德,給吐蕃提供源源不斷的糧食和資源,尚息東贊將軍,但願你比達扎路恭更給我帶來好消息。」
尚息東贊躬身施了一禮,道︰「請贊普放心,臣一定會讓吐蕃成為雄霸西方的大國,也一定會將李慶安的首級獻給贊普,給老贊普祭魂*……」
「好吧!你可以出發了*……」
雄渾的號角聲再次吹響,十余萬吐蕃大軍出發了,身披鎖子甲,手握長矛和戰劍,騎著戰馬,戰馬後面馱著糧食和氈毯,還有數萬人的後勤隊伍,也一起跟著主力大軍浩浩蕩蕩向西北方向進發。
赤松德贊站在高崗上,望著大軍西去,這時,他的目光又投向了東方,他那精明的小眼楮里閃著一種明亮之色,不知道達扎路恭會給他帶來什麼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