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寧話音一落,但見一陣青煙飄起,一團白霧凌空飄下,一名身著白色太極道袍的老者出現在客廳的中央。
那老者童顏鶴發,滿面紅光,左手中握著一把拂塵,拂塵正搭在他的左臂臂彎上,雙手交叉在前胸握著,面帶微笑的站在那里,用柔和的目光盯著高飛看,和聲細語地說道︰「燕王近來可好?」
煙霧散去,高飛看清了這人的面目,心中為之一怔,隨之歡喜地說道︰「原來是道長你啊,一別經年,不想道長更加的神出鬼沒了。」
「興霸,退下,這位是左慈道長,是我的好友。」高飛見甘寧還護衛在他的面前,便急忙對甘寧說道。
甘寧打量了一下左慈,見左慈一派仙風道骨,慈眉善目的,加上剛才親眼看到的左慈的出場方式,心中便暗暗一驚,緩緩地退到了高飛的身後,想道︰「大王竟然有一位仙長朋友?」
左慈一出現,喬偉立刻朝著左慈拱手問道︰「道長,你和燕王認識?」
「嗯,昔日老夫雲游四海時,曾經在遼東和燕王見過一面,燕王僅僅有了五年的時間便橫掃了整個北方,實在是出乎老夫的預料。老夫昨夜夜觀天象,見紫薇帝星的光芒浮現在廬江上空,便為急忙算上了一卦,這一算之下,才知道燕王已經蒞臨了皖城。燕王遠道而來,老夫自然要親自來見上一見,剛才的唐突,還請燕王莫怪。」左慈抖動了一下手中的拂塵,單手手掌直立,身體微微向前一傾,向著燕王做了一個道家的拜見之禮。
高飛根本不信這一套,但是左慈的閃亮登場確實別具一格,弄得真跟仙人騰雲駕霧一般,但是他始終認為,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仙,只是他猜不出,左慈到底是如何做到凌空飄下的。
他笑著說道︰「我與道長一別五年,五年前若非有道長資助,也不會有我今天的成就,道長這五年修道修的可曾順利?不知道道長何時化羽成仙?」
左慈搖了搖頭,嘆了一口氣,說道︰「無量天尊!修仙之路漫漫,老夫用一生去參透,也不過才參透了皮毛而已,人生苦短,老夫只怕今生今世也無法化羽成仙……或許,是老夫的功德不夠圓滿所致,如今天下大亂,群雄爭霸,大漢王朝已經名存實亡,燕王乃紫薇帝星托世,若是我能助燕王一臂之力,奪取整個天下,早點結束這戰火紛爭的年代,或許將成為我今生最大的功德,也許,老夫的功德就會因此圓滿……」
「嗯,道長悲天憫人,慈悲為懷,以普渡天下蒼生為己任,實在是令我佩服,敬重。然而,普渡眾生單憑道長一己之力並不能完成,如果道長不嫌棄的話,請道長隨我一起回燕國,我將為道長修建一處道觀,道長可以在燕國開壇說法,以道家學說救濟世人,不知道道長意下如何?」
左慈听後,想都沒想,直接說道︰「無量天尊!燕王之美意,老夫又怎麼能拒絕?老夫願意隨同燕王一起前去燕國,以老夫畢生所學,教授世人,點化世人。」
高飛和左慈對視了一眼,兩個人的目光中都泛出了一絲光芒,似乎兩個人心有靈犀一般。中華「燕王不愧是虎踞河北的霸主,心機頗深,實在令我佩服。放眼天下,先是張角領導的太平道起義失敗,後是張修、張魯領導的五斗米道在漢中被馬騰所破,張修、張魯被迫解散五斗米道。無論是太平道,還是五斗米道,都錯誤的以為,拯救天下蒼生當隸屬己任,然而他們卻不知道,道法自然,真正要想讓道法流傳下去,必須要找到一個強有力的靠山。我左慈不才,願意從此肩負起興盛道教之重任,必然要讓道教擁有全天下最多的信徒。燕王便是我的靠山,有這樣的一個雄才大略的霸主,統一天下是早晚的事情……」左慈在心里暗暗地想道。
短暫的目光交匯之中,高飛似乎看到了左慈心中的渴望,可是他也是想利用左慈,借用道家的神鬼之說,將自己進一步神化,紫薇帝星托世不過是左慈接近高飛的一個幌子,但是這樣的幌子,在古代的社會里,卻是很吃香的,頂著這個幌子一樣的金色光環行走天下,自然可以省去很多麻煩事情。
但是,高飛的心里也有另外一番打算,如今佛教並未盛行,而戰火紛飛的年代,注定佛家之說不能站穩腳跟,作為古老中國里土生土長的學派,道家學說自然有其可取的一面,可以用其麻木百姓的思想,讓他們信奉神明一樣對自己忠貞不二。
此時的大廳里,靜悄悄的,喬偉、喬玲佩、喬玲惠、甘寧四個人都沒有說話。
良久,喬偉首先打破了這份沉寂,說道︰「時候也不早了,已經接近中午了,老夫已經命人備下了酒菜,各位不如就隨我一起入席吧?」
話音一落,高飛、左慈、甘寧都隨同喬偉出了客廳,大廳里只剩下喬玲佩、喬玲惠姐妹二人。
姐妹二人看著高飛的背影,兩個女娃的心里油然升起了一種崇敬。
「原來他就是燕王,怪不得爹爹剛才讓人吩咐我們一定要這樣說話呢,爹爹和左道長準備的事情,原來就是為了見燕王啊……」喬玲佩說道。
喬玲惠道︰「姐姐,我們回去收拾一下吧,我想,我們要遠離這塊地方了。」
喬玲佩問道︰「妹妹怎麼說這麼說?我們不是在這里住的好好的嗎?」
「姐姐剛才沒有听出來嗎?左道長要走,父親必然也會隨之而去,看來,我們要長途跋涉的去燕國了。听聞燕國境內十分的安定,百姓安居樂業,塞外牛羊成群,良田阡陌縱橫,看來燕王真的像傳聞中的那麼有雄才大略,以後要是嫁人的話,就應該嫁給像燕王那樣的人。」
喬玲佩咯咯地笑道︰「妹妹說的極是,那我們去收拾一下行裝,省的到時候匆忙了。」
姐妹二人手拉著手,徑直走出了大廳。
宴廳里,高飛、甘寧、喬偉、左慈分別坐開,高飛坐在上座,其余則坐在下首,每個人的面前都擺放著一張小桌子,桌子上盛放著江南的美食,說不上豐盛,但是卻很愜意,味美可口,清香撲鼻。
「喬公、左慈同時出現在這里,看來兩個人也交情匪淺。我來此地,或許左慈真的能夠算出來,但不管怎麼樣,我怎麼都感覺像是被人下了套一樣。不過,既然他們都願意跟我走,那也就無所謂了,反正不是害我,帶走大小喬,先養著,等以後長大了,必然又是燕國兩位不可多得的美女,美女的用處,那就大了。」高飛一邊喝著小酒,一邊暗暗地想道。
此時,喬偉見高飛只喝酒,很少去品嘗菜肴,便問道︰「燕王,老夫招待不周,以至于壞了燕王的胃口,還請燕王恕罪。」
高飛忙道︰「哦,喬公不必拘禮,我是吃不慣南方的菜肴,過于清淡,我們北方的口味稍微偏重些。」
「呵呵,那是因為喬公這里沒有有名的菜肴,所以燕王才不會開胃。這樣吧,就由老夫為燕王獻上一道開胃的菜肴吧。」左慈笑了出來。
說罷,左慈將拂塵一抖,手握著拂塵在空中一陣亂畫,左手中暗扣著一粒極為細小的圓球,趁大家都還在注意他手中抖動的拂塵的時候,他便急忙將圓球扣在拇指和中指之間,登時朝空中射了出去。
那圓球太過細小,飛向空中幾乎令人無法看見,直接撞擊到了大廳的房梁上,只听見一聲極為細小的脆響,一團白霧從空中瞬間飄落,籠罩著半個宴廳。
當煙霧散去之時,眾人但見宴廳的地上多了一個盛滿水的大木桶,水清澈見底,木桶中卻並無一物。
接著,左慈笑著走到了大木桶的邊上,將拂塵垂于大木桶的上方,登時有一條活蹦亂跳的魚咬住了左慈的拂塵,被左慈輕輕一拉,便掉落到了地面上,在場的人,除了左慈之外,都無不驚訝。
「道長神乎其技,真是佩服之至。」高飛雖然知道這是左慈玩弄的小把戲,但是他不是專業的魔術揭秘人員,也未能看出其中奧秘,便故意夸大其詞地說道。
喬偉看到地上活蹦亂跳的魚,便急忙問道︰「道長,這不是松江鱸魚嗎?」
「正是松江鱸魚。」左慈頗有成就地說道。
高飛听後,仔細看了一眼地上的魚,和別的魚不一樣,這種魚嘴大,體長,銀灰色,背部和背鰭上有小黑斑。他雖然是第一次見到松江鱸魚,但是在歷史上面,松江鱸魚的名聲很大。
隋煬皇帝游江南時,品嘗了松江鱸魚,贊不絕口,說它如此精美可口,真是「東南佳味也」。乾隆皇帝游江南時當然也絕不會放過吃鱸魚的機會,待他細細地吃完後,龍顏大悅,欣然評價為「江南第一名菜」。連皇帝都說好的菜,還能不好嗎,松江鱸魚因此而身價倍增。
松江鱸魚也實在是名不虛傳,歷代名人凡品嘗過松江鱸魚的沒有一個不說好的。唐、宋文人杜甫、白居易、韋應物、羅隱、蘇東坡、陸游等或作文,或詠詩,贊賞松江鱸魚。其中蘇東坡的《後赤壁賦》中「巨口細鱗,狀似松江之鱸」的記述,因其文章在社會上的廣泛流傳,使松江鱸魚蜚聲士林。
不僅如此,在《三國演義》中,也有過對于松江鱸魚的記載,凡是看過《三國演義》的人,自然不會對「左慈執杯戲曹操」的橋段陌生。在高飛看來,現在左慈所施展的魔術,和《三國演義》中那個橋段簡直是如出一轍。
松江鱸魚貌不驚人,甚至于有點丑陋,但它的肉質潔白似雪,肥女敕鮮美,少刺無腥,食之能口舌留香,回味不盡,而且營養價值極高,為野生魚類之首。李時珍《本草綱目》稱︰「松江鱸魚,補五髒,益筋骨,和腸胃,益肝腎,治水氣,安胎補中,多食宜人。」
可見,松江鱸魚是多麼美味並且受人推崇的一種菜肴啊。
「喬公,這松江鱸魚的做法,想必貴府的後廚並不陌生吧?」左慈回到座位上,笑著說道。
喬偉道︰「自然不會陌生,只是道長能從那麼遠的地方憑空釣出一條松江鱸魚來,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呵呵,這有何難,區區雕蟲小技耳。」左慈一臉笑意地說道。
高飛插話道︰「道長,在座的有四個人,可這松江鱸魚只有一條,不如道長再施展一下神乎其技的道術,再釣上來三條如何?」
左慈听後,心中一怔,看著高飛那目光如炬的眼楮,只覺得臉上一陣火辣辣的,別說再釣三條,就算他的拂塵在那木桶上面再垂上一輩子甚至是一百輩子,也絕對不可能再釣出一個魚鱗來。他這是早有準備,只是為了在高飛的面前露一手,但是听到高飛的這種看似很合理,其實很刁難人的要求,讓他甚是為難。
「這個……老夫最近大病了一場,身體還有點欠妥,這元氣並未恢復得全面。雖然說憑空垂釣不過是雕蟲小技,但是要從數百里之外的松江把鱸魚釣到這里來,確實要耗損不少元氣,不如等老夫元氣恢復之時,再行表演,不知道燕王意下如何?」左慈自圓其說地道。
高飛也不難為左慈,便笑了起來,說道︰「嗯,道長元氣要緊。」
甘寧、喬偉坐在那里,看著左慈老頭兒表現的這項絕技,簡直驚為天人,心中不禁暗暗地想道︰「這世上,真的有仙人嗎?」
高飛則是另外一種想法︰「左慈也不過如此,看來這松江鱸魚也是他精心準備過的。不過,我也不能太為難他了,要從松江把鱸魚帶到這里來,也確實要費上不少周折,何況還要進行表演一番呢。」
「來人,把松江鱸魚送到後廚。」喬偉也想讓高飛吃好,便急忙沖外面的下人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