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邊軍一小兵 正文 第686章 《溫疫論》

作者 ︰ 老白牛

幾天後,一切都安排好了,老胡也踏上了出門的道路,他對娘說,鏢局又安排事了,這次走鏢時日會長久一些。

他娘孫惠娘倒沒有懷疑,畢竟往日丈夫也是這樣,出鏢時間長短不定,只如往常那樣囑咐︰「官人,路上要小心啊。」

老胡說道︰「我知道,走了。」

他走了幾步,卻忍不住回頭看,就見妻依門期望,非常關切的樣,她一手還模著肚,見他看來,對他甜甜一笑。

老胡大步流星走去,他不敢再回頭,怕自己忍不住哭出來,或是不敢去了,他只內心暗暗發狠︰「老會活著回來的,老會活著回來見我娘,見我兒,一定!」

他大步走到鎮城西面的泰興門,部里都安排好了,他將與孔三、黃偉杰搭乘一鏢局車馬,一直到山西的澤州去。此處熙熙攘攘,一片人叫馬嘶的聲音,眾多鏢局正在匯集,準備各奔東西。

雪花飄下,老胡內心還在恍惚,不時回蕩起妻臨別話語,還有那種關切神情樣……正茫然間,忽然他听到一個略為遲疑的聲音︰「你是……老胡?……」

老胡心一震,他猛的轉過頭去,就見眼前幾個人,是那麼熟悉,他揉了揉眼,驚喜的叫道︰「黑毛,老匪,是你們?」

眼前幾人,一人嘴邊有幾根黑毛,一人臉上有一道刀疤,不正是往日隊黑毛他們是誰?

看到老胡樣,他們也驚喜叫道︰「真的是你啊。」

哥幾個親熱的抱在一起,哈哈大笑,都說︰「原來你沒死啊。」

故人重逢,充滿喜悅,黑毛道︰「老胡,我成親了。現在在振武鏢局,你在哪個鏢局?」

老胡道︰「我也成親了,現在在揚威鏢局,對了,你們去哪……」

黑毛興奮道︰「去漠北,賴東家雇我們,準備搞場大的。將商路一直打到北海邊去……」

老胡道︰「北海啊……」

這時呼喝聲四起,眾鏢局準備開拔,那邊有人在呼叫,黑毛叫道︰「來了來了,你女乃女乃的。」

他對老胡道︰「來不及多說了,對了。這是我名帖,回來後我們兄弟再聚,我還要見嫂呢。」

他要了老胡的名貼,然後幾個匆匆往那邊奔去,一邊跑,黑毛還沖老胡揮手,嘴巴一張一合。似乎在說︰「……一定要聚聚……」

看著手一大疊名帖,老胡喃喃道︰「希望能聚吧。」

手掌收起,手名帖被他捏成一團,看孔三在那邊招手,老胡叫道︰「來了來了,你女乃女乃的……」

他奔了過去,一團廢紙被扔在地上。

……

孫傳庭任陝西三邊總督後,很快的。緊跟其後,朝廷還啟用了侯恂為督師。

在明軍敗于朱仙鎮,丁啟睿下獄,又汪喬年等人戰死後,河南局勢一發不可收拾,現潼關守住,但闖賊大部已經前往河南汝寧府。朝堂上下左顧右盼,發現河南等地還是需要再設一個督師。

他們再看來看去,發現若要援助汝寧府,甚至闖賊若攻下汝寧府。意圖南下湖廣時候,也只有在襄陽的左良玉可以抵擋,心再厭惡左良玉這個軍頭,也不得不捏著鼻拉攏他。

考慮到左良玉年輕時候曾犯下搶劫軍裝罪被削去官職,屈身走卒之列,後來是被侯恂看授以兵權,在援遼戰役嶄露頭角,從此一帆風順位至大將。

有這一番遭遇,他應該會對侯恂懷有好感,所以崇禎帝想來想去,特旨將因事下獄的侯恂放了出來,給他掛了兵部尚書餃,任命他督師河南、保定、山東、河北諸處軍務,並轄「平賊」等鎮援剿官兵。

侯恂是河南歸德府人,對河南形勢比較了解,一出獄接任,立時上疏朝廷,對用兵方略提出一個全盤方略。

他疏說︰「寇患積十五年而始大,非可一朝圖也。由秦入豫,一敗傅宗龍,再敗汪喬年,而天下之強兵勁馬皆為賊有矣。……賊騎數萬為一隊,飄忽若風雨,過無堅城,因資于兵。官軍但尾其後問所向而已,卒或及之,馬隤士饑。甚且以賜劍之靈,不能使閉城之縣令出門一見,運一束芻,饋一斛米,此其所以往往挫衄也。」

「……故為今計,苟有確見,莫若以河南委之,令保定撫臣徐標、山東撫臣王永吉北護河,鳳陽撫臣馬士英、淮徐撫臣史可法南遏賊沖,而以秦督孫傳庭塞潼關,臣率左良玉固荊襄,凡此所以斷其奔逸之路也。」

侯恂的奏疏得到皇帝的贊許,緊跟孫傳庭之後,侯恂也得到平台召見,然後賜宴賜尚方寶劍,一時侯恂也風光無比,擺好儀仗,信心滿滿的南下而來。

同時在開封城的曹、王二位伯爵再次請求回鎮,原為四川遵義總兵,現被奪職的劉超也一直在上書,願意率兵赴援開封、汝寧等處,又因保定總兵虎大威戰死,總兵空缺。

劉超如此忠勇可嘉,願意主動前去河南,崇禎帝遂任其為保定總兵,開拔前往河南,許可曹、王二人回歸。

……

崇禎十五年十月,蘇州。

江南給人印象一向是煙雨朦朧的水墨畫卷,小橋流水人家,煙雨樓台杏花,宛如一首首韻律優美,意象空靈的詩詞。

特別是蘇州,駁岸、拱橋、水巷、整齊而又狹窄的石板街面,長卻又深邃的蜿蜒小巷,漁歌炊煙,穿梭來往的小篷船,煙雨籠罩著靈氣十足,便若很多人心的世外桃源一般。

然此時吳有性走在姑蘇城池的街道上,卻忍不住悲傷黯然,到處的游民乞丐,到處的饑民流民,面有菜色,破衣爛衫,賣兒賣女者隨處可見。

甚至街角的僻靜處,不時便躺著幾具凍餓而死的尸體。三班衙役與民壯們,只是麻木的收拾。

人言姑蘇民萌繁庶,街巷綿亙,物產浩穰,車轂人摩,只是一年年下來,又哪還有往日的繁榮繁華?又哪還是昔日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人間勝地?

什麼煙雨朦朧。更是連鬼影都不見了。

北方連連大旱,江南也好不到哪去,崇禎十四年春夏,蘇州府就連旱不雨,蝗蟲四起,米價每石高達四兩銀。

崇禎十五年又是大旱。米價超過一石四兩,各寺院饑民越集,城門巷口拋棄小兒百十為群,或有人引去,或視其僵死,河更不時可見浮尸滾滾。

自己的家鄉吳縣,米價更高達一石四兩五錢銀。餓死者無數,老稚拋棄道傍,城鄉房舍空半傾倒,死尸枕藉郊野。

與饑餓一樣可怕的是瘟疫,每逢大災,總是瘟疫隨至。

這些年南北直隸、山東、浙江等地常常大疫,蘇州府一樣非常嚴重,甚至去年那場大疫。一巷百余家,無一家僅免,一門數十口,無一僅存者。

作為醫者,吳有性豈又不痛心?

面對瘟疫,很多醫士采用傷寒法對之治療,但毫無效果。吳有性根據自己親歷的每次疫情,推究病源,潛心研究,大膽提出「戾氣」致病的說法。

這些年他一直在潛心編纂《溫疫論》一書。內詳細記載白喉、天花、麻風、梅毒、肺結核、流行性腦炎等多種傳染病情。

又分上下二卷,上卷對病原進行細致記述,下卷則對騷疫、疫痢、婦人時疫,小兒時疫等各類病疫傳染特點提出自己的治療原則。

近期他還補充了更加豐富的瘟疫病種,如發頤、大頭瘟、蝦膜瘟、瓜瓤瘟、疙瘩瘟(鼠疫),以及瘧疾、痢疾等急性傳染病特點及治療方法。

經過多年努力,眼見《溫疫論》就要完結了,但讓吳有性掛心的是,自己沒有足夠銀錢來刊登印刷。

這不,他就剛從醫學司回來,但司內官吏醫士表示自己愛莫能助。

他們這些醫官受太醫院任免派遣,這些年不說升遷富貴,便是俸祿都常常拖欠,很多人吃了上頓沒下頓,只得各謀生路,哪還有閑錢來幫助吳有性?

他們只給吳有性建議,讓他去各士紳大戶家內走走,特別城內一些有名的大戶,或許他們看他的大作,願意出錢刊印也說不定。

吳有性只有苦笑,他的「戾氣說」與尋常醫理大相徑庭,很多士紳醫士都斥為荒謬,他就是到處踫壁後,才跑到官府來求助的,哪有人願意出錢為他印刷出版?

帶著沉重的心情,他往自己住處走去,吳有性今年五十余,面目清 ,但因為過度思慮,看起來有若年過花甲。

他的住處頗為偏僻,蘇州物價越貴,加上行醫所得大半換成湯藥散給眾人,導致他的住所越發卑小,一搬再搬,或許再過一段時間,他要搬到更偏僻的角落去,甚至搬到城外去住。

街巷狹小蜿蜒,這片多販夫走卒,以醫士來說,與這些人聚在一起是有辱斯的,但吳有性不這樣想,醫者父母心,在醫士的眼,應該只有病人,沒有尊卑。

當然,將心比心,或許一些士紳與大醫士對吳有性看不過眼,但這片的百姓,卻對他感恩戴德。

不時有人經過對他尊敬的施禮︰「又可先生。」

「又可先生回來了?」

吳有性微笑還禮,進入十月了,蘇州城內外頗有寒意,人言七月渮塘采蓮,八月桐蔭乞巧,月瓊台賞月,十月深秋賞菊,但這個海南島冬天都會下雪的時節,賞菊還是換成賞雪吧。

走到自己小院門口,吳有性愣了愣,似乎院自己童與人在說話︰「儂說咋個辦好,疙瘩好赫人。」

他推門進去,果然院四人,一人是自己熬藥童,另三人,一人為書生打扮,一人作郎打扮,一人則作富商打扮。

看他進來,熬藥童跳起來︰「先生回來了。」

那作富商打扮的年男過來,滿面笑容的拱手說道︰「敢問,可是吳又可吳先生?」

他的話,似乎帶著一些北地口音。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明末邊軍一小兵最新章節 | 明末邊軍一小兵全文閱讀 | 明末邊軍一小兵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