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堂內,安北都護府副都護,左都御史李邦華有些頹廢的坐著,他的身旁,宣府巡撫朱之馮也是面色沉重,神情肅然。
與十月初到達宣府鎮時,李邦華面色憔悴了許多,臉容也蒼老不少。這段時間他日不好過,雖是副都護,但什麼權力都沒有,王斗不點頭,他在宣鎮上下,任何事都插手不進去,就要將他憋瘋了。
王斗待遇倒沒短了他,每日好吃好喝的供應,每月還可從財政司領取一份叫「補貼」的俸錢,但李邦華不是藩王,每日每月的被人當豬養,他是有抱負之人,豈能如此無所事事,飽食終日?
不過王斗金口不開,他就只能干閑著,不知不覺,泡茶館的次數也多起來,他有點理解當時馬國璽的作派了,整日無事可干,不泡茶館能做什麼?
身旁的隨從家人也從盼望到失望,告辭的告辭,做買賣的做買賣,紛紛離他而去。
幾個月,閑著無事,李邦華也將宣府鎮上上下下走遍,王斗除了敏感要害部門,余地並不禁止李邦華行走,讓他對此地的強盛與威力了解更上一層樓,當初心思改變了不少。
他腦回想的,就是當時大同巡撫衛景瑗告辭回大同鎮,對自己說的話語︰「李公,對永寧侯當安撫為上,忍辱負重!」
是啊,當安撫為上,不管怎麼說,永寧侯跋扈歸跋扈,對百姓還是好的。他也沒扯旗造反不是?這只強悍的力量,還是隸屬于大明的。若是逼迫過甚,他一怒作亂,大明才是真正的萬劫不復。
自己能做的,就是盡量安撫,勸永寧侯多行忠義,若國朝傾覆之時,他能出兵力挽狂瀾,挽救大明江山于水火之。也不枉自己飽讀聖賢書一場。
而且,最重要的是,現在自己需要一份工作,施展自己抱負同時,能取得王斗信任,讓他對自己更為器重,增加自己的話語權。
在宣府鎮待了幾個月。當地一些流行話語他也懂了不少,如工作、話語權等等,都是當時王斗無意說出,卻在宣府鎮引以風潮,還有什麼高端大氣上檔次等等,都是宣鎮或大明時新的話語。
李邦華沉默坐著等待。他內心最期盼的,還是想在教化司任職,掌控宣府鎮的學與教化。
他在宣府鎮幾個月,印象最深的,便是宣府鎮的教育系統。
每一屯都有一座學堂。全民教化,邑無不學之戶。戶無不學之人,這是非常讓人震動的。
人言剛不可久,柔不可守,若王斗只是軍力強悍,那還不讓人驚懼,畢竟興也勃也,亡也忽也,軍事強悍者,旋起旋滅之事太多了。
強若蒙元,沒有讀書人支持,一樣胡運不過百年,但重視教育,便是關乎百年,甚至數百年的大計,怎不讓李邦華重視?
而且宣府鎮的教育……
他想起那日,自己到鎮城附近一處屯堡處,該屯離萬全左衛不遠,算是一個大屯,依現在宣府鎮劃分,是鄉的單位,當地人自稱為千戶所城,整個鄉約有千多戶人口,相當以前一個千戶所。
李邦華知道宣府鎮現在不若大明余處士紳自治,而是官府親管,負責各地地方事務。且若國初那樣,實行普遍的里長制,甚至更進一層,實行保甲制,使武力若巡檢司一樣,深入每屯每地。
該鄉總人口約在十二保左右,擁有十歲及下的男童數百,這些男童,必須全部進入學堂讀書識字,按王斗說的,這叫年制義務教育,乃強迫性的,任何人不得違抗,否則戶主將被抓到礦山去服苦役。
且治內還不分何籍,暫住籍,歸化籍,漢籍,夷籍弟孩童,均是如此,都必須接受教育。
他們一般一鄉有一座學堂,王斗稱之為小學,便若以前的蒙學。
讓李邦華吃驚的是,這些蒙學,男童上學均不收取費用,吃住全部免費,這要花費多大啊。
且各鄉內,其實還有女校,不過因為男女不同校,又不強迫女童上學,故而沒引起什麼波動。
放在大明,家有財力者,其實女也有接受教育,只不過請私塾先生在家罷了。畢竟男主外女主內,大戶人家出來的女,未來要操持夫家大幫人的生計財務,不讀書識字怎麼行?
不過此時還是重視男丁,便是免費,也只有一些頗有財力的,眼光長遠的商賈財主,官太太家人女兒等送入女校,入學女童不多。
依李邦華的打听,宣府鎮最多的便是小學,每鄉均有,還有叫學的,一般一路只有一所。不過東路學最多,足有五所,保安州更佔了三所。
大學,便是宣府鎮軍事學院,民事學院等等了,精英的匯集地。
大明一般是七、八歲開蒙,然後寒窗苦讀,一步步從童生,秀才,舉人,進士等慢慢上升,只有科舉一條路,若能在三十歲舉,已是祖墳冒青煙了。
包公便是29歲舉,39歲才出仕當官,這還是幸運的。
在宣府鎮這里,十歲或是之前均可入學,接受年教育後,約在十歲畢業,便是合格的小學生了,如能拿到畢業證者,便是沒考入學,還是很多地方搶著要。
宣鎮商事發達,地方頗多技校,特別很多商行廠坊都在後支持,專門籠絡這些小學畢業生,供養他們在技校學習幾年,讓他們出來後,入自己商行做事。
不過對這些小學畢業生,宣鎮百姓,還是習慣將他們稱之為童生,後官方也確定下來,拿到畢業證的學童,才能稱之童生。否則只是準童生。
這不若大明別處,一開蒙便是童生。沒考秀才的,七老八十還是童生。
因為是年制義務教育,所以宣府鎮采取寬進原則,適齡孩童均可上學,但畢業考就卡得較嚴。
考入學者,便是準秀才,因為學生錄取嚴格,超過成多的小學生都會淘汰。所以他們入學後,繼續免費教育,等于這些人以前是家族供養,現在改為官方供養。
他們若畢業,便成為正式的秀才了,這時他們約二十歲左右,可以參加公務員考核。做吏當官等等,這不若大明,舉後才有了一些機會。
也因為學生的吃香,教化司後來規定,童生們許可再考,可在家苦讀。或是繼續進學堂復讀,這時他們就要收取費用,然後每年可以考一次,連考三次。
三次過後,就沒有機會了。畢竟復讀那麼些年還考不上,證明他們不是讀書的料。就沒必要再浪費家人錢糧了。
也避免八十歲老童生還在考秀才之事,一生光陰就這樣浪費,害了自己,更害了家人。
對那些小學都不能畢業的準童生同樣如此,許可自費衣食,復讀三年。還是不能畢業者,就沒有畢業證的回家吧,自己品嘗不努力失敗的苦楚。
才華更高,能考入大學者,直接就是舉人身份,畢業就是進士,包分配,包當官,因為他們是宣府鎮最精英的一部分。
軍事學院出來者,優秀學員,直接授騎尉勛階,未來可任隊官,副隊官,普通者,授上士勛階,成為甲長。
民事學院出來者,享受科級待遇,進入各屯堡,民政部或是監察部內任職。
這便是王斗對宣府鎮的教育做法,普及初等教育,特別重視新生孩童的教化,且到學這一關,就卡得非常嚴,嚴進嚴出,能就讀者,皆是品學兼優之士,
也避免未來高級知識分太多太濫,不說大學生滿地走,此時大明幾十萬生員閑置,沒有出路,就是大害。
而到大學之後,也才武分科,不過宣府鎮的小學,學,其實沒什麼武之分,都算是接受軍國主義教育,便是小學畢業,在很多百姓看來,也個個是武雙全之士,他們眼的高等人才。
……
得知宣府鎮的教化詳則後,李邦華嘆息良久,越發覺得王斗的深不可測。
在他看來,宣府鎮教化普及,完全蓋過江南最發達的蘇杭之地,當為大明之首不說,還體系通暢,上下有序,或許可為大明未來教化之方向。
而且這個體系,也將民間有力者,精英者網羅一空,不慮遺賢民間怨恨作亂。
畢竟歷來反賊作亂,沒有讀書人加入皆不足為懼,就象闖賊,沒李岩等加入之前,流寇爾。但越多的讀書人加入,卻使得危害越大,最終成為大明的心月復之患。
而王斗這個收羅人才的力度,甚至蓋過大明多少倍,思之甚為可怖。
只是有一點,宣府鎮大學畢業生不言,若大明進士一樣少。
然學畢業生就可參加吏員考試,雖比起大明各處生員來說,各人做官從政機會多了許多,不至如此閑置遺禍,然這麼多的官員政位如何安排?
來年如何安排越來越多的人才?
宣府巡撫朱之馮近期一直陪在李邦華身邊,此時也前往該屯堡路上。
他沉思良久道︰「所以,這便是宣府鎮冗官冗吏由來吧。其實非是冗政,而是細化,大明對地方治理太粗疏了,皇權不下鄉,也是因為地方官吏太少之故,只能依靠士紳,所以賦稅越收越少。反觀宣鎮,各類賦稅卻是越收越多,百姓並不覺苦,就是該收的人收了,不該收的人不收,吏政暢通之由。」
他說道︰「而且這些老學生畢業後,也是進入地方吏務,不若大明進士及第,任者便是知縣起步。他們只是書生爾,又如何坐理地方數萬戶賦稅之事?……內閣諸公更不用說了,若是庶吉士者,便是進入翰林院,然後在京打轉,最後成為輔臣。他們又如何熟悉地方事務,故而種種之策,往往牛頭不對馬嘴……」
大明也是稱童生為小學生,了秀才或以上者,一般被稱為老學生,朱之馮如此稱之秀才等,李邦華並不奇怪。
他听朱之馮說著︰「宣鎮地方眾人皆從吏員做起,將來為官之時,便熟知地方事務,自然皆為通用實材,勝過眾書生遠矣…又此地便是大學生,出來後也皆是地方吏事,或是軍小校,亦可層層磨練,不會壞了大事……吏員越多,掌控地方越細,不慮地方豪強鄉紳為亂,收上的稅越多,足以養活一干冗吏。他們起步低,可升遷的官位也多,不慮僧多粥少,可有眾多政位可以安排……」
朱之馮最後嘆道︰「此思種種,也是下官近期才想到,永寧侯卻深謀遠慮,早早思之想到,令人不寒而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