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雄 第三十三章 毒計

作者 ︰ 千年龍王l

衛綰最近很鄙視雲嘯,他有充足的理由鄙視因為雲嘯猜錯了,他大大的高估了匈奴人的智商。匈奴的使節到達長安之後沒有提出任何的貿易要求,而是提出了一個讓大漢朝野異常憤怒的要求。迎娶一位真正的大漢公主。

劉啟出離的憤怒了,太後出離的憤怒了,大漢的王爺朝臣們憤怒了。就算是當年白登之圍的時候,匈奴人也不敢提出這樣的要求。雖然這些年嫁過去許多大漢的公主,可是絕大多數都是皇家的旁支遠親,更多的則是被封為公主的宮女。

什麼時候有過真正的大漢公主出塞的先例。

所有人都有理由憤怒,但更有許多人恐慌。後宮有公主的嬪妃們亂成一團,尤其是那些有適齡婚嫁公主的嬪妃們。

幾乎所有的適齡未嫁公主都在著急忙慌的找婆家,就差去大街上搶人了,只要差不多男方不缺胳膊少腿能將就就將就了。

長安的廷議好像開了鍋,大臣們整天在宣室中吵鬧不休。惹得劉舍煩不勝煩,終于劉啟降下聖旨。周亞夫、劉舍、竇嬰湯泉宮覲見。

湯泉宮承光殿。

劉啟斜倚在地塌上,眼楮瞄著下面跪坐的三個大臣。

「說說吧,廷議議出來個什麼結果。不必有顧慮,朕要听听朝臣們的意見。」

劉啟的嗓音略帶沙啞,很顯然最近他也在為這件事情煩心。

「啟奏陛下,朝臣們議論紛紛。都在指責匈奴人不識好歹。貪婪成性。若我大漢真的以漢家公主和親,那麼朝廷的顏面何存。不過也有朝臣說,朝廷應該考慮一下匈奴使節的建議。匈奴騎兵來去如風,邊塞各縣郡防守困難。若是匈奴長期擾邊,那麼損失將十分的巨大。」

劉舍小心翼翼的說著,不時還偷眼看一下劉啟的表情。生怕再惹得這位皇帝陛下嘔血三升,若是那樣自己的罪過可就大了。

明滅的燭火搖曳著身姿,惹得劉啟的臉上也是光影明滅不定。看上去十分的詭異。

「哦,朝臣們是這個意見。那你們呢?都說說」

三個老狐狸誰也不首先插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後鼻觀口口觀心。一副老僧入定的架勢。

「丞相是百官之首。丞相你先說。」

劉啟等了半天見三個老家伙都沒有說話的意思,只好一一點名。

「老臣以為,我漢家公主出嫁匈奴是前所未有的事情。若是就這樣妥協匈奴,今後說不定匈奴人得寸進尺。說不準會提出什麼樣的要求。若是下次匈奴人提出割讓土地又當如何?

想當年戰國時七國爭雄。秦國兵甲強盛。經常以武力逼迫其他各國割讓城邑。其結果就是強秦愈加的強盛。各國愈加的衰弱,這才有了秦皇一統天下的局面。

所以,強秦之所以滅六國皆因為六國以地求和平。若是六國當能能聯手制敵。強秦也只有固守函谷一條路走,想想當年合縱之時強秦的慘敗就知道了。

所以臣以為,應當拒絕匈奴使節的建議。仍然以宮女封為公主遠嫁匈奴為宜。」

劉舍搬出了戰國時的典故,說的頭頭是道。但劉啟還是一副面無表情的樣子,這讓竇嬰與周亞夫壓力很大。

「哦,宰相說不宜將公主遠嫁。那麼太尉說說,今天言者無罪。你們可以暢所欲言,將自己心里的想法說出來。朕要听真話實話,不要听空話套話。」

周亞夫見劉啟點到了自己的名字,只得施禮答道。

「陛下,臣是軍人不知道什麼政治只知道打仗。說的不對,請陛下不要動怒。」

「朕說了言者無罪,你就照直了說。」

「諾,陛下。臣調取了最近十年的邊患記錄,前元二年匈奴單于率精騎十萬扣邊。殺傷我大漢軍民三十余萬,掠走人口二十萬牛馬無數。

前元八年,匈奴左大都尉率五萬騎扣邊。殺傷我大漢軍民十余萬,掠奪人口數萬糧草牛馬無數。

中元二年,匈奴左大都尉率軍襲擾馬邑,屠馬邑城。掠人口二十余萬財貨無數。

中元四年,匈奴大單于本部襲擾朔方雲中。屠朔方城,掠人口十余萬,財貨無數。

後元元年,匈奴左大都尉部襲擾雲中。搶掠牛馬無數,掠人口數萬。

最近一次便是今年,左賢王部襲擾雲中代郡。殺傷我大漢軍民數萬,劫掠人口十余萬後經輕車將軍公孫賀截殺,搶回人口輜重數萬。但仍然有數萬大漢子民被掠走。

臣粗略統計一下,只計算近十幾年。我大漢子民被匈奴搶掠近百萬人口,邊塞城鎮許多都成為了鬼城。

被匈奴搶掠去的大漢子民境況悲慘,身帶枷鎖皆為奴隸。動輒鞭撻殺戮,臣聞匈奴人時常以我大漢子民喂食犬類。祭祀之時更是大批殺戮我大漢子民,間或有逃出者身上多帶有鞭撻之痕。我大漢子民被草原野狼吞噬者不知凡幾,臨潼侯當初從草原逃回來。陛下若要知詳情,可宣臨潼侯上殿。

我漢軍多是步卒,而匈奴多是騎兵。機動力與作戰能力都不是我漢軍可以比擬的,我軍只能被動的守衛在城池之中,任憑匈奴人搶掠鄉間而毫無辦法。臣以為,若是不改革軍制發展騎兵。遲早我北方各各縣郡皆為鬼蜮,再也無人敢去居住。

臣以為,就目前的情形看。恐怕陛下還是要答應讓我大漢的公主前去和親,否則今冬匈奴卷土重來恐怕我北方各縣郡又是一次生靈涂炭。」

劉啟自打听過周亞夫上報的損失時已經坐直了身子,眼中流露出復雜的神色。有慚愧,有自責,也有痛心。癢癢華夏,堂堂大漢。

身為一代君王,卻不能保護治下的子民。這是一個君王的恥辱,史筆如刀後代子孫會怎樣說自己這個皇帝。懦弱,無能還是昏庸無道。

劉啟閉上了眼楮,眼角流下了渾濁的淚水。

「咳咳咳」

胸中憋悶,一陣劇烈的咳嗦。千度趕忙過來舒攏後背,卻被劉啟一把推開。

「陛下息怒,臣有罪。請陛下責罰。」

周亞夫見狀連忙伏地請罪。

經過了一段劇烈的咳喘,劉啟的臉色有些不自然的潮紅。

「起來吧,朕說過今天言者無罪。你說的很忠懇,也很實在。不是朕的股肱之臣,斷不會說這樣的話。朕不怪你。」

劉啟抬了抬手示意周亞夫起來。

「竇嬰,該你說了。你也給朕說說,這件事情你是什麼看法。」

「陛下,太尉所說的就是臣想說的。以我漢軍現在的實力,根本無法與匈奴對抗。臣在剿滅七國之亂時觀我漢軍軍伍,北軍之強悍實為我漢軍楷模。經常硬悍兩倍甚至三倍吳楚聯軍而面無懼色。

不過即便是這樣的強兵,仍然在匈奴的騎兵面前討不到好處。所以臣認為,還是答應匈奴使節的條件為好。抗擊匈奴需要徐徐圖之,先要建立一批養馬場。有了馬匹才能訓練出一支有戰力的騎兵,有了騎兵才可以對抗匈奴人的襲擾。而這都需要時間,我們大漢最缺少的就是時間。」

竇嬰說到這里抬頭看了看劉啟。

「朕都說了,今天言者無罪。你盡可以說。」

「諾,陛下。臣認為此事還可以問另外一個人的意見。」

「誰?」

劉啟坐直了身子,能讓竇嬰看重的人可不多。不知道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是否可以給這件事情帶來轉機。

「臨潼侯雲嘯。」

「是他?」

劉啟萬萬沒有想到,竇嬰居然提起了雲嘯的名字。

「是的陛下。臨潼侯曾經深入大漠,對匈奴人的情況應該很熟悉。再者,若是說我大漢誰的部曲馬匹最多,騎兵最強悍應該就是臨潼侯無疑了。他的一百匈奴鐵騎曾經在黃河岸邊斬殺近五千叛軍,想必陛下還記得吧。

臣認為,即便是發展軍馬也要從雲家莊子這樣的富庶地區開始。所以,臣認為,陛下應該將臨潼侯召來。與他商量一下。」

若是雲嘯在這里一定會將竇嬰八代祖宗問候一遍。這就是一個巨大的坑,支持公主出塞遠嫁,不管選定哪家的公主最後都會與那位娘娘,以及那位娘娘的家族成為生死仇敵。同時也會被朝臣們唾罵成軟骨頭,賣國賊。主和派什麼時候都會面臨漢奸的指控。

若是不支持公主出塞,那更好。今年冬天就麻煩您帶著部屬邊境一冬游好了,問題是漫漫漢匈邊境。你知道匈奴人會沖什麼地方打過來,只要一點被匈奴人突破。造成了數十萬人的傷亡,這個口結結實實的大黑鍋你就算是背定了。

老而不死是為賊,竇嬰這老家伙的這一條毒計的確毒辣。不管雲嘯如何的應對,最終雲嘯都將不容于皇家,不容于朝廷。最終,也將不容于天下。總之一句話,雲嘯死定了。

能想出這麼個幾頭堵的毒計,真他娘的老狐狸。

劉啟想了一會兒,轉身對千度說道︰「宣臨潼侯雲嘯,湯泉宮見架。」

「諾」

千度領了聖旨一溜小跑的出去了。

九月二十八號到十月一號雙倍月票,如果各位書友喜歡漢雄,請在雙倍月票期間投漢雄一票。謝謝啦。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漢雄最新章節 | 漢雄全文閱讀 | 漢雄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