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北美電影獎項鮮少有亞洲面孔不同,歐洲三大電影節歷年都不乏黃皮膚黑頭發的亞洲人,尤其是中國面孔。
普通人覺得國內很多大片都很坑爹,連去年年度票房冠軍,謝選的也被媒體批評花哨的畫面大于內涵,去年凋零的華語影壇更是引起業內人士一陣呼吁,誰才是華語影壇的救世主?
事實上,並非如此,中國13億人口,怎麼可能找不出來幾個才華橫溢的導演,拍不出來幾部像樣的片子?只是媒體關注的焦點往往集中在大制作大導演大明星電影身上,某些制作精良的小成本電影就被媒體忽略掉了,幸好還有電影節這個平台,外國各種各樣的電影節,會給這些才華橫溢卻無人知曉的導演一個施展才華的平台。
一旦獲獎,這些導演就成為當年某個獎項的「大冷門」「大黑馬」,就像當年東京國際電影節獨領風騷的李青。
他們不是中國電影的救世主,而是一群默默拍戲的導演,或許即使他們獲獎也不會得到特別多的關注,但是他們卻是中國電影的中流砥柱。
今年第59屆戛納電影節評委會主席是中國香港導演karwaiwong1,之前英國影評人評選「20世紀十位最偉大導演」,karwaiwong排名甚至高于日本「電影天皇」黑澤明。
雖然這兩年中國電影少見精品,不過作為亞洲最重要的電影市場之一,戛納電影節還是給予中國電影人應有的尊重和禮遇。
連夏到提前安排好的酒店時,正好和這位導演打了一個照面,作為去年風頭最盛的新人演員,連夏因為在中的出色表現備受港媒吹捧,認為是今年香港金像獎最有可能摘得最佳女配角、最佳新人獎的演員。
不過當香港金像獎入圍名單宣布時,卻爆了一個超級大冷門,不僅僅是連夏,整個劇組,除了謝選入圍最佳導演,再無一個獎項入圍,無論是謝選還是華創都感覺到了巨大的恥辱感,遂拒絕出席本屆的香港金像獎。
讓連夏沒有想到的是,這位只存在于電視上的導演,在酒店門口,竟然主動和連夏打了一個招呼,當著一堆媒體的面夸連夏很有天賦,是個非常好的演員,這讓連夏受寵若驚,連呼「太意外」。
不過鑒于wong導日理萬機,連夏並沒有像別的女星一般黏上去就不放手了,她只是和這位香港導演拍了幾張照片,就找了個理由抽身離開。
徐妙珍雖然覺得遺憾,但也認為連夏走人是對的,畢竟人家只是客套一下,連夏要是當真那就太好笑了。
許國沖導演的是受戛納評委會邀請的參展影片,「太平」劇組上下都是一個口氣,我們就是來學習的,事實上大家心知肚明,他們就是為了宣傳影片,順帶推銷他們自己的。
連夏從頭到腳都是經過精心包裝過,確保她全身上下沒有一出槽點,她在戛納電影節就待幾天卻準備了二十多身衣服,從普通服裝到禮服一應俱全。
每年戛納電影節的紅毯斗秀場從不缺乏中國面孔,兩岸三地電影人以及各路明星都將戛納電影節當做一個展示自己的平台,但絕大多數都是以觀摩為主,參與者甚少,當然是自己積極主動參與還是人家評委不待你玩兒那就是另一說了。
今年戛納電影節,整個亞洲只有第六代導演婁葉的2入圍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而另一位第六代導演汪超的3則入圍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
不過鑒于婁葉導演題材涉及八-九年政治敏感事件,並未通過審查,業內人士對這部影片普遍不看好,不要說電影和政治無關,事實上每個大獎背後,都有政治和藝術的激烈博弈。
的在電影局的遭遇也給連夏提了個醒兒,因為「啞母」也是一部題材敏感的影片,在濃情母愛的背後,赤-luo-luo暴-露了一個國家最黑暗,最不願意回想的歷史。
連夏忍不住擔心,萬一「啞母」不能經過電影局的審查那該怎麼辦?
若無法通過未經批準,強制參加海外電影展,勢必會引起難以想象的後果,就像婁葉導演,據業內人士分析,他回國後,最少迎來三年以上的「禁拍令」。
徐妙珍卻覺得連夏的擔心很多余,「公司敢投資這部戲,勢必就會做好各種措施,電影管理局和咱公司關系很好的,播不了誰得影片,也不可能播不了華創的影片。」
連夏這樣一想,才安生,她為了這部戲吃了那麼多苦,差點弄出抑郁中,要是不能上映,那豈不是郁悶死了,她可不是那種為藝術獻身的人,連夏自認為自己沒那個覺悟,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拿獎,要不能拿獎,自己豈不是白受罪了?!
作為今年戛納電影節被國人熟知的中國面孔,劇組所有的演員都受到中國駐法國記者的熱烈歡迎,作為該片的女一號,連夏自然也是備受重視。
這是連夏第一部擔當女一號的電影,即使影片中有梁錦華李曉蘭這樣的天皇巨星,也不能阻擋媒體對連夏的熱情度,一些外媒也趕來湊熱鬧,因為幾個月前剛剛在歐洲上映,相比其他亞洲影片,取得了相當傲人的成績,這也使得連夏在歐洲收獲了一定的關注度,雖然這些老外普遍反映,比起謝選其他的影片,這部電影里的中國功夫不是那麼好看,但是不少歐洲觀眾還是為中氣勢恢宏的宮殿以及美輪美奐的華服贊嘆不已,連夏在電影中那段讓人炫目的中國古典舞也得到不少老外的追捧,認為那是中國文化。
說白了這就是一種獵奇心態,老外不懂中國的文化,也不懂中國的歷史,他們不知道宋徽宗,不知道李師師,更不曉得「靖康」這個年號里發生了什麼事,有些老外甚至不知道里謝選想要表達深層次的內涵是什麼,尤其是他們看亞洲人一個模樣的前提下,他們甚至都無法非常好的區分影片里哪個是柳寄奴哪個是李師師,但是這無法阻擋他們對電影中精美繁瑣的服裝和飾品的喜愛。
很多外國人看了都認為連夏飾演的李師師是女一號,原因很簡單,比起影片中柳寄奴過分素雅的服裝,渾身叮叮當當,滿頭插得又是步搖又是珠花,一身中國紅的連夏顯然更符合老外的審美,他們管這個叫做中國元素。
靠著這股中國風,服裝配飾比還要復雜繁瑣美輪美奐的宮廷片自然也是備受矚目。
要知道在電影中,僅太平公主一個角色,影片中所呈現的冠服就有十多套,李曉蘭飾演的武則天和林爽所飾演的上官婉兒,雖然沒有連夏的多,也有五六套,更別提片中其余的女演員和男演員,可以說是近兩年在服裝花費心思最多的電影。
也正是因為如此,海外版片花一經播出立馬引起海外影評人的廣泛關注,美國的、英國的、等諸多權威雜志不約而同將評為「06年亞洲最值得期待的十大影片」,排名最高的評為no.1,認為「導演許國沖會憑借此片締造一個票房神話」,排名最低的也給出了no.9,稱「繼後又一視覺盛宴」。
韓國版,更是將主刊封面這個寶貴的位置留給了,鑒于連夏在韓國並沒有特別多的名氣,韓方重點突出的是梁錦華和李曉蘭的劇照,並認為「在梁錦華和李曉蘭兩位巨星的強強聯合下,這部亞洲備受關注的電影將在世界範圍取得難以估計的影響」。
看到這些狂轟亂炸的報道,連夏就知道這次華創肯定是大出血了一番,因為這些宣傳統統都是要錢的。
不給錢,哪里能讓你等上封面?老外哪有這麼好說話,他們精明著呢,想要雜志替你賣力吆喝,就必須要給錢,華創這次鐵了心的要在票房方面再創輝煌,砸起錢來毫不手軟,雖然只參展不參賽,卻比絕大多數參賽電影風頭更勝。
徐妙珍看到公司大手筆替宣傳也是激動不已,電影宣傳力度越大,對連夏的幫助也越大,無論前期吸引觀眾進影院的理由是什麼,連夏卻是電影當之無愧的女一號,日後電影上映後,連夏無論是人氣還是名氣鐵定會更上一層樓,運氣好一只腳跨入一線行列也不是不可能。
柏青工作室也算是國內鼎鼎有名的影視公司,但是比起財大氣粗的華創,簡直就是不值一提的小角色,若連夏當年與柏青續約,最好也不過是影視劇花旦,哪里會有如今的風光?!
******
在17日,第5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開幕式的號角即將吹響前的六個小時前,連夏接受了央視電影頻道的專訪,這是連夏在戛納期間收到的來自國內媒體分量最重的采訪。
別說連夏本人,就連徐妙珍也很意外,老實說來戛納的明星大腕特別多,華創再厲害也沒有辦法在這個群星璀璨的節骨眼上,將觸角伸向央視,不知道為什麼電影頻道放著這麼多明星大腕不采訪,會選擇采訪連夏。
不過很快連夏就知道了,這是電影頻道做的一個戛納中國電影特輯,他們不僅僅會采訪連夏,還會采訪別的演員,林爽、嚴科、齊越輝等人都接到了通知,當然梁錦華和李曉蘭等大牌也在其列。
名為一對一專訪,事實上最終節目出來後,是數人采訪剪輯到一起的,連夏听後,倒沒有露出怎麼可以這個樣子,太不厚道了balabala的負面情緒,反而是有一種松了一口氣,本該如此的感覺。
事實上,央視電影頻道一直都有針對連夏做一期節目的打算,因為連夏的經歷很具有傳奇色彩,雜技演員,到龍套演員、武打替身,再到備受矚目的謝女郎,看似一炮而紅,但是背後卻有十年的艱苦奮斗,這是事實,也是華創給連夏包裝的形象,也是央視所希望展現的明星——一個吃過苦、肯吃苦、很努力的女明星。
這也是大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明星奮斗模式,比起那種一炮而紅、一夜成名的明星,民眾更喜歡吃苦耐勞、腳踏實地的明星,因為這種更方便自我代入,也更有勵志效果,一直努力的小透明一直在幕後不為人知,有一天終于得到一個機會一飛沖天。
公眾喜歡這個,媒體也喜歡報道這個。
作為公眾人物,連夏無疑是此類型的代表,她甚至比蕭文軒更有代表性,要知道蕭文軒在拍的時候已經在一個特定的圈子里小有名氣,而連夏可是簽約柏青工作室後真真正正跑了十年的龍套、當了十年的替身的人。
這簡直太勵志了!
因為幾個小時後,連夏就要走到戛納紅毯上,央視記者也知道時間緊張,所以她主動來找的連夏化妝地點,進行一個為時半小時的采訪,記者問得問題前一天已經發給連夏,連夏也打好月復稿,所以經過簡單的溝通,采訪正式開始——
「連夏,您好,我是電影頻道記者劉玉,很高興見到你。」坐在連夏對面,負責采訪連夏的記者說道。
連夏笑了笑,「哎,劉玉您好,我也是很高興見到您。」
「給我們節目的觀眾打個招呼吧!」劉玉要求道。
連夏轉身對著鏡頭說道,露出標準八顆牙的笑容,「大家好,我是演員連夏,很高興在戛納能和大家見面,希望大家支持我,也支持我的電影。」
首先記者問出這次采訪第一個問題,「第一次到法國戛納,參加這樣大的一個電影派對,有什麼特別的感觸嗎?」
「感觸最深的,是惶恐。」連夏說了一個記者沒有想到的詞。
記者很驚訝,「惶恐,這怎麼說?」
「陌生的語言,陌生的膚色,陌生的國度,還有我認識別人,別人不認識我的環境,當然會惶恐,這畢竟不是自己的家,回國就沒有這種感覺,哪怕不是自己熟悉的家鄉話,也不會有這種惶恐感。」連夏說道。
「走奧斯卡紅毯的時候也這樣嗎?」
「那是當然,」連夏笑了,「怎麼可能沒有,那個時候我比現在還沒有底氣,還要恐慌,因為掌聲是別人的,大家都不認識我,都不知道我是誰,感覺自己就是一個圍觀者,而不是一個參與者。」
記者听後點點頭,又問道,「現在呢,你應該已經變成參與者了吧,雖然並未參賽,但是還是有很多人期待這部電影,國外有許多媒體都對進行了報道,你還會感覺到自己沒有參與其中嗎?」
「現在好一些了,畢竟我比一年前關注度高多了,有兩部作品傍身,也有了一些底氣。」連夏頓了頓,又說道,「不過我還需要更多底氣,才能仰首挺胸走在這樣的紅毯上,面對世界各地媒體的眼光,我希望從他們眼中讀到‘哇,是連夏’而不是‘咦,這個女人是誰’?」
連夏瞪大眼楮,夸張的表情把記者逗笑了。
「有媒體曾經形容你「野心勃勃」,介意別人這樣說嗎?」記者又換了一個話題。
「不介意,因為這是事實,」連夏眨眨眼,「我以為我表現的很明顯了,我特別特別渴望證明自己,或許這種模樣在別人眼中有些可笑,我不介意別人說我把野心掛在臉上,因為每個人都想做將軍,我希望比現在更上一層樓,我渴望成功,當然,沒有人不渴望,大家都想成功。」
「介意說說為了成功你做了哪些努力嗎?」記者笑著問道,「其實關于你的報道,我們已經報道很多了,但是每一次听都有一種特別振奮人心的感覺,有人給你說過你的經歷很具有話題性?」
連夏點頭,很坦然地承認,「說過,或許這也是我引起大家注意的原因之一,或許也有人說我拿著這個炒作,但這些確實是事實,即使我炒作,這也是事實,不能因為我說出來了,大家就去否定我這段經歷,不過談到努力,我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因為不是所有人都認為我努力,好多人都認為我是運氣好,就連我自己有的時候也在質疑,是我的努力大于運氣,還是運氣大于努力,我想了半天,總結出來,其實我努力的時間不夠長。」
「為什麼這樣說?」記者詫異,「我覺得你的經歷已經十分富有傳奇性,我采訪過很多圈里的演員,絕大多數都不如你的經歷那麼跌宕起伏。」
「感覺跌宕起伏是因為你不是我」連夏說道,「其實我一直挺幸運的,我要想做一件事,就可以做的很好,無論是雜技,還是龍套,又或者是替身,我做雜技的時候,我是我們團同齡人中技術最好的一個,做龍套,我也很敬業,即使導演看不到我,做替身更不用說了,在我替身生涯,還沒有演員投訴我,他們都對我十分滿意,認為我是一個非常踏實努力的人,我也非常驕傲這一點,至于演員這一行,我入圈太晚了,我還沒有向大家很好的證明自己,等我多拍幾部電影,大家自然不會再說我運氣好。」
「听起來似乎真的是這樣!」記者笑著應道。
……
在國內,連夏或許會成為焦點人物,但是放在國外,即使是李曉蘭和梁錦華,也免不了淪為湯姆-漢克斯等明星的陪襯,從兩者在紅毯兩邊媒體熱切度,連夏感覺到自家的巨星影響力和別人家的國際巨星影響力的差距。
許是因為三個月前連夏剛剛在奧斯卡紅毯上亮相,許多記者對她還有印象,和奧斯卡紅毯上記者低頭調相機不同,在戛納國際電影節,海外媒體對連夏熱情程度似乎高了一些,一些外國記者甚至操著不怎麼流利的中文,喚連夏的名字。
連夏轉身擺裙時,許多記者會拿起相機,記錄下這位年輕的中國女星的笑顏。
當然,也不排除華創為了年度巨制在世界範圍內地毯式的宣傳,將海報貼到大街小巷,讓外國人不得不記住連夏這張臉。
國外大片在中國非常受歡迎,許多觀眾都願意走進電影院欣賞好萊塢大片,不過我們的大片在國外卻備受冷遇。
謝選曾經對連夏說過,所有的差異都是因為我們的電影還沒有得到國際主流的承認。
就像連夏之前說的,老外更多是用獵奇的心理去接觸中國文化和中國元素,而不是真正認同它,我們的文化更像是老外的餐後甜點而不是正餐。
就像,外國媒體關注的更多的是漂亮的服飾和精美的配飾,除了業內人士,和熟悉中國歷史的外國人,幾乎沒有人能看懂說的什麼,他們可以明白小將軍公孫彥戰死沙場,女主角柳寄奴會選擇自殺,因為國外有羅密歐和朱麗葉,但是他們卻不能明白為什麼李師師哭得那麼傷心那麼絕望卻不去死,為什麼在寺廟里躲了那麼長時間,等皇帝的死訊傳開,才選擇出家?
中國人的感情太含蓄,和外國人三觀不符合,即使已經非常淺白,還會有外國觀眾在公眾平台反應看不懂。
文化差異,真不是一部電影兩部電影就可以扭轉過來。
不過許國沖卻和謝選有不同的看法,在謝選認為文化差異導致中國電影難以走出亞洲,為了迎合外國人的口味,導致本國文化的流失,謝選認為中國電影人應該堅守本國文化,謝選也正是這樣做的。
許國沖卻認為迎合也沒什麼,「他們看不懂,我們就拍一些他們能看懂的東西,先賣了錢再講究內涵,等他們喜歡上中國電影了,自然也就會了解中國的文化,我們的市場也就不止是讓他們走進來,而是我們平等的走來走去。」
兩位導演觀點不同,做法不同,但他們都是值得連夏敬佩的。
因為無論是謝選還是許國沖,還是中國其他的電影人,他們所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為了實現中國電影「走來走去」這個理想。
作者有話要說︰karwaiwong1,王家衛,他是這一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
我能不寫三次元真實的人物就盡可能不寫,但是第59屆戛納電影節,這麼大的事兒我還是寫上吧,幸好王家衛先生有個英文名,要不然我很苦惱要怎麼寫他的名字。
婁葉,其實是婁燁,第六代導演領軍人物之一,三次元那部電影叫,這部電影在中國沒有上映,因為題材敏感,總局沒有通過審查,但是婁燁導演不甘心,強行參展,結果導演被總局下令五年內不許拍電影,這是當時廣電總局對導演最嚴重的處罰,老實說當時在業內還是挺轟動的
一個小八卦,因而結緣的郝蕾和鄧超也是因為郝蕾堅持拍這部戲,而分手的,因為這部戲郝蕾有過分的激-情戲
3三次元是第六代導演王超的,整部電影是武漢方言,當年獲獎了,不知道有沒有武漢的妹子,我當初看這部片子的時候,不看字幕愣是一句沒听懂,大山東的被武漢方言虐哭。
╮╭其實媒體挺無量的,有些導演即使很牛,在國外獲得了獎,但是由于他的電影實在是沒啥噱頭,于是媒體就不要大意的忽略了,沒咋報道,要在泡菜國,還不吹噓成思密達驚艷大宇宙震驚國際影壇?!
中國真的有一些電影人很牛,推薦第七代導演馬儷文的代表作,這部電影或許沒有那麼有名氣,這個導演或許沒有那麼有名氣,但是真的很真很好看。
最後的最後,我去為了世界杯睡覺去了,大家晚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