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陰四象 序章 四個故事

作者 ︰ 花翎院分神

2010年農歷八月十五。夜。

北都市南城的一處四合院,院中一處精致小木亭,六爺正在細細地剝著一個石榴。

滴滴兩聲,是手機短信︰到了,一切順利。

放下手機,六爺抬頭看看微黃的月亮,輕輕嘆息︰月圓中秋,人守空樓。

短信是從大洋彼岸的紐約發來的。沈岳,發短信的年輕人,仍在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

沈岳,高瘦,臉部輪廓分明,似乎帶著一種說不出的冷。

發短信之前,他一直在對著一個玉盆端詳。

乾隆年間的青玉龍盆,五爪,祥雲山石,紋飾繁復。「匠氣。」吐出這兩個字後,他給六爺發了那條短信。

走出博物館大門的時候,陽光已有些刺眼。他又開始琢磨六爺給他講的四個故事。

關于四件古玉的故事。那是他把淘到的墨玉古件給六爺看的時候,六爺給他講的。

玄陰四象,通靈之質。中秋之夜,月華滿天。

一,封門青龍

東晉,永和九年春,會稽山北。

會稽內史、右將軍王羲之,正在和四十個朋友在蘭亭聚會。是的,好大規模。王羲之是什麼人,出身顯赫,才華橫溢,聚攏點兒人氣還是很簡單的。

聚會上,這幫才子們吟詩作賦,最終抄錄成集。而王羲之作為老大式的人物,被公推寫一序文。在蘭亭湊的集子叫《蘭亭集》,王羲之給這個集子寫的序文叫《蘭亭集序》。

揮灑之後,王羲之拿出了一方印章。猶豫了半天,卻沒有印上去。

這方印章,青,女敕,潤。上方為一螭龍之首,通體沒有雜色。

這是一方上好的封門青。青田石中的極品封門青。

實際上,不只這一次。每次王羲之都有想使用這方印章沖動,但是每次總有下不去手的感覺。

這方印章王羲之一直保存著,直到他死前的那一天,才在自己的一封私信上印過。

只是這封信,寫成不久便被毀了。

這方封門青龍印章,是衛夫人送給王羲之的。印上陰刻四小篆︰靈取其首。

在王羲之看來,這無疑是在向他暗示書法的至高境界。

衛夫人也是這麼想的。

不過,師徒二人想不到的是,當年雕刻這方印的人,一股腦兒地把怨戾之氣都放在了這上面。

東吳,太平三年春,建業。

一塊上好的青田石,擺在東吳皇帝孫亮的案頭。孫亮,孫權孫仲謀的兒子。生子當如孫仲謀,但孫仲謀的這個兒子不像他。傀儡一個。

石材呈長條方形,顏色就如這早晨的季節,青綠嬌女敕,仿佛欲滴。

孫亮只有十六歲,就如這方封門青石材一樣青綠嬌女敕。他也欲滴,難受得很,淚水欲滴。

不過,嬌女敕的孫亮已是一個石雕高手。當皇帝,沒權力,大把空閑時間,他都在了石雕上。

大權不在皇帝手中,在權臣孫綝手中。見了孫亮,孫綝似乎比自己的兒子還不尊重。

孫亮決定給自己刻一方印章。不是國之玉璽,而是己之私印。

他是一國之主,他選擇了龍的紋飾。

這一方印章,中秋之夜始成。夜夜黃燈之下,孫亮心中的怨氣遞增。最後,他把對孫綝的怨恨化成了印底的四個字︰靈取其首。

我雖不能,必有靈取其首。

這年十月,孫亮被孫綝所廢,成會稽王。

孫亮曾登上會稽山,握印長思,年輕的臉上總有奇怪的表情。兩年後,孫亮死了。

封門青,龍首印。竟被一個僕人拿走,賣了出去。賣出翌日,此僕暴斃。

這方印歷經多年,輾轉來到了河東安邑,被一衛姓人家所得。衛家有女衛鑠,學書鐘繇,天賦異常,此印成了她的心愛之物。

她就是衛夫人,王羲之的啟蒙老師。

「你的成就,不僅僅是超過我這麼簡單,你必將成為千古書法界的魁首。」衛夫人將這枚封門青印章送給了王羲之。「靈取其首」這四個字伴隨了王羲之大半生,激勵了他大半生,也折磨了他大半生。

剡縣金庭。夜,戌時,有風。

這時候王羲之已經五十多歲了。

他想起當年在會稽山的揮灑,想起多年精研的書體,想起了衛夫人送給他封門青印章。

只是,他不知道,百年前,有個叫孫亮的年輕人,曾站在會稽山上,手握這方封門青印章,心里充滿了怨氣,仇恨。

或許,這就是王羲之每次都想用印而下不了手的原因。

王氏家族,東晉聲名顯赫的文化士族。王羲之精通書道,又精通天道。他對這方印章隱隱感到了一絲恐懼。

王羲之來到剡縣金庭,是因為與驃騎將軍王述不合,稱病辭官後才遷來的。想的是頤養天年,卻始終郁郁寡歡。

王羲之突然想給對頭王述寫一封信,他鋪紙提筆︰羲之頓首,風夜殘燈••••••

這封書信如果能流傳,恐怕「風夜帖」的名頭要大過「快雪時晴帖」。

只是,寫完後,王羲之拿出了封門青龍印。

他印了下去。可能是有些用力,竟不小心打翻了蠟燭,燃了案頭的紙張。

等他端起筆洗,用水澆滅時,此書信已變成了案上的一堆灰燼。屋里煙霧繚繞,讓他喘不過氣來。

王羲之走到門前想開門透氣,手卻有些綿軟,眼楮也開始模糊。他似乎看到一條青龍,盤旋在門上,封住了他的去路。

睜開眼楮時,天已亮了,他手里仍舊握著這枚印章。

慢慢清醒過來後,王羲之走出家門,把這方印章扔到了河里。

當天,王羲之辭世。

二,白玉虎符

漢四年。

韓信出手如風,已經把魏、趙、燕都收拾了。

下一個目標,齊。

劉邦授命韓信攻齊,引兵東征,轉眼攻至齊之平原。

夜深,帳內。

韓信打開一封密信︰酈食其正在勸說齊王,放棄抵抗,投降。韓信突然感覺很沒意思,不由自主說了一句︰「是不是該退兵了?」

謀士蒯通正在帳內,他吃了一大塊肥牛肉,嘴里嘖嘖有聲地說道︰「牛肉好吃,只是我不吃到嘴里,總是不踏實。」

韓信的眼楮一直盯著蒯通。

蒯通突然一改吃肉的邋遢樣兒,起身,手捋長袍嘩嘩有聲︰

「將軍受命滅齊。還沒打,竟想退兵?可有命令停止?酈食其一個窮酸書生,憑著三寸不爛之舌,一通忽悠,齊國就投降了;將軍打一年才打下多少城池?對比之下,將軍成什麼了?丟不起那人啊!」

韓信哈哈大笑。立即發兵偷襲,趁齊不備,一舉攻克都城臨淄。

齊國平定。慶功宴上,蒯通又在吃牛肉了︰「大老遠打過來了,吃肉是應該的,該有個說法一直吃得更好吧?」

韓信听後,派人上書劉邦︰齊人狡猾,且和南面的楚國相鄰,若不設個代理王,局勢恐怕不會安定。我想代理齊王。

滎陽。韓信派人求立齊王,是在這里見到了劉邦。

劉邦接見韓信派來的人的時候,正是最不痛快的時候。他被項羽所困,十分危急。他之前還琢磨著韓信什麼時候能來解圍。

听完他的說法後,劉邦忍不住罵起了韓信。劉邦以前是個混子,罵人挺有一套,呼啦啦一大篇。

這時候,劉邦身邊的張良臉色一變,立即偷偷踩了劉邦的腳。

劉邦雖然是個混子,但不是個傻子。他一下明白過來,但是沒有剎車,繼續罵著韓信,不過,接下來的話就有意思了。大體是韓信是我最信任的人,是我手下最有本事的人,而且勞苦功高,為什麼只要求做代理的王,要做就做真正的王,所以才罵他。

韓信派來的人似乎也被感動了,趴在地上叩謝後而去。

這一天是中秋,月亮很圓。深夜。

張良面對劉邦,拿出了一塊白玉虎符說︰「此白玉虎符今夜剛好制成,許是天意,不如一起送給韓信。」

此虎符為上等羊脂白玉制成,白如雪,質如膏,正面為一虎面,背面刻著兩個篆字︰望氣。

劉邦不解。張良笑了︰「韓信手握重兵,必成後患,此虎符乃新開之玉制成,尚未經人手,若有野心,必常盤模之。日後見到韓信,可觀其虎符,若有盤模之跡,更為油潤,則有反之心。

劉邦又問︰「望氣二字何意?」

張良又笑了︰「表面看是用兵的境界,其實逃不開一個‘名’字。」

不久後,張良到了臨淄,帶著劉邦的旨意,立韓信為齊王。張良一起帶來的,還有一塊白玉虎符。

虎符,兵權之象征。只是當時一般都為銅制。劉邦賜給韓信的虎符,卻是和田白玉制成。

張良轉達劉邦解釋︰韓信當然不是一般的王侯將相,白玉虎符更顯尊貴。

漢六年。楚地。

劉邦把韓信綁了起來。

劉邦從韓信身上取過那塊虎符,兩年的時間已變得十分油潤,且起了些許包漿。

劉邦說︰「有人告你謀反。」

韓信看著被劉邦拿走的虎符,緩緩說道︰「蒯通曾經勸我謀反投奔項羽,但是我告訴他,漢王授我上將軍印,而且對我言听計從,我才有今天的成就。漢王如此待我,我至死不叛。」

「而這塊虎符,我日日盤模,就是難忘恩德。」

劉邦頓時感覺有些尷尬。韓信沒死,降格為淮陰侯。劉邦降旨︰淮陰侯韓信,見天不死,見地不死,見兵器不死。

長安城,淮陰侯府邸。韓信拿著白玉虎符,大笑︰「終究是不相信我!」

接著,無聊的韓信起身,離開了府邸,拿著虎符,就在街上亂轉悠,遇一相士。

相士長的挺磕磣,說話卻很犀利︰「汝乃貴人,然白虎大凶之兆,恐命喪女人之手。」

韓信雖被降格,怎麼也是個侯爺,自稱「三不死」,又怎能死?扭頭走了。走了幾步又折了回來,把虎直接拍到相士手上︰「送你了!現在你帶著大凶之兆,看看你能不能自己解厄?」

相士看著韓信遠去的背影,喃喃道︰「虎符上身之日,已定必死,‘三不死’只是人言,可能抗天意?我連夜離城,至多延你數年陽壽。」

漢十年。長樂宮。

韓信被呂後騙入鐘室,上下皆以木板隔開,尖竹殺之。他確實逃開了「三不死」,但終究得死。

「只不過是一個‘名’字罷了。」這是韓信臨死前的最後一句話。

次日,呂後密詔四處找尋這塊虎符,然一直未果。

三,皇枕朱雀

甘南,迭部。

清晨的陽光就已經很明媚,注定將是一個大好的晴天。樵夫阿忠從水溪邊拿起了一塊拳頭大的石頭。

這塊表面沾滿污泥的石頭,絆了他一下才引起他的注意,低頭一看,污泥之下似乎有些不同。

溪水沖刷之後,顯出黑紅的石皮顏色,仔細看看,還透出星星點點的橘紅色,形狀像一只振翅欲飛的神鳥。

阿忠雖然是個砍柴的樵夫,但是不識寶的樵夫不會有肉吃的。從小生長在迭部的他,看出這應該是一塊上好的赤玉。

是的,這就是我們今天說的甘南南紅瑪瑙。礦脈已無從尋找,僅有一些遺世老珠和老件。

想吃肉的阿忠把這塊赤玉帶到了集市上。

正午的陽光強烈,賀山用手搭在額頭,在集市上轉悠。他到迭部已三天。

在集市上,他踫到了阿忠。陽光下,這塊形似神鳥的赤玉,透出了橘紅色,賀山的眼楮已經看穿了內里的深邃和油潤。

五兩銀子對阿忠來說,已是歡天喜地的價格。

賀山更為歡天喜地。他是一個玉匠,但是偏愛濃艷之色。和田玉料無原生紅料,至多只有紅沁,賀山遍尋各種紅色玉石,苦無和田玉一般好質;比如紅瑪瑙是紅色,但是要麼水透,要麼干厚。而其他的玉石品種玉性太差。

十年間,賀山從蘇州來迭部三次;功夫有時候還真是不負有心人的,此般赤玉,百年罕見。

深邃的橘紅,振翅欲飛的神鳥之形。賀山已有些老邁的身體在舒爽心情的刺激下,順利回到了蘇州。

蘇州城外。橫塘。

賀山的玉器作坊里,一個年輕的小伙子,正在改良打磨技藝。這是賀山最喜歡的一個學徒。

當時多用解玉砂琢玉,總有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打磨就顯得尤為重要。這個學徒,不僅在構思和下刀時頗有想法,而且喜歡精益求精,這是一個玉匠成為大師的基本要求。

賀山已有些眼花氣虛。他決定把從迭部拿回的那塊南紅交給他。並定下了一年構思,一年雕琢,一年修磨的期限。

這個學徒的名字,叫陸子岡。

一年後,中秋之夜。賀山病入膏肓︰「我本名原不叫賀山,賀蘭山下,有高人賜我美玉,授我技法,故以此為名。我一生授藝者眾,唯你子岡堪稱大才。此赤玉百年罕遇,交予你手,我可含笑九泉。」

病榻之前,陸子岡拿著這塊赤玉原石,對賀山說出了兩個字︰朱雀。

賀山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三年後,陸子岡已是名聲大震,一根白玉水仙簪,有巨富百兩黃金而求之不得。

中秋之夜,陸子岡拿著這件赤玉朱雀欣賞。

神鳥昂首挺立,雙翅似展未展,通體是深邃的橘紅,唯背上一處圓形,鮮艷如血。

朱雀左右眼楮凹陷之處,根據瞳孔的走形,巧妙地分別刻了「子」、「岡」二字。時至今天,恐怕也得強光下用放大鏡才看得清楚。

正在陸子岡欣賞的時候。窗紙上出現了一個不起眼的濕孔,孔中賊光一閃。

京城,裕王邸。

大學士高拱將一個錦盒呈上。裕王朱載垕打開,看到了這件赤玉朱雀。

「此玉產自甘南迭部,百年罕有,蘇州巨匠陸子岡三年治玉,臣費盡心思方才到手。听聞赤玉有升陽妙用,臣尋得古方,用七七四十九名少女天癸初血煉制過了,鳥背元陽之處乃此靈物之竅,對丹田旋壓一個時辰,可保整夜之歡。」

明嘉靖四十五年,世宗駕崩。裕王即位,年號隆慶。

隆慶皇帝就將這件赤玉朱雀放在枕邊,入夜後旋壓丹田。他不辭勞苦,像小蜜蜂一樣辛勤,臨幸著的女人們。

此時的內閣首輔高拱,忙于朝政,獨攬大權。

隆慶六年五月,隆慶皇帝上朝時頭暈目眩,回宮。乾清宮里,一口氣沒提上來,撒手歸天。終年36歲。隆慶崩前,詔將赤玉朱雀同葬于昭陵。

然三日後,此赤玉朱雀出現在繼任的萬歷皇帝之母李太中。

隆慶皇帝的繼任者,是李太後的兒子,萬歷皇帝朱翊鈞。有件事兒萬歷皇帝老是琢磨不明白,為何母後老是幫著那個老帥哥,還常常嚇唬自己。

這個老帥哥,自然是干倒高拱成為內閣首輔的張居正。張大人和李太後有了緋聞。

萬歷皇帝心中對張居正的仇恨,在這位張大人死後才完全體現出來,張家被抄,大兒子張敬修自盡。就在抄家時,一個眼尖的官員發現了這件赤玉朱雀,悄悄私收囊中。

丟失赤玉朱雀後,陸子岡並未聲張。只是,在玉器上落款的習慣卻保留了下來。

有時候,有的習慣,是會要人命的。具體過程是︰萬歷皇帝讓陸子岡琢玉,不讓他留名,他非要在玉器隱秘部位刻名,再隱秘也被發現了,結果被萬歷砍了。

人頭落地的一瞬間,陸子岡是否會想起赤玉朱雀的眼神。

對,眼神。因為刻字才有的。「子岡」二字已成神。

四,玄武金聚

春秋。秦國,頻陽。

老漢無喬正在刻碑。別看老漢年紀不小了,揮錘使鏨,無比流暢。高手在民間。

頻陽產一種墨玉。光潔細膩,乃上好碑材。這地方的礦料好像永遠取之不竭,直到今天,此地產的墨玉仍被大量制成工藝品。

無喬這次刻的,是一方墓碑。顧客的要求很簡單,只需打磨好方碑的形狀,然後正面刻上七個字︰

坤震巽坎離艮兌。獨缺乾。

無喬正在刻第一個「坤」字。不料出錘不利,沒幾下,石材上部斷了一小塊。這怎麼辦?把斷處磨平,繼續刻唄。

碑刻完成之日。無喬拿起掉下來的那塊小石材,其形如龜。無喬雕出了一只掌心大小的玉龜。

龜首如獸,龜頸細長,龜背居然閃現點點金星,無喬在頻陽,從未見過這墨玉里有金星。

這方墓碑,其實是秦穆公給女兒懷贏準備的。

說點兒背景︰穆公為聯公子圉,使懷贏嫁之,公子圉卻扔下懷贏,跑回晉國。次年,其父夷吾病死,公子圉成晉國之主。穆公勃然大怒,把晉國流亡的重耳接到秦國,又把懷贏嫁給了重耳。

實際上,穆公本來是重耳的姐夫,現在又成了重耳的老丈人。重耳已經是個糟老頭子了,但卻借穆公之力上位——晉文公。

很顯然,這里面最受委屈的是穆公之女懷贏,為此,穆公不停賞賜給女兒各種珠寶,並偷偷提前刻好了墓碑,是的,偷偷。墓碑之上,不刻名字,並將八卦中的「乾」字去掉。

你可能理解一個父親的心思?

連同墓碑一起,無喬將所刻的玉龜作為贈品,也交給了顧客。

楚國,三戶。

一個七八歲的小孩頭上頂著可愛的發髻,正在村口喂馬喝水。一個衣衫蒙塵的漢子快步經過,小孩看他嗓子都快冒煙了,給了他一瓢涼水,漢子一口氣喝完。

小孩問漢子︰「你是不是要趕路?馬借給你,辦完事回來。」漢子一驚,從懷里掏出一只掌心大小的黑色玉龜,交給小孩說︰「此為信物,還馬之日取回。」然後一騎絕塵。

小孩听到了父親的呼喚︰「少伯,回家吃飯了!」

這個漢子再也沒有回來。他是一個盜墓賊,掘了秦穆公之女懷贏的墓,墨玉龜是他認為墓中最不值錢的東西,所以才交給這個叫少伯的小孩。

墓被掘了,秦人當然不是吃素的。盜墓賊被五馬分尸。

那個叫少伯的小孩,拿一匹馬就換回了這麼個玩意兒,被他娘罵了一頓。不過就是個孩子,還能怎樣?墨玉龜就成了少伯手里的玩物。

少伯長大之後,遇到了一個叫計然的老師。計然教的是治國治軍的大事;不過小事他也念叨,比如他給少伯說,你手中把玩之物,叫「玄武」更拽一些。

少伯學成,投奔吳國,不得重用,改投越國,輔助越王勾踐二十余年,終滅吳。他姓範,少伯是他的字,他的名,叫範蠡。

滅吳之後,範蠡飄然而去。

齊國,海邊。

有一個叫鴟夷子皮的人在這里蓋起了房子,開始了耕種,還賣一些海產雜貨。他還是範蠡,又改了個名。那件墨玉玄武,被他在賣貨時當成了秤砣,這件墨玉玄武剛好重八兩,作半斤之數,當秤砣太好用了。

範蠡很快發家了。

我之巨富,全仗此權。權就是秤砣,秤砣就是玄武。

玄武背上點點金星,更為範蠡所愛,他給這個秤砣起了個名字,叫「金聚」。

有聚就有散,範蠡仗義疏財,聲名遠播。齊王拜其為相。三年後,範蠡又退了。他辭官,散盡家財。

他又來到了陶地。又開始經商了。沒過幾年,又發家了。這時候,他又改名了,自稱陶朱公。

範蠡做生意,主張薄利多銷。這是他從玄武的金星聚集之中得出的想法︰聚沙成塔,莫想一口吃成胖子。而他每每急流勇退,也是從玄武身上得到的啟發︰盛極必衰,唯俯身貼地,方能長久。

不知不覺,範蠡已經快90歲了。

這一天是中秋。清晨,他帶著幾乎伴其一生的玄武金聚,走出家門散步。這一次,他走了很遠。在一處村口,他看到一個七八歲小孩,頭頂可愛的發髻,正在喂馬喝水。

那個孩子盯著範蠡手中的玄武說︰能送給我嗎?

範蠡笑了,80年前的往事浮上心頭。他交給了孩子說,你能用這匹馬和我交換嗎?

孩子居然同意了。範蠡自然不會要他的馬,轉身大笑而去。

是夜,中秋之夜,範蠡無疾而終.

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玄陰四象最新章節 | 玄陰四象全文閱讀 | 玄陰四象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