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權勝男正研究怎麼織補衣服,沒來得及回答,林老太太就伸手拍了他一下,「你妹妹會的東西多,不是值得驕傲嗎?」
「是值得驕傲,可是也心疼!囡囡這麼小,就要學這麼多東西。」他都沒有學這麼多。
大家一听,也都沉默了。
是啊,她才這麼小,正在上初中的年紀,學這麼多東西,得費多少腦子?
權勝男見狀,趕緊朝權傲男使個眼色。
「哥,我媽給姥爺姥姥準備的年禮你都搬進來了嗎?爸和媽今年不能回來過年,叫我跟爺爺女乃女乃和姥爺姥姥賠罪。」
「我被那個曲清歌氣糊涂了。搬進來了,搬進來了。」
權傲男明白妹妹的心思,急忙把禮物獻上,都是一些酒水點心和金陵的一些特產。
林老太太抱怨道︰「來就來了,還帶這麼東西,傲男,累著了吧?」
「林女乃女乃,不累,天憬開車來的。」
「家里不缺這些東西,以後啊,你們別浪費這個錢了。前兒你爺爺女乃女乃送了一大堆的干貨,吃都吃不完,整理出一部分都送人了。」
那些干貨是權勝男曾經資助的人千里迢迢寄來的,尤其是丁海華的村子,年年不斷。
千里送鵝毛禮輕人意重。
一家送一點,十家送一堆,更何況權勝男資助過的人家不止百家、千家!
她無償捐贈給雲南地區的東西總額,已超過千萬!
天南海北,別的地方她也沒落下,捐贈的、資助的不止雲南一處。
每年,雲家都會收到很多此類東西。
有些得到資助的大學生每次開學回校時,都會提著家里的特產往雲家拜會。
臘肉、臘腸、風野雞、風野兔、干草菇、干海參、干海帶……
對他們而言,東西都需要花錢買,但對于那些人家而言,都是自己平時從山里海里弄來的或者自己家養的東西,自己吃的,不值一提。
這些年,雲家逢年過節就沒買過東西,光是他們送的就吃不完了。
趙玉珍開始和林老太太討論今年收到的山貨,熱烈極了。
話題,成功轉移!
林天憬和權傲男都朝權勝男豎起了拇指,佩服啊!
權勝男需要安靜地織補衣服,囑咐兩個哥哥看著小老虎和小獅子,就拎著背包和衣服用具去了林老爺子的書房。
她去,詹氏也去,曲清歌離去時沒跟走的曹紅玉忍不住跟上了。
只有李芳留在客廳,听林老爺子和雲建軍談天論地。
她先挑開破損的刺繡,拆開旗袍的里子,用繃子繃住面子,將破口處刮得松松散散,用針分出繭綢面子的經緯,用界線的方法,分出地子,然後按照繭綢本身的紋路來回織補,等到補完了面子,再用繡線按照原有的花樣繡上。
看著這一番動作十分簡單,卻極費功夫。
權勝男除了吃飯,就在書房中織補衣服,挑燈夜戰。
既然說明天就送到莫家,今晚就得補好。
大家見了,都很心疼,林家二老留雲建軍夫婦和權淑英母子住下。
在她織補的時候,大家不敢打擾,詹氏卻不用顧忌,問曹紅玉道︰「你和曲清歌有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