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時代 第七十三章 溫室大棚

作者 ︰ 十年殘夢

車隊緩緩的進入了包頭,短短的一個多月,橫框幾乎了整個中國,從南國的武漢,穿越了長江,最終經過天津,京師,一路的回到了包頭,楊元釗的收獲很大,可是眼前最重要的事情,並不是清理他的收獲,而是播種棉花。

21000畝棉花,可以說是他跟晉商聯系更加緊密的一個基礎,農業這個傳統的第一產業,即便在21世紀的後世,政府都不可能全部放開,更何況在這個時代,包頭種植棉花,在包頭的歷史上面,還是不多見的,這麼大範圍的,更是頭一遭。

在包墾公司的駐地,楊元釗見到了迎接而來的尉明和兩位地主,他們在一個多月的時間之中,已經把該準備的工作都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等待著楊元釗和楊悅回來,進行下一步的工作。

「元釗,你的溫室準備怎麼做!」這已經是楊悅無數次的詢問的問題了,一直以來,楊元釗都含笑不已,現在到了包頭了,他再也忍不住了。

「東西已經回來了!」楊元釗看著劉澍,問道︰「澤霖兄,德美洋行的貨物到了麼?」

「已經到了,送貨人說過,不要輕易拆箱,我就沒拆,都堆在倉庫之中!」

「走吧,我們去看看我們的東西!」楊元釗一揮手的說道。

東西是在上海的時候,楊元釗準備,其中包括了60噸的尿素,30噸左右的其他肥料,還有一些農業機具,這其中,尿素是重點。

尿素這種初入門的有機物,楊元釗可以合成,60噸的數量,著實花費了他不少的日子,甚至為了一些微量元素,專門去弄了不少污泥,這才最終配置完成,至于溫室的材料,更加的簡單了,因為它的比重很輕,是以後世的超市塑料袋的基礎上面,復制出來的,都是卷成的卷子,3米寬,50米長。

幾十噸的物品,在庫房之中堆著,顯得略微的有些擁擠,卻初步的分門別類了。

不用去看,位于倉庫最中央,最大的那一堆,就是化肥,刺鼻的尿素味道,讓跟著來的眾人,微微一皺眉頭,楊元釗是幾個人之中,表情最平淡的,尿素他雖然沒有在農田使用過,卻在實驗室的狀況下,了解過他的性能,知道它有著刺鼻的味道。

楊元釗的眼神,落到了整個倉庫的另外一端,那里被帆布包裹著的塑料薄膜,楊元釗指著那一堆說道︰「讓他們把東西搬出來吧!」

幾個包墾公司的高層,哪一個不是奴僕上百的,特別是負責招聘兩個地主,他們一揮手,十來個壯漢上前,把薄膜給抱了起來,600畝的薄膜,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真的堆放起來像是一座小山。

楊元釗走上前去,找了一卷出來,打開帆布,露出了里面半透明的塑料的,大棚不能夠全透的,這樣不利于溫室的布置,為此,楊元釗增加了厚度,這個薄膜,跟後世農膜比起來,有些厚實,效果到底怎麼樣,楊元釗還不得而知,可用于普通的溫室,種植一些棉花的種子,已經足夠了。

「這是玻璃紙麼?」楊悅有些吃驚的走上前去,透明,薄如蟬翼,這就是這個薄膜給他的第一感覺,在他觸手的一瞬間,他已經知道,這跟玻璃完全是兩種概念的東西,雖然光頭性很好,卻跟玻璃不一樣,柔軟,最重要的是,給他的感覺是,這玩意,還保溫。

溫室大棚,最重要的就是這個,用玻璃搭建的溫室,如果不做好密封的話,效果不大,可是這一種柔軟的材料,整塊使用的話,幾乎不用考慮密封的問題,玻璃就不同了,需要連接,需要粘住,這樣密封問題很大。

楊悅很敏銳的抓到了這種材料的好處,甚至留學美國的眼光,讓他看到了這個塑料的很多外延的功能,這是一個非同尋常的材料,連忙的追問材料到底是什麼,是怎麼來的。

對于楊悅突然萌發的科學的追求,楊元釗很無奈,塑料這種高分子材料,要到二戰時期,才會萌芽,戰後才大力發展起來,如果不是擁有從後世帶來的資源,恐怕這個塑料,他即便知道方向,也需要漫長的時間實驗,才有可能制作出來,對于穿越之後,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來說,幾乎不可能實現。

楊元釗就在其中的一個溫室區域做了一個延時,這段時間,吳廣仁和趙書名他們,除了招募人員之外,更大的心思就放在了這邊,全部都是青磚搭建了一排的一人高的牆,然後又用竹竿和木頭什麼,搭了一個棚子,剛剛回來的時候,楊元釗就曾經檢查過了,每一個都非常的扎實,這樣就不用臨時調整,他有功夫做更多的事情的。

示意楊悅幫忙,他們兩個人共同張開了一卷塑料,直接的在溫室棚子的上面,搭建了起來,半包圍的形式,正好把溫室大棚給遮住,塑料良好的延展性,只用稍稍的固定一下,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溫室大棚的。

「好,真的是方便!」

楊元釗點點頭,指著已經布置完成的溫室大棚說道︰「就按照這個,把600畝的大棚都給布置起來吧!」

很快,一群人在這600畝的土地上面忙乎了起來,因為是種植棉花的關系,包墾公司雇佣了不少人,數量超過了1000,布置溫室大棚這個任務,又不是很困難的,楊元釗基本上把關鍵點都給演示了一遍,1000多人,只是花費了3天的時間,就把全部溫室大棚給布置完成了。

從溫室大棚制作完成之後,楊悅一直都在最先的那個溫室大棚,他對于溫室大棚進行了全面的了解,並且測試了一些東西,發現這個溫室大棚比不上曾經農學院的那個專門的溫室大棚,卻比普通的玻璃房強大了不知道多少,別說應付一個小小的棉種培育,就算是更大規模的農學研究都可以。

農學,一直都是楊悅的興趣,棉花種植不過是科研跟實際的一個應用而已,以前在包頭不方便布置一個溫室,現在,現成的溫室,楊悅就來了興趣了,對著溫室不停的布置,讓它不再像是一個普通的棉花培育室,反倒是像是科研中心。

對于楊悅的做法,楊元釗沒有去規勸,楊悅是中國少有的農學家,農業的東西,他知道一些,卻不全面,種植棉花,或者是其他的一些溫室蔬菜,這都是小問題,真正的大殺器在于高品質,性能出色的良種,比如高產小麥,比如雜交水稻的。

中國地大物博,從清末就已經顯現了,在列強們還在幾千萬的人口打轉的時候,中國已經突破了四億五千萬了,龐大的人口,給中國帶來的沉重的壓力,糧食是從來都沒有夠過,如果不解決糧食問題,哪怕楊元釗在西北發展的再好,包頭的工業產值超過德國的魯爾成為世界第一,也會是一個沙灘上的城堡,原因無他,看看後世蘇聯的解體就知道的,一味的在一個方面瘋狂的發展,而忽視了另外的一個方面,最終轟然倒塌。

楊悅的研究,目前還非常初級,就連農業實驗室都是在正在興建的階段,楊元釗也沒有去打擾他,整個包墾公司,按照既定的計劃,開始了溫室大棚的建造,特別是內部,從太原,天津,甚至是武漢購置了一大批一寸見方的小碗,整整齊齊的擺放在了溫室大棚之中,經過楊元釗和楊悅共同調整配方,加入了底肥和一部分化肥的培養皿,開始整齊的擺放在了600畝的溫室大棚之中,21000畝的棉花種植,終于進入到了實質的階段。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鋼鐵時代最新章節 | 鋼鐵時代全文閱讀 | 鋼鐵時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