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說,北朝一獲得政權,在政體上就走出了士族統治。前面說了,北朝是以本族或士族武裝為統治核心的,北朝沒有走出的只是士族在經濟上的統治地位。當然北朝也大量用士族做官。這原因出自北朝儒學的新發展。下一章講。
在北朝沒有走出莊園經濟之前,就已實行對士族內松外嚴的管理方法,使北朝的莊園經濟得到恢復,使長期戰亂分裂的北朝,在經濟上恢復了活力,人口也得到增長。當然北朝也有不足。皇權沒有挾制,也有很大不足。
隨著農業技術和科技的快速發展,尤其是「灌鋼」技術劃時代的發展,到了北朝初期,鋒刃的鐮刀可以大規模生產,進而用于農業生產。這樣,以家庭生產的小農經濟模式可以獲得「剩余價值」。
從此,中小地主可以獲得比較穩定,比較高的糧食產量,他們也可上繳更多的賦稅。北魏這才開始扶持自耕農和小地主,實行均田制,建立小農經濟式的社會。
北朝由本族強大的軍事實力做後盾,展開了均田制的建設。不管是士族本人,還是他的食客、佃戶,甚至奴隸,都可獲得農田。從此很多農民擺月兌了豪強大族控制。士族莊園經濟壟斷被打破。需要注意的是,士族莊園在生產中的地位慢慢的不再佔主動,但莊園經濟沒有消亡。
由此可見,北朝實行「均田制」更重要的原因是為了增加賦稅,而並不是為了消滅士族。因為北朝法律嚴苛(這是不好的),士族不太危害社會。在北朝,即使是最大的士族「五姓七家」,也只能享受南朝寒士在政體中的地位。南朝的大士族子弟一起步可就是三品高官。
士族莊園經濟統治在北朝被動搖,而且小農經濟獲得了極大地發展,這一點可以從兩件事上證明。第一,北齊編寫《齊民要術》,又是一本針對小農經濟的農書。而在這之前,佔主要地位的農書《四民月令》是一部針對莊園農業生產管理的書。
第二,隋末出現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這種以普通農民為主體的農民起義,先不說起義首領來自農民,即使是中低層軍官也幾乎全部來自農民。這一現象,在三國初黃巾起義後,就幾乎沒有再出現過。雖然西晉末有流民起義,東晉末有孫恩、盧循大起義。但這些起義,不僅首領都是受到排擠的寒士大莊園主,而且中低層軍官也大多是寒士,由破落的寒士帶領他們的部曲組成起義的核心。所以,隋朝末農民大起義,標志著小農經濟已佔有主要位置。
由于,唐末的莊園經濟還佔有一定地位,所以加藤繁認為,直到唐末莊園經濟還很重要。筆者認為,他這個說法缺乏根據,不能拿一個帝國末期的經濟情況,來覆蓋整個帝國時期。我們知道,唐末又出現分裂跡象,糧食生產對于軍閥來說生死攸關,由此產生一定的管制農業。農業再次傾向士族,這很正常。土地在帝國末期再次加劇兼並,即使在明清末年也曾經出現過。不能由此認為,明清整個時期的農業情況都是這樣的。
農民能擺月兌豪強士族的控制,首先的原因不是「均田制」,而是農業科技的發展。這其中「灌鋼」技術的成熟是重要的標志性科技事件。鋒利的鐵農具可以批量生產,價格大大降低。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話一點不假。
可是,如何發展科技?我認為,在特定情況下,有需求才會有科技的發展。由于農具的簡陋,士族要把大量的精力用在調配生產上,所以尋找最佳的煉鐵方法,成為他們的當務之急。從東漢士族社會建立起,他們成為‘煉鋼’的主力。各種煉鋼技術快速涌現,快速通過從「塊煉法」到「百煉鋼」,到「炒鋼法」,到「灌鋼法」的歷程。西方(包括埃及)比中國早進入農耕時代,他們早早掌握粗糙的‘塊煉鐵’技術。魏晉南北朝三百年的發展,到北魏中國煉鋼術超越西方盡千年。中國士族只重視糧食生產。而西方由于地利原因,生產更多樣。
東晉送倭國一把寶刀,為百煉鋼法制造。這種造鋼法,費時太長。曹操曾為自己打造五把寶刀,五把刀同時打造,竟然用了三年時間才完成。所以價格昂貴,小地主、自耕農買不起。
直至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麥收還需要「搶收」。因為,麥子熟時已進入雨季,小農經濟下沒有足夠數量的鋒利鐮刀。即使家中有十多個勞動力,也可能眼睜睜的看著一年的辛苦泡了湯。
中國成熟的「灌鋼法」領先西方近千年,到了唐朝灌鋼技術更上一層樓。可是唐朝名將高仙芝竟想靠三萬軍隊,行軍數千里滅掉正值鼎盛時期的阿拉伯帝國。結果,近三萬中原軍成了俘虜留在阿拉伯。先進的灌鋼法流入阿拉伯帝國,帝國從此雄起,打得東羅馬帝國稱臣納貢。又佔領整個北非,還從北非拿下了西班牙。至此技術流入歐洲。
當科學技術發展到一定高度時,中國有了進入小農經濟的必備條件。北朝政體中士族沒有軍事力量,使北朝比較順利的向小農經濟發展。
可是,南朝雖然也想效仿「均田制」,但因士族的反對,總是無法開展,或半途而廢。因為南朝士族太強了。
最後,北朝率先走出士族統治經濟,人口大量增多,產量大幅提高,國庫充盈。北朝最後人口三千多萬,而南朝人口不上千萬,北朝靠實力統一的南朝。
南朝在新科技到來之際,沒有走出士族社會,產生了一個悲催的現象,就是歷史上所說的士族的衰弱。按說科技發展了,士族不用再去辛苦的調配、組織農業活動,應該有更多的時間學習文化,他們應該更強大。
事實恰恰相反,正是農業科技的發展,士族的食客、佃戶、部曲不用士族們的調配、組織,就能更好的完成農業的生產。大士族不再需要努力學習生產技術,可以坐享其成。大士族經濟地位更穩定,他們失去學習的動力。他們不看農書,不思進取,**聲色,窮奢極欲,他們成了社會正真的寄生蟲。豈能不衰弱。
我們反過來看看士族的崛起。在士族崛起時,他們必須努力學習調配工具,組織人員,還要學習農業知識。這其中最著名的農書是《四民月令》,敘述田莊從正月到十二月的各種農業活動。舉一個例子,蓋高樓大廈的工地上,我們往往能一眼看到上千個農民工,可是沒有那四五個技術員,一套樓也蓋不起來。士族就是莊園生產中的技術員。由于當時農業生產方式落後,農業工具落後,士族在莊園生產中的作用巨大,可不只是一個監督作用。
這個時代,士族是最勤奮學習的群體,最有「管人」經驗的群體,他們豈能不崛起。可見,當新技術到來之後,還沿用舊的生產制度,將產生更大的危害。
當農業進入現代化後,印度還維持小農經濟,糧食豐盈,醫術提高,人卻閑著沒事干,可能是人口暴增的主因。唯一的改變方法是,進入現代化的農業,使人月兌離土地,流動起來。流動的社會人口增長都不快。最後需要指出的事,北朝並沒有完全走出士族社會,但為走出莊園經濟指明了道路。l3l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