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讓王凱去挹注研究經費的時候,更多的是投入到一個具體的單位里。比如清華的電子系就拿到了不少的投資。但是,作為出資人的沈一一和王凱在與學校簽訂資助協議時並沒有放棄自己對于資金使用的影響力。
兩人都是出自于政治世家,對于國內的科研中存在的種種問題也並不陌生。他們並不是想要隨便捐點錢顯示一下自己從事科教慈善事業的大氣。相反,他們其實本意是要做一番投資的。也正因此,他們是不會放棄任何引導研究方向的權利的。這一點,不但是這種私人資助,哪怕是來自國家部委的資金,年度的評審也是下一財政年度經費下撥的重要指標。當然,國家投資因為專家評委和承研單位的高度重合性已經形成了小圈子,類似的程序已經淪為了走過場。但這只是操作層面的問題,而不代表這樣的設計本身有什麼不妥。
沈一一是想要把投入學校研究中的資金得以回收的。她當然不是無償捐助的慈善事業。如果說國家經費是民脂民膏,那她沈一一捐贈的就是自己的肉里分了。而如果想要能夠回收,那就必須能夠最終用到產品中去,成為一個成為金牛商品的產品。
產學研一體化的口號在國內的科學界是喊了不少時間的,但是真正實施的效果可說不上來了。因為國內此刻還根本沒有什麼做產品的意識呢。特別是國內糟糕的知識產權環境,誰要是真的在研究上投了錢,那可真的是自討沒趣和自尋死路了。
可是沈一一從一開始設定的目標市場就不是國內,而是國外。而從國外留學回來的王凱也是如此的觀點。賺中國人的錢不算本事,有本事應該賺外國人的錢。在這樣的意識的主導之下,沈一一和王凱在檢查這些研究單位的研究進度時有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就是產品化的能力。
沈一一這一段時間和王凱一起走訪研發現場後。最深的一個感受就是,找大學的老師們來搞這種產品化研究,真的是在自虐。
中國的老師們可能是從建國之初就是一直在進行對國外先進技術的追趕,所以很通俗的話說,研究過程就是找資料,然後再來借鑒。說借鑒。其實也就是抄襲!我們中國人的抄襲之風可是其來有自的。而且我們還非常高端地給了這樣一個工作方法一個大氣且上檔次的學科名稱︰逆向工程。是啊,反正這些老專家們可能一輩子在做的事情都是怎麼樣通過得到國外的研究方向和路線,然後在自力更生的前提之下循著感知到的研究方向和路線復制出相似的技術,最後達到打破國內空白或者達到國際同類水平或是先進水平的目的。于他們而言,在關于國家科技發展的事情之上這樣做是天經地義的。
可是,對于沈一一而言,如果她讓這些專家們研究的產品也是采用了同樣的研究方法的話,那這樣的研究結果其實就已經是失敗了。因為對于一個想把產品賣到國外去賺外國人錢的投資者而言,知識產權的因素是一道回避不了的門檻。
世界上先進的國家。在自己國家的科技沒有發展起來之前,所有的流氓的事情都曾經做過。美國也是如此。在他自己沒有什麼先進的技術的時刻,他們可以什麼樣的怪招都出過,市場上也是跟現在的中國一樣,亂得很。不會有人尊重什麼知識產權的。而等到他們的技術發展到了一個層次,也可以宣稱自己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時候,他們開始重視起知識產權來了。所以世界上的國家都是利己主義的,只有在一個規則遵守時能夠對自己是有利而非有害之時。他們才會主動去遵守那個規則。從美國的先例來看,似乎中國跟美國當初一樣。先從忽視知識產權開始做起,那也是合理的選擇。
可惜的是,正是因為那些國家現在的科技已經發展到了能夠推進其本國的經濟遙遙領先,從而這些「金盆洗手」的國家轉而格外重視起「知識產權」這回事情來了。這些國家此刻又恰恰是沈一一同學和王凱同學所圈定的產品市場。這就決定了他們現在必須要格外注意知識產權這回事。否則,不要說想辦法賺外國人的錢了,到了國外市場。不被罰個清家蕩產的就已經是謝天謝地了。
沈一一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在每次到研發基地看望那些老教授的時候,都向他們強調要想辦法將產品的技術與引用的專利的技術一一印證,最好想辦法能夠繞過這些專利,並且形成自己的專利。這一切的出發點就是為了以後能夠安全和心定地賺外國佬的錢。可是。這些老專家老教授們可能因為已經習慣成自然了,或者是因為年紀大了,一些思維的習慣沒有那麼容易改變。沈一一和王凱都發現似乎自己的反復強調最後還是沒有辦法達成自己想要的結果。這些老專家們在研發的過程當中,還是「我形我素」地不怎麼重視知識產權的問題。
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了,那這樣的產品開發還不如停下來。因為這樣的技術研究出來也沒有辦法民用,只能用于軍用。因為世界上的軍事技術是不講知識產權的。而沈一一作為投資者,當然不能義務為國家作貢獻,而完全忽視自己的投資回收。這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這樣做的話簡直是傻得不要再傻了。
既然老一輩的科研人員這些老教授們的思想很難轉變過來,那沈一一和王凱商量之後,就決定要另闢蹊徑了。而找到一個年輕的有水平的研究學者或者是專家就已經成為了當務之急。很自然的,沈一一會想到自己的任課老師,張老師了。因為一直在張老師的課堂上听課和做作業,所以沈一一對于張老師的水平有一個基本的感覺,那就是這個留校的博士的水平絕對是夠的。從平時的課堂上,沈一一就發現張老師最在行的一點就是把一些相對概念比較復雜的定理或者是原理用一種比較淺顯的容易為人所理解的方式宣講出來,從而讓听他的課的同學們都能夠理解。這可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成績。同樣給別人做過老師的沈一一可是明白得很。如果不是自己對于這個概念有著清晰的理解,同時又深入思考過這樣的問題,根本是無法達到張老師講課的這種水平的。單憑這一點,已經可以說張老師是一個在學術上相當有造詣的學者了。
而張老師的背景在沈一一看來也是從側面佐證了他的水平的一個要素。作為一個80年代的大學生,在那一場春夏之交的政治風波之後,雖然出國夢碎,但仍然留校任教,這可是說明他的成績在當時的學校領導看來也是數一數二的。
要知道,能夠不因為政治風波時的不當表現被打入另冊,而且還能夠留校擔任一個專業課程的任課老師,證明在校領導的眼中,他的才華已經遠遠超過了他政治立場不堅定的缺點。這在我們這樣一個要求人才都做到又紅又專的國度里是相當難得的。所以張老師更加進入了沈一一和王凱兩人的視野。他們兩人現在正是需要人才的時候啊。至于什麼政治問題,在兩位紅牆內出來的世家子而言,政治問題是最不重要的問題。
所以,在確認了張老師的水平之後,看到他那張明顯和其他的老專家們不同,還是那樣年輕的臉,沈一一就決定把自己和王凱在其他專家那里說不通的事情交待給張老師。她覺得作為一個年輕老師,張老師應該能夠理解自己對于學術專利的強調的重要性。
果然,沈一一只不過對著張老師就這麼一說,張老師就已經接受了自己的觀念,還提出了問題出來︰「要繞開已經存在的專利並不是一件特別容易的事情。而且要繞開專利可能會花更多的時間來實現一個功能,這不要緊嗎?」。
「不要緊。只要你能夠研究出一個沒有申請過專利的獨有技術,那我就不怕你花多兩倍的時間來研究。」沈一一相當肯定地對著張老師說。這也是實話。因為單單實現一個功能不是一個成功的商人所單獨追求的目標。一個成功商人的一切考量都是基于技術的獨創性。如果為了省時間,研究出一個侵犯知識產權的作品,但自己最後一定會因為無法產業化而做不下去了。這樣說起來,如果只不過花了兩年半的時間,最後卻能夠得到一個完全可以應用的具有獨創性的最終產品,但麼自己對于產品的遐想就真正有可能實現了。
「如果研究出了成果,那所有權算誰的?」張老師果然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沈一一很清楚地當即回答道︰「因為是我出的錢,所以作為我的員工的你在職期間所研究出來的東西的所有權都是我。不過你具有署名權。」(未完待續……)
是由會員手打,更多章節請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