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軍人物之于一支團隊的重要性,可以用一句在某部軍事片中評價某位將領作用的話來概括。一只獅子帶領的羊群,可以打敗一只羊率領的獅群。當然,也有一句曾經听到過的俗語,一將無能,累死三軍。好的領軍人物,能夠對于集體的工程做出最合理的布署,同時審時度勢,在最需要的時刻采取最有力的行動。在勝利的時候,領軍人物要抑制住內心的狂喜而預見下一步的變化。在挫折的時候,領軍人物又要洞悉團隊的情緒而采取有效的行動鼓舞士氣。可以說,一個項目或是一支隊伍能夠取得最後的成功,領軍人物的作用不可或缺。
而沈一一和劉以豪現在在這個小團隊中所起的作用,就是領軍人物。他們不但是科研資源的組織者和提供者,同時也贏得了整個團隊的信任。這樣的信任是千金難買的。可以說,正是因為有了同學們共同的信任,沈一一和劉以豪的以身作則才會發揮了作用,帶動了全團隊的奮發向上,並使手頭的這個研究課題取得了遠比最初設想更快速有效的進展。
這樣團結而又共同進步的團體,隨著他們自己的學習作風和追趕勁頭一直堅持,也正在不斷地影響著他們周圍的同學們。電子系的其他班級,學院里的其他科系,學校里的其他學院等,這個團隊的學習風氣一點一滴如春風化雨,滌蕩著學校里那些之前還有著些懶散學風的同學們。慚慚地,整個清華的學風都向著更加積極的方向發生了轉變。
這樣的轉變看到了學校領導的眼中。自然是大喜過望。雖然已經是中國的頂級學府,但是作為一所理工類的院校,清華的頭頂上可一直有一座大山壓著。北京大學可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學府。清華只能一直忝為其後。清華人的心里可不見得就能夠欣然接受的。因為作為用庚子賠款建成的清華大學,那可是執西方自然科學在中國傳播之牛耳。在清華的眼中,北大不就是會寫幾首酸詩,灌水幾篇文字嗎。所以,清華就有人喊出了「國家是我們建設的,北大的文科生只會添亂而已」這樣似乎有道理,但也足夠酸的話來。
嘴仗怎麼打不去說他。清華的學校從上到下對一個問題還是有著深刻的認識的。北大因為其綜合性質的關系。學校里的科系之全是清華不敢比擬的。但是清華大學在工程技術方面全中國最強也是毫無疑問的。當然,校長們這時已經把地質和航空方面的比較給舍去了。不管怎麼說,理工科的成果。那可是實打實地需要大家一點一滴地拼湊起來的。這里面可不能有一點點水份的。而清華要在這方面取得每一點小小的進步,都離不開同學和老師們的埋頭苦干。而最近傳出來的電子系某個班級自發組成的學習小分隊,更仿佛讓學校的領導們看到了學校未來的希望。
說老實話,經過了八十年代末的那一場動蕩。學校本來對于學生們自發結成。且未在學校登記的社團有著一些戒心的。老師們就是怕出事兒啊。可是後來了解下來,這個社團完全就是一個由同學們自發組成的具有學習小組性質的小團隊,而且這個小團隊的領軍人物還是沈一一同學的時候,老師們的心就放下來了。
沈一一同學的背景大家都知道。那是真正的紅牆大院走來的紅色子弟,可謂是根正苗紅。再加上級別夠得上是副部級的校長對于最近的一些消息還是有著足夠的渠道接觸到的,自然對于連國安系統都贊不絕口的沈一一同學的能力和立場完全放心。有這樣一個領導人物,這樣的團隊出不了事。這已經成為了了解情況後的校領導的共識。
不過也正因為沈一一同學是這支隊伍的領導人物,校長把跟進和觀察這支隊伍的任務交給了譚中譚副校長。用校長的話來說。這沈一一同學就是你譚校長的學生嘛。當然譚副校長也了解校長言而未盡的另一層意思就是,你譚中也是往沈系靠的人嘛。所以你們也是一起的。于情于理,譚中都無法跟校長推辭給分到了自己頭上的這個任務。
沈一一被譚中給找到了辦公室的時候,心里還有計算著自己負責的那個課題的某個公式的調整問題。雖然有現在的一些設計手冊上可以查到有一些常用的設計公式和圖表,但是沈一一還是想到了是不是在一些不重要的部分可以用到一些新的材料什麼的。比如之前她和王凱在整個北京的學術圈大撒金錢所資助的那些材料科系,這兩年下來應該可以有一些成果可以拿出來了。比如之前講過的碳縴維,T800現在才出來,T500和T200應該就可以達到可以利用的程度了。她始終覺得槍的便攜性是很重要的。因為一旦需要急行軍的時候,哪怕槍的重量減少50克,那也是可以節省大量的戰士的體力的。而體力也就是戰斗力。所以火力加上體力上的提高,那對戰斗力的加強是起到了雙重的作用的。不過,碳縴維應用到機槍上去,沈一一只準備在後期的衍生開發的品種上使用。第一個版本其實主要用于布防,不需要強調輕便性。
譚中看著這個自己可謂是熟悉得很的女生,進到了自己的辦公室後,那雙眼楮看似很輕易,卻可以發現對方的焦距根本就沒有集中到自己的身上。譚中知道這個小丫頭這會兒又在神游天外地想不知道什麼問題去了。
這要是別的學生,來到了學校領導的辦公室,如果像是這樣的思想開小差的話,譚中一定會認為這個學生是對自己這個做校長的缺乏基本的尊重。那麼接下來他這個做領導的也不介意利用手中的權力教導一下對方,學習一下規矩啊什麼的。可是。對于沈一一,譚中自然是不會那樣的。
學校里的老師和一部分同學都知道沈一一和譚中之間淵源。當年從沈陽把還沒有回歸家族的沈一一以特招的形式帶到了清華,同時也帶入了沈一一所代表的那些資源。北大的學校領導在踫到他的時候可沒有少報怨過。如果當時沈一一進了北大的話,那些清華所享有的來自于沈一一的學術投資,那可都要轉投北大了。當然,譚中當時也懶得和對方爭辯,明明沈一一只是一個研究工程的好苗子,去北大那個華而不實的地方做什麼。反正,雖然沈一一現在是在清華的電子學系里念書。沒有到譚中的本專業上來,但是譚中和沈一一還是可以稱得上是師生關系的。這三年下來,他也算是對沈一一這個同學有了很深的了解了。當然。以實用主義厚黑哲學的那一套而論,單是靠著沈一一背後的那一堆關系啊什麼的,譚中也不會拿沈一一開刀啊。
再加上,譚中自己也算是學者型出生的領導。他深刻的了解。研究人員在完全沉浸于某一個知識點的研究的時候。那可是恨不得連吃飯和睡覺都會忘記的。那樣的知識點仿佛有著一種神奇的魔力一般,在不斷地吸收著研究著所有的關注,讓人欲罷不能。以譚中所听到了的沈一一的那個小團隊最近搞的那些東西,譚中明白,沈一一肯定是這會兒研究進行到了哪一個困擾了她相當長的時間的知識點了。否則她不會這麼長時間還沒有注意到自己已經等了她很長的時間了。
但理解沈一一的專注事出有因是一回事,放任沈一一繼續神游天際又是另一回事。這一個女生,在自己這個老師的辦公室里滯留太長的時間也不是一回事情啊。所以,譚中也不得不使勁地用力氣咳嗽了一下。以引起沈一一的注意來。
一直被腦子里的某個問題給羈絆著的沈一一還真的就被帶回了注意力來。當沈一一把思緒從那些讓自己困惑不已的問題上收了回來之後,抬眼一看。才發現自己原來已經來到了譚副校長的辦公室里。而譚中譚副校長這會兒正在自己的對面拿著眼楮無奈地瞪著自己呢。
沈一一對于譚中還是相當尊敬的。別的不說,單說想當初自己並沒有借助到爺爺的那些權勢的時候,就能夠得到譚中譚副校長的另眼相待,把自己給特招到清華大學來念書。以中國人的傳統價值觀而言,那可是真正的有恩于自己的。即使不說那樣的恩典,單說師生之間的分際,沈一一就覺得譚中是一個值得自己尊敬的老師。
至于譚中有沒有在自己回歸到沈家之後,因為自己的身份得到另外的好處,沈一一覺得這不應該是自己考慮的重點。重要的是在那之前,譚中做出了值得自己尊重的選擇。而在自己進入了清華之後,譚中又一向是對自己不錯的。自己一直能夠從他那里得到某種形式的支持。當然,還有一個因素就是沈一一和王凱在清華推行的專題研究課題,到現在為止能夠進展得那麼順利,使她的捐助資金真正地做到了專款專用,那也是和譚中譚校長的大力支持分不開的。如果沒有譚校長的話,學校領導只要一歪歪嘴,說不定相關的資金就被挪用了。即使是沈一一以後可以通過司法的渠道對于資金的濫用取得救濟,但所花費的時間和成本將會成為她的發展之路上的一個巨大的障礙。
所以,對于自己注意力不集中而造成了在譚大校長的面前失禮的行為,沈一一首先自然是要忙著道歉的。
「呀,譚校長。抱歉抱歉。我剛才一直在想事情,所以都沒有注意到你的出現了。讓你在這里等我,真的不好意思啊。」沈一一的態度是足夠地誠懇的。
譚中這會兒看沈一一開始說話了,自然也是假裝自己生氣了︰「我看你啊,是自我膨脹,開始目中無人了吧?!」這語氣听上去可真的是夠嚴厲的。
沈一一和譚中那麼熟,哪里不知道他是在開玩笑呢。所以她連忙笑著否認道︰「哪里哪里。您老人家是知道我這個人的。什麼時候都是最虛懷若谷的。而且我對你多尊重啊。這不您一句話我就乖乖地來到你這里听候訓示了。」
像是這種對話,肯定是熟人之間那種關系才可能有的對白。要是不熟的人,在校長和同學之間,那一定是官樣的對話為主導的。
和沈一一開了玩笑,又搭上了話,譚中自然不是光為了聊天才把沈一一給叫過來的。實際上校長交給譚副校長的任務是,和沈一一談一談,能不能把她的這個學習小組的範圍再擴大一點,引入更多的同學們和沈一一他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塑造更好的清華學習氛圍。或者問一問沈一一,她的那種學習小組的模式有沒有可能在其他的科系得到復制。這樣的話,整個學校就有不止一個這樣的小組,想來會讓學校的學習小組活動更有活力。
听到了譚中轉述的校長的問題,沈一一有一點無奈。她是能夠理解學校的領導的意圖還是善良的。她也知道最近自己帶動著周邊的同學們所營造的學習的氛圍,很是具有感染力。其實學校里的學風已經有了很積極的變化了。但對于學校領導希望自己能夠納入更多的人的要求,她實在是覺得不是一個好主意。
她們的這個小組是由一個共同的課題所維系的。當然,之前共同進行的另外一個課題也是讓大家建立起了某種程度的信任感。在這樣雙重的因素下,她們這個團隊的成員之間才起了特殊的化學反應,最直接的結果就是讓整個課題組的這種維系相當緊密。要是引入別的同學進來,那恐怕不是增加凝聚力,反而會應了過尤不及那句話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