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這兩日王城的異鄉人突然增加,下臣懷疑極有可能是對方開始加快動作了?」
興樂宮的書房里,青衣官服的儒雅男子——李斯,垂首向面前的君王匯報最新的情報。
「人數呢?」嬴政背對著李斯,拿起一根八寸細長的銅簪撥了撥燈芯,語氣無波氣定神閑的問著。如果猜得沒錯,人數,絕對不是問題關鍵。
「回稟陛下,來人並不多,甚至可以說很少。如果下臣不是奉陛下之命暗中仔細排查,很可能就發現不了。」
早在嬴政重用李斯不久,他就命令李斯暗中關注王城外民往來動向,每個巷道都有專人負責觀錄。若非如此,在這政局動蕩、人員來往頻繁的戰國時代,一朝一夕之間還真難查得清楚這些細小的差別。
「人數不多,」果然如此,那就是另一方面的變化了,「如此說來,就是來人所做所為與從前不同!」
「陛下英明,正是如此!」李斯對于嬴政的一語道破並不訝異,他們的陛下合該是個將一切掌握在掌中的男人。
「據下臣所知,近期王城中多了一些鑽于文典的博士,還有類似異商、流醫之類的人。」
冷靜的報告,李斯分析他所知道的情況給嬴政听,神色恭敬之中不難看出他對這位年輕的大秦君王的全心全意的敬仰。
「往常來往的多是渴慕建功立業的文人雅士,而且據城衛來報,這些人雖然極力掩飾,想要融入人群,然而很明顯他們是從異地急匆匆趕來的,因為那些人身上帶著趕路的風塵。」
李斯毫不隱瞞,這些日子以來七國表面上極為平靜,但是平靜的湖面下往往是波濤暗涌,嬴政是極有才華的君王,李斯心甘情願效命于他。
「戰亂之中能站穩七國、稱雄稱霸的當然都不是好相與之人,哪個人不想做這天下之主。戰亂瞬間會開啟,只是現在這七國之中還沒哪個君王有這樣的魄力,去挑開這場戰亂。寡人亦是如此。」
嬴政的城府及聰穎非常人可比,在惡劣的環境中存活下來最終成長成為一國之君,他很小就明白自己想要什麼,也知道如何得到想要的。
他明白不是最終奪得想要的就是絕對的勝利,而利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最高的利益才是成功,或者不費一絲力氣利用別人達到自己的目的,這才是真正成功者的權術追求。
打開戰局的那個人必將成為七國的共同敵人,眾矢之的。到時其他六國聯合群起而攻之,此國必滅。所以即便他再怎麼想滅六國,他也從不急功近利,嬴政在等,或者說他在創造機會讓別人來打開戰亂之局。
「看來,有人想把這個禍水引向秦國,哼,也不看看他有沒有那個本事。李愛卿,寡人命你嚴密觀察這部分人的動向,必要時——」
嬴政沒再說下去,多年的君臣關系,李斯對嬴政的暗示已經足夠了解,二人之間默契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