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故事很提神,故事講完之後一直到了四點多鐘睡意才來襲,這時候也沒人扛得住了,迷迷糊糊的躺成一排緊挨著睡著。
可惜該工作的得工作,該上課的得上課,睡了不到四個小時又得頂著熊貓眼爬起來各忙各的。這一天,注定所有人都是精神萎靡的。
張秋惜本來還想抄……寫《蕭十一郎》投去給《江湖夜話》,接過卻是回到學校之後連課都翹了,直接回宿舍補覺。
暮春三月,羊歡草長,天寒地凍,問誰飼狼?人心憐羊,狼心獨愴,天心難測,世情如霜。《蕭十一郎》里面除了玩偶山莊,還有張秋惜最喜歡的女主角之一,風四娘。
——
她喜歡各式各樣的刺激。
她喜歡騎最快的馬,爬最高的山,吃最辣的菜,喝最烈的酒,玩最利的刀,殺最狠的人。
別人常說︰「刺激最容易令人衰老。」
但這句話在她身上並沒有見效,她的胸還是挺得很,腰還是細得很,小月復還是很平坦,一雙修長的腿也還是很堅固,全身上下的皮膚絕沒有絲毫皺紋。
——
古大師將其烈如酒、其色如花的風四娘描寫得很美好,同時也很殘酷,一連幾個「還是」已經將不足為外人道的心情都顯露了出來。
《蕭十一郎》是一個悲劇,蕭十一郎最愛的沈璧君只能暗自感嘆恨不相逢未嫁時,風四娘一生追逐蕭十一郎而誤終身,同時也傷了一直默默跟在身邊的楊開泰。
很多改編的電視劇,最終都讓蕭十一郎和沈璧君走在了一起,看起來似乎變得美好了一些,但張秋惜卻覺得這樣更殘酷。兩位主角終成眷屬了,那風四娘呢?跟楊開泰可不是她能認同的結局。
這是一部讓人看著會覺得心疼的小說,可卻已經是所能給的最好的結局。張秋惜倒是想讓蕭十一郎左擁右抱,至于楊開泰就讓他自己玩去吧,配角嘛本來就是為了悲劇而存在的。
只是這樣的生搬硬套完全背離了原本故事的發展,張秋惜的確喜歡後|宮,也一直妄想著開後|宮。但也得是根據感情的細述發展起來的才行,主角和女主角們已經發展到了這個地步卻非要選一個很蛋疼,為了後|宮而後|宮的**同樣也是如此。
真要給《蕭十一郎》一個他們從此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的結局,必須從一開始就改動,直接顛覆原作的風格,那樣的話就落了好幾個檔次,張秋惜一點都不認為自己能寫好。
糾結了一下之後,張秋惜還是尊重原著,把這個時空的讀者也坑進來更好,所以也沒有蛋疼得非要去修改。反正再怎麼改這都不是原著,故事帶給她的遺憾還是會一直存在。
——
當預留給逍遙子的版面出現《蕭十一郎》這個名字,而不是《七種武器》的時候,果然不少讀者都打罵坑爹。不少人喊著叫著不給我們看第二種武器,我們就不看《蕭十一郎》。
當然這也就是過過嘴癮,再恨得牙癢癢也還是舍不得錯過張秋惜的作品,這就是傳說中的又愛又恨。而張秋惜卻是越發覺得,其實**讀者的感覺也蠻有意思的。
張秋惜的武俠粉絲心情復雜,所有廣播劇和廣播電台的人卻是滿心歡喜,本來這些行業都已經是被邊緣化的存在,突然間似乎看到了曙光。
造成這一切的結果就是,廣播劇d《上官春日的憂郁》居然賣出了十多萬份,這個數字徹底震驚了所有人。
十萬這個數字放在很多領域都不值一提,單期銷量超過這個數字的雜志一抓一大把。出版作品要是只賣出十萬份都不好意思跟別人說是作家,大牌歌手的專輯不賣個兩百來萬都沒臉跟別人打招呼。
但是廣播劇不一樣,這年頭手機掏出來隨時隨地都可以看視頻,還有幾個人願意只听聲音的。自從電視機普及之後廣播電台就江河日下,更別說現在已經是互聯網時代。
就連ag市場最成熟、對制作廣播劇還很熱衷的日本,一部廣播劇能賣幾千上萬就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績了,十萬的銷量無異于往個小池塘里面扔4炸彈。
——
「不止是銷量好得出乎意料,就連很多廣播電台也來購買版權去播出呢。」李玥對這個結果非常開心,廣播劇紅火了,他們這些聲優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有人願意買的話,賣就可以了嘛。」張秋惜就說道︰「不過我可不覺得拿去廣播電台播送也會像在學校里面這麼紅火,比較現在會听廣播的人的確已經很少,除了大學生之外還會有哪個人群會閑得每天都是沒事找事做?」
李玥就說道︰「就是因為如此,所以對廣播電台來說只要能提高收听率,不管多少都是好的。更重要的是,我們這個廣播劇似乎給了其他從業者打了一劑強心劑,對這個行業更有信心了呢。」
《上官春日的憂郁》爆紅,廣播劇的確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因此之前一些默默無聞的作品突然間也被翻了出來,搭著便車走進了人們的實現。
「上官春日能火,主要還是因為這個故事是動漫風格,符合年輕人的喜好。其他國內的廣播劇大部分都是正劇,那種故事年輕人根本不喜歡。」張秋惜就說道︰「所以我覺得,這對他們來說很可能就是一個肥皂泡而已。」
張秋惜不是悲觀,而是講訴事實,《上官春日的憂郁》廣播劇能火有不少偶然的因素,現在大部分听或者去買廣播劇d估計也是因為之前沒有接觸過,所以對這種形式的劇集好奇而已,等好奇過了誰知道會是什麼情況。
李玥就說道︰「其實我覺得吧,不管怎麼說這都證明了,廣播劇的市場比他們想得還要大一些。至于他們能不能把握,能不能抓住這個機遇就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了。」
這麼說倒也對,畢竟這次的確是讓很多人關注到了廣播劇這個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