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皇後進修系統 第20章宗 宋高宗吳皇後

作者 ︰ 叫我清穿大炮灰

下一個任務很有意思,任務內容很長,不過合起來說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抗金。

這個任務並不是很困難,是系統給阿嬌的最後一個新手任務。原因在于吳皇後只要求阿嬌去做抗金這件事情,做的結果如何不在她的要求範圍之內,也就是任務最終目標值很低。

阿嬌也是體會到了這個新的技能的用處,不然的話,她根本想不出吳皇後為什麼要提出這麼一個奇怪的心願。

提到吳皇後的老公趙構,阿嬌和多數人的反應也是一樣,第一下就想到岳飛和秦儈。在清朝皇室里,有關于岳飛的戲是不允許點的,犯忌諱,因為岳飛是抗金英雄,清朝一開始國號就是後金……不過通過吳皇後簡單的講述,阿嬌發現自己是小看了趙構這個人了。

靖康之難的時候,包括宋徽宗、宋欽宗在內的一大批皇室中人被金兵擄走,趙構幸免于難,是被趕鴨子上架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宋朝的皇家子孫,如果不是當做儲君培養的,一般都會寄情于其他事物。趙構和他的父親宋徽宗一樣,宋徽宗也是因為哥哥過世,臨時被推上帝位的,實際上他自己之前的愛好是研究書畫。

趙構不喜歡打仗,也從來沒學過怎麼做皇帝,被推上台的時候,身邊只有一千多親兵。在這種情況下,他集合了一切能集合的力量,並且采取了果斷的措施︰逃。很難說趙構此舉,和後來明朝崇禎戰死北京城之間,誰對誰錯,只能說是不同的選擇,而且趙構這一逃,還真讓宋朝續命了一百多年。南宋雖然在國家形勢上風雨飄搖,但是經濟昌盛,文化繁榮,科技發展迅速,南宋當時作為海外貿易的世界中心,經濟總量佔到當時全世界的六成以上,如果趙構不逃,讓金人統治了江山,肯定不會是這種局面。

趙構原本對于打打殺殺就是不喜,但是讓他徹底提防起武將的,還是苗劉兵變之後。宋朝的開朝史,就是趙匡胤擁兵自重。之前唐末以及五代十國的時候,多少手里有兵的軍閥紛紛割據,因此宋朝對武將的防備是天生的,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了,杯酒釋兵權就是最好的例子。歷史上的皇帝,尤其是那些英明之主,就沒有一個不提防著手下的武將的,兵權要分散,要輪換,要制衡,尤其經歷了五代十國之後,皇帝如果再讓手下一直領著大批的兵,這完全是愚蠢了。

苗劉兵變最後雖然被平息了,但是不但讓趙構失去了唯一的兒子,還讓他失去了生育能力。苗劉兵變前,趙構寵幸一些權臣,也其實是很正常的,畢竟那些武將各個都有兵,主意大得很,還都經常不听他的指揮。要收回皇權,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如果趙構沒能成功把皇權集中起來,最後可能又是軍閥割據,再一次進入五代十國的局面。

阿嬌其實相當同情趙構,更因為他沒有後代可以繼承皇位,讓他對于迎回宋徽宗、宋欽宗的事情,也是比較抵觸。宋徽宗、宋欽宗如果回來了,趙構當如何自處?一旦這兩人復闢,趙構幾乎不可能得到善終。

不管是宋徽宗、宋欽宗,還是岳飛、韓世忠,即使他們沒有取而代之或是擁兵自重的心思,但是很難保證他們的手下沒有這樣的心思。李淵自己當時的心思十分動搖,結果是被李世民趕鴨子上架,設計讓他睡了隋煬帝的女人,最後只能硬著頭皮起義,開啟了唐朝。更不用說阿嬌自己還親眼見證過一個皇帝復闢後,之前的皇帝和他的家眷們是多麼的淒慘,對于趙構的心思,阿嬌十分理解。

趙構在這些事件中迅速地成長起來,不僅重建了地方政府,挖掘了一大批的將領,而且還通過手段把皇權再度地集中到趙家人手里。秦儈是趙構手里的一把刀,岳飛就是那個殺給猴看的雞。宋高宗對于秦儈的家人實際上相當地提防,要說他多麼信任秦儈,那只是做給世人看的。更不用說後來宋孝宗給岳飛平反的時候,宋高宗作為太上皇還活著。不管歷史上的人如何猜測,阿嬌從吳皇後的口里得知,宋高宗和宋孝宗這對養父子,還是關系非常好的,不然宋孝宗也不會在宋高宗過世之後,就無心朝政,禪位給自己的兒子。如果宋高宗強烈反對,岳飛也是不會被平反的。

岳飛本人的形象,其實也是經過了多次的美化。宋孝宗要出兵北伐,因此需要這麼一個先進的典型;岳飛的孫子岳珂做了史官,而且是一個貪污受賄的史官,而後人編纂史書里的岳飛時,多半就是根據岳珂寫的傳記,里面很多岳飛的光榮事跡,在金史里面難以找尋,反而是岳飛打了很多敗仗,宋史里沒提,金史里卻有。再到後來,岳飛成為了一個漢人抵抗外人的典型,形象越發高大化起來。

岳飛本身不僅打過很多敗仗,岳家軍也不是那樣的紀律嚴明,甚至岳飛還曾經擅離過戰場,有臨陣月兌逃的嫌疑。但是阿嬌認為,岳飛依舊是一個優秀的將領人才,百勝將軍始終是可遇不可求的,岳飛作為一個將領其實已經是相當不錯的了。

岳飛的悲劇,主要在于他不太會做臣子,首先是成天把「迎回二聖」掛在嘴邊,然後還干涉立儲的事情,直戳趙構無法生育的痛腳,最後還和皇帝主動要兵。南宋時期的將領都是權力很大,相當于一方的土皇帝,因此居然會有「岳家軍」「韓家軍」這樣的稱呼。實際上這些軍隊都應該叫「趙家軍」才對,不然都有大逆不道的嫌疑。當時岳飛已經管轄一個地區,當地的稅收給他做軍餉,兵權也在手,還和皇帝要兵,他這是想做什麼?不遭皇帝懷疑怎麼可能……

同樣是南宋四大名將,韓世忠比岳飛要聰明得多,主動放下兵權,還讓家人自污一番,最終得以善終。岳飛死的時候,除了韓世忠,沒有人為他說好話,主戰派的李綱很不喜歡他,南宋四大將之一的張浚甚至還參與到殺岳飛的行動中去,可見岳飛的人緣也很不好。

可以說趙構和岳飛這對君臣,發展到最後那種結局,兩個人都有責任。趙構覺得岳飛太跋扈,管得太多,岳飛則不喜歡听皇帝的命令,對皇帝的事情指手畫腳。阿嬌曾經看到過康熙是如何除掉鰲拜的,單從君臣關系上來看,這兩者之間何其相似!康熙的處理方式無疑比趙構要圓滑得多,當然了康熙面臨的國際局勢,也比趙構的要好太多了。

阿嬌倒覺得,岳飛的差人緣,恰恰說明他不喜歡左右逢源,沒有結黨,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並不是什麼壞事。他直來直去地沖撞皇上,把趙構給惹怒了,也說明他可能心機也不是很深,這樣的將領並非不可用,要看如何調和君臣關系了。而且南宋的名將的確很多,還有宋孝宗時期的虞允文,那是後來實打實擊敗過金兵的文臣,像是其他將領這個時期,打敗的多半是金人扶持的偽齊政權,收復失地也主要是這個偽齊政權的領土。面對金人幾乎還是沒有多少勝跡的,尤其金人的老家那里,經營多年,根深蒂固,與沒有根基的中原地區不同,宋人的確是很難滲入進去。

話又說回到吳皇後的身上。吳皇後本身是一個女中豪杰般的人物,趙構逃難的時候,她經常一身戎裝,守護左右。歷史上的她也是很有政治手腕的,她也一路做到了皇帝曾祖母級別的輩分。她內心其實最大的愧疚,就是來自于在紹興八年前後的時候,沒有勸說宋高宗,不要采用秦儈。吳皇後的話在趙構那里是很有分量的,畢竟是她一路陪伴著趙構,看著他從一個普通的皇子,歷經磨難,坐穩帝位的。

阿嬌這回穿越的時間點就在紹興八年。吳皇後不是不知道秦儈內心的打算,但是她原本和趙構一樣,並不想迎回北方的親族。她倒不是擔心徽宗、欽宗的事情,旁觀者清,她知道金人肯定不會輕易放回兩個皇帝的,倒是女眷說不定有通融的機會。趙構一直想把自己的生母韋氏接回來,而同時,趙構的元配,邢秉懿也有可能回來。

趙構的中宮已經空懸十幾年了,吳皇後這時候還是個貴妃,一直沒能更進一步的重要原因,就是趙構的元配被遙尊為皇後,雖然人不在,卻一直佔著這個位置。吳貴妃沒有見過邢秉懿,因為她入宮的時候,邢秉懿已經被擄走到金國去了。這時候的吳貴妃還沒有做過幾十年的皇後,眼界沒有開拓出來,她有勸諫皇帝的機會,但是卻一直猶豫。

等到吳皇後年老的時候,就十分後悔這一段經歷。這時候的金國,國內形勢也是一片混亂,而且這一段的混亂還有很多年。等到宋孝宗在三十年後,決定再次啟用虞允文,再度北伐的時候,遇上了虞允文突然過世,已經來不及了。這二十年,金熙宗即位後,金國內亂不斷,之後完顏亮成功弒帝自立,進行了十幾年的殘暴統治,最後敗于虞允文的采石大捷,使得完顏亮身死名裂。從歷史上看,這一段的確是宋人反攻的最佳良機。

錯失了這二十年的良機,也許就真是錯過最好的機會了。而且這時候吳貴妃最猶豫的是事關邢秉懿的問題,但是等到幾年後紹興和談後,大家才知道邢秉懿早在紹興九年的時候就已經去世了,而吳皇後當時十分後悔,卻是事已定局。

吳皇後死前注意到了金國的北邊,蒙古人的崛起。阿嬌也是很佩服吳皇後的眼力,在她的描述里,她認為蒙古人相比于金人,就相當于之前金人相比于遼人一樣。但是對蒙古人只能利用,決不能合作,不然就又是一個金人的例子。吳皇後死的時候,蒙古人的成長已經是比較難遏制的了,事實上她死後十年,鐵木真就自立為成吉思汗。

但是吳皇後認為,蒙古的發展絕非一日之功,在她年輕時候,紹興和談時的日子里,蒙古人雖然離崛起還有好幾十年,但是初期的發展苗頭肯定已經顯現了,只是當時大家只把金人看做重要的對手,忽視了這一點而已。

阿嬌理解吳皇後當時的做法。當時她的閱歷不足,而且也只是個貴妃,什麼都不做也不能說是錯。但是老了的時候,回想起這段往事,心中肯定不免有遺憾,認為自己當時做了什麼,是否會有不同的結果。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快穿]皇後進修系統最新章節 | [快穿]皇後進修系統全文閱讀 | [快穿]皇後進修系統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