暄和皇貴妃傳 第16章 康州事件

作者 ︰ 飯炒蛋

昭明宮

皇後正在練字,紫檀木書桌上已經放了好幾張抄好的佛經了,她的心月復大丫頭阿柒垂身立在旁邊親自給她研磨,主僕兩人就這麼一寫一研,滿室寂靜。

繪蘭進來的時候,見主子正在寫字,也不打擾,竟去泡茶,不一會便端著鏤金菱花托盤而入,後面還跟著捧盆執巾,拎壺提水的宮女們。

一行人剛進來,皇後也正好住了筆,繪蘭上前接過阿柒手中抄好的佛經,自去上前歸攏,收拾,自有其他宮女們上前侍候阿柒淨手,阿柒在小宮女的侍候下淨了手,又親自去侍候皇後。

一切妥當後,皇後才去軟塌上歇息。「康州一代的強盜匪徒也快不行了吧」皇後一邊把玩著手中的碧玉滕花玉佩,一邊漫不經心的開口。

皇上這段時間就是在忙康州之事,康州一代因地勢原因,自先帝時就盜匪肆虐,很是不太平,屢次鎮壓屢次反復,無休無止,其康壽山上更是聚集了一伙已經成了規模的盜賊。

今上登基之前就曾親自帶兵重創過那些盜賊,在當時還是大功一件,等到今上登基,康州也漸漸太平,不成想過了5,6年,這些盜賊倒是死灰復燃,又漸漸成了氣候,今年初開始就頻頻活動,前段時間更是劫了朝廷運往沂州的軍需,這樣的大動作令滿朝嘩然,氣的皇帝揚言這回一定要斬草除根,一網打盡,直攻盜賊的老窩。

「最新傳來的消息是沈小將軍取了那康壽山的大當家的人頭並把人頭掛在了城門,盜賊死的死散的散,那些盜賊的老窩也都給繳了,不過據說那最厲害的三當家齊衡倒是跑了」阿柒平緩的把前朝大爺送來的消息告訴皇後。

皇上提的要求高,下面辦事的只能全力以赴,話說那康壽山一代最是個佔山靠水,懸崖峭壁,易守難攻的地,其實前兩年也有活動,只是不大不小的,朝廷上也有人壓著,地方上的人能不報就不報了,報了也都被有心之人壓了下去,實在是今年活動頻繁,能壓著的人也被分了權。

皇帝估計也都忽略了康州一代的事了。那地是他當年親自攻打過的,有多難打他最清楚,若不是出了連軍需都敢劫的大事,估計皇上也不會下這麼大的決心,朝廷這次調了一萬大軍並一個200名的特衛營對付一伙幾百人的盜匪,這手筆,很是大了。

若是還不出點成績那皇上的江山也坐不穩了,不過即便這樣也沒達到皇上說的斬草除根,不過老窩倒是攪了,也算差強人意了,就是這個差強人意還折損了朝廷將近二千人馬。

皇後听完輕笑,不屑的重復道「沈小將軍取了那康壽山大當家的人頭?」

阿柒亦笑「捷報上是這樣說的」

皇後把手中的碧玉滕花玉佩放下,淡淡道「沈家倒是好教養,又出了個文武全才的,京城里金尊玉貴養大的翩翩讀書郎到了戰場上竟也這麼身手了得」

阿柒嘆息「也不知又是哪個軍士白白拼了命才得下的成果」

皇後也嘆了口氣「一將功成萬骨枯也不過是這樣」隨即又有幾分嘲諷的說道「沈家這次倒是開始給下一輩打基礎了,本宮還以為,我們那位國舅爺依舊老當益壯呢」

阿柒對聞言不予置評,只靜靜的給皇後倒茶,皇後端起繪芝之前泡好的茶,輕輕小啄了一□□代道「把我今新抄的那些佛經並之前抄好的那些一起叫人給太後娘娘送去吧,也是我這個做媳婦的孝心」這麼多年來沈家手下怕是早已是無數條的人命了吧,太後如今開始吃齋念佛了倒也合適。

「是,娘娘放心,一會我親自交代人送去」阿柒如是答道,又風淡雲清的陳述道「沈貴嬪,蔣修儀今年怕是又要高升了」

沈家是這次康州剿匪事件的帶頭人,且不說沈小將軍如何,只說這康州一代原就是沈家的地盤,家族在那經營世代,這次剿匪,若是沒有沈家人的參與,別說一萬大軍,就是三萬怕也是無可奈何。

這自然是大功,然此事倒也是損了沈家元氣的一件事。至于皇上究竟如何看待沈家的功勞這就是無人能得知的了,前朝政局又會發生什麼變化也不是後宮女人們真正所關心的。

然後這後宮,無論是高高在上的沈太後還是沈貴嬪,亦或是蔣修儀怕是都會有所收獲,更有底氣就是了。

康州事件不是機密,又是大事,南木萱此時也多多少少的知道了一些,此時在回想當初皇上的一些態度倒是釋然了許多,身為高高在上的一代帝王,也不如此罷了,有時候還不也得賣身求榮,這麼一想南木萱平衡了的同時還有一絲絲的欣喜與同情那。

不過為什麼是沈家,她不由模了模自已經恢復如初的左臉,她想或許她目前只能委屈了,若是不小心在惹到誰或許會更委屈,不過那一掌之仇她絕不會忘。

她還真就不怕等,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時間越晚她南木萱要收的利息就越多,她從來就不是好欺負的。

罰跪事件不僅給了她警醒,也刺激了絡兒,仿佛一夜之間就成熟了很多,雖在她面前好些小性子還是原本那樣,如今在外做人做事卻是越發的穩重了。

視線掃過如今越發成熟的洛兒,南木萱不由去模自己耳邊那白銀纏絲紅翡翠滴珠耳環,這是今早她戴首飾時,絡兒讓她帶的,這對耳環是原主從南木家帶進宮里為數不多的首飾之一。

是她堂哥南木楊在她14歲那年從邊境戰場歸來時送她的禮物。

話說南木家是實打實的大世家,而且南木萱偶爾刻意回想原主的記憶時會隱隱發現南木家其實是人才輩出的,只是不知為何,貌似如今在朝中的世家里似乎並沒有什麼分量。

就比如她的堂哥南木楊,18歲那年已經是舉人,可謂少年英才,但他從小喜武,一直有將軍夢,竟是放棄功名,只身奔赴戰場,在邊境呆了兩年才回來,而那時他在邊境雖是小小的指揮官,卻已經在軍中有了一定的聲望,可以說南木楊是一個不折不扣文武雙全的少年郎。他也是他們這一輩南木家的天才,可不知為何這個天才卻在官場上沒了下文,無論文武。

如今,她的堂哥似乎是游歷大元山川去了,南木萱對原主的家世一直有些抗拒,原主腦子里對家族最多的認識也不過就是富貴錦繡,合家歡樂。是個不折不扣被寵出來的嬌嬌女,琴棋書畫雖均有涉獵,歷史百家也都學過看過,但于仕途經濟,政治家族這些卻是模糊一片的。

此次康州一事讓南木萱意識到了家族的重要性,政治的不可抗性,可目前她實在是還不知如何與南木家相處,而且了解也不多,話說記憶中那麼寵愛原主的家長們一句拒絕再管原主怎麼就真的再也不管了呢,哪怕是在原主落水之時,而她這個南木萱來了這麼久也不見南木家的人有任何給她傳的消息,他們難道就這麼放棄這個女兒了嗎?

可放棄的了嗎,假若她一個不小心熱了什麼大禍,南木家也跑不了吧,這個年代不是家族同進退制嗎?

不由搖搖腦袋,南木萱覺得自己還是先不要想這些了。靠天靠地靠祖先都不如自己來的實在,她南木萱從來是越走越好的,惹禍什麼的不可能了,南木萱,我既成了你,一定會善待你的一切。

昭陽宮

楚瑾看著快馬加鞭送上來的捷報靜默不語,趙德福細心的讓人去準備糕點,茶水,主子已經看了一個時辰的奏折了,如今這康州的捷報也送上來了,主子也該歇息一會了。

半響,楚瑾才放下手中的捷報,竟是與皇後如出一轍的對著趙德福重復了句「沈小將軍取了那康壽山大當家的人頭」

趙德福聞言一頓,隨即了然,卻不予置評,只奉了杯茶「皇上看了一個時辰的奏折了,喝口茶潤潤喉」

楚瑾沒拒絕,接過茶盞抿了幾口,竟是好心情的問向趙德全道「小福子,你說朕這次怎麼賞沈家才好」

趙德福是皇上身邊的老人了,聞言倒也附和的重復道「可不是呢,皇上這回要賞沈家什麼好呢」

楚瑾聞言笑了,淡淡道「不成想,朕的好舅舅倒是開始為著後輩考慮了,只是這般明晃晃的寫那些不實之言是把朕當傻子嗎?還是他們覺得朕會有那個心思幫他們做戲騙人」

趙德福笑著回道「他們是當皇上是親外甥」這話說的還真是……

楚瑾聞言露出一個略顯嘲諷的笑,隨即示意趙德福鋪紙研磨,提筆迅速的寫了一道旨意,輕笑道「這旨意一會就派人傳下去吧,既是朕的舅家,他們想要什麼,朕便給什麼就是了」

皇帝這話說的淡然,語氣也輕松,態度大方,然他真正要做什麼,給什麼卻不是誰都能知道的了。

楚瑾一道旨意寫完,又提筆在兩份攤開的奏折上寫了些什麼,落筆後對趙德福道「前幾日,不是有南邊的人送上來一批首飾玩物嗎,你去找了出來,帶人拿著東西送到沈晴那,看她喜歡什麼,讓她挑了就是」頓了頓,才補充道「還有蔣貴嬪那,從晴兒那回來再去她那就可」

「是,奴才這就去」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暄和皇貴妃傳最新章節 | 暄和皇貴妃傳全文閱讀 | 暄和皇貴妃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