暄和皇貴妃傳 第24章 太後回宮

作者 ︰ 飯炒蛋

沈家的女兒沈晴在為即將成為良妃而帶來的煩惱中思索應對之策的時候,沈家另一位金尊玉貴的女兒也要回宮了,那就是先帝的淑妃,今上楚瑾的養母,如今的太後娘娘。

無論是以前的南木萱還是如今的南木萱都沒有見過那位據說是先帝後宮里第一賢惠人的太後娘娘。

太後娘娘出自沈家,先帝初期的沈家是當時的一等世家,那時候太後娘娘的父親還有爵位在身,作為沈家嫡長女的太後初一入宮就是正二品的沈妃,一年後晉位為淑妃,一直是宮里公認的好人緣,太後育有一子一女,生過女兒後身子就虧了,偏偏兒子養到九歲竟是一場大病去了。

明仁帝為了安慰愛妃,就決定把當時年僅三歲的楚瑾抱給淑妃養,可是剛剛失去愛子的淑妃哪里耐煩去管別人的兒子,雖是掛在她的名下,卻是從來沒管過的,就那麼任由兩個女乃娘帶著,明仁帝子嗣眾多,楚瑾又只不過是個低等妃嬪的孩子,竟也完全不在意兒子死活,或許就是人各有命,楚瑾竟也在後宮健健康康的長到成年,封王出宮。

明仁二十九年,瑞王謀逆,刺殺太子,包圍皇宮,幸而安王及時接駕,事敗,太子重傷而亡,瑞王貶為庶民,逐出臨安。

明仁三十一年,安王聯合晉王意圖謀反,毒殺皇帝,可惜被康王識破,兩方大戰,康王重傷,晉王身亡,安王被皇帝生擒,圈進別院,皇帝大病一場。

明仁三十二年,明仁帝立淑妃為後,六子誠王為太子。明仁三十三年,帝崩,楚瑾登基。至此長達六年之久的諸王動亂終以淑妃和楚瑾的勝利而告終。

原主選秀的時候太後不在宮里,等太後回宮,以原主那時候的位份是沒有資格給太後請安的,而等原主落水,芯子換成如今的南木萱又成功晉位成小儀的時候,太後娘娘已經又不在宮中了。

太後為何總是不在後宮,這個說法有很多,猜測養母子間不和的說法佔了主流,但官方說法是太後思念先帝,所以時常去先帝生前住過的行宮,且那里離大名寺近,方便太後禮佛。

太後娘娘是在臘月二十二日才到的皇宮,那天南木萱早早的就被玉溪叫起來按品級大妝,天還沒亮透,就從雲香閣往皇後處集合,一些身份高貴和皇帝太後關系密切的皇室宗親們也早就等在皇後宮里了。

安樂長公主竟是在南木萱進來的時候對她友好一笑,等她給皇後見禮畢還溫和的夸了她兩句類似漂亮招人疼的話,一時讓眾宗室命婦們不由對她重新打量起來。

能在此等著迎接太後的自然都是身份高貴,對皇帝後宮風向有一定了解的女人們,早在南木萱一進來,她們就已經暗暗打量這個皇帝後宮的新寵了,雖打量也沒怎麼太在意,畢竟帝王的新寵什麼的也就那麼回事,且南木萱如今也才不過是個容華罷了。

但是沒想到,這個新寵竟是個連安樂長公主都主動笑顏以對的,這就不一般了,安樂長公主作為先帝唯一的嫡女即便是如今連楚瑾也是會敬上三分的,如今這朝里即便是太後親女明華長公主,也是比之不及的,這樣的天之嬌女都和顏以對的宮妃絕對是個不一般的。

南木萱雖也有些驚訝倒也鎮定自若,以一種及其自然親近的姿態笑著接過了安樂長公主的話,又反恭維了一番,雖然來來往往也不過就幾句話,但南木萱也算今個兒妃位以下的頭一份了,關于別人異樣打量的眼光,南木萱表示,本容華長的漂亮不怕看。

一幫人在帝後的帶領下浩浩蕩蕩的站在正陽門處迎接太後,南木萱今個穿的是有品級的裝束,也沒法在怎麼多穿了,而且這場合也不合適,南木萱端端正正的站在那,其實內里已經凍的不行了。

好在,太後娘娘御駕不一會就到了正陽門前,一聲太後回宮的吆喝,頓時跪倒了一片,包括南木萱,但不包括前面的幾排,帝後,安樂長公主之流。

她們也就是些個帝後為了迎接太後擺出大場面的道具而已,太後一聲起後,連看她們一眼都不曾就攜著帝後的手往寧壽宮方向去了,前三排的自然而然的跟隨而去。

她們這些道具起來之後就各回各宮,各找各的暖爐去吧,太後那麼尊貴的人今個剛回宮,哪有時間見她們啊。

南木萱表示這真tm不是什麼好事。

第二日,後宮妃嬪在給皇後請過安後,便由皇後帶領著往寧壽宮去了。

寧壽宮離昭明宮並不太遠,是一座古樸厚重的宮殿,布局精致,庭院也是雍容大氣,據說這寧壽宮是歷代非帝王原配的太後所居之所,還有個康安宮那才是帝王原配太後所居之處。

不過雖然大元也是立嫡不立長的嫡長子繼承制,可自開國以來,竟是沒有一位帝王是嫡長子出身,而康安宮更是只住過一位太後,而寧壽宮卻是從未空過。

南木萱想到這些的時候不由的就把目光放到了前面端莊大方的皇後身上,她想,她也許會是第二個住進康安宮的女人吧,因為南木萱其實還指望著楚湞那小子登基那。當然了現在想這些未免太早,不過她目前的路可是照這個方向走的。

寧壽宮的宮人們各司其職,井井有條,見她們一行人來了,也是默默行了禮後就該干嘛干嘛,不見一絲打量,也未露一點好奇,規矩的很,早有小太監進去通報,皇後帶著眾人等在外面,整個寧壽宮都給人一種規矩森嚴的感覺,南木萱不成想太後的威勢還挺大,話說她不是常常不在宮嗎,宮里竟還是治理的這麼規矩。

等候間,就見一個青衣嬤嬤帶著兩個宮女迎了出來,那嬤嬤大概50多歲的年紀,面容和藹,臉龐圓潤,臉上已經有了很明顯的皺紋,精神看起來卻是很好的模樣,只見她笑著上前對皇後行禮,又對著皇後身後的她們道了句「請主子們安」才起身笑對皇後說「昨個晚上太後娘娘還念叨著那,昨個人多都沒好好和皇後娘娘說說話」那嬤嬤語調柔和慈祥。

她走在皇後旁邊,說完這句又側身回頭對著一眾妃嬪道「還有各位主子們,娘娘說都沒有見著,還讓主子們大冷天的白白的在外面等了那許多時候,要是凍壞了哪一個啊,皇上還得心疼」

一行人進了內殿,忙行禮問安,各自找各自的位置,南木萱如今這個位份雖不高但也不低了,但在太後宮中也就是個站著的份,南木萱在行禮問安的過程中已經偷偷的打量太後一會了。

太後與南木萱想象中的不同,那是個一見就讓人忍不住想要親近的一個女人,看起來竟也像40歲不到的樣子,保養得益,即便你可以看到她那眼角處的小細紋,但同樣的,你也依舊能看出這個女人年輕時必是個姿容不凡的,眉目間倒是和沈貴嬪有幾分相象之處,不過明顯太後更有親和力。

太後今個穿了一身紫金銀絲瓖邊祥瑞袍,明明是雍容華貴的衣服,穿在她身上卻依舊讓人感覺不到一絲威壓,就仿似是個和煦的長輩,穿著最普通的錦袍,發髻上只簡單的用了金絲香木點翠玉珠做裝飾,身上的其他配飾也很少,卻件件不是凡品。

太後先是執了皇後的手,拍著道「這些日子必是辛苦你了,要不然宮里哪能這麼井井有條的」

皇後淡笑「多謝母後惦記著,兒媳哪里算辛苦,這些都是兒媳該做的,要說辛苦,母後在行宮為父皇祈福,為大元祈福才是真辛苦呢」

太後微笑「唉,人老了,就不愛跟著你們湊熱鬧了,那行宮里幽靜,景色又好,我住著竟是覺得最適合不過了,離著寺廟近,也不過是盡盡心罷了,哪里是辛苦,竟是覺得那里最是個適合我這老婆子的舒心安寧之處了」

「要說行宮舒適,兒媳是斷斷不敢反駁的,但要說母後老了,那兒媳可是萬萬不信的,母後的氣色瞧著竟是比兒媳都好呢」皇後如此說道

太後莞爾,兩人又你來我往的說了好些話,和諧的很,南木萱原本覺得這對婆媳處的倒是還挺好,可等周貴妃開口了,南木萱才發現自己見識淺薄了,皇後和太後那充其量就是個客客氣氣的小親密,人家周貴妃和太後那才叫婆媳關系好呢。

簡直了,沒誰了,南木萱還是頭一次看見周貴妃這般柔和的姿態,太後對著周貴妃也比對著皇後時更隨意,笑容也更熱烈,周貴妃更是柔柔喏喏的母後叫著,玩笑開著,邊打趣邊撒嬌,竟很是隨意。話說女兒也就這樣了吧

皇後就那麼微笑的看著,偶爾配合的說上兩句,蔣修儀,沈貴嬪也時不時插上幾句,賢妃,韓妃亦是捧場,一個婆婆一幫兒媳竟是親親熱熱的說的開心。

關心完了眾媳婦,話題就漸漸轉到幾個皇子女的身上了,這時候就剩下,皇後,賢妃,韓妃和太後接話了,說了一堆的子女經,太後還附贈給大家一些福利,講了件楚瑾小時候的淘氣事,說的慈愛非常,講的也是妙趣橫生,充滿愛的感覺。

往常只要一涉及到孩子的話題,周貴妃必然是要擺上幾分臉色的,今個倒是笑著听著,偶爾竟也接上兩句,很是稀奇。

但更令南木萱稀奇的是太後從始至終竟是當德妃不存在似得,竟是連二皇子也未曾問過,德妃也一直是一副面無表情的在自己的座位上干坐著,從頭到尾不接一句話。

關心完了皇子皇女,太後才對著皇後道「听說最近宮里又出了好幾個可心人」

太後剛一說完,南木萱,藍順儀,劉芳儀幾人就上前而來,皇後也笑著給太後一一介紹。

太後笑著贊了句都是標志的可人兒,又淡淡說了句,要謹遵後宮規矩,就叫身邊的嬤嬤拿了各種不同的賞賜過來,一一給了方罷。

就在南木萱以為寧壽宮之行快要結束的時候,只听外面的小太監唱喝道「皇上駕到」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暄和皇貴妃傳最新章節 | 暄和皇貴妃傳全文閱讀 | 暄和皇貴妃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