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卑鄙軍閥 第九十六章 戰後議事

作者 ︰ 荒唐道士

北戴河,征北將軍命名的這座沒有城牆的新城,規模還很小。在這個古老的漢朝,還是很另類的。因為征北將軍府設立在此地,而逐漸有了些人氣,居住的人,大部分是文武官員的眷屬。

今日,將軍府內文武官員齊聚一堂,不難看出,大堂上每個人的臉上洋溢著喜悅。

對于在場的每個人來說,前一段時間所發生的一切,恍如虛幻,戰爭在意想不到的短時間內,就這麼結束了。

堂下,鐘繇拉著田豐的手問長問短,滿寵則在旁邊與劉燁相談,周圍還有其他的文武官員,他們都對自己沒有親歷肥如之戰而遺憾,當然,最能說的是文官,武將們倒是大多沉默寡言。

「元皓,我還以為這場仗一時半會兒結束不了,畢竟是要面對五萬烏桓鐵騎,咱們這一方,又都是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新兵,額,還是步兵。

要知道烏桓鐵騎甲天下,沒有幾場惡戰難以取勝,期間有些勝負、波折在所難免。結果,沒成想這麼快就結束了,這是什麼戰法竟然如此神奇?」

「元常,為了這一天,咱們主公整整準備了兩年的時間啊!元常來幽州的時間比較晚,可能不知道,當時主公布置任務之時的情景。

我當時就很擔心呀,咱們幽州苦寒之地,無論從財力、物力和人力,以一州之地對付一個異族,力有不逮啊!

看看西邊的涼州叛亂,咱們大漢朝傾全國之力尚未平息,再看看咱們幽州的平叛,幾個起落,嗨嗨,結束了。

元常啊,主公真神人也!」

「元皓,這麼說,兩年前主公就知道有這一天嗎?這也太神了吧!」

「嘿嘿,伯寧啊,咱們這些人在某個戰役中,或許有些謀略,但是,在整個大局觀方面,我們卻望塵莫及耶。

當初主公的教誨猶在耳邊,大漢強盛的時候,這些異族或許會服服帖帖的安分守己。一旦大漢朝內亂,這些異族就不會放過如此難得的機會,無他,本性使然。

所以,當大漢朝內亂不止,恰逢涼州叛亂迭起,主公就預料到這一天會很快到來的。

首先防範的當然是烏桓族了,他們與幽州邊民雜居,靠幽州最近。其次才是北面的鮮卑、匈奴,其他的東部異族還弱小,暫時沒有能力反叛。呵呵,這種結果全讓咱主公給預料到了。」

劉曄接過話題,很是感慨一番。

「子良說的不錯,主公下的一盤好大的棋,整整兩年啊!單論大局觀,當今天下舍主公難出其右,真神人也!

我們只要在細節上幫主公策劃好,盡量不出紕漏,當可確保萬無一失,無往而不勝!

雖說我們有福氣,跟了這樣英明的主公,嘿嘿,同樣也說明我們的眼光不錯,追隨了一個好主公。」

田豐這一說,眾人皆以為然,是啊,主公是英明,我們追隨主公也說明我們的眼光好。主公和屬下是雙向選擇,這里面學問大著呢!

「介個……肥如一戰是不是有些殘忍啊?」

「長文這話可就有問題了,敵我兩軍對壘,有殘忍這個說法嗎?假若長文與對手拼搏,二人都持劍相對,當長文的長劍就要刺近對方時,突然想到,將長劍刺進對方的身體是不是太殘忍,這一猶豫之時,對方的長劍刺進了長文的身體的,長文倒下的時候會怎麼想呢?

大概不是在想是否對敵人的殘忍,而是應該考慮,是不是對自己太殘忍了!」

「嗯,子良這個話我贊成,主公告誡我們,民族之間的戰爭,往往是最殘酷的,不僅僅是勝負問題,一旦失敗,後果往往是嚴重的,要麼被奴役,要麼被滅絕種族。

咱們漢朝的儒家思想,提倡仁愛沒有錯,錯就錯在仁愛錯了對象,我們往往看到漢族內部的爭斗殘酷無比,而對外則是大講仁愛,難道就不怕仁愛到了最後,生生將自己毀滅了嗎?這種思想要不得啊,儒家的仁愛不能濫用。」

華歆的一番話說的有些重,陳群也知道自己失言了,臉色難免有些掛不住,站在一旁無言以對。

劉曄趕忙接過話題圓場︰「不管怎麼說,這次的勝利為幽州今後的對外戰爭,奠定了良好的開端,大家都應該高興,是吧?

不過,另外一點也很關鍵,主公要求這場對烏桓的戰爭,力爭一個快字,干淨利落。

大家想啊,若是此次烏桓叛亂得以蔓延,後果是不是很嚴重啊!到那時可要夠咱們幽州吃一壺的,以幽州的財力、物力和人力恐怕會吃不消哎。

要是和西涼那樣打上幾年,幽州這個貧寒之地恐怕折騰不起吧!所以,戰爭一開始,在叛亂分子還沒有強大起來的時候,先消滅了張純,讓他與張舉匯合的願望落空。進一步又消滅了張舉,使得叛亂的三股勢力不能匯聚成一股力量,咱們是分而滅之,先後有別,將烏桓叛匪消滅在萌芽之中。」

「不錯,子良這話說到點子上了,這場對烏桓人的戰爭可謂一環緊扣一環,各場戰爭之間餃接有序,層次分明又相互協調,整個戰爭過程波瀾壯闊,又給人一種非常流暢的感覺,想想都讓人陶醉其中呀!」

幾個文人這樣一描述,參與戰爭的人,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將細細一想,果然如此,戰爭也是藝術呀。

大堂內的這些文官武將說的正痛快著,卻見黑鐵塔似得典韋走進來了,大家都知道,這是主公要進來的先兆。

剛開始的時候,典韋進來時都喊一嗓子︰主公駕到。後來被劉展訓了一頓,這個開場白沒有了變成了啞劇,好在典韋的形象很特殊,他只要一進來大家都能夠感覺到。

果然,不一會兒,劉展了進來。

劉展一落座,堂下的文官武將,在兩旁都已經有序地站立好了,左面是文官,以田豐居首,次之為劉曄,再往下變成了蔡邑。

畢竟,蔡邑蔡中郎原本是洛陽的官員,現在又是主公未來的老丈人,所以,老蔡插隊進來了,其他的次序照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卑鄙軍閥最新章節 | 三國卑鄙軍閥全文閱讀 | 三國卑鄙軍閥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