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觀 第二十七章

作者 ︰ 曾鄫

看著其他仙門的築基師叔們紛紛拋出法寶,或化為一朵如意,或化為一片荷葉,或直接化為一艘飛梭,然後招呼新收的弟子分開坐進去,最後騰空而去。仙門其余的聚氣弟子紛紛施展自己的「飛行法寶」,部分直接喚下一只活生生的仙鶴、蒼鷹、飛馬,坐了上去,多數是符紙鶴,然後在滿廣場「落第者」羨慕的眼神中跟隨長老而去。

仙門招錄率不是百分之百,就連陸壓這種自認為帶主角光環的「天才」都會被無量山刷下來,想淘汰率有多高,大概在百分之七十左右。這七成被淘汰下來的人絕大多數是不想再闖一遍九死一生才闖過來的毋惡地。他們會在鰲山城繼續居住下去,有的會等待明年的招錄,有的則死心了,腳踏實地地掙錢過日子,或許三年,或許五年,為了生計,他們會慢慢向其它「仙城」遷移。不過如何,他們最後都慢慢融合成這耶驪山的居民。不過在了解這種情況後,已經在空山寺修煉卻「閑得蛋疼」的陸壓忍不住要問,那他們如何解決男多女少的問題?想著這個關系著耶驪山人族未來的重大問題,陸壓又陷入了嬸嬸的思考中。

看著廣場空了,只剩下佛門三家還在,陸壓不由問道︰「請問首座,我們的法寶是木魚呢還是雲板?」

白眉笑著道︰「其他人自用法寶回寺,你卻要隨我另用辦法回寺。」

「什麼辦法?」

「走回去!」白眉垂眉道。

陸壓一時氣悶,好一會開口對白眉道︰「首座,我還未受戒,應該以說髒話吧。」

周圍空山寺的僧人們不由目瞪口呆,白眉長老是我們空山寺法藏院的首座啊,而且又是結丹期高人。你知道耶驪山或者說野部洲才多少個結丹期高人嗎?居然敢這麼對白眉長老說話?你等著,不用白眉長老開口話,只要他露出一絲不愉,我們馬上會出手,保證不打死你。

誰知道白眉長老卻淡淡一笑,並不言語。靠,難道這陸壓是白眉長老俗世的晚輩?

跟著白眉長老向城北門走去,陸壓忍不住問道︰「白眉長老,這趕路不要準備一二嗎?干糧、鹽巴、火鐮什麼的都要帶。還有,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每頓都離不開肉食,我現在還未受戒,應該不用守戒吧。」

「我空山寺為佛門座部派解真諦宗,以聲聞戒律為持,苦修苦行,一路上化緣便是。且我解真諦宗也戒殺生,不過初入門時食三淨肉,即眼不見殺、耳不聞殺,不為己殺之肉。受持身戒後則不得食一切肉食。」

「持身戒?白眉長老,入空山寺要受多少戒?」

「受三戒,先持身戒,即持戒修身,忌一切惡;再無業戒,即離惡去業,行一切善;最後是清淨戒,離煩惱染垢,無漏無惑。修持身戒,為比丘,功成為釋智者;續修無業戒,功成為釋諦者;續修清淨戒,功成為釋攝輪。」

「請問白眉長老,三戒是身戒還是心戒?」陸壓不由問道。

白眉不由口宣佛號︰「南無虛空藏菩薩,施主你果然是頗具慧根,善哉善哉,三戒即是身戒,又是心戒。由身而心,再由心而身。」

「原來如此。以身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得淨土進而一心不亂,心定則解月兌因果業障,身得自在。」

「善哉善哉!」白眉除了念這句話,已經不知道該說什麼了。他甚至懷疑這個才十五歲的小子是不是哪位佛陀菩薩的轉世,否則怎麼有如此慧根。他此前曾經試探,這陸壓對佛門經典和典故是十竅通了九竅,還是一竅不通。但是隨口對答,卻總能閃爍著「佛性光芒」。不過他不知道陸壓只是讀過幾本另外一個位面的佛經,對那個位面的佛教都還沒搞明白,就更別說這個位面的只讀過一本入門小冊子的佛教了。

但是你不得不承認,經過大腦和基因優化後的陸壓悟性的確超群,看來科技的力量還是蠻強大的,在仙俠位面也很管用。

于是,這一老一少的兩人一邊搭著話,一邊趕路。

「白眉長老啊,空山寺離鰲山城有多遠?」

「此去東北二萬四千里。」

好吧,這一竿子又是二萬四千里。從大夏到鰲山城差不多兩萬余里,走了三年。這二萬四千里還不得又要走三年?好吧,你們都是仙人,萬吧里路對你們來說毛毛雨,對于我這種凡人來說卻是要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啊!泥煤啊!二萬四千里,居然要走回去,這也太凶殘了吧。

「白眉長老,那無量山呢?」

「此去向北一萬七千里,與我空山寺有一萬里之遙。」

好吧,我認輸了,你們仙人說路程都是一萬里起步。

「白眉長老,你知不知道玄教仙門是如何修煉的?」看來陸壓還是不死心。

白眉看都不看陸壓,垂眉繼續說道︰「略知一二。」

「啊,長老,你佛門高僧,也懂玄教仙門的修煉法門?」陸壓知道,在白眉長老這種人的嘴里,略知一二不是那麼簡單的。

「既然你將要拜入我門下,自當讓你知曉老衲的跟腳來歷。老衲原本是青蓮山的修士,三十歲前便已築基,為全紅塵夙緣,留在了耶驪山。」

陸壓听到「留在了耶驪山」,不由眉頭微微一挑,但他還是繼續靜靜地听下去。

「誰知四十歲時,突遇大禍,不僅傷重幾亡,家人也受牽連橫死。後經十年苦修終得康復,但已結丹無望。夙緣已了,仙緣卻斷,萬念俱灰之下老衲投了空山寺,拜入佛門為僧。」

听到這里,陸壓趁著白眉稍事停頓,便開口道︰「白眉長老,你出青蓮山而入空山寺,青蓮山願意不做計較?」

在他想來,離開原本的師門另投他門,是很嚴重的背叛師門的行徑,是會被下「天下追殺令」的。

「入其它玄教仙門,青蓮山難以善罷甘休,但是遁入空山寺,他們就不會計較了。」

哦,想不到遁入佛門還有這種優待?

「白眉長老,你能給我說說玄教仙門是如何修煉的?」陸壓又忍不住說道。

白眉絲毫不以陸壓沒有先問佛門修煉方法,反而去打听玄教仙門的修煉法門為忤逆,開口道︰「玄教仙門雖各門各山自有千秋,但異路同歸,本質都是一樣的。大致為引氣入體,聚于氣海,再以氣行十二經絡,運為周天,打通三百六十穴位,稱為通幽竅。通竅後全身三百六十穴無一不入靈氣,聚氣要強上十余倍。行周天、通幽竅,氣運全身,再聚于氣海,聚成金液,則為築基期;聚為金丹,則為結丹期。」

「這麼簡單?」

「哪有那麼簡單?入定引氣是一坎,此坎不邁,難入聚氣。有些人數月便入定引氣,有的人數年都難成。尋脈認穴,又是一坎,入定不深則難以內察,內察不明則穴脈難定。而穴脈不定,則周天不全,幽竅不通,進而築基難成。」

「白眉長老,為何靈根越單純就資質越好呢?」

听到這里,白眉忍不住看了看陸壓,他自然听說了陸壓因為無靈根才羞惱地離了無量山,不過也幸好他沒有靈根,否則就與空山寺無緣了。

「天地有靈氣,分為五行,金木水火土,風從木而為水生,雷從火而為金生,合則為七種。人有何種靈根則親和天地間何種靈氣,且體內習練此屬類功法有事半功倍之效。靈根越純,則聚集的靈氣越純。打個比如,同為修仙路,單靈根如千里馬騎行,普通數靈根如步行,無根者如爬行。仙路悠悠而歲月有限。三十歲如不能聚氣,則氣血始衰,再無精進能;五十歲不能築基,則穴脈始塞,再無躍越之想。」

陸壓明白白眉話里的意思,無靈根不是不能修仙,只是跑不過歲月而已,最後會被拖死在路上。無靈根,想不到自己跟簡公公一樣,也成了「無根之人」了。

「白眉長老,請問空山寺如何修煉?」陸壓終于問到「正道」上來了。

「佛門修煉無非三個字,戒定慧。先持佛修身禁戒,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方能得清靜心,懺除業障。只有持戒得深,方在入定時不為邪魔纏乘。了煩惱方禪定。我空山寺禪定為入定,而後入靜,則身空;到至靜,則心空;至寂靜,則入虛空。身空方觀照世間無常、集苦,進而無他;心空方觀自我,方無我;無他無我,斷盡一切煩惱,解月兌一切苦,便為寂靜入虛空。所以成持身戒才入定,為釋智者;得無業戒,方入靜,得身空為釋諦者;修得清淨戒,方了去煩惱,得心空為攝論者。而入虛空者則為釋伽羅,出虛空者則為大士,在這凡世已算功德圓滿了,當盤涅升華了。」

听完陸壓忍不住跟玄教仙門的修煉法門做比較,現這里面有個很有趣的關聯。玄教是先聚氣,將聚氣練習到一定程度,再以氣養神,孕元嬰化元神;佛教仙門似乎是心,也就是意,煉意到一定程度則元神,即無我自成。而且玄教仙門是由虛入實,佛教仙門則是由實出虛。兩方走的路好像恰恰相反。

白眉看到陸壓沉思的模樣,笑道︰「善哉善哉,我空山寺藏經閣收藏經文數以萬計,有佛教經文,也有玄教仙門的法門典籍。回寺後你若有興趣,自去翻閱。」

還有這麼一回事。陸壓連忙打听,才知道空山寺的藏經閣在耶驪山也是非常有名,藏書之豐富和珍貴,數一數二。每年都會開放一定名額給其余仙門的弟子,以參閱藏書十天,為了這個名額,其余仙門弟子經常要好好競爭一番才能爭取到。

而且隨著與白眉長老的交談,陸壓現空山寺和其它兩座寺廟一樣,性質很特殊,它們更像一個以僧人為主的「散修聯盟」。寺廟有僧人,也有居士。僧人以修煉佛經為主,居士則比較自由,除了不能做有損佛門和寺廟的事情,此外你愛干嘛就干嘛。寺廟給居士提供修煉交流和學習的平台以及「組織依靠」,居士則給寺廟提供各種信息等資源以及「支持」。寺廟有了眾多的居士支持,「與世無爭」的他們才能與實力強勁的玄教仙門抗衡。

晃悠悠地走了一個月,兩人終于來到一所「仙城」,歸雲城,這里還是屬于赤陽山的勢力範圍。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如是觀最新章節 | 如是觀全文閱讀 | 如是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