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意道︰「姑姑這個問題,我也想了許久。」
芳馨道︰「姑娘其實與徐大人並無多少交情,當年卻傷心的病倒了,焉知不是由此及彼,受驚過度的緣故?依奴婢看,既然那人也不顧惜姑娘,姑娘又何必頗多顧慮?按理行事就好。」
我微微冷笑道︰「照姑姑這樣說,我若不能查出些什麼,便是對不住自己了。」
芳馨道︰「姑娘明鑒……」
我沉吟道︰「還有一件事。從前我總是定期給父親母親寄家書報平安,如今這信恐怕也不能再寫了。」
芳馨道︰「為了不讓皇後娘娘疑心,姑娘自然不能與長公主府有一絲往來。」
我頷首。心頭放下一塊大石,連絞痛也輕了許多。我輕輕取下頭上的一根檀木簪子隨手把玩,通紅的瑪瑙一點好像萬千心血凝成的一點朱砂痣,瓖嵌的銀葉子熠熠有光。我想了想,抬頭道︰「從前不是不知道姑姑的見識,只是想不到,姑姑竟然見事這樣快這樣準確。姑姑總是說自己沒有讀過書,如今我卻有些不信了。」
芳馨微笑道︰「姑娘過譽了。奴婢只是年歲漸長,多少有些心得罷了。」
我听了听雨聲,道︰「卷宗都送到永和宮去了,姑姑吩咐下去,明日便收拾物事搬去悠然殿吧。」說罷站起身來。芳馨連忙扶住我︰「這會兒前面該放學了,姑娘該去接殿下了。」
我隨意將簪子扔在小幾上,簪子渾圓,在桌上滾了兩圈,掉在榻上。「這會兒倒應該想想該如何向殿下說明,我搬去永和宮的緣由了。」
用過晚膳,高曜依舊在靈修殿南廂看書。趁喝安神湯的功夫,我便將皇後命我為他重新選女官的事告訴了高曜,誰知高曜笑道︰「其實母後今日來大書房告訴孤了。」
我奇道︰「既然殿下早便知道,怎麼放學的時候不見殿下說起?」
高曜將空碗放在綠萼伸過來的漆盤上,依舊埋頭讀書︰「這有什麼說的?孤早就說過了,不論玉機姐姐去哪里,母親和孤的眼里都只認姐姐為孤的侍讀。住在長寧宮或住在永和宮根本沒有分別。魚潛在淵,或在于渚。況且孤還是以常去永和宮看玉機姐姐的。」
我忙道︰「殿下信任臣女,臣女銘感在心。只是皇上和皇後已經命臣女為殿下重新選一個侍讀女官了,殿下還是不要來永和宮的好。否則皇上和皇後不喜,又薄了那位新女巡,那就不好了。」
高曜一愣,隨即道︰「玉機姐姐所言有理。」
我微笑道︰「臣女明日就要去永和宮了——」
高曜打斷道︰「怎麼這樣急?不是還有些時日麼?」
「皇後娘娘另外還有些差事交給臣女,臣女必得去永和宮,才能早日完成娘娘的囑托。殿下放心,不論臣女在哪里,臣女的心都在長寧宮。臨行前有兩件事要囑咐殿下。」
高曜雙目中隱有淚光,忍了好一會兒才沒讓眼淚流下來。他深吸一口氣道︰「玉機姐姐請說。」
我心中頗為不忍,拿帕子點了點眼角。「這第一件事,是請殿下務必要珍重自身,孝敬父皇和母親。第二件事,自然是請殿下心無旁騖,好好念書。除了這兩件事,旁的事情一概不要多理。」
高曜道︰「孤知道了。」說罷低頭揉了揉眼楮,不多時便帶了芸兒回啟祥殿了。
芳馨送了兩人出去,回來道︰「殿下當真是舍不得姑娘。」
雨早就停了,月亮已經升了起來,那幾乎是一輪滿月。雨後的夜有些涼。我支開窗戶,貪婪的望著漫天星光,涼風吹來,我渾身一顫。芳馨連忙為我披衣。我嘆了一聲道︰「我也舍不得殿下。只是,現在還不是感傷的時候。我只有過了眼前這一關,才能談得上以後。」
第二日一早起身,芳馨便帶著服侍我的宮女內監們收拾物事。內阜院听說我要搬屋子,遣了四五個人來,又拿了好些木箱子。從定乾宮大書房回來,靈修殿已經亂成了一團,芳馨正在收拾書案上的文墨,書架上已然空了。我隨手拿起昨日從御書房搬回來的一封奏疏,笑道︰「你們手腳倒快。」
芳馨道︰「姑娘這會兒還是先去用早膳吧。這折子也放下,奴婢好清點了裝起來的。」
我一面抱了那封奏折在懷中,一面走下書案,笑道︰「這些奏折就不要裝了,留給我看吧。不然你們都忙著,只有我怪無趣的,做什麼呢?」
芳馨嗔道︰「姑娘恨不得連用膳也要捧著書看。」
我笑道︰「一個人用膳,無趣得很。」說罷便打開奏折,走到了南廂。但見早膳已經擺好,我坐在桌邊,隨意掃視著奏折上的文字。這一看,便看住了。這是一篇反對皇帝對北燕用兵的政論文章,擺古論今,洋洋灑灑,足有兩千來字,理論嚴謹,文辭質樸。闡述的理由不過三點,第一是兵危戰凶,國雖大,好戰必亡;第二是災異頻現,正是上天對國家輕啟戰端的報應;第三府庫罷弊,民怨沸騰,戰後必有瘟病肆虐。我想大約是皇後娘娘給錯了奏折,便將折子重新翻了過來看了看封題︰汴城尹之女陳印心。並沒有錯。
綠萼在旁見我只是盯著奏折呆,便笑道︰「怨不得人人都喜歡當皇帝,原來奏折這樣好看。姑娘看著連飯也不想吃了。」
我輕斥道︰「別胡說!」
芳馨進來,一把搶過我手中的奏折,笑道︰「還是讓奴婢裝起來吧,姑娘到了永和宮,再慢慢看不遲。這會兒還是好好用膳要緊。」
我拿起筷子敲了敲碗,對綠萼說道︰「世人為何喜歡當皇帝我不知道,然而我卻知道皇後娘娘為何非要將這差事交給我來辦。」
綠萼道︰「自然是因為姑娘能干。」
我大笑︰「比我能干的姑娘很多呢。就說這位寫奏章的陳姑娘,那一手好文章,我是寫不出來的。」
綠萼奇道︰「那是為何?」
粳米粥清香而粘稠,我一口氣喝了大半碗,方道︰「這些官樣老夫子的文章,哪里是出自女兒家的手筆,分明是朝臣們借著女兒的名字上書給皇後娘娘看的。想必皇後心里清楚得很,懶怠看這樣的文章,才丟給我。你說說,這位陳印心姑娘我是選進來還是不選進來呢?」
注︰
1,出自《詩經?小雅?鶴鳴》,原文為︰鶴鳴于九皋,聲聞于野。魚潛在淵,或在于渚。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它山之石,以為錯。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魚在于渚,或潛在淵。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榖。它山之石,以攻玉。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