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帝劉秀 第一百四十三章

作者 ︰ 冀南一士

王秀崔發趕到宮里,王邑已先他們一步到來,這會正陪著王莽站在殿前仰臉看星。近侍手中挑著的以及殿檐下掛著的宮燈雖不甚明亮,但依然可照見王莽冷峻而鐵青的臉,倒背兩手的臃腫身形更顯現出這位大新皇帝無可冒犯的森森威嚴。

王秀崔發心懷忐忑,一齊給王莽跪下︰「臣等奉詔叩見陛下!」

王莽依舊背著手兩眼看星,鼻子里哼一聲︰「嗯,起來吧。」

「謝陛下!」二人再叩一下站起。

「王秀,崔發,知道朕為什麼這個時候把你們叫來嗎?」王莽冷冷地說。首發燃文小說光武帝劉秀第一百四十三章

「陛下,臣等知道,因為天上出了這顆星。」二人小心地說。

「嗯,不錯,就是為的這顆星。那,你們一定對這顆星看出什麼了吧,那就給朕說說!」

「這個……」王秀崔發同時囁嚅一聲,然後互看一眼,便都低下頭黑著臉站在那里不吭聲。

王莽不覺有點惱怒,斜過臉瞪著二人︰「這個什麼?有什麼不好說的嗎?你們兩個,可是當今最有權威的星讖學家,有什麼好含糊的?尤其是你王秀,在觀星望氣上可算天下第一神仙,有誰比得過你?就連崔發也差著你一大截。那你就先說,這顆星在說明著什麼!」

王秀不覺渾身一顫,腦門上的冷汗都冒出來了。

其實這個王秀可不是一般人,他是中國儒學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甚至有「古學鼻祖」之稱。王秀本名劉歆,字子駿,是劉邦的四弟楚元王劉交的第六代孫。他的父親劉向,是西漢宣、元、成三朝的著名大儒,管領著國家的圖書館藏。劉歆從小聰穎好學,又出生在儒學大家,所以在少年時代就已學貫古今,通曉群典,以至小小年紀就被拜為黃門郎,入宮協助其父校理群書。劉向死後,劉歆子承父業,總校書藏,修訂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圖書分類目錄《七略》,倍受歷代儒家學者的推崇。劉歆尤其精通天文地理,星象歷法,他所編制的《三統歷譜》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歷。至于其它學科,劉歆也多有研究著述,也同樣倍受推崇。總之在西漢末年,劉歆是無人能與之比肩的博學大家。

當然最最賞識劉歆的,還是大司馬王莽。後來哀帝即位,王莽乃奏明聖上,說劉歆這樣的人才世所罕有,該當再加官階,以示陛下之恩賞器重。于是哀帝乃拜劉歆為侍中太中大夫、遷騎都尉、奉車光祿大夫。在王莽的賞識提攜下,劉歆的地位日漸顯赫。當然吃水不忘挖井人,劉歆對大司馬也是百般感激,視為自己的大恩人。

但是過了沒兩年,劉歆的一個舉動卻令很多人不解——他要改換自己的名字了,從此不叫劉歆劉子駿,而改叫劉秀劉穎叔了。對此,不但眾朝臣不解其意,連王莽哀帝也不知道他出于什麼目的。但無非就是改個名字,皇上大司馬無須為這點小事破費心思,于是劉歆從此開始正式叫「劉秀」了。皇上大司馬及其他群臣雖然不明白劉歆改名是出于什麼目的,但是一些儒生方士卻有人在悄悄議論︰「劉子駿改名劉秀,是不是要上應神讖呀?」因為這時在他們儒生方士的小圈子里,正流傳著這樣一句讖語,叫「劉氏復興、秀為天子,李氏為輔」。所以這些儒生方士就都驚詫地說︰「難道劉子駿要做將來的漢家天子?」

這也許就是劉歆改名的唯一原因。因為劉子駿非但精通讖緯,更善曉天文——洛陽的夏賀良、南陽的李守、陳留的王長這樣的方士已經通過天象看出漢家的「歷運中衰,當再受命」,而劉子駿這樣的星象大師豈有看不出的?所以劉歆改名,很可能就是通過「觀象」而得知劉家王朝將要「中衰」,被別姓奪去社稷,然後再「受命」,再「復興」;而再次重掌社稷的,自然就是讖語中的那位「劉秀」了。所以那些儒生方士猜測的應該不錯,劉歆就是想因應讖語,做將來的漢天子!

然而劉歆怎麼也不會想到,就在他改名的這一年——哀帝建平元年,一個小男孩竟在這一年也呱呱墜地,誕生在陳留郡濟陽縣孝武皇帝的故行宮里。更令劉歆想不到的是,這個小男孩的父親——濟陽縣令劉欽,既不會看星也不知讖語,卻在他的這個兒子出生前的兩三個月就為兒子取名叫「劉秀」了!更何況,這個小男孩剛降生時有祥光照耀、異香滿室!而十余年後,更有一位道士高人蘇伯阿瞪著驚異的兩眼,望著這個小男孩所住的村莊——南陽郡蔡陽縣的舂陵莊驚喊︰「氣佳矣,郁郁蔥蔥然,此莊必出天子!」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光武帝劉秀最新章節 | 光武帝劉秀全文閱讀 | 光武帝劉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