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天的煙塵越來越近,最先沖破煙塵出現在劉辯眼前的,是一片騎著白馬、手提短矛的騎兵。
數千名白馬騎兵手中除了短矛,並沒有像燕雲鐵騎的騎兵那樣配備著圓盾,不過他們每個人的身後,卻都背著一柄長弓。
策馬走在這群騎兵最前面的,是個身穿銀色鱗片甲,下巴上飄著烏黑長髯的中年將軍。
雖說劉辯並未與公孫瓚見過面,可看到那中年將軍,從中年將軍的身形、氣度,他還是一眼就確定了來人的身份。
數千白馬騎兵的身後,是一片穿著精鐵鱗片甲的燕雲鐵騎,而燕雲鐵騎的背後,又是漫無邊際的薊州騎兵。
薊州軍常年與北方夷狄作戰,由于他們對付的主要敵人是以騎兵見長的異族軍隊,薊州軍的編制也漸漸月兌離了大漢軍隊的建制,轉變為以騎兵為主、步兵為輔的作戰架構。
公孫瓚的大軍越來越近,與劉辯並騎立于數名薊州將領身前,公孫續扭頭看了劉辯一眼,嘴唇動了動,卻並未說出話來。
透過公孫續的神情,劉辯已是看出公孫續想要說些什麼,他並未言語,翻身下了戰馬,朝前走出幾步,挺直身板眺望著越來越近的公孫瓚大軍。
劉辯下了馬背,公孫續扭頭向跟在身後的幾名薊州將領使了個眼色,看到公孫續的顏色,幾名薊州將領紛紛跳下戰馬,向前走出數步,立于劉辯身後。
待到這幾名薊州將領在劉辯身後站好,公孫續也下了馬,不急不緩的走到劉辯左側稍靠後些的地方。
大軍行進到離劉辯等人只有二十多步,遠遠看到劉辯已然下馬等候的公孫瓚勒住戰馬,抬起手臂止住了隊伍的前進。
翻身下了馬背,公孫瓚領著數名麾下將領,快步朝劉辯走了過去,到了劉辯身前,他雙手抱拳朝劉辯拱了拱,大咧咧的呵呵一笑,對劉辯說道︰「早先听聞犬子回報,說是從黃巾賊人手中救了殿下。老夫近來軍務纏身,也未曾即刻前往拜見,如今卻要殿下下馬相迎。老夫何德何能,竟能有此殊榮!」
與劉辯見禮,公孫瓚並未以臣下自居,而是自稱老夫,明擺著是有些托大的意味。
劉辯卻好似根本沒發覺到公孫瓚態度並不恭謹,他雙手抱拳,向公孫瓚拱了一拱,回了一禮,對公孫瓚說道︰「前將軍勞苦功高,軍中事務繁忙,見本王乃是小事。如今前將軍返回薊州,本王既是先一步到達,理應下馬相迎。」
「殿下辛苦!」與劉辯見過禮,公孫瓚有些皮笑肉不笑的對劉辯說道︰「早先殿下進入重合,老夫特意向公孫範等人交代過,待老夫拜見過殿下,再率軍協同殿下南征兗州,不想沒等老夫到達重合,殿下已然離去,著實可惜!」
與公孫瓚並肩向前走著,听他提及當日在重合發生的事情,劉辯微微一笑,對公孫瓚說道︰「不瞞前將軍,本王當日急著離開重合,乃是听聞黃巾逆賊欲強攻濮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既生為漢室宗族,本王便有責任為當今陛下守衛疆土,如何能坐擁大軍,眼睜睜的看著黃巾軍攻破濮陽?公孫範將軍倒是並未違拗前將軍囑托,重合城內渤海軍也是想要強留本王,卻被本王麾下不識好歹的將士給繳了兵械,致使本王今日見了前將軍,尚感愧疚!」
「此事老夫甚能理解!」公孫瓚很是大度的點了兩下頭,隨後又扭臉看著劉辯,語氣中帶著幾分聲討的向他問道︰「讓老夫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濟水河邊,殿下竟為了救下黃巾逆黨,不惜派出騎兵與老夫的白馬義從對峙,不知殿下當時作何考慮?」
「這件事啊!」提及濟水河邊救下管亥兄妹,劉辯臉上的笑容越發燦爛,臉也不紅的張口就對公孫瓚撒了個謊說道︰「只因那管亥兄妹過河,乃是事先與本王商議妥當,要來投效本王。不想在過河後,卻遭到前將軍堵截,原本該當投效本王的人馬那天損失著實慘重!」
劉辯如此一說,竟是把攔截白馬義從的罪責轉變成了公孫瓚不問緣由襲擊友軍,把公孫瓚也給說的一愣。
幾句話一談,表面上二人並未提及特別敏感的話題,可暗地里卻是做了第一輪較量,顯然公孫瓚在這第一輪較量中,是略微落了些下風。他稍稍沉吟了片刻,才接著對劉辯說道︰「殿下來到薊州,乃是薊州之幸!老夫理當好生款待。還望殿下能在薊州多住些時日,也好讓老夫多聆听些殿下教誨!」
「前將軍乃是朝廷重臣,本王不過一介落魄宗族,如何敢言教誨!」劉辯擺了擺手,臉上漾滿親善的笑容,對公孫瓚說道︰「此番來到薊州,本王也是打算住上三兩個月,好好與前將軍學些征伐之道!」
「老夫定當知無不言!」听劉辯說要住上三兩個月,公孫瓚嘴角漾起一抹笑意,對他做了個請的手勢說道︰「前方不遠便是漁陽城,且請殿下上馬!」
「請!」回了公孫瓚一個請的手勢,劉辯與他分別重新上了戰馬,並騎朝著漁陽城走去。
漁陽城,位于北方。在中原人的口中,此處常被描述為草木不生的不毛之地。可進了城內,劉辯才發現,漁陽並非像他往日听說的那般不堪。
與遭受了黃巾之亂,又承受了董卓亂政的中原地區相比,漁陽要比許多中原地帶的城池更加繁華。
與公孫瓚並騎進入城內,出現在劉辯眼前的,是寬闊的青石街道與往來不絕的行人。街道兩側的店鋪,也是家家敞開大門營業,一些外地來到此處的客商,也牽著拉貨的牛馬,與本地商人做著生意。
不僅商鋪生意不絕,路邊酒樓也幾乎是家家滿座,歌女的歌聲伴著瑤琴、箜篌的旋律,從歌舞坊中飄出,沿著街道飄蕩,使得騎在馬背上的劉辯,腦海中也浮現出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大軍進入城中,街道上的行人紛紛讓到路邊,一雙雙眼楮望著正沿街道緩慢行進的大軍,雖是沒有歡呼,可劉辯卻能從他們的眼神中感覺的到,漁陽城內的百姓,對公孫瓚還是非常敬仰。
「這漁陽倒是繁華!」看著兩側街邊的商鋪與酒樓、歌舞坊,劉辯對與他並騎前行的公孫瓚說道︰「前將軍定然在此處花費了不少心思。」
「殿下謬獎了!」劉辯夸贊漁陽繁華,公孫瓚微微一笑,對他說道︰「漁陽地處北方,一旦進入冬季,大雪漫天,野地中一片茫茫,往來商人及本地百姓出行多有不便,若非如此,此地定然不會只是這般光景。」
公孫瓚嘴上說著「殿下謬獎」,可回應劉辯的話,卻並不是自謙,反倒有些自賣自夸的意味。
扭頭看著公孫瓚,劉辯不僅沒有指出他是在自賣自夸,反倒順桿子向上爬的對他說道︰「前將軍太過自謙,漁陽地處北方,雖非苦寒地帶,卻也不如中原土地肥沃、人口集中。能夠在此地發展出如此壯觀一座城池,前將軍果真是治世之能臣!」
「多謝殿下夸贊!」正所謂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听了劉辯的夸贊,公孫瓚哈哈一笑,抱拳朝劉辯拱了拱,對劉辯說道︰「殿下既看好這漁陽,何不常留于此?」
「此事尚待商榷!」劉辯深知,此刻即便他一口允諾公孫瓚,公孫瓚也是絕不會相信他甘心就此放棄光復大漢社稷,于是也不作假,對公孫瓚說道︰「董卓逆賊,尚且佔據長安,挾持當今陛下,此賊不除,大漢難安!本王如何能夠安枕?」
「董卓逆賊,禍亂朝綱,該當除之!」提起董卓,公孫瓚也是擰起了眉頭,咬著牙做出一副義憤填膺的模樣對劉辯說道︰「殿下放心,待到老夫整備兵馬,不出數月,定然領軍西征,討伐董卓!」
「前將軍費心了!」雖說心內對公孫瓚說的這番話很是不以為然,劉辯卻還是雙手抱拳朝他拱了拱,態度很是恭謹的說道︰「大漢社稷,承蒙前將軍護佑!」
劉辯說出大漢社稷承蒙庇佑,公孫瓚卻並無半點推辭,反倒是臉上掛著笑,緩緩的點了點頭,很是愜意的受用了。
公孫瓚的前將軍府,坐落于漁陽城內一處並不算十分熱鬧的街道。
與進城時經過的那幾條街道相比,這條街並無多少行人,顯得要冷清了許多。
在一群白馬義從的簇擁下,劉辯與公孫瓚等人到了前將軍府大門口。劉辯先是抬頭看了一眼懸掛于門頭上的那塊牌匾。黑底牌匾上,寫著「前將軍府」四個鎏金小篆字。
看著那四個金燦燦的小篆字,劉辯突然有種公孫瓚不過是個窮了一輩子,卻突然得了筆橫財的暴發戶的感覺,心內不由的生起了幾分對他的鄙視。
官府見的多了,官員的府宅也見過不少。大多數官員府宅門頭,都只是黑底白字的匾額,只有一些家中藏著巨額財富且大腦反應相對遲鈍的貪官,才會將門頭上的字給做成鎏金。
生為領軍征戰的前將軍,公孫瓚卻也注重這般低位的奢華,著實是讓劉辯感到有些意外。
「殿下,請!」劉辯正望著門頭上的牌匾,公孫瓚在一名白馬義從的攙扶下跳下了馬背,向他做了個請的手勢,對他說道︰「請殿下入府歇息!」
「多謝前將軍!」朝公孫瓚拱了拱手,劉辯翻身跳下馬背,跟著公孫瓚走進了府宅大門。
隨同二人來到府宅的公孫續、管青以及一些薊州將領,也紛紛下了戰馬,走進府宅。經過十多天的行路,管青腳踝的傷已是好了大半,雖說還不能快速奔跑,走路卻已是沒什麼大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