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的秘密 第36章 布魯塞爾

作者 ︰ 姑射山人

來到倫敦之後,唐寧一直很忙,忙得沒有時間去旅行,在英國,他最遠就去過伯明翰,而那又是一座工業城市,號稱「煤都」,也許他最愜意的旅行就是去了皇家植物園。乘著情緒不高之際,他決定到歐陸去旅行,在電訊報發了一篇文章,請歐陸的陌生朋友接待,以學術界、工業界、藝術界、文學界人士為佳,但不限于此四界。

唐寧本人是當代最杰出的發明家、科學家和工業家之一,是改變世界的殿堂級大師,他要到歐洲旅行,確實能上新聞頭版,電訊報這篇文章一點都不違和。

很明顯,唐寧這一次去歐洲是要投資辦工業的,工業界的人士相當活躍。尤其是在唐寧發布公告的這一個月里,英國鋼鐵公司開始高效地產出鋼鐵,而擁有倫敦至伯明翰的米德蘭鐵路成了BS的第一家大客戶。鋼軌的抗壓強度要比鐵軌強很多,對于那些繁忙線路來說,有些鐵軌半個月就得換軌,迫切的需要鋼軌的加入。

鋼軌替換鐵軌的趨勢實在太明顯,英國鋼鐵公司的訂單如鵝毛大雪般地飛來,年產量十萬噸根本就賣不過來,30英鎊一噸的昂貴價格仍然供不應求,BS年收入穩妥超過300萬英鎊,各路股東都眉花眼笑,果然是個賺錢的狠角色。

雖然這300萬英鎊的業績誰也不知道,但整個伯明翰都知道鋼鐵行業的絕對霸主非英國鋼鐵公司莫屬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唐寧宣布歐洲之行第一站︰比利時。

比利時是個小國,跟荷蘭差不多大,人口也相近,為4百多萬。而且有約60%國民講的是荷蘭語,在歷史上也經常與荷蘭王國合並,最後一次合並是1815到1830年,很近。

在1815年之前,比利時屬于法西蘭第一帝國統治,就是歐陸戰神拿破侖建立的帝國。所以法語是比利時的第二大語言,而且在之後還長期作為比利時的唯一官方語言,尤其在首都布魯塞爾,法語是主導語言。

比利時講德語的人也不少,這樣一個多語言多民族的國家,又不像瑞士一樣有山地保護,很多的歐洲戰爭都發生在比利時,使這個小國有「歐洲戰場」的美名。

這個歐洲戰場卻又不像非洲戰場剛果一樣悲催,事實上它是歐陸第一個進行工業革命的國家,經濟相當發達,1836年就有了鐵路網。更讓唐寧欣賞的是比利時擁有高效廉潔的君主立憲制度。

這是殖民時代,也是帝國主義時代,國家與民族的征服成就感也許比自由、富裕更重要,所以法國,這個歐陸最具代表性的國家,他們公選出來的總統居然是拿破侖的佷子路易拿破侖。很明顯,在民主不成熟的**國,民眾還是認為恢復拿破侖時代的榮光成為歐陸霸主是法國最應該做的事情。

野心家路易拿破侖游說議會修改憲法,允許他連任總統,聲稱四年時間不足以讓他完成政治和經濟改革。由君主立憲主義所操控的議會拒絕了這一要求。1850年,議會通過了一個新的選舉法,限制了普選權,也縮短了總統任期,由四年改為三年。很多低下階層因此被人禠奪了投票資格。路易-拿破侖抓住機會,利用低下階層,來消滅政敵。他拉攏親信,爭取軍隊支持,巡游全國發表演說譴責議會,並聲稱自己是普選權的保護者。

經過一個月的準備工作後,他運用情婦哈麗雅特霍華德資金,在拿破侖一世登基47周年,亦即1851年12月2日發動了政變。

政變後,新憲法出台,在表面上保留了民選議會,重建了普選權。同時間,議會擴大了總統的權力,延長了總統的任期。同月20日至21日期間,全國舉行了一次公投,結果顯示92%的投票者都支持新憲法。議會很快就變成了橡皮圖章,形同虛設,實權完全由路易-拿破侖所掌握。

路易拿破侖之前的支持者維克多雨果對他大感失望,決定流亡海外,不斷發表批評他的言論。雨果是典型的法國精英人士的鞋,在民主制度的初期,由于剛剛獲得權力的底層民眾的幼稚表現,精英們很容易傾向于用財產來限制他們的數量,權術玩得好,野心家便可利用這個機會。♀

雨果流亡之初,在布魯塞爾短暫地居住了一段時間,比利時政府受到法國的政治壓力,要求雨果三個月內離開,不得已之下,雨果準備流亡到英國治下的澤西島,這兒是英吉利海峽靠近法國的群島,有相當數量**語的居民,還有相當數量的不滿路易拿破侖的流亡者。

電訊報在布魯塞爾也有發行,所以唐寧誠邀四界人物接待的消息也傳遍了布魯塞爾,這可是白金漢男爵的歐洲之行第一站吶。據說這位沒有文化的男爵連《霧都孤兒》都沒看過,不知道為什麼,文學界也在他有興趣之列,裝的吧?不管怎麼樣,雨果決定在流亡下一站之前與這位傳奇的史上第一慈善家見上一面,看看是不是傳說中的那種人。

唐寧在布魯塞爾的第一站就是去雨果的住處,倒不是他最重視這位大文豪,他一個法語都說不上幾句的人,怎麼重視也重視不來一個法國文學家啊。只是雨果把自己說得太慘了,很快要去流亡的下一站,他不早點來可能就見不到了,本來唐寧還想考察一下比時利的港口,現在暫且按下不表了。

唐寧帶來的翻譯在前往雨果住處時顯得很興奮,還念起了雨果在《維葉門》中的句子︰你有敵人?為什麼?因為這是所有成就偉大事業、所有創造新思想的人的故事。烏雲會對著閃著光芒的一切電閃雷鳴。名聲也有它的敵人,如同光亮會引來蚊蟲。別操這份兒心,鄙視它。讓你的頭腦清澈,讓你的生活干淨。

唐寧笑了,這翻譯水平不錯,這麼應景的句子,正好勉勵他這位用真相與美德揭露鴉片的英雄,被東印度公司這片烏雲包圍著咆哮的閃光的英雄。

唐寧與翻譯來到了雨果的住處,這是布魯塞爾大廣場的一所房子,雨果認為布魯塞爾大廣場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廣場,所以在這里租了個房間。

主要是那座哥特式的市政廳很漂亮吧,雨果的房間就在市政廳的對面鴿子旅館,那些形態各異的小雕像也挺有意思。

與雨果在一起的還有他的夫人、他的朋友亞歷山大仲馬,即大仲馬。

都說文人相輕,但雨果和大仲馬哥倆還挺好,不錯,道德挺高尚的。他們都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所謂浪漫者,不切實際也,雨果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希望歐洲大陸變成一個統一的國家,他還借鑒美利堅合眾國的名字給自己的理想國起名叫「歐羅巴合眾國」。

1849年8月21日,雨果以主席身份在巴黎和平代表哲學論文大會上致辭︰

「會有一天,你們法國,你們俄國,你們意大利,你們英國,你們德國,你們大陸上的每一個國家,你們會並不喪失自己不同的品質,並不喪失你們光榮的個性,而又嚴密地組成一個更高層次的統一體,你們會組成歐洲的兄弟姐妹……會有一天,我們會看到這兩大群體,美利堅合眾國,歐羅巴合眾國,面對著面,隔著大海,彼此伸出手來,交換各自的產品,貿易,工業,藝術,天才,開墾地球,殖民沙漠,在造物主的注視下改善萬物,為了取得大家的幸福,共同把這兩股無窮的力量聯合起來,即人與人之間的兄弟情誼和上帝的威力。」

1851年7月17日,雨果發表《在立法會議上談修改憲法》的演說。這是雨果和以波拿巴總統為首的右派徹底決裂的重要時刻︰「這一場革命在法國誕生了共和國……法國人民借堅不可摧的花崗岩,在君主制的舊大陸的正中,為這座的大廈打下第一塊基石,這座大廈有朝一日會叫做歐羅巴合眾國!」在總統背棄誓言、陰謀想當皇帝的情勢下,雨果卻談「歐羅巴合眾國」的理想,在會議大廳里招致長時間的哄笑聲。這就是浪漫主義雨果的痴心妄想。

在與大土豪唐寧的費勁交談中,雨果也在鼓吹他的歐羅巴合眾國理想。

唐寧听完了雨果的浪漫主義言論,組織了一下自己的思想,說︰「我認為在制度還沒穩定下來的法國和德語區都沒有統一的德意志聯邦這兩大歐陸主體沒有厘清內部事務的時候談歐羅巴合眾國太過理想了,但我也是大歐洲主義者。我一直奉行的是用現實主義的手段來實現理想的處世原則,這可能也是唯一可靠的方法論。

我認為比較可行的是讓政權比較穩定的國家先聯合,比如英國、比利時和荷蘭,可是英國又太強大,治下殖民地無數,肯定不願跟別人聯合,就剩下比利時和荷蘭是有可能的。更可能的是兩國先建立零關稅自由貿易區,再次一點是先建立煤鋼免稅自由貿易區。如果煤鋼免稅自由貿易區都建不起來,那別的就更難了。」

雨果自成名以來一直擁有很多粉絲,所以他對歐洲聯合過份樂觀,唐寧這種商人式的現實主義論調他是听不進去了,不過呢,兩人的氣氛並不太僵,畢竟唐寧也是大歐洲主義者,兩人擁有共同的偉大理想。

雨果若沒有了浪漫主義的,那也不是雨果了,唐寧也不希望自己的「市儈之氣」沾染了文學大師太多,所以他適可而止,只表示他會支持雨果的歐羅巴合眾國理想,想出書?沒問題,我不計盈虧幫你。想辦報?沒問題,我也出錢幫你。唐寧還透路了自己的簡易英文教材計劃,希望雨果和大仲馬出面或者找人組織編寫簡易法語教材,說不定唐寧自己會是這部教材的第一批學生。

大仲馬的外號可以叫「大種馬」,生平風流奢侈,連他那出名的兒子小仲馬都是跟一個女裁縫生的私生子,並且直到七歲他爹才良心發現為他娘兒倆支付生活費。為了維持生活,大仲馬經常找人代筆出新作,被人稱為「小說工廠廠長」,他是對這個簡易法語教材很熱心的,因為有錢賺嘛。1848年的法國大革命使大仲馬最重要的收入來源——劇院空無一人,他欠了一**債,把自己嘔心瀝血建造的基督山城堡都賣了仍然沒還清債務,他就算不流亡布魯塞爾,也有一大堆債權人在巴黎等著他呢。

唐寧的錢可不好賺,他本想沿襲英語教材那套,找五個語言學家共同出書,最出色的教材才能獲得高報酬,可是看到大仲馬這麼熱心,還真不好開口,算了,反正法語我也沒下決心一定要學好,你開個價吧。

大仲馬最後開價10萬法郎。在金本位時代,歐洲的匯率都是固定的,26。28法郎為1英鎊,價格還行。拿破侖大帝一統歐洲的時代還沒走遠,法國的影響力,比利時、盧森堡和瑞士都有自己的貨幣,但都叫法郎,並且價值與法國法郎一樣。

這篇小說不錯推薦先看到這里加收藏看完了發表些評論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維多利亞的秘密最新章節 | 維多利亞的秘密全文閱讀 | 維多利亞的秘密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