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的秘密 第82章 香港

作者 ︰ 姑射山人

印尼扼守住兩個印度洋通往南中國海的重要海峽,一個是首都巴達維亞(雅加達)所在的巽他海峽,這在蘇伊士運河開通之前比馬六甲海峽都重要,另一個是龍目海峽,它比馬六甲海峽的水更深,是巨型油輪的黃金水道,即使蘇伊士運河開通,它仍然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也是唐寧主導的荷蘭東印度公司要重點開發的地區。♀

1800年,一再被英國打擊的荷蘭東印度公司解體,這麼多年以來,荷蘭就不是一個自信的國家,現在更不自信了。為什麼英國主政的馬來亞華人比例會比印尼高?因為荷蘭人的不自信,看到中國大量聚焦起來,就感到害怕,就會乘機搞一次屠殺與洗劫。華人也是記吃不記打,過了幾十年又聚集起來,如此反復,從來也沒有團結起來對抗荷屬東印度暴政的意思。

當唐寧主政死灰復燃的荷蘭東印度公司,也就是主導荷屬東印度之後,大屠殺當然就不可能了,你不夠自信,咱們倫敦公爵大人幫你自信,你要真有危機,唐寧可以從新加坡調來軍隊。總之,荷屬東印度會走向文明統治之路。

荷蘭有過黃金時代,在17世紀和18世紀,當他們還被稱為海上馬車夫,全球都充斥著他們的貿易商船的時候。閉關鎖國的日本學大清,只通過一個口岸——長崎出島來與外界交往,做得更絕的是只允許中國和荷蘭的商船貿易,一年一次。為什麼是荷蘭?當然是因為這時的荷蘭代表的是整個歐洲,日本從1641年開始鎖國,荷蘭代表歐洲已經超過200年,以致于日本把歐洲科技都稱為「蘭學」。

唐寧在新加坡和巴達維亞基本奠定了發展方略之後,有興趣到各重要城市走一走,主要是︰香港、上海和江戶。香港是英國對華的窗口,香港總督主持對華一切政策。上海是中外貿易中心。江戶是日本東京的舊稱,德川幕府大將軍的治所,德川幕府在江戶統治日本已長達250年,使江戶成為全日本最大的城市,這個時代也被稱為江戶時代。

唐寧特地到日本去瞅一眼,是為了解開心中的迷團,為什麼日本維新可以如此順利?

時任香港總督為寶寧,1854年4月升任為港督、兼任駐港英軍陸軍司令、海軍中將及對華全權代表及商務監督。這位總督不僅是政客,還是一個妙人。他是世界頂尖語言學者,畢生都在研習各種語言,大家猜猜他會多少種?嘿嘿,200種!其中能流利使用100種語言來交流。寶寧甚至會廣州話,這個連唐寧都听不懂的中國話。唐寧的香港之行是撿到寶了,還有比這位語言學者更適合的把「液晶打字機」國際化的人才嗎?

身為香港總督這樣的高官,寶寧當然不可能每種語言都躬親,但有這麼一位懂行的高手在,國際化的任務將變得流暢得多。♀寶寧還有一項跟唐寧有共同語言的地方——曾經從事過鋼鐵生意。早在唐寧的英國鋼鐵公司崛起之前,寶寧就已經賠了個底兒朝天,所以並不是唐寧擠兌掉了寶寧的生意。寶寧的生意不好很可能是因為他對工廠的工人太好了,又沒有唐寧那樣高強的技術傍身,結果自然不容樂觀。生意失敗之後,他不得不走進政界,由于語言奠賦,被首相巴麥尊看中,出任香港總督。

唐寧到港之時,大東方號天青色的偉岸身影以當世最快之速度駛入中環海軍基地,香港總督率政商界精英人士站在岸邊相迎。倫敦公爵的大號代表唐寧是英國的頂級貴族身份,而大東方號這艘全球最大最快的游輪代表的是海運商業霸主地位,這些遠東的權貴們在岸邊久候一點也不冤。

大東方號也有兩門炮,僅有的主力加農炮,在船體前方,用來防海盜的,克虜伯的老技術,雖是後裝線膛炮,不過比起英國皇家海軍的也只是稍微打得遠一點、準一點,射速比較慢,真的干起仗來肯定是無法對抗大火力的專業軍艦的。

而船邊整齊地排列的士兵是唐寧的「海軍陸戰隊」,共300名成員,從黑森獵兵當中精選出射擊與體能最強的士兵,且不怕風浪的猛士。港督一行人要是眼神好的,會注意到這些海軍陸戰隊員手中握的槍比較短,制式前所,因為這正是唐寧的第一批「李-恩菲爾德」步槍,由比利時的兵工廠出品,官方型號為FN-1855。這里的FN是法語「國營」的意思,表面上這個兵工廠是比利時國防部的工廠,其實是唐寧主導,FN的名號只是為了給比利時政府面子。

線膛槍根本不需要滑膛槍那麼長的槍管就比滑膛槍更遠更準,還靈巧,這在塹壕戰中是必備的。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已經出現了塹壕戰,因為作戰雙方已經使用了高爆榴彈炮,在這樣的榴彈炮殺傷面中會死得很難看,軍隊很快就想出了挖塹壕這種戰術。

這些FN-1855的槍支早就悄悄地隨大東方號運來,只是到了新加坡才交給2500名士兵訓練,並挑選出最快適應這種定裝手動步槍的獵兵,別小看這300人,他們的射擊速度足以對抗3000燧發槍士兵,而精準射程是燧發槍的3、5倍,也就是說,理論上這300個海軍陸戰隊士兵可對抗近萬燧發槍大軍!要是乘燧發槍啞火的下雨天進攻,他們就是一支無敵的軍隊,哈哈!

要是寶寧這個駐港陸軍司令知道大東方號這幾百個大兵是這麼恐怖的戰力,不知道他還會不會笑得這麼燦爛,幸好他不知道。

倫敦公爵大人更不像手握重兵的大軍閥,笑容如花,與遠東權貴們紛紛擁抱、握手,一副鴿派土豪的模樣。

這個時候,終于于唐寧接上頭的學會了做沙圖什的晉商祁泰裕看到了令他驚駭的一幕,這位「老朋友」不但是高官,而且是讓香港總督鞠躬的大官兒,中國最大的當然是皇上,可是……皇上被英國人打敗了,這位港督則是英國人對華的全權代表啊!這是何等威猛的權勢?他身邊只有林菲爾這個小女孩會講中國話,他悄悄問︰「倫敦公爵到底是個啥官兒?」

林菲爾可愛的黑眼珠一轉,說︰「相當于大清的恭親王!」隨後她撲哧一笑。♀

祁泰裕哪里肯信,說︰「小孩子家家,懂恭親王是什麼人嗎?信口開河!」

林菲爾︰「哼!我懂!唐寧跟我說過,恭親王奕,咸豐帝的兄弟,差點兒當了皇帝的人。現在是首席軍機大臣,傾向于睜眼看世界,唐寧說了,皇室里唯一有點腦子的人就是恭親王,其余全是蠢蛋!」

一路走來,祁泰裕對這個天才小女孩很驚詫莫名,沒想到她還真對恭親王有了解,那個「睜眼看世界」的評語更是精闢絕倫。為了避免林菲爾到東方遠游時荒廢學業,唐寧時不時給她上上課,要回到大清國,自然對此時的政局給她講講,林菲爾最大的本事就是過耳不忘,雖然她此時並不太明白軍機大臣是個啥,听起來似乎只是搞軍務的機構。

這是清朝特有的一個機構,雍正帝初為指揮青海戰事之需要,于1732年設立軍機處;後沿為定制,負責輔佐皇帝處理軍國大政。不要說清朝人沒文化,其實中國歷朝歷代不斷把權力中心從一個機構轉移到另一個機構是一個慣例。漢武帝時,武帝以尚書奪丞相奏議之權,以制丞權。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考慮到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力太大,對兵權構成威脅,成立了六部,一下子就把權力分散到了六部。六部老臣權力大了,又可以設立「上書房行走」,再次把權力奪過來。地方機構也是如此,原本「巡撫」這個名字一听就知道是一個監察機構,後來為了奪地方大權,不斷派出巡撫,後來就變成了慣例成了正式的省級正職。對巡撫還不放心,再放出「總督」,先是監督,後來又變成了慣例。

短短五年,當年一起在克什米爾街頭像社會閑散人員一樣游蕩的小伙伴,竟一飛沖天,成了威震全球的倫敦公爵,祁泰裕感覺像做夢一樣。

唐寧重見祁泰裕之時相當愉悅,這位可是他來到這個世界之後第一個朋友,跟「發小」有得一比,而且這個晉商出身的家伙頭腦靈活,給唐寧當個小買辦綽綽有余,在這個亂世給發小一個出路,利人利己,多好多和諧。

現在,祁泰裕已經隱隱感到這個「買辦」非同凡響。而唐寧對他也那句話也相當欣賞「只要有錢賺,我賣火槍都敢!」亂世之奸商,要的就是這種氣魄。

當祁泰裕說要賣火槍的時候可沒想到唐寧真的有火槍,直到祁泰裕看到大東方號那對公爵大人敬若神明的高大威猛的黑森雇佣兵。

這些日子以來,唐寧跟黑森佣兵們更是打得火熱了,他給大兵頭們講練體力的科學方法︰

肌肉都是由大量比頭發還細的肌縴維組成的。肌縴維地點之一就是,每一次骨骼肌運動都會有極少量的肌縴維被拉扯斷裂(注意,和肌肉拉傷時的肌縴維大規模撕裂不同,這只是極其微小的損傷),然後新生長出的肌縴維會比原來更粗壯。這是生物長期進化過程中獲得的一種能力,在有肌肉組織的生物體內都能看到。有了這種能力,才能保證生物個體能夠更好地隨著環境改變自己靛型和體能,使之更善于跑步、游泳,或者爬樹。

另外,我們的骨骼如果受到外力打擊或者壓迫,也會出現微小的損傷,新生長出的骨骼組織也會比以前更粗壯。這個現象被19世紀外科醫師朱利葉斯沃夫發現,被命名為沃夫法則。沃夫法則很好地解釋了自古以來格斗家擁有遠超一般人的堅硬骨骼的原因——挨打挨得多。

肌肉不僅會增大,還會縮小。肌肉是生物生存的重要的工具,但它也是個極其奢侈的能量消耗器。即使在靜止不動的時候,我們的肌肉也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不會像脂肪組織那樣安安靜靜地呆著。肌縴維會不斷地完成自己的新陳代謝——衰老的肌縴維被吸收,新的肌縴維不斷長出;沒有被充分使用的肌縴維由于不曾斷裂,被吸收後新長出的會比原來縴細。這就是為什麼在我們停止鍛煉之後,肌肉會逐漸松弛、變小,癱瘓在床的人的肌肉還會萎縮。

現在我們知道,肌肉始終處于一種供需平衡當中,肌積=身體運動的需求(這個粗略的等式沒有把紅肌、白肌以及營養等復雜因素考慮在內)。當一個人開始鍛煉了,肌肉的平衡就被打破,以後的一段時間內肌肉會增大以重新建立新的平衡。而當這個鍛煉被維持在一個固定的量(比如每天100個俯臥撐)的時候,新的平衡被建立起來,你的肌肉就不會進一步增大了,除非再一次打破這個平衡。

所以,每天都進行苦逼的訓練是很傻的無用的,而每一次訓練都到極限,把大量的肌縴維拉斷,才能迅速把體能和體力練上去。為了掌握這個節奏,唐寧要求教官和士兵一起苦練,這樣才能通過自身靛能來感受到什麼時候該玩兒命苦練,什麼時候該停。唐寧也跟大兵們一起練了一段日子,感受一下拿破侖大帝這種官與兵當同吃同住同練才能了解士兵的理論。你想,一個公爵大人跟大兵頭們在一起苦哈哈地訓練,然後累得像死狗一樣在地上躺著,那感情的紐帶能不結實嗎?

唐寧在射擊訓練方面也有創新。俗話說︰「神槍手都是子彈喂出來的」。這話太俗了,唐寧要改變這個真理,他發明了可以重復使用的練習槍,其外形、重量和後座力跟真槍差不多,而子彈只能直飛十幾米,在幾米之內才能精確射擊,射出的是橡膠子彈,打在一個特制的靶子上,那靶子上有檢測受力感應儀,通過簡單的邏輯電路記錄下士兵的打靶成績。通過這種練習槍,可以節省大量的子彈,可是訓練量可以跟彈藥無限相比,再輔以少量的實彈射擊,這幫本來本事就不小的獵兵的射擊水平更是突飛猛進,成為百步穿楊的狙擊手級別的高手。

跟著大公爵混,大兵們天天有奇聞,日日有新鮮,全球最陸軍的夢想似乎並不只是夢。所有的大兵都信心十足,特別是唐寧根據火力推斷出他們能夠以300敵一萬的「振奮士氣」的結論之後,這些海軍陸戰隊員們更是驕傲自信。

一伙雇佣兵能對雇主這麼有歸屬感,是古往今來整個佣兵史上聞所的事情。

強將手下無弱兵,沒曾想到香港總督這里也是這樣,大語言學家總督有一個助理,名叫威妥瑪,這是香港的譯法,其實是托馬斯韋德,香港譯法不僅把順序變成了中國人的習慣,還弄得像個中國人,好吧,既然是威妥瑪自己翻譯的,就隨他吧。不錯,這位漢學家威妥瑪大量翻譯了中文與英文的人名、地名、物名,1845年開始做香港最高法院的廣東話翻譯,46年時又在上海做中文副領事,還在太平軍鬧得最凶的當口清廷無法有效管理海關時做過上海海關稅務司,正是唐寧要物色的中文拼音化的頂尖人才。

英國人當然對從官員變成商人、技術人員沒有心理障礙,只要項目有足夠的吸引力。這一對兒語言學家官員對中文打字機完全無法想象,這似乎太有難度了吧?要知道,打字機的出現,是很多大師驚呼「漢字走到末日」的時刻啊。沒辦法,唐寧只能大概解釋一下一個小而強大的「隨機存儲器」的威力,也就是敲一個鍵,瞬間邏輯電路就能把6000個漢字中相應的一個或者幾個存在隨機存儲器中的地址找到的神級發明。

液晶這種東西就不要說了,免得嚇壞人家。

顯然這是一個改變歷史的項目,語言學家對量產鋼和造大船沒什麼感覺,能造中文打字機,這對他們可是致命的——名垂青史啊。別說是香港總督,換英國首相來他都不干,願意加入唐寧的非字母文字打字機計劃。

當然,不能讓兩位大好前途的官員放棄工作,反正他們天高皇帝遠,英國政府也看不住他們,把研發的一部分團隊放在香港也可以,于是,香港總督和港督助理居然成了IBM香港總部的秘密雇員,這開發陣容真是太強大了。

于是,大家將會看到奇怪的一幕,香港總督和助理不干什麼正事,經常跑到附近的IBM開發團隊去指導工作,甚至把團隊叫到總督府去「訓話」。

寶寧總督這個對工人很好的曾經的工廠主這一次還帶來了國際學院項目扶持的香港幾家孤兒院的院長和一些可愛的孩子。唐寧對總督大人現在正在進行的讓中國人成為港府中下層官員,參加陪審團,成為律師等做法大加贊賞,大筆一揮,送給這些孤兒院什麼的大量的經費,還成立了自己的國際學園之外的一所學校——春田花花幼稚園。教育從女圭女圭抓起。

這篇小說不錯推薦先看到這里加收藏看完了發表些評論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維多利亞的秘密最新章節 | 維多利亞的秘密全文閱讀 | 維多利亞的秘密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