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的秘密 第105節第105章 黑之契約者

作者 ︰ 姑射山人

這是在為他的排除奧地利的北德意志統一尋找科學理論呢。

唐寧微笑︰「同意日爾曼人相當優秀。我的慕尼黑汽車廠運行之良好,遠超我的預想,德意志民族確實是偉大。要說遺傳啊,那還真是有一定的遺傳。不過,遺傳的因素並不是主體。我可以舉一個動物的例子,有一個觀察猩猩的動物學家做過多年的研究,發現一種猩猩相當聰明,會用石頭砸開堅果堅硬的殼。你猜我們人類的近親這麼聰明的動物學會這種技術需要多少時間?嘿嘿,需要十二年左右!

你可能以為猩猩比人類笨多了,根本無法跟人類比。這個觀點是錯的!大自然最公平,物理規律對大家都是一樣的,你得到了某種能力,總是要以付出另一種妥協為代價,越聰明的動物需要的幼年期越長。成年猩猩跟成年人類的聰明程度當然是沒法比的,可是幼年猩猩比幼年人類更聰明!這個道理跟大多數的小牛犢、小羊羔生下來沒幾天就可以四處亂跑,有很強大的照顧自己的能力是一樣的。聰明與愚笨的大腦構成的材料都是一樣的,越是聰明的動物,越不能在大腦中預定遺傳的知識,把所有的大腦資源用來學習和容納學習的能力才是聰明的特點,這就需要的成長時間,遺傳在智慧中扮演的角色遠遠沒有後天學習重要。

血統重要還是文化重要?實際上在智慧上,文化本位比血統本位更重要,君權神授,血統本位實際上是落後的不正確的觀點,整個人類的學習能力大致是相當的,給嬰兒一個優秀的成長環境,他們就能獲得優秀的才能。我這可不是空口說白話,奧托可以到倫敦國際學員看看全世界各人種的學習成績,都相當的優秀,這些都是人類的精英。」

俾斯麥還是沒有放棄,說︰「道理也許是對的,可是只有以我們日耳曼人血統為主體的國家才能培育出德意志文化,我比較傾向于把德意志文化邦國更緊密地聯合起來,成為一個更偉大的帝國,這樣才能跟法國和英國競爭,不知道您怎麼看?」

唐寧︰「這個倒是,現在的德意志邦聯太松散了。」

俾斯麥大喜︰「真高興盧森堡大公能贊同這一點,只要我們德意志團結一心,絕對不比英國和法國差勁。只可惜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是我們統一的一大障礙。」

唐寧微笑道︰「普魯士有的是機會,我唯一擔心的是普魯士的國王大權在握,就算有你這樣出色的人才,也無法延續普魯士的政策太久。王權可以壓制傻乎乎的反對派的聲音,但它的弊端也是嚴重的,一旦沒有智慧的國王上台,一切都毀了,百年大計,君主還是少發揮作用的好。讓一切聲音都听到,讓最小的利益都被考慮到,這才是長久之計。所有的政策都是利益的平衡,一小撮人口代表的是一項政策需要完善的細節。最出色的人才不是用暴力壓制對方,而是耐心地講道理,把和平勸說當成戰爭的藝術,暴力則作為不輕易使用的後盾。

你想統一德意志,我還想歐洲各國建立聯邦呢,建立歐洲議會,永遠通過商談來解決爭端。可惜,這都是夢想,一個宗教爭端就差點毀了我小小的盧森堡。」

俾斯麥笑眯眯地道︰「世界上只有溫莎大公有這個威望敢徹底挑戰基督教。不如我們達成君子協定,你助我統一德意志,而後再統一歐洲,哈哈,您的夢想比我偉大多了,歐洲的統一,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西鄉隆盛听了翻譯的嘀咕,興奮地加入︰「助我們日本來統一亞洲吧!」

唐寧和俾斯麥都鄙夷地看了西鄉一眼,看來西鄉以為有了fn-1855就可以橫行天下了。大公大人要有意統一亞洲,那也是通過東印度公司,什麼時候也輪不到日本,現在連煉鋼還沒學會的國家。

唐寧︰「日本還是先把阿拉斯加的礦找妥吧,誒,大家來看看我設計的雪地摩托!」

這個事情西鄉很關心,而俾斯麥似乎也得到了大公對于德意志統一的初步肯定,兩人興致盎然地觀摩雪地摩托的小模型。

俾斯麥一眼看到履帶,說︰「咦?這個叫什麼?似乎擁有很強的越野能力。」

唐寧嚇一跳,不會俾斯麥會通過這個聯想到造坦克吧?還好,內燃機還沒發明,普魯士人再聰明也不可能現在發明坦克。

釋然的唐寧悠然講解這種「靈感來源于美國人的拖拉機」的履帶,有效解決雪里里車輪下陷以及打滑的問題。

從小喜愛騎馬的大公夫人最喜歡各種交通工具,她對這種能在雪地里飛馳的載具相當感興趣,真是個女車迷。

俾斯麥是三句話不離本行,說︰「拿破侖大帝當年要是有這貨,俄國人早被滅了,哈哈,與大公為敵真是可怕!」

唐寧︰「您客氣了,你們普魯士陸軍悄然裝備了後裝線膛槍,這才叫我大吃一驚,我還以為對付普魯士軍隊就像鎮壓印度土兵叛亂一樣輕松呢,還好奧托一直在普魯士拖國王的後腿,使他不敢輕易進攻,救了我們一命,西鄉,你知不知道你的小命很可能是俾斯麥先生救的?」

听了萬次郎的翻譯之後,西鄉隆盛正經向俾斯麥鞠了個躬,俾斯麥不禁著惱,這不是硬派他背叛祖國嗎?

說到步槍,俾斯麥已經從毛奇那里听到風聲,薩摩佣兵的步槍才叫可怕,乘著現在雙方關系似乎不錯,要求瞅一眼那種步槍。

西鄉隆盛還以為這種國之利器不可輕易示人,沒想到唐寧很大方,叫一個助手把一枝fn-1855拿來給俾斯麥看,還巨細無疑地教他使用。

「軍迷」俾斯麥深深地被這種金屬定裝彈步槍吸引了,毛奇參謀長果然判斷正確,一萬普魯士大軍遇到裝備了這種先進步槍的2000多軍隊,即使能勝也是慘勝。

俾斯麥厚顏無恥地希望唐寧供應普魯士一批這樣的步槍,當然遭到拒絕,不過唐寧說︰「我最不喜歡打仗了,更不希望跟普魯士這麼擅長打仗的大軍開戰,所以才讓你看看我們的武器,哪有賣給你們的道理?我估計你們知道它的存在之後,能夠在幾年之內仿制出來吧,普魯士人在軍事裝備上的天賦我最敬佩了。嘿嘿,所以,我不妨告訴你,等你們制造出類似的步槍來的時候,我們又會更進一層樓了。步槍的後座力是最沒用的東西,但是變廢為寶是我的強項,這種力也可以成為自動上膛的動力,我即將設計一種能夠靠後座力自動上膛的可以連續射擊的步槍,它的射速可達每分鐘600發以上,足以壓制數以倍計的軍隊,我現在就正式告訴你,希望咱們永遠不要開戰,而且我不信我這麼一說你們也能造出來!」

俾斯麥驚疑不定地看著自信滿滿地大公志得意滿地拍著fn-1855的槍身,腦子里似乎正在籌劃著那種射速達600發的步槍之王。

唐寧當然用不著對俾斯麥虛言恫嚇,他沒說出來的部分更嚇人。他腦子里的步槍之王是西德hk-g11,這貨跟另一種步槍之王,蘇聯人發明的ak47走的是兩條完全不同的極端之路,ak47的王者風範在于它的機構非常簡單,當然也就對制造工藝要求很低,零件的結合松散還使其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全球稱冠,對于請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干仗的蘇聯人來說再合適不過。ak47最邪惡的地方在于它極易仿制,它的面世給全世界的戰爭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就像潘多拉魔盒釋放了各種妖魔鬼怪似的。那些生產能力低下的勢力也都能學會造殺傷力極大的突擊步槍,對列強陸戰影響巨大。

g11的結構是相當復雜的,這是愛好和平不願意戰爭技術發展太快的唐寧想到的最復雜最不易仿制的方案,它屬于犢牛式槍身,一種彈匣和銃機位于扳機後方銃托結合的槍械設計,無槍托,有效地減輕重量,因為g11的槍機是比較重的,必須使用減重方案。

要說清楚g11的槍機,首先要講它最革新之處,在于「返璞歸真」,去掉了彈殼設計!這個剛剛由fn-1855領餃主演的金屬定裝彈時代很快又有一位足以顛覆的大牌兒登場。它的推進藥被壓成方形以在有限的空間盡量多地填裝火藥,粘在子彈尾部,彈匣與槍管平行,一個直徑與子彈相仿的圓盤負責上鏜,圓盤中央有一道彈溝,當圓盤旋轉到彈溝與上方的子彈平行時,子彈上鏜。

旋轉式槍鏜的好處在于每當槍鏜旋轉到與子彈平行就會壓入一粒子彈,這就帶來了源源不絕的裝彈動力。經過巧妙的設計,後座力使槍管、槍鏜、彈匣及相關機械組件在槍身內後移,後移的目的在單發及全自動模式時是為了將後座能量消散以減少後座力,在三連發模式就會觸動其他機械使得有多兩發子彈在後移期間發射,當後移完畢時,總共三發就都已經射了出去,這就做到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完成發射三發子彈。也就是說,巧妙利用後座力失去圓盤,能夠實現已經被實戰證明過的高效命中目標的三連發,而且是在一次後座力之中實現的,速度極快,事實上能在十八分之一秒的時間實現三連發,並且因為後座力消散使這三發子彈的彈孔分布在狹小的空間,提高命中率,這是g11的獨門絕技,一項令軍迷們瘋狂的絕活兒。

g11射程為400米,裝備瞄準鏡,遠程時點射擊殺目標,移動中三連發制敵,需要火力支援時能以每分鐘600發的速度壓制敵軍。因為無彈殼,重量要比等威力的金屬子彈節省一半的空間和重量。突擊步槍的代表作北約m16和ak47用最長的彈匣也只有30發子彈,g11是裝備50發。重量上g11稍重,裝滿彈藥之後4。3公斤,而m16為4公斤。

正因為無彈殼,對發射藥的要求又上了一個台階,為防止誤爆,需要的引爆溫度超過100度,此為高燃點溫度推進劑。

對付渣陸軍用fn-1855足矣,對付普魯士這樣的神陸軍就用g11,看看誰更神。大公的權威豈容任何人挑釁?這一次真是太危險了,薩摩佣兵若被普魯士毀滅,讓他的老臉往哪兒擱?

瑞士精密儀器制造出來的數控機床生產出來的g11和定裝後膛炮將用在下一輪的唐家軍中,那時的沖突就不是打幾槍就跑了,我堂堂不列顛與荷蘭雙料東印度公司,史上兩個最牛黑社會合體的黑道至尊豈能默默無聞?

這個g11就不會再叫fn-1857了,直接給個名字︰黑之契約者。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維多利亞的秘密最新章節 | 維多利亞的秘密全文閱讀 | 維多利亞的秘密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