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趕一街,一街趕千年」。作為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民族傳統盛會,它既是滇西部最為古老而繁榮的貿易集市,也是理市各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民間文藝體育大交流的盛大節日。「賽馬唱歌做買賣」是其千年不變的主題。忙碌了近一個月的眾人紛紛給自己放了個假,一大早不管男女老幼都盛裝打扮,結伴而行。筱瑜今天頭戴色彩鮮艷的紅色繡花頭巾,繡花頭帕上端精心梳理出茂密雪白的絨毛,如同點蒼山封頂的皚皚白雪,及腰的長發綁成四發辮纏在頭頂,系以大紅色絨線,形如滿月,一側垂下雪白的纓穗飄飄灑灑,手上帶著粗夾細的一組十幾個的銀手鐲,仍舊一件白色右衽大襟衣,外加紅色領褂和圍腰,只不過圍腰是用楊梅汁浸染的,中間一副蠟染的孔雀開屏,邊角再用針線刺繡出一條色彩艷麗的花環,和領褂的花花草草相互呼應。
筱瑜和張家兄弟一樣都是第一次看到三月街的盛況,猶如進了大觀園的劉姥姥覺得兩只眼楮根本不夠看。古城的主大街縱貫南北,街道兩旁青瓦坡頂的白族民居、商店、作坊相聯,一派古樸風貌。街道是棋盤式格局,素有九街十八巷之稱,多為青石鋪路,石頭壘牆。盛裝的人們在廣場載歌載舞,街市里也是熱鬧非凡,街道兩邊擺滿了裝的滿滿的籮筐,也有將染布鋪在地上,擺上玲瑯滿目的小飾品,每隔不遠就會有賣小吃的,像雞豌豆涼粉、木瓜水、牛干巴應有盡有,尤其是那乳扇在炭火上一烤,一邊涂抹豆沙、巧克力、女乃油、果醬等等醬料,一邊用一根筷子將乳扇卷起來,再烤一烤,那味兒微酸里一股清淡的牛女乃香,鑽進鼻子里就讓人拔不動腿,于是張家兄弟立時決定今天的逛街計劃改成兩輪,第一輪當然是帶著小鬼頭們從街頭到街尾一家一家的吃。
吃飽喝足的眾小孩被分成了幾波,小楊氏帶著部分貪玩的依舊去廣場看表演和比賽;筱女乃女乃帶著愛美的趕趟兒去挑玉石銀器,在這里有句俗話叫做「看一個人家里有沒有錢只需看他家的房子,看一個姑娘有沒有私房錢只需看她身上的首飾」,建蓋一所像樣的住房,是白族人花畢生精力的大事,而愛美的姑娘們則喜歡把所有的私房錢花在淘換精美的首飾上,滇省靠近緬國,經由茶馬古道運進了大量廉價的玉石,是姑娘們頭上、身上首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歷來月街最受女子熱捧的;張家兄弟和楊大姑帶領的則是龐大的考察團,分兩隊分別從街頭和結尾開始對著手工藝攤子一家一家的逛,待到太陽快落山時才滿載而歸。今日月街一日游最為興奮的便是大張,發掘了一家很有潛力的披肩生產廠家,已經越好明日去廠子里拜訪,80年代初的國營企業職工還是很敬業的,在全州放假的情況下任然堅持著自己的崗位,如此熱情周到的服務注定了與大張有緣,在十幾年後該廠的廠長看著周圍一個個倒閉的兄弟企業無不感嘆當時的明智。
晚上回到家的眾人還是胃滿肚圓,實在是打包的小吃太多了,樂得煮婦們免了下廚的工作,只將剩的豆糕、破酥裝碟擺在了正堂,肚子餓了自己去取來吃。被月街隆重盛大的場面震撼了一把的筱瑜,突發奇想的決定繡一系列的白族生活畫卷,定名為「白族人的一天」,以楊新麗家為藍本,描述了一家五口一天的生活場景,挑選了楊新麗早上起來梳妝、上山采割板藍根、大楊氏下廚、楊紹升下田插秧、五口人在院子里染布以及拿著布匹到集市售賣這幾個場景,提議一經提出,得到了楊大家熱烈追捧,在楊村人心中,被大巫神教導過一年的筱瑜就是聖女的化身,能入筱瑜的繡畫那是何等榮幸的事情啊,尤其是楊新麗立刻擺出了造型,臭美得令人噴飯。作為行動派的大小張從中又看到了商機,提出了獲得繡品展示權的申請,展品賣不賣是作者的事,但人氣一旦聚攏來了自己的商品自然就好賣了。沒過幾天,b市各大報紙開始陸續連載一篇游記,講述作者以游客的身份在理市體會到的點點滴滴,秀美神秘的蒼山、壯闊博大的洱海、千奇百怪的滇省十八怪和美味絕倫的滇味小吃迷倒了一眾讀者,引發了國內第一輪旅游熱潮,也揭開了白族千百年來神秘的面紗,為張家即將開業的店鋪吊足了胃口、造足了勢。
「白族人的一天」是一個繁雜浩大的工程,筱瑜打算讓梳妝圖、下廚圖這兩幅小場景的繡圖用發繡來制作,在昏暗閉塞的空間里,通過黑白亮色的線條描繪溫馨靜宜的畫面;其他全部用普通蘇繡來完成,清麗絕倫的湖光山色透過明快艷麗的繡線一一展現,其中場面最浩大的染布圖和街市售賣圖則用一副雙面繡來整體呈現。傾筱瑜個人之力肯定是不能如期完成的,于是筱女乃女乃加入了陣營,楊新麗姐妹在做模特之余也來打打下手,她們早已經到了學習刺繡的年紀,這麼龐大的刺繡工作正好可以從中系統的學習。忙了屋里的事,春耕自然使不上力了,張家兄弟便自告奮勇的包攬了筱家責任田的春耕工作,于是諸如被牛倒追、裝不上犁耙、被螞蟥叮得滿田埂亂跑之類的笑話每天都層出不窮的上演,讓楊村人結結實實的感受到——城里來的書生原來是這麼的可樂!
愉快的鄉村生活眨眼而過,等到五月中旬時,蘭花交流會的舉辦時間已經近在咫尺,張家兄弟收拾行囊回了b市,整理隨行禮品,無緣看到所有繡品的完工,但他們帶走了楊村人的企盼,所有人的生活都將在這一役後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