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賈似道(連載) 第154章 出城(文字)

作者 ︰ 華夏九洲

流民潮來的速度要比所有人想像的都要來的快的多。嘉熙二年四月的最後一天,當掌管臨安城各大城門的殿前司兵卒一覺醒來就發現,不過一夜功夫,臨安城下已經盡皆都被密密麻麻、蓬頭垢面的流民所佔據。人頭攢動,怕是不下十余萬流民。

而在視線可及的地方,能夠清楚的看到還有更多的流民正以臨安城為中心,聚攏而來。

消息自然也被第一時間送到了皇城趙昀的案頭上。本來還沒有睜眼的趙昀听到這個消息,自然是睡意全無,慌忙召見群臣,不過小半個時辰,太和殿中卻是已經站滿了還在京中的文武群臣。

太和殿中,百官按官階而立。就連甚少上朝的榮王爺,也是罕見的出現在了這朝會上。

其實在徽州地震之後,朝中很多人就都已經預料到會有大批的流民潮出現,畢竟能夠讓臨安城都有震感的地震,在大宋朝已經是百年難遇了。加上之前傳的不甚廣的各地旱情,這些事情在朝中本就不是什麼秘密。可是,預料到是一方面,真正的面對又是另一方面了。

所有人都沒有想到,流民潮會來的如此之快,人數如此之多,不過小半個月的功夫,這第一批流民就已經到了臨安城下,而且據說僅僅一夜功夫臨安府外的流民人數就已經超過了二十萬人。

二十萬人的流民,對臨安城逾百萬的人口來說,並不算什麼,可是這二十萬顯然並不是所有的流民。而僅僅是第一批流民而已,而且這些流民顯然都是距離臨安很近之地的流民,更遠的流民此刻肯定還在路上。

第一批的流民就已經如此之多,那這一次的流民潮會是何等洶涌,想想就讓朝中群臣從心底趕到無力。

太和殿中,已經升任臨安府知府的賈似道自然是有份在列的,而且位置還是很靠前的。只是,今天這朝會卻是沒有看到賈似道的人影。

各個大臣,看著那空無一人的席位,卻是同一月前又有不同。作為最為年輕的入閣重臣,二十余天前賈似道是何等風光?可是如今,許多人臉上都是充滿了幸災樂禍之色。

從賈似道上任到如今也不過是二十多天的功夫,這些天賈似道四處籌糧、宴請那些富商巨賈根本不是秘密。有沒有收獲其實只要消息稍微靈通點的都知道,賈似道那是處處踫壁。這二十多天的功夫,即便是由趙昀的支持,怕是也不可能在短短的二十多天的時間內,籌措到足夠養活那城外二十余萬流民的糧食。

更重要的是,如今出現在城外的二十萬流民,顯然不會是全部。受災百姓據說已經達到百萬之數,再加上按些流寇四處燒殺搶掠所引起的恐慌,流民怕是只會更多。

國庫僅有的那些糧食為了支持孟珙的襄陽之戰已經大多都運往鄂州,史嵩之和余天錫離開臨安城帶走的更是臨安城中為數不多的糧食中的一大半。

手中無糧,面對這有可能到來的逾百萬流民,賈似道這臨安府知府的結果會如何,不問自知。

一個時辰後,來自皇城的旨意也到了臨安府。

關閉臨安城各大城門,不得放任何一個流民入城;著令臨安知府賈似道即刻主持賑災事宜,不得有誤。這是趙昀面對蜂擁而至的流民在朝會上同朝中大臣商量了半天達成的唯一辦法。

卻是將所有的事情都一股腦的扔給了賈似道。

對這樣一個旨意,賈似道其實並不意外,甚至可以說,在好幾天前他就已經知道了當流民到達的時候會有這樣一個詔令。

他一直在臨安府中等的也正是這樣一個詔令。而且顯然不是他一個人在等,一大早,臨安府大大小小的官吏包括殿前司營指揮使以上的將領盡皆都被召到了臨安府府衙中。

賈似道是第一次知道,他的臨安府中到底有多少官吏,殿前司中又到底有多少軍將。

密密麻麻不下千余人的龐大官吏隊伍,臨安府府衙自然是不夠站的。所以就連府衙外的天井中也都站滿了官吏,這還僅僅是臨安府中的有品的官吏,而且還不斷有官吏正在趕來加入這吏員大軍中。

董宋臣拿著趙昀的旨意到達臨安府的時候,受召前來的臨安府官吏已經就要排到臨安府衙外了。

送走了傳旨的董宋臣,隨著賈似道擊掌,十余個沉甸甸的還貼著內庫封條的箱子在百余個內殿直禁軍的護衛下從臨安府府衙外的廣場上的五輛馬車上抬了下來放在了府衙前的天井中。

看到這些還貼著內庫封條的箱子,一眾臨安府官吏不由自主的一陣騷動。不過看到立足在回廊上的賈似道,這騷動很快就平息。

賈似道對著趙毅輕輕點頭,隨著趙毅揮手,十余聲刀響之後,所有的箱子都被打開。

「嘩!」

隨著箱子被打開,原本心思活絡有些準備的吏員們,再也不能保持鎮定,嘩聲四起,安靜的官吏群陡然間如潮水般翻涌起來。

整整十五個箱子,每個箱子里面都密密麻麻放滿了銀元寶。在陽光的照射下,讓人幾乎不敢直視。

賈似道冷冷的看著這些站立的吏員,沒有制止。這些人,他感到面熟的怕是僅只百分之一,能夠叫出名字,怕是更是不足二十個人。

想過臨安府會有足夠的吏員夠他使用,只是他沒有想到,當這些他基本上連見都沒見過的吏員都站在面前的時候,竟然會是這樣的多。

騷動持續了足足盞茶的功夫,才逐漸停歇。

無數雙眼楮聚焦到了賈似道身上。

「這是聖上從內庫中撥給本官的十五萬兩銀子。除本官外,四品百兩,五品八十兩;六品六十兩,七品四十兩;七品下每個吏員二十兩,爾等只需在事後到通判房中登記即刻領到這些銀子。」

偌大的臨安府府衙,瞬間一片死寂。

相對于看到這些銀子的震驚,賈似道這番話帶給這些官吏的驚訝要更甚。沒有人想到,听到的會是這樣一番話。這是要做什麼?瓜分皇上的銀兩嗎?

「你們不用擔心,這些銀子不是本官貪墨的,而是聖上賞給你們的。至于為什麼賞給你們,听完本官後面的話,你們就知道了。

剛剛的聖旨爾等也都听到了,如今臨安城外有數十萬的流民匯聚,而且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的流民出現在臨安城外。接下來這一段時間,聖上需要你們真正的為我大宋著想,盡心為朝廷辦事。這些銀子,算是提前賞給你們的。」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听到這里,底下的臨安府官吏們心中總算是安心了。

「不要高興的太早。」等到高呼萬歲的聲音逐漸消散,賈似道陡然笑了,繼續道︰「此次賑災,臨安府和本官全權負責,殿前司輔助,想必你們剛剛從聖旨上也都听到了。」

「下官等唯大人馬首是瞻!」

「呵呵,不要著急表忠心。該賞賜給你們的銀子,聖上已經給你們了。本官丑話說在前面,如果此次賑災中,有人敢給本官拖後腿,貪墨糧餉,克扣糧食,索要賄賂,不盡心辦事者,本官肯定會讓你們後悔今日拿了這白花花的銀子。本官不會給任何人狡辯的機會,只有三個字給你們,殺無赦!」

「嘩!」

一眾官吏听到賈似道這殺無赦三個字之後,頓時一片嘩然。不過,這騷動很快就又安靜了下來,很多人眼中都露出不以為然之色。

太祖有旨,刑不上士大夫。

沒有人認為賈似道真的敢作出這樣大不道之事。

對下面一眾官吏的神色賈似道自然都看到眼里,不過他並打算繼續費這口舌。

「該說本官都已經說了,諸位同僚可以前往通判房領取銀子以及本官劃分給你們的任務了。殿前司諸將留下即可。」

「下官等告退!」

不過片刻功夫,滿滿堂堂的不下千余位臨安府大大小小官吏就都蜂涌離去,前往通判房領銀子了,那里余賜正在等著他們。

殿前司來的軍將不多,不過百余位而已。

趙琦已經被趙昀擼去了殿前司指揮使的位置,賈似道如今也是暫領殿前司指揮使,至于曾經跟賈似道起過沖突的殿前司副指揮使鄭闊,這場中卻是沒有看到。

不過這些自然跟賈似道沒有關系,他不來賈似道也懶得問。

「這里,還有五萬兩餉銀,也是聖上賞賜給殿前司的。留下兩萬輛你們這些人分了,剩余三萬兩全部充作餉銀分發各部。」

「謝大人!」

兩百多位殿前司將領听到賈似道這話無不大喜,齊齊躬身道。

「不要謝我,要謝就謝聖上。該賞賜給你們的銀子,聖上已經賞給你們了。那三萬兩銀子,如果有誰敢克扣半分……嘿嘿,本官不介意再借用一下內殿直的軍刀。」

听到賈似道這話,原本心中還準備大寫小心思的都指揮使們,心中不由自主的一個哆嗦。

借一下內殿直的軍刀?

當初,賈似道上一次借內殿直的軍刀,可是親手砍下了一個綠林大盜的腦袋。這件事,不是秘密。基本上所有的殿前司兵卒都知道,因為他們本就是目擊者。

借軍刀,也就說要親手宰了他們了。

「末將等不敢!」

不管心中到底是怕還是不怕,這個時候卻是沒有任何一個人敢表現出來。

對這些殿前司軍將的恭敬,賈似道不置可否。正如他對待那些已經一窩蜂去領銀子的臨安府官吏們的話一樣。他知道有些話,說出來永遠是沒有多少效力的,這些老油條顯然都不是嚇大的。

不過,這些賈似道心中都清楚。

信還是不信,都跟他沒有任何的關系。他只需要把丑話說在前面,至于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就要看他們這些人會怎麼做了。

「現在,你們帶著銀子回去把餉銀都發下去,然後整隊跟本官出城。」

「啊!」

「大人,聖上已經下詔封了城門,我們如何出去?」

「是啊大人!」

听到要出城,這些殿前司的軍將們,頓時急了。

「聖上是封了城門,不讓那些流民進來,可是本官不出城,怎麼賑災?給你們一個時辰的時間,一個時辰後,本官會在南門等你們。」

「是,大人!」

「末將遵命!」

听到要出城,一干將領的回應起來顯然就不是那麼心甘情願了。

對此,賈似道只是冷冷一笑。

……

賈似道到南門的時候,守衛城門的殿前司兵卒已經將南門前的流民統統驅趕到了數百步之外。因為有賈似道的命令,所以並沒有用什麼過激的手段,只是用箭一點點的將百姓驅趕開來。不過即便如此,依然很是有不少的百姓因為躲避踐踏而受傷。

之所以驅趕開來,是因為賈似道很擔心,一旦他放下吊橋,打開城門,那些流民們會一窩蜂的沖城。對這些飽受饑餓的流民來說,臨安城內才能給他們唯一的活路。

萬一彈壓不住,怕是這賑災還沒開始,整個臨安城就要被流民所佔據了。雖說如今臨安城外,只有不到二十萬人,雖說還在增加,可是這二十萬人相對于偌大的臨安城來說,顯然如今威脅還是不夠的。更何況,並不是二十萬人都聚集在南門外。

賈似道如此,只是為了以防萬一罷了。

畢竟,一旦那些流民真的腦袋一熱沖城了,那麼不用懷疑,朝廷肯定會選擇出動大軍將這些進入城中的流民驅趕出去,驅趕的時候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顯然誰都無法控制。

有備無患,自然是最好的了。

賈似道到了不久,臨安府千余吏員在內殿直禁軍的護衛下也到了,這些吏員顯然已經被分作了十余組。每個組里卻是都由一個官餃最高的官吏領頭,這些官吏的手中卻是都多了一些紙張。

「大人,一應計劃下官都已經分發下去,只是……」

余賜看了看那些明顯沒有當回事的官吏們,有些擔憂的對賈似道道。

「你是擔心他們做不好?完成不了任務?」

「正是!」

「呵呵,不用懷疑,他們肯定完成不了,這千余官吏,我不需要多,只需要能夠留下三成是可用之才,就足夠了,剩下的……嘿嘿。」

「那大人為何還要給他們盡皆賞賜銀子?要知道,那可是聖上從內庫中抽調出來給大人,讓大人買糧的……」

「噓!」

賈似道瞪了一眼神情有些激動的余賜一眼,「二十萬兩銀子,能買到多少糧食?你知道會有多少流民麼?我估計百萬之數怕是還是最為樂觀的估計了。既然都已經跟那鄭懷瑾等人達成了條件,就不用再多浪費這二十萬兩銀子了,」

「可是大人,如果被台諫知道,大人這可是欺君之罪……」

「我會稟告聖上的。何來欺君之罪?不僅會稟告聖上,而且這二十萬兩銀子,我也會原封不動的還給聖上,你就放心吧。」

「那大人為何還要將這些銀子用陛下的名義賞賜給那些官吏甚至還給殿前司兵卒做餉銀?他們必然會貪墨大半……」

「我知道他們會貪,這是我讓他們貪的。可是,如果我不讓他們貪的時候,他們還在貪……嘿嘿,我的銀子,不是那麼好拿的。

好了,這些事情都不重要。那些臨安府的官吏子生信不過,我肯定是更信不過的。所以,子生和平甫、公明就越好辛苦些了。出城之後,按照計劃,首先將各地難民按州府、族事劃分,切記不能讓他們聚集在一起,還要讓那些流民選出德高望重之人來做他們的首領;然後,讓殿前司兵卒帶著他們去伐木搭建房舍;還要留下足夠的地方,準備接納更多的流民。

只要這些流民不聚集在一起,那麼此次賑災,我們就成功了一大半了。告訴那些流民選出的主事者,哪一區域房舍搭建的夠快,搭建的多,秩序井然,本官會優先給他們提供足夠的糧食。還有藥材等物。唉……怎麼又給你說著系了,計劃上我們都推演很多遍了,辛苦了,子生!」

「下官等定不辱使命!大人盡可放心!」

就在兩人說話的功夫,一萬殿前司兵卒已經在殿前司都指揮使劉向的統領下趕到了臨安城南門。殿前司一共還有五萬兵卒,當然這五萬兵卒是報給兵部的,據賈似道估計殿前司實際上的兵卒人數應該還沒有四萬人。

如今城外流民匯聚,城內已經是人心惶惶。他自熱不可能將殿前司的兵卒都抽調出城,這個時候臨安城城內的安穩其實比城外還要重要。

畢竟,城外的流民缺衣少食,只要朝廷能夠提供糧食,安撫好他們。這些流民,就不會是多大事兒。如果城內亂了,那麼所謂的賑災就根本無從談起了。

看到劉向到了,賈似道拍拍余賜、周坦和秦壽三人的肩膀,猛然揮手。

在連串「嘎吱嘎吱!」的讓人壓根酸軟的聲響中,臨安城南門在城外無數已經等的心急如焚的流民注視下,緩緩洞開。

「城門開了!」

「城門開了!」

城外陡然傳來驚天動地的呼喊,緊接著就是無數密集的腳步聲傳來。

听到這聲音,賈似道神色不由自主的一變。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我是賈似道(連載)最新章節 | 我是賈似道(連載)全文閱讀 | 我是賈似道(連載)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