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文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第一百零四章
馬德華,男,1945年8月11日生,祖籍山東省武城縣,生于北京,回族,是北方昆劇劇院演員,國家一級演員。馬德華從小就熱愛中國的武術和京劇藝術,14歲便投身梨園,考入中國京劇院學習京劇。1982年,37歲的他加入《西游記》劇組,歷時6年,成功地塑造了「豬八戒」這個角色,該劇播出,轟動全國,他演繹的的豬八戒形象,既有貪吃貪色、懶惰愚笨這些普通人會有的弱點,而又憨厚可愛,不失忠勇,偶爾耍點小聰明,是孫悟空降妖除魔的得力助手,有英雄的一面,因此他演繹的八戒令人喜愛且難忘,成為難以超越的經典。也因馬德華的豬八戒形象太過經典,使他的演技很難再有突破,所以不管是參加活動還是演小品,馬德華都是以豬八戒的名義出現。2007年在傳奇神話立體電視劇《吳承恩與西游記》中再次扮演經典豬八戒。
1945年生,國家一級演員,出生于山東省武城縣,
馬德華生活照(20張)
原是北方昆曲劇院演員,1986年央視電視劇《西游記》中豬八戒的經典扮演者,此外2006年還主演了電視劇《老人的故事》、2007年在傳奇神話立體電視劇《吳承恩與西游記》中再次扮演經典豬八戒。馬德華在《西游記》中除了扮演豬八戒(配音︰里坡,王玉立)外,還飾演的角色有︰白毛猴、強盜、天蓬元帥、山神,二師兄等。
曾經為自己起藝名叫馬芮(rui),有一次患重感冒,到一家醫院就診。當時看病的人很多,他只好排隊等候。20分鐘後,值班護士在走廊里高聲叫到︰「馬丙!馬丙!」馬芮見無人應答,心想會不會是叫自己?當他走進診室,醫生卻問︰「你叫馬內?」馬芮只好將錯就錯地說︰「是的。」以免醫生尷尬而不快。診後來到化驗室。化驗完畢,化驗員大聲喊道︰「馬苗!誰是馬苗?馬苗的血化驗好了。」繼而到藥房取藥,藥劑師又喊他︰「馬茵!」最後到注射室,那位護士小姐拿走注射單就大笑起來︰「喲,這個病號怎麼叫馬肉?馬肉同志。該你注射了!」于是一針便扎到「馬肉」身上。正是因為這件事情,馬德華為了讓觀眾不再犯類似的錯誤,將「馬芮」改為通俗易懂的原名「馬德華」。
棄文從藝
馬德華飾演豬八戒
上世紀五十年代,清晨四五點鐘天還沒亮,北京的胡同里,一家早點鋪子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忙碌,跟著大人一起起床的還有一個八九歲的小男孩。在早點鋪子旁邊的空地上,就著路燈和早點鋪子的燈光,小男孩開始了每天早上必做的功課——練習武術,從五歲開始,無論冬夏,從未間斷過。于是每天早上,早點鋪旁邊練武術的小男孩成為這條街上的一道風景。
1945年,馬德華出生在北京一戶個體商人家庭,父母都是山東人,早年來到北京經營一家小吃店。馬德華兄弟四個,他排行第三,因為從小便是出了名的淘氣,人送外號「猴三兒」。馬德華的父親年輕的時候就喜歡練武術,後來他也教幾個孩子學習武術。生性活潑好動的馬德華很快愛上了這項運動,一來可以強身健體,二來還可以迎來眾多小伙伴們的夸贊。父親見馬德華練得最用心,就帶他到處去拜名師學藝,參加體校、武術隊等。
除了武術,馬德華還有一個愛好——京劇。鄰居一位老工人沒有兒子,就認馬德華做干兒子。老人喜歡听京劇,每個星期,都帶馬德華到朝陽門外的新生劇場去看戲。舞台上那些穿著五顏六色的戲服、插著旗子、威風凜凜的武角立刻吸引了他,「當時我就喜歡上了,看那個武松就覺得特棒,我回家就把父親給我做的槍都別身上裝武松、扮俠客,那個時候就覺得長大以後我應該做一個行俠仗義的人」。
馬德華(15張)
中學時馬德華進了民族學院附中。在學校里他仍然是有名的淘氣包「猴三兒」,被老師罰站、找家長是經常的事情。每次找家長都免不了要挨父親的一頓揍。家里幾代都是商人,父親特別希望幾個孩子能好好學習,將來做一個有學問的人,因此對馬德華的管教也特別嚴格。然而馬德華的興趣點並不在讀書上面,武術和京劇佔了他的大部分注意力。于是初二那年,14歲的馬德華開始和班里幾個愛好文藝的學生一起商量要考戲校和中國京劇院。
那個時候要考京劇院需要有學校的證明和戶口本,這就意味著擺在馬德華面前的有兩道關︰學校和家長。首先學校不希望這些孩子放棄文化知識的學習,馬德華和幾個學生就找到了民族學院的院長,「當時也知道老師說的都對,可是心里就有一種怎麼也拉不回來的勁頭,也許是注定要走文藝這條路的吧」。經過幾番交涉,學校終于給開出了證明。
馬德華(9張)
有了證明,接下來就是戶口本的問題了,「那時候家里的戶口本都是鎖在小匣子里的,鑰匙在我媽身上,我媽從小比較寵我,我就偷偷跟她說先瞞著我爸把戶口本拿出來去考試,考完了再說。當時想幾千人里面挑幾十個,不一定考上考不上呢,考不上也就不用跟我爸說了」。然後馬德華就拿著自己攢的兩塊錢去中國京劇院報名考試了。
棍棒下學戲
清晨,伴隨著一串自行車鈴聲,郵遞員來到馬德華家門口︰「你們家的信,好像是錄取通知書!」正好站在院子里的父親接過了信,撕開一看,頓時火冒三丈。馬德華背著父親偷偷去考京劇院的事情終于露餡了。整整一天,馬德華站在院子里沒敢進屋,只要一看見他,父親便怒不可竭。最後馬德華的干爹過來勸道︰「孩子是去學他安身立命、養家糊口的本事,又不是去偷去搶,他願意學什麼就讓他去學吧。文化知識以後還可以再學,學藝要是過了年齡可就學不了了。」經過幾番勸說,父親終于同意了,並跟馬德華約法三章︰不管受多大苦不能回家哭訴,不管遭多大罪不能半途而廢,要學就要一門心思干好,不能讓京劇院退回來。
1959年,14歲的馬德華進入中國京劇院開始學習京劇藝術。京劇,一招一式都是功夫,其中所受的苦自是不必說的。「那個時候不叫學戲,叫打戲,打罵是經常的事。戲曲演員練哪一個功都沒有舒服的。每天就是沒完沒了地拿頂(靠牆倒立)、側手翻、 子跳、喊嗓子等。當時年齡小,對老師的嚴格恨得牙根癢癢,長大了開始唱戲以後,就開始感謝老師。那時候我放假回家洗澡,月兌下衣服身上全是青一塊紫一塊的,都是老師打的。我媽看見了心疼得不得了,可我從來沒說過一聲苦,因為和父親約法三章,心里一直憋著一口勁。」
即使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生性活潑的馬德華仍然沒有忘記淘氣,只要是調皮搗蛋出ど蛾子的事肯定都有他一個,久而久之老師開始讓他演丑角。然而武生、大英雄一直是馬德華的夢想,讓他演丑角,他是一千一萬個不願意。京劇院的很多老先生也都來開導他,後來馬德華慢慢地知道丑角其實是非常難的,所謂「無丑不成戲」,所有的旦角都離不開丑角。想通了以後,馬德華開始在丑行里下了很大的工夫。「其實我學丑行身體條件並不是很好。丑角都是又矮又丑的,一台戲腿都要彎著。我的身高在戲劇里邊偏高。但是一旦作為一個丑角,深入到里面去學習以後你就會發現有很多東西是其他角色根本學不到的。」
馬德華在京劇院學了兩年,之後就留在了京劇團開始演戲。「我第一次演出演的是《鬧天宮》里的土地神,就是看蟠桃園的那個。開始的時候確實有點緊張,上了戲台你就會意識到平時訓練的重要性了,很多東西靠的就是平時的積累。那個時候我們還是以學戲為主,人家有演出我們就跟著上。」沒多久馬德華就被調到了北方昆劇院,繼續演丑行。那段時間馬德華意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他發現自己有那麼多需要學習的東西。「昆曲是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在中國算是京劇的鼻祖。昆丑比京劇里的丑角技藝高,有些戲都失傳了。我到北方昆劇院後繼續演丑行,空余時間也學點日語,研究日本的能樂。」
文化大革命期間,昆劇院解散,停止了一切演出,馬德華開始演樣板戲︰《沙家 》、《智取威虎山》、《杜鵑山》等等。文革後,他回到昆劇院繼續演戲,之後沒多久,便傳出了中央電視台要拍《西游記》的消息。「我那時候正在演《大鬧芭蕉洞》的舞台劇,在里面就飾演豬八戒這個角色。當時朋友就跟我說︰中央電視台的楊潔導演準備拍《西游記》,在全國招演員,你應該去試試,你很適合演豬八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