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讓盡時淵設台緣由︰
一則,盡時淵尚處練氣,能獲得的貢獻有限,難以在庫房換取好東西。若是去講經台設台,可獲得的貢獻度蔚為可觀。
二則,講經台歷來只有結丹及以上修士設台,听講所需貢獻雖不多,但以練氣修為需要賺取,亦需花些功夫,未能練氣的觀想期記名弟子則更加艱難。若盡時淵設台,以其練氣修為,听講所需貢獻必然極低,可惠及大量觀想期弟子。
三則,也是最緊要之處。再沒人比長老們更清楚,盡時淵這位堂堂謫仙子轉世之人,身懷何寶了。她曾身為仙人的見識,所知功法、技法,各種丹符陣法,無一不是不傳之秘。連宋掌門亦不敢細問,以他們的修為及悟性,若問得多了,無異于要求盡時淵于南山傳下道統,這可不是小事,切不敢等閑視之。然記名弟子非做此想。他們所需無非是最為基礎的心——得、經驗,便是大路貨給他們講講亦可啟發。仙人的心得比之他們這樣尚模不著登仙門的修士,不知高明了多少,又無輕傳道統之虞,于南山無異于一大寶藏。記名弟子雖不起眼,卻是南山根基,記名弟子強大了,便是南山根基穩了。
是以盡時淵一听掌門真人此說,便有感其為南山傳承煞費苦心了。
然縱使宋掌門所料非錯,卻也只是與盡時淵相商,而非力求其行。概因設台一事耗神費力,他素知盡時淵修煉勤奮,若要其勞神設台,安知其樂意與否,是以並不強求,只道︰「我知你為築基耗費心神,設台一事尚可斟酌而行。」
果然盡時淵並未立即應承下來,卻也未拒絕宋掌門好意,見宋掌門語氣和緩,便答應回去考慮考慮。
得了她這句話,宋掌門已是安了一半的心,遂將此事撇過不提,只說起今日喚她前來之事︰「余師弟前日偶有所得,卻佔出一古怪卦象,我二人參詳多日不得甚解,便邀了徐師弟一道著卜筮堂推衍,卻著實得出一奇事。」
能讓南山掌門、首座及善卜筮的長老稱之為奇事,必非小可。盡時淵聞言不由神色一肅,卻見隋堂主取出一柄小巧銅鏡。此鏡亦是奇特,竟不見絲毫靈力波動,仿若凡人女子妝台上一柄再普通不過的梳妝鏡。
但此時取出此鏡必定有些緣故。
只見徐長老一指,這鏡上竟然出現了一個人的背影。再一細看,這人竟然活靈活現,望此鏡竟像是站在此人背後一般。
盡時淵便了然,原來是遙觀之法。
正不知此人何故,宋掌門也不賣關子,直接解釋道︰「此卦象本就奇特,卜筮堂推衍多日,方算出此人乃天命之人,我三人著手查訪,卻是我南山弟子。然奇便奇在此處。」
宋掌門略帶疑惑地捋了捋胡須︰「你且來看。」
宋掌門指了銅鏡,「此人于八年前我南山開山門收弟子時前來拜山,然當初測出他毫無資質,五行靈脈一脈也無,本該拒之門外。奈何其苦苦相求,招收之人見他已能觀想,便破例收了他做記名弟子,只做些辛苦雜役。以此人資質,更進一步只是妄想,果不其然,八年過去,如今已近二十,確是無法練氣,至今仍滯留觀想。這在凡人中本是平常,無靈脈自然無法練氣。然卦象顯示此人卻是天命之子無疑。我師兄弟百思不得其解,便尋你來一問。」
見宋掌門如此說,盡時淵自不會問什麼是否勘誤之類的廢話。他們幾位既推衍出此人是天命之子,則此人必是天命之子無疑。奇怪的便是,以南山這樣的修仙門宗,卜出個天命之子怎麼也能跟這一界的變遷扯上點關系,若此人真是凡人之資,則斷無可能。
盡時淵略微沉吟,卻也有些疑惑︰「晚輩如今修為尚淺,于推衍一道上毫無所覺。只是略有些猜測,卻也無法印證。」
宋掌門喚她來本就為此,她雖修為尚淺,無法推衍,卻有仙人的見識,或許能參詳一二。見盡時淵此說,宋掌門也是精神一振︰「且說來听听!」
盡時淵想了想︰「五行靈脈只是基礎靈脈其一,于五行之外尚有不少奇脈。因其極其罕見,一界或不能尋一,是以世人難知。此子若真是天命之人,或是奇脈亦未可知。只是我尚未見過本人,無法印證。」
宋掌門笑道︰「這卻也簡單,喚來一見便是。」
盡時淵卻搖了搖頭︰「雖做如此猜想,卻也難以解釋天命之子緣由。奇脈大多修煉艱難,縱此人為奇脈,如非大造化大機緣,卻也難以修成。若修為低微,卻又與天命之子有異。」
宋掌門卻不在意︰「余師弟這卦中,此天命之子于我南山並無大關礙。無論他是否奇脈,若他有機緣便可,無機緣我等亦不必強求。」
見宋掌門言下之意,此人于南山並非勢在必得,盡時淵這才笑道︰「既如此,不如晚輩前去看看,若他確是個可造之才,晚輩便送他個機緣吧。」
見盡時淵願意接下這攬子事,宋掌門大喜過望,卻又隱晦提及若此子可教,還望盡時淵提點其心向南山。盡時淵自不會推辭。
只是此時無論是宋掌門、余首座等,還是盡時淵,都未曾料到這個所謂的天命之子的天命,竟是著落在盡時淵身上,更因盡時淵而應了天命。此乃後話,暫且按下不表。
只說盡時淵了了此間事,便辭了出來,再次騎上悠悠紙鶴,回了桐露峰。卻未回屋,轉道去了峰頂找陸真人。
陸真人道號玄罡,與蕭扶塵相似如今亦是元嬰後期修為,同屬真傳弟子。從前盡時淵只是內門弟子,少不得稱聲陸真人。如今盡時淵已是首席弟子,陸玄罡便親自來接了盡師姐。
待奉過茶,陸玄罡便問︰「盡師姐對居所有何要求?」
盡時淵什麼樣的上好靈脈沒享受過,如今這樣的修為哪還有什麼高要求,只說︰「哪有那許多事,只要清靜些。桐露峰來往人多,若是周圍附屬小峰有那空的洞府隨便擇一個便是。」
南山歷史悠久,有不少真人坐化後卻無合適修為的弟子繼承,洞府便留下了。後人若有所需,也不必再擇第建府耗費良多,只略加修繕搬去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