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外面飄起了小雪,寒風刮著樹葉嘩嘩地響著。劍閣東側屋內,謝嫻兒抱著熱熱的湯婆子,馬二郎抱著真哥兒,一家人坐在鋪著厚厚的褥子的炕上。他們看著下人們搬來許多盒子、箱子,錦盒堆了一炕幾,地上又堆放了些大件。這是馬國公讓人送來的,有今天至交好友送的賀儀,也有馬國公自己的私房,其中有兩樣還是老太太讓人在爺的私庫中找的。
馬二郎非常開心,意得圓滿地跟謝嫻兒說,「丫頭,這些東西是你掙的,都給你。」
謝嫻兒伸出一只手翻了幾翻炕幾上的東西笑道,「這些東西多是文房四寶和佩飾,只適合你們男人用,我拿了作甚?」
馬二郎又對真哥兒說,「那就真哥兒拿去,這是爹爹給掙的。」
謝嫻兒心道,這三個人里面,就數你最窮,還窮大方。便道,「二爺,真哥兒ˋ現在小,還用不上這些東西。你不如把東西先自己留著,等哥兒大些了,你再賞他一樣兩樣的。就像長輩們一樣,晚輩表現好了,就會賞點東西給他們以示獎勵。若是二爺手里什麼也沒有,到時孩子大了,或是同僚有什麼事了,連件像樣的物什都拿不出來,豈不惹人笑話?」
馬二郎想想也對,便點頭笑道,「還是丫頭——」突然想到謝嫻兒已經成人了,不好再叫她丫頭了,便又改口道,「還是你想得周到。就讓人把這些東西收到西屋的書房里去吧。」
謝嫻兒嗔道,「這樣讓人直接收去書房,若是丟了一件兩件你都不知道。爺如今的私房也多了。該是專門立個帳本,再收拾出個屋子當私庫。」
豪門里的一般從小就有私房,私庫,私帳。這些道理從小長輩就應該教導,還要派專人管理。謝嫻兒曾經也私下問過銀紅,銀紅說原來二爺沒有值錢的東西,所以也沒有私庫。但月銀什麼的都是由他的女乃娘葉嬤嬤幫著管。葉嬤嬤不是府中的人,不識字,更不懂記帳。銀子都是隨便放在櫃子里的,想用多少取就是了。自從葉嬤嬤生病出府後,連月銀沒有人專門管著了。不過,馬二郎絕大部分的錢都買了兵器或「鐵疙瘩」。也剩不下多少錢。
謝嫻兒先還納悶。馬二郎再是不討喜,也是嫡子,不可能窮得連幾樣好的私房都沒有。後來張氏帶著人清理譚錦慧的遺物時才,許多爺們的東西都在她那里,而且她的銀子著實不少。想來每次馬家長輩逢年過節給晚輩們禮物錢財時,馬二郎的那一份都被大給了譚錦慧。在她看來,給了譚錦慧就相應于給了馬二郎,反正以後兩人要成一家人。或許這些東西或是錢財由譚錦慧管著。比事事不上心的馬二郎還好些。
張氏悄悄跟謝嫻兒說了這事,還問她屬于馬二郎那份東西需不需要還給他。謝嫻兒直接幫馬二郎拒了。已經過了那個人的手,馬二郎還要著作甚?就都便宜了老譚家。
謝嫻兒又讓丫頭把二老爺和大前幾天送馬二郎的東西拿給他過目,然後又讓銀紅幫他上了帳。包括先前老太太送的雲雀裘,還有幾樣馬二郎最珍愛的兵器,寫了整整三頁紙。
兩人又商量著把洪氏的嫁妝挪去東跨院,把西廂房收拾出來。一間給馬二郎當私庫,再把他的書房挪,上房的西屋就給謝嫻兒當專用書房。
大年初二回娘家,除了謝嫻兒一家,馬府的其他人都起了個大早,先來福慶院跟老爺子和老太太請了安,們就領著自己的和孩子回了娘家。謝嫻兒不想回謝家,特別是謝洪輝和謝啟宗不在家,她連樣子都不想做,所以只有他們一家睡到自然醒。
一家三口正在吃早飯的時候,外院來報,平原侯府的謝三爺來接謝嫻兒一家回謝家。
謝嫻兒有些反應不,自己這個不受待見的四姑娘咋突然受侍見了?還讓這位傲嬌的謝宗揚來接自己。
幾人趕緊吃了飯,收拾妥當去了外院。太極還要攆路,帶了它就必須帶熊,不然小氣的熊會傷心。把熊帶上,估計會把謝家人嚇死。謝嫻兒干脆兩個都不帶。
同時,府里的外事房又趕緊照著其他女乃女乃回娘家的禮物重新備了一份禮。
謝宗揚看見馬二郎和謝嫻兒,給了一個最真誠的笑臉。拱手對馬二郎玩笑道,「馬大人,四妹夫,恭喜高升啊。」
馬二郎一本正經地還禮道,「同喜,同喜。」
謝嫻兒對謝啟揚的印象跟謝家其他人一樣,屬于路人甲一類。對著他的熱臉和殷勤,淡然笑笑。心道,還真是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估計謝家是看馬二郎受重用有前途了,覺得抓住這樣年輕有為的,對謝家下一代是個助力。
謝家突然對謝嫻兒的態度來了個大轉彎,原因跟謝嫻兒分析的大體相似。謝洪輝年前專門給安平和謝二老爺和謝三老爺寫了信,說了馬二郎送的武器的神奇,又說他和謝啟宗或許會憑著這些武器立下不小的戰功。看來,那個游方道士說的話不可不信。
還有馬二郎,憑著這些武器和馬家的勢力,肯定會被重用。謝家的幾個中,馬二郎的前途和家世無疑都是最好的一個。為了謝家下一代,謝家也必須放下成見,好好待他們。
還特別囑咐安平要善待謝嫻兒,哪怕消除不了以往的隔閡,也要盡量減少仇視。等他回來以後,就想辦法讓安平把謝嫻兒記在她的名下。雖然他們這一代用不著馬二郎,但謝啟宗和謝啟揚這一代,多個助力總歸是好事。
安平非常听謝洪輝的話,她覺得既然讓她這麼做,就一定有道理。何況他們送的武器讓自己和大立了大功,她也著實高興。她猜到謝家把謝嫻兒得罪狠了,初二這天謝嫻兒肯定不會自己回來,便讓謝宗揚去接她。(未完待續……)
PS︰謝謝親的月票,非常感謝!晚上還有一章。再求正版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