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爺心里一動。
大太太道,「也不知你是個這樣好學的,府里哪個兒小哥兒不慶幸不用學了,就你心里還惦記這個。」
「以前在莊子里念書冊不解的時候,並沒人能幫齊眉,在府里上學堂,有不懂的立馬就能有答案。」齊眉笑得面上盡是純真,「二皇子也不是沒教過我們,若是還能有機會教,也不過是多教一次罷了,以前要給的教學銀子依舊是要給。」
大太太和大老爺都是一愣。
孩子無心的話他們听著卻是清清楚楚,入了夜,夏日的花草之間有螢火蟲的影子,像翡翠一般的亮光忽閃忽閃,把齊眉吸引了。
大老爺看著女兒在花草間高興的撲捉螢火蟲,心思卻轉了起來。
齊眉說的是教書,用在他們府里的事亦可。本來在陶府被搜那日,二皇子出面幫了陶府,雖然是被齊眉塞在手里,但若是他不願意的話,大可以把絹書隨便給誰,而不用幫著藏起來。
還因為這個暴露了身份,弘朝皇子出宮不是罕事,只要在宮里有時辰的記載,且在酉時之前能回宮即可。
可陶家如今在朝中的地位雖高,但卻頗尷尬,二皇子在宮中毫不受寵,皇上始終只掛記著太子。這一次被暴出出宮私自教學,倒是還沒出現什麼有心的人去胡說,但誰也不保證不會有。
陶家可謂是欠了二皇子一個極大的人情,雖然齊眉知曉之後絹書並不會被呈到宮中,可也只有她知道。
而眼下皇上只說陶府的事情容後再議,想都想得到仁孝皇後會在皇上面前哭哭啼啼的說些什麼,老皇帝到了這個年紀,耳根子不軟也被那枕頭風吹得不靈光了。據大老爺的同僚幾人,包括阮大學士在內。都道皇上在殿前的時候面色極差,是在忍著怒意的。
觸犯龍顏,又有仁孝皇後和平寧侯作怪,敵在暗處他們在明處,一定要有個什麼人去和皇上說說,而且一定要讓皇上平心靜氣的听。
二皇子是個怎樣的人,大老爺看得不大清楚,那時候他提出要來府中教學,也是硬著頭皮答應下來的,之後幾乎日日下學了還要去他書房閑聊。倒也是沒聊別的,都是些學問上的東西。
但大老爺能隱隱感覺到二皇子的試探。
為什麼會找上陶府,大抵是他手中尚存的一些兵權。大老爺始終態度模糊,陶府已經經不起什麼風雨。
可誰又能料到二皇子能幫陶家做到這個地步?大老爺有些不解,其實朝中不缺良將忠臣。
二皇子和只知吃喝玩樂,已經娶了太子妃的太子不同,二皇子的聰慧大老爺只接觸幾次便了解得透徹。越是了解越是有些冒冷汗。
不過齊眉說得沒錯,已經幫了一次大忙,若是願意再出手幫一次,那只是還禮的時候要重些罷了,始終都是要還的,其實大老爺細細一想。二皇子已經出手幫了這麼一次,若是這次不幫,陶府出了什麼事。那他也是前功盡棄。其實說不準,二皇子已經在著手著幫他們陶府。
翌日府里來了位公公,並不是李公公,而是蘇公公,蘇公公在後宮地位甚高。素來中立,為人圓滑又老道。皇上還賜了國姓蘇。
蘇公公只帶了兩個小太監前來,明顯的並不是什麼大張旗鼓的出宮。
齊眉猜這肯定不是皇上派來的人,像之前仁孝皇後送禮,那也是悄悄默默的,如若皇上也派人來,那便是直接承認了君之過,那還有何容後再議的必要。
大老爺上朝歸來,在花廳見到還未收走的茶水,皺眉問道,「是誰來過了?」
「是宮里的那個蘇公公,來了會兒見你不在便先離去了。」大太太小聲的道。
大老爺啊了一聲,蘇公公素來是哪邊都不站,為人處世圓得跟個球似的,別人就是想揪他錯處也沒法子,手一模就咕嚕嚕的滾走了,抓都抓不住。
也不知蘇公公前來會是為了什麼,又是誰授意。
大老爺心中忽而想起個人,低聲又問道,「蘇公公可有說是什麼事?」
「還不是明年開春的武狀元考試,老爺是監考官員之一,又傳言會是主監考官員,蘇公公在外邊養了兒子也不是秘密了,那小兒子想謀個一官半職的。若是考上了秀才,什麼都好。」大太太也是猜的。
大老爺皺起了眉,絕不是因為這個來的。
現在陶府把這事捅了出來,雖然大臣們多是同情,也有聲音嘆息多麼忠心卻還落得這樣的下場。可大多都只是嘴上說說,誰還敢胡亂在這時候接近他們陶家?
若是事情朝著壞的方向發展,明年開春哪里還有什麼陶監官。
「蘇公公可有留下什麼?」老太太自是也覺得蹊蹺,剛剛蘇公公來的時候她還未來得及裝扮完畢,就听得鶯柳來報說蘇公公已經走了。
只有大在花廳里讓丫鬟上了茶,招待了一番。
「並沒有。」大太太仔細的想了想,搖頭。
莫不是真的為了這個事過來的?可是在這樣的風口浪尖,誰還敢來陶家。
蘇公公行事素來是隨意的,卻又圓得讓人挑不出錯。
這時候小廝過來報說阮府送了一副畫來。
送進來一看,只是一副風景宜人的畫作,里頭的郎君抬頭看著烏雲即將要被散的地方。
即使如阮府這樣交好的世家,也只敢借畫來安慰鼓勵。
「掛到我書房里。」大老爺看了一眼,淡淡的道。
大太太和老太太商量了下,回了一副名家所作的字帖。
第二日上朝的時候,大老爺走得慢了些,大臣們都散得七七八八,平寧侯也跟著皇上去了御書房,兩人的神色都十分凝重,尤其是皇上,眉間都舒不開。
還是和昨日一樣,並沒什麼人敢和大老爺,平日稱兄道弟的一班人都急急的先走了,阮大學士還算是義氣,和他說了幾句,謝了字帖的事。
御史大人倒是不怕什麼,和大老爺一路走到宮門口,要上馬車的時候大老爺忽而被一個小太監叫住,御史大人便先上馬車離宮了。
小太監悄悄的塞給大老爺一個字條,便如火燒**一般的跑了,什麼話也沒說。
大老爺只覺得手心微微燙人,等著馬車入了府里才敢打開看。
竟是二皇子的筆跡,只有四個字,雨過天晴。
那就是二皇子會出手了。
大老爺懸著的心依舊還是七上八下的,二皇子這樣的地位能在皇上面前說得上什麼?
最怕的是弄巧成拙。
御書房內傳出瓷器摔碎的聲音,站在外邊的宮女太監都不敢進去,皇上從昨日起就是這樣的脾性,摔了幾個平時寶貝的瓷器。喝茶一會兒說燙了,一會兒又說亮了,一干宮人們都提心吊膽的。
平寧侯道,「皇上您這回可該看清楚陶家的人了,大將軍仗著自己原先的功勛,都不把聖上放在眼里,這樣的氣即使您念著舊情咽得下,為臣的只為聖上覺得不值。」
「朕由著他們十幾年,可不是念著陶大將軍原先的功勞,可他卻這樣做,讓他的尚書兒子把血書呈到殿前,分明是逼朕。」皇上顯得氣憤難當,沉吟了一會兒,一雙眸子又直直地看著平寧侯,「也是你的錯處,這樣大的事也不查清楚了。」
平寧侯忙跪下,「皇上恕罪!」
「罷了,事情已經發生,怪責也是無用。」皇上揮揮手。
批閱奏折的時辰總是過得極快,皇上打了個呵欠,愕然發現面前已經點上了油燈,竟然已是酉時。
擺駕去了皇後的寢宮,和平寧侯亦是同樣的腔調。
「皇上定要為我們左家做主,陶大將軍鬧了那樣一出,誰不知是平寧侯去做的?已經有人在背後指指點點了。」仁孝皇後說著拿絹帕抹淚。
皇上怒拍桌子,「這豈不是在說朕?」
「是啊,皇上您想想,臣妾和平寧侯都是皇上的家人,卻被一個老將軍寫了血書,雖然只字未提,卻句句都是駁斥指責的意思,侯爺他這兩日也做了不少噩夢。」
「難怪得他今日面色不大好。」皇上說著蹙眉。
本是想過來舒緩一下心情,卻又听得閑言碎語,安撫了一陣皇後,皇上擺駕去了御花園,心中煩擾的事讓他不想帶著太多人,遣了一眾宮女,只留下一個小太監在身邊。
已經入夜,御花園里卻是美不勝收,和白日百花齊放的場景不同。
靜逸的月色下,池塘內的蓮花燈吸引了皇上的注意,讓小太監把船停下來,兀自邁步循著蓮花燈前行。
耳旁愈發清晰的傳來一陣悠揚的琴聲。
皇上覺得有些熟悉,又記不起來在哪里听過這琴聲。但不過心里卻微微放松起來,以前的蓮花燈懶懶的順著池水往下,耳邊是醉人的琴聲,鼻間是清香的花香。
不由得就循著琴聲的方向而去。
步子走得急,小太監把船停穩了後便發覺不見了皇上的蹤影,忙邁開腳步追了。
——————
二更到了,過兩分鐘五月第一天就來啦,弱弱的求票票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