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玉不負眾望,幾乎是用搶的從賈母那里奪回了「鐵證」——林如海親筆寫下了聯姻信一封並最初信物一枚。而且比預期的更好的是,賈母最終松口的不是他們猜測的緋玉和二姑娘的婚事,而是不情不願的交出來差點兒把林妃嚇得再穿一回的賈敏遺願。
從這里能夠看出,其實賈母還是蠻有頭腦的。她之所以還了明顯更符合她意願的暗示林妃嫁過來的證據卻保留了其實不怎麼高興看到的緋玉娶走對二房一點兒好處都沒有的迎春,其根本原因就是她害怕一個也撈不住。因為關于林賈聯姻的同意書上,只有緋玉和迎春兩人是明明白白寫清楚了的,另一封根本就是囫圇一片,在見識了林賈對二房的冷酷之後,賈母很明智的選擇留下更清晰可靠的求親信。畢竟林家的小子怒起來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她可不想有萬分之一的可能把聯姻搞成姑蘇林家利隨便拎出來一個小子,娶的還是東府的四姑娘這種讓她吐血三升的局面。
拿回書信,林家眾人都送了一大口氣,從殷玉傳到緋玉、絳玉,最後又給彤玉也瞄了一眼,確定了是自家的「賣身契」以後,林大爺慎重的點起鎏金松鶴燭台上一溜兒五根兩指粗的紅燭,把信紙撂在上邊,鄭重其事的燒成了灰。
作為唯二兩個被蒙在鼓里的不知情人士——林妃和霓玉,還來不及享受兄長大人們神秘的歡快,就被賴嬤嬤鼻涕一把眼淚一把的哭訴給哭到了賈母的院子里。
據說賈母在殷玉走了之後就「病了」,而且「病」的很重,「重」的連給兒子主持挪地方都沒精神了。
這一下還有什麼不明白的?賈母不敢抗旨,原本就不甘心給老大面子,現在又被他狠狠截了胡,氣上加氣,于是就裝病不出面主持撥亂反正,為的是讓滿府上下都意識到,即使老大能搬來皇上撐腰,但是在這個家里,做主的還是她這個一品老。她不喜歡老大一家,他們就別想染指這個府上的財富。林妃拉著霓玉坐在一邊默默吐槽︰您老人家似乎忘了這府上的牌匾都換了吧!現在這里是一等將軍府,將軍府!是您老的大兒子的家好麼?!這會兒的老二兩口子才叫正宗的鳩佔鵲巢呢!
然而賈母不管這些,她只知道老大翅膀硬了,敢炸毛了,搬來聖旨逼她委屈老二,更暗中勾結林如海拿賠錢貨拉攏林家,害她沒法理直氣壯的要求心愛的外孫女兒嫁給寶貝的外孫子。基于這樣的理解,她還能對來請安的邢有好氣兒才怪呢。不過這會兒的邢也不在意就是了,她正亢奮的盯著王搬家呢。
王憤憤不平的一邊收拾箱子一邊無聲大罵,灰溜溜的從大模大樣住了二十年的地方被人趕出來的恥辱是她一輩子都不能平復的傷痕。她確實曾經這麼以為過,但是當她隨著賈母跟邢並排堵在宮門口等著給皇後娘娘請安卻听到大太監戴權萬分遺憾的表示︰皇後娘娘有令,宜人賈王氏命格不詳,恐有沖撞後宮貴主兒的嫌疑,命她從今而後,只在宮門外磕頭就行,不用當面請安了。
什麼是晴天霹靂?看看王現在的表情就能理解了。
什麼叫幸災樂禍?瞧瞧邢面上的興奮也能明白了。
今兒運氣真不錯,進宮請個安能學倆成語嘿!這是看戲看到興頭上的眾家誥命的心聲。
更精彩的還在後頭,陳老趁著滿京命婦俱都在場之時突然發難,聲淚俱下請求皇後娘娘主持公道,查明她女兒及其表妹,也就是一等將軍賈赦原正房太太和二房女乃女乃陳慕胭、聶馨兒兩人巨額嫁妝失蹤一案。矛頭尖銳,直指王氏。
這一下,皇後娘娘想裝傻混都不行了。陳翰林乃是帝師,陳老也算半個師母,平常進宮請安,她都是跟一幫子老王妃站一排的,現在,這麼大面子的老當堂陳情,皇後要是再打混,那她這個皇後也不用當了。反正本來也沒有親生皇子撐腰,要不是皇上中意的三皇子生母死得早,現在有沒有她囂張的地方還兩說呢。
但是皇後對于已逝的陳慕胭實在欠奉好感,她總覺得這個女人就是皇上心頭的那顆朱砂痣,雖然皇上本人從來沒這麼想過,但她就是扭不過這個勁兒來,更何況,前幾日她才赦了宜人賈王氏,凡知點兒趣兒的,這當口都不應該再提此人才是上策,不然就是明晃晃的打她這個國母的臉了。兩相結合之下,讓她很難對陳老的哭訴上心。
于是,她敷衍的叫來賈母,讓她代替兒媳,陳老代替女兒,兩老當堂對質了事。
賈母既能在賈府逐步落敗的今天仍然左右逢源,可想而知是手段非凡的,口才更是了得,事實上,這些年來,林家諸子是僅有的幾個把她打擊到胸悶氣短的高人。
而陳老相比之下則要綿軟很多,但凡她能強硬三分,也不至于十多年間不敢陽奉陰違一次去見見外孫。
但是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陳老有理,賈母沒理,除非她能把陳氏的嫁妝一件不少的擺出來,不然是怎麼也蒙混不過關的。然而,眼下的麻煩是,就算她和王氏都舍得破財把吞下去的吐出來,可是其中許多已經進了當鋪和隨著元春進宮的寶貝,卻是再也找不回來了的。
未央宮中,賈母巧舌如簧,情深意重,說起陳氏,那是沒口子的夸獎,一提到陳氏之死,哭得跟自個兒親閨女死了似的,連陳老都給比下去了。賈府後面的支持者不少,四王八公一家出兩個起哄的就很壯觀了。更兼皇後本人正是西寧郡王府上出來的,她娘便是當年的西寧郡主,郡馬爺則是治國公馬魁之長子,這麼看來,皇後一生無子說不得便有什麼政治因素在里邊,只不過她自己並不清楚罷了。
皇後偏向,王妃噓哨,一個個的全對著陳老施壓,而陳老的幫手,一大半都是不得面聖的翰林,這會兒有心都無力,根本幫不上忙。
眼看著賈母即將逆轉局勢,陳老冷笑一聲,左手一翻,一支宮制梅花鹿金簪赫然顯現。那簪極為精致,純金打造成花形,有一頭鹿作回頭奔跑狀,鹿月復上嵌有一塊六稜長方紅寶石,鹿背上托一花盆,盆上花繁枝茂,花蕾上均嵌有小紅寶石,花蕊上則由小珍珠瓖嵌而成,熠熠生輝。上下方各有一個金制蝙蝠,花間架一「壽」字,壽字中央嵌有另一塊極品紅寶石,精美華麗自不必多言,單是那份端莊的大氣便一望可知不是凡物。
皇後發出一聲驚呼︰「元敬昭德皇後五十聖壽的貢品?你從哪里得來這個?」元敬昭德皇後是今上的生母,大行皇帝的原配,也是那位高齡產女的極品老蚌。這支金簪,乃是當年元敬昭德皇後五十大壽時先皇親自設計了命宮廷銀作司打造的,幾千件成品中挑的尖兒,先皇在壽宴上親手給皇後簪在鬢上,傳為佳話,舉國盡知。就在那一年的冬天,元敬昭德皇後老蚌生珠,五十高齡上得了小公主,先皇大喜過望,寵若珍寶。皇後娘娘更是不知道該怎麼寵著才好,後來琢磨良久,認為把那支梅花鹿金簪作為及笄禮送給女兒才是最完美的。先皇自然也無異議,于是,這只著名的金簪便在小公主鬢上簪了一年多,直至小公主不幸病逝才消失在眾人的視線中,大家都以為一定是隨小公主陪葬去了,卻不想,今兒竟然在陳老手上看到此物,雖然當年近距離瞻仰過此簪的人並不多,大多數人光知道有這麼件珍品,卻連雛形也不清楚,但是皇後的驚訝是做不得假的,彼此相顧,都是大驚。
陳老直視賈母,一字一句,無比清晰︰「此乃今上御賜之物,當年安陵公主仙逝,先皇和昭德皇後均是悲痛難當,遂悄悄收藏此簪以為紀念,並未隨公主下葬,此事極密,知情人甚少。後來先皇和先後駕崩,今上也是睹物思人、哀傷痛絕,便把此簪交給小女慕胭代為收藏。小女謹守聖訓,自得了此物,片刻不敢離身。老身原本以為,此物定是隨小女下葬,從此不見天日,可是誰知,小女去世後第三年,老身為幼女揀選嫁資,請京中名店送了首飾樣子到家中讓女兒挑選,竟無意中見到此簪混于其中。承蒙皇家信任,把這等聖物交由小女掌管,老身也有幸見過數次,十分認識,然而只是不敢小女貼身之物怎麼會出現在首飾店里。細問之下得知是從一當鋪收來,老身便以為這應是當年銀作司做造的瑕疵品流出宮廷所致。然而前不久,無意中自外孫賈璉處得知小女嫁妝不翼而飛,他作為獨子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老身這才驚覺似有不妥,斗膽呈上此簪恭請皇上聖斷。」听到這里,賈母已是汗透重衫,連皇後都白了臉,陳老看了,心中怒氣不減,語氣徒然加重︰「昨日,老身之夫帶著此簪回家,說皇上招了許多當年的老工匠詳加鑒別,確定是安陵公主遺物無誤。老身想請問賈老太君,為何這本該隨著小女下葬或是轉交小女之子的遺物,會從貴府中流落至當鋪?」
賈母冷汗涔涔,軟綿綿跪倒,伏地痛哭失聲︰「奴婢該死,近些年來越發老邁,精力不堪,竟至治家不嚴,出了這等該天打雷劈的畜生,偷盜了我那可憐的大兒媳的遺物去變賣,這些該打殺的孽障,怎麼連御賜之物也敢褻瀆,請皇後娘娘給奴婢一個改過的機會,讓奴婢回家去,找出禍首贖罪。」
皇後一听,趕忙道︰「正是這個理,別說你們家,便是宮里,這樣手腳不干淨的奴才還曾少了?老太君年事已高,精力不周,照顧不到也是有的,這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改之,便是好的。既如此,老太君就快快找出這個賊,打殺了罷。」
陳老氣煞!又來這一套!推個奴才出來頂債就想了事?妄想!她女兒的性命事小,你皇後娘娘不當回事她不敢說什麼,可是現在堂堂先皇最寵愛的小公主的遺物都給買到當鋪子里去了,你竟然還在這里裝聾作啞,就為了維護四王八公,連皇家尊嚴都不顧了,哼,這樣子拎不清的皇後,差不多也該當到頭了吧!
就好像迎合陳老的期盼一樣,大明宮掌宮內相戴權踱著方步邁進來,不緊不慢請個安,拿腔作調咳了一小聲,尖起嗓子叫道︰「皇上有旨,命皇後速速查明安陵公主遺物——梅花鹿金簪流落當鋪一案真相,務必找出主使、從犯一干惡徒,處以極刑,以正皇家尊嚴。又言,榮國公遺孀賈史氏年老糊涂,治家不力,致使御賜聖物流失在外,有負聖恩,命削減誥命一級,降一品國公為二品將軍太,勒令閉門思過一載,為安陵公主芳魂祈福。欽此!」
賈母渾身一凜,軟軟滑落伏地,有氣無力叩拜道︰「罪婦叩謝皇恩浩蕩。」說罷,兩眼一翻白,昏死。
作者有話要說︰雲山地雷大餐,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