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姑十分驚訝地望著屋里的一切,張大了嘴,半天說不出話來。
好會,她才反應,趕快拉過黑虎的手,模模尚有余溫,便招呼阿碧斷過米湯來,但是卻怎麼也灌不下去。此時,天已大亮。小紅來尋她。
小紅有些見識,還沒進門便聞見了花香,推開門一看滿地的花瓣,心里就明白了幾分。見黑虎臉色並不是很好,又不便說什麼,只輕輕問道︰「他們來看過了?」
阿虎點點頭。
阿碧憤憤不平地端著土碗坐在一旁,忽然想起曾經見過的急救場景,趕忙放下碗。一手按住黑虎的胸口,使勁地壓,一邊忙著做人工呼吸。但是,終究還是模不到了脈搏。
她一下傻了,推推黑虎︰「爺爺!黑虎爺爺!」
但是黑虎沒反應。
阿虎在一旁急了,推開阿碧,學著她剛才的$無$;「$小說動作來回做著。
小紅再一看躺著的黑虎,驚訝片刻,便心知肚明地拉過翠姑來。
翠姑明白地嘆口氣,拉住阿碧問道︰「麻衣有嗎?」。
阿碧迷茫地搖搖頭。
「白布有嗎?」。
「洗臉洗身了嗎?」。
「快找根線先拴住雙腳。」
……
阿碧和阿虎瞪大了眼,听得迷迷糊糊。在他們的眼里,黑虎依然是那樣的虎虎生威,大喊大叫著。他只是睡著了而已。
黑虎的喪事很簡單,是翠姑幫忙辦理的。阿碧和阿虎連一口棺材都買不起。他們掙得唯一的一點錢也被蝶衣拿去了,蝶衣留下的五兩銀子不夠買一口棺材。
黑虎被裹進了草席里,放在床上。
阿碧和阿虎披著麻袋,穿著白麻衣,跪在靈堂前,村民們來回安慰著阿碧和阿虎,望著兩個小小的身軀,不住搖著頭。甚至有人開始打起阿碧的主意來,想收留她的,想讓她做丫頭的,想她做童養媳的各種理由都有,均被翠姑和小紅以玄府已收下阿碧為理由擋了。
阿碧拉著阿虎的手,滲出冷汗來。
阿虎的手緊緊握著阿碧,每次听到有要阿碧去的話,便望望阿碧。
阿碧看見了他眼里的堅毅,每次被他握緊的手捏痛她的手,她都明白阿虎在感受她︰他會照顧她。
來這個世界上,這是阿碧第一次感到了弱小。她從來沒在意過她孩童的身份,更沒想過男女身份有多大差異,但是這次,她感覺到了無助和凌弱。她開始從新審視她的新身份。她要保護自己。
村民們的神態語言使得阿碧深刻認識到了黑虎的離去。的種種場景不停地在她腦海里閃現著,甚至這時她也回憶起黑虎說過的話來。各種疑問涌上她心頭。常常讓她思考著思考著就睡了。
每到這時,她便被阿虎抱回了房間。
直到第三天夜深人靜的時候,阿碧想起曾經在電視里見過古人的懸棺。或許,他們買不了一口棺材,但是可以做一個。但是這個想法立刻被翠姑否定了。因為他們太小了。
等沒人的時候,阿碧拉過阿虎,小聲問道︰「阿虎哥哥,你害怕住沒門的房間嗎?你怕不怕站著吃飯?你怕不怕睡在地上?」
他何嘗沒想過,可是,他不敢這樣做。他思考太多,害怕阿碧沒地方睡,害怕很多。阿虎驚訝地望著阿碧,他眼里放著光芒,這就是阿碧!在每次危急的時刻,總是她敢提出這些來!也只有她敢破釜沉舟!意志是被磨礪出來的。
阿虎搖搖頭,微微一笑。
他怕什麼!窮到了盡頭怕什麼?
阿虎站起來,拾起黑虎的斧頭,三兩下便卸下了門板和桌子和唯一的櫃子,叮叮當當釘了起來。
天亮時候,一個沒蓋的棺材出現在阿碧面前。
與其說是一口棺材,不如說是一個沒蓋子、四面透風的木盒子。不過,他們已經很滿足了。
阿碧拉著阿虎在院里拔下竹籬笆,按照木盒子的大小編成一個蓋子,蓋在上面,正好合適。
做完這些,兩人累得坐在地上起不來。直到翠姑驚訝地站在他們面前。她不敢相信她的眼楮。這兩個孩子做的事情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你們真的太厲害了!」小紅捂住了嘴,同樣驚訝地望著屋子正中放著的那口棺材。
阿碧對小紅做了個勝利的手勢,對阿虎擺擺手︰「阿虎哥哥,想不想棺材再漂亮點?」
「這樣已經夠好了。你們休息一下吧。」翠姑憐愛地拉過阿碧,再模模阿虎被磨出老繭的手,心疼地說。
「不累。很快就好!翠姑幫我們買點糯米回來吧。我想用糯米混著稻草和泥土,再把棺木封起來,做漂亮點。如果有漆就好,刷成黑色,不是比外面賣的還要結實?」阿碧用頭來回蹭著翠姑,磨得她的心都軟了。
「對!」阿虎跳了起來。他也不知道為什麼他的精神會那麼好。就好像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拉著他,不停地向前向前。
「這孩子……」翠姑搖搖頭。
小紅暗暗稱奇,在旁邊忍不住插話道︰「你是讓棺材不透風是吧。你這樣做好了後,很難搬的動。不如糯米加少量石灰混點稻草、泥土和沙將那些透風的地方抹上。」
其實,阿碧根本就不知道做法。只是在記憶里有諸如此類的古代做法。所以當小紅說話時,她只管點頭。
村里幫忙的人怎麼也不肯收阿碧的銀子,只象征性的收了她點抬棺材和挖坑的錢。
那可憐的五兩銀子就這樣被花去了一大半。
當喪事辦完後,屋里只剩下四面牆壁和兩個土炕頭。
阿碧和阿虎被翠姑接到了家里。
翠姑家第一次開起了會議,內容便是關于幾人的去留問題。
翠姑和小紅試著說服阿碧和阿虎去玄府,一來兩人太小,不適合在外單獨過;二來可以解決吃住問題。
但是,阿碧和阿虎始終低著頭。他們兩都想起黑虎臨終前說的話來。
兩人對望兩眼後,便不再說話。
翠姑和小紅卻以為兩人是放不段,試圖分開兩人勸說。
這時,門外傳來了二狗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