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澄靜神尼的遺願,她圓寂後只舉行最普通的法會。她的佛骨舍利,一部份留在佛國,一部份送往東唐,一部份送往天幸國。
稟承神尼法旨,能到現場參加圓寂法會的人只有大普壽禪院一眾女尼。佛國其余寺院庵堂和世俗界都不予知會,以免打擾了眾人的清修、影響百姓的生活。
宗政恪當然是例外,她雖然份屬大普濟寺門下,但澄靜神尼對她有多年教誨之情,又有百年神巫祭救命之恩。此番神尼的圓寂法會,她是以弟子的身份全程參與的。
神尼的首座大弟子早就因病圓寂,法會便由二弟子主持。宗政恪終于見到了真正的慧崩師姐,因當初神尼前往大秦便是易容成這位師姐的模樣,她很快就與其熟悉起來。
只是偶爾,她會看著慧崩師姐出神,繼爾垂淚,卻是不由自主想起了神尼。不過幾日的準備事務,她。就迅速消瘦下去,見到每一位神尼座下的師姐,都難掩羞愧和傷心。
神尼座下幾位大師完全可以說是看著宗政恪長大的,她與其說是她們的小師妹,不如說是曾經百般心疼愛護過的親人。見她整天郁郁寡歡,便覷機好好勸解了一番,她才總算從幾乎無法自拔的悲痛里慢慢走出來。
幾位大師私底下議論,原先赤蓮兒性情清冷出塵,有時候甚至顯露出幾分冷酷無情。
慧崖大師手把手地帶了她一年有余,外出游歷也多是慧崖大師陪伴的,可慧崖大師圓寂後,沒看見她掉一滴眼淚,神色也是木然而冷淡的。
雖然說神尼與她之間,感情更深厚幾分,可大師們也萬萬沒想到,她竟然會悲痛至此,連人都顯得恍惚了,所有情緒都表露在外,格外脆弱。
慧崩大師淡然道︰「今次紅塵歷劫,赤蓮師妹月兌胎換骨,儼然新生!」
上澄下靜神尼,渡生緣盡,于東海佛國歷壬辰年十月七日酉時一刻安然示寂。神尼世壽一百二十三歲,僧臘九十九載,臘九十夏。
當日,神尼法身火化之後凝佛骨舍利二十一顆,每一顆都白皙圓潤如珠似玉,光華溫和內斂。最難得的是,所有佛骨舍利的內部都有一尊人像。這人像盤膝趺坐,雙掌合十,似在虔誠頌經。
慧崩大師將神尼骨灰和七顆佛骨舍利安置于石甕之中,與眾位師妹一起,將石甕送入大普壽禪院一座空置的浮屠內。另外十四顆佛骨舍利,則會挑選好時機再分別送往東唐與天幸國。
宗政恪在浮屠外叩首,而後頌經,三日三夜。
這三日三夜,佛國飄起雨絲,恍若蒼天有淚。
李懿陪了宗政恪三日三夜,始終盤膝坐于她身後,默默念頌同一篇經文。他沒想到,神尼在離開佛國之前發下的遺願當中會有他,他現在已是大普壽禪院地位崇高的外門大護法。
第四日,宗政恪與李懿方離開大普壽禪院。慧崩大師將按照神尼的遺命接掌大普壽禪院的掌院,宗政恪卻是首座大長老,其余師姐都排在她後面。
對此,宗政恪並沒有推拒。她知道,假如她出世剃度,很有可能會在日後接掌大普壽禪院。神尼的遺願里,給了她兩個不同方向的選擇。
她接下首座大長老的職位,便是接下了大普壽禪院的一部份未來。而她責無旁貸,未來再辛苦再艱難也甘之如飴。
她向慧崩大師告辭,表示了無法親臨大師升任掌院之位的儀式。慧崩大師知道她要去做什麼,並無二話,且取出了多年游歷在外采集珍藏的藥材贈予她。
而李懿做為大普壽禪院的外門大護法,慧崩大師更是敞開了大普壽禪院的藥材庫,任由他挑選有可能會用到的藥材。其中,不乏在世間已經消失多年的天材地寶。
這都是為了宗政子冰宮一行做準備。除了藥材,還有別的一些,李懿覺得能用得到的東西,他都毫不客氣地收入洞天里。
大普濟寺那邊,更不用多說了,李懿早就在藥師陀尊者的引領下,盡量全面地準備好了物資。
原本,宗政恪在逃亡路上,就利用空閑時間抄錄功法陣圖里的煉氣法門。但伽葉尊者得知此事後,斷然制止了她。
尊者深邃眼神意味深長,鄭重道︰「煉氣士時代,凡人如豬狗如草芥。小師妹,你想在幾十年、幾百年以後,再度重現曾經殘忍的那一幕嗎?」。
「師父曾經說過,這個世間,普羅大眾得享太平安寧,死後方能升入佛國聖土。煉氣士的時代,過去就過去了。此世和後世,都不需要再有野心勃勃的煉氣士統治宇內,視萬物萬民如芻狗!」
「如果不是你,而只有李懿邁入了煉氣士境界,小師妹,你不妨猜一猜,師父會如何做?」尊者最後這樣說,語氣森冷。
宗政恪不寒而栗。她考慮的,自始至終只有她自己,即便對百姓有所悲憫,也從來沒有想過如此深遠的問題。
她明白了師父的意思。
她性情淡泊、與世無爭,即便擁有煉氣法門也只是獨善己身,沒有仰仗這超凡月兌俗的本領去稱霸世間、攪亂萬民安寧生活的野心。而李懿,一顆痴心一腔痴念都在她身上,對權勢看得也很淡。
所以,她與李懿才能安然修行。否則的話,百年神巫祭大典的結局,恐怕不會是那樣。她與李懿,只怕也難活下去繼續煉氣士之旅。
雖然師兄沒有明言,宗政恪卻听懂了他的話里意思——煉氣士的功法,絕對不能落入野心勃勃之輩的手里!
她與李懿這一雙人,將注定了超月兌于世間,永遠也不能擁有更多的同伴。
一切準備就緒,翌日,宗政恪拜別普渡神僧。
本來,宗政恪打算帶上神僧同往冰宮。如果能找到療傷的法子,可以立時施救。但兩位師兄都拒絕了她的請求,藥師陀尊者表明,這是神僧自己的意願。
給神僧再一次梳洗打理了一番麻花辮胡須,宗政恪與李懿離開南山。這個時候,佛國世俗界與大陸諸國,還都在歡度新年,二人卻又要踏上險途。(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