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說完便追著女兒去了。
華安雅一路哭著跑回了屋里,她今年方十五歲,長相臉如白玉,顏如昭華,眉宇間隱然有一股書卷的清氣。
她是在一群學生拜訪父親的時候看到林朗的,那些少年中多以他為首。他儀表非凡,風度翩翩,父親問他書里的一些詞句,他不僅能說出一般人對詞句的理解,還能獨闢蹊徑的說出自己的見解,有些想法和她不謀而合。
哪個少女不懷春,就這麼突然的,華安雅便喜歡上了林朗。
華安雅並不知道,這一世她避免了上一世的命運。雖說她上一世不是掉進火炕,但卻並不幸福。俗話說路遙知馬力,路久見人心,表象永遠是具有欺騙性的。華郎的相貌確實好,人也顯得謙和努力,但這樣的男人有一點極不好,自尊心太強。
華安雅良好的家世和華氏一族在朝中的權=.==勢使得這門親事看起來非常之好,但也讓內心里桀驁不馴的林朗自尊受傷了,尤其是他在岳父母面見永遠要做一個端方的君子,有什麼比做不了自己更難受。
「母親活了這麼大歲數,看人還是很準的。一個人太完美,那就顯得假了。你父親讓你讀書認字,你難道不知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而且每次他來拜訪,雖然看起來溫和謙遜,但你看你父親的那些學生,因你父親性子豁達,脾氣好,那些學生們也不怕你父親,因而來府上時和你父親說話,有敢直言不諱的,還有不拘性子玩鬧的,可你看那潤清哥兒,總是文質彬彬的和你父親說著話,這一方面顯得他知禮謙遜,另一方面就顯得此人和你父親之間的關系太淡了。」華為了女兒的終身著想,極盡可能的對林朗雞蛋里挑著骨頭,其實在某一方面來說,華真相了。
「守禮端方,謙謙君子有何不好?」華安雅听了母親的話,不滿的反駁道。
「可你也听到我和你父親剛才所說的呢,你能說這林朗沒有趨炎附勢之嫌?」華反問女兒道。
于是華將和的談論又拿出了說了一遍,華安雅便低頭不語了起來。
「林朗說來是國公府嫡子,但嫡支一脈並非他們一房,而王氏一族以及阮氏一族都屬于後勁不足的家族,家世說來不如我們華家。你若不是華家女。你看那王大人還會對我家如此親近嗎?什麼樣的長輩就有什麼樣的下輩。一直以來結親為何講究門當戶對,為何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長輩的經驗對你們這些小輩來還是有用的。」華看女兒不語,她知道年輕人一時間陷入情網,總有糊涂的時候,因此耐心的和女兒說著話。
「選對了人還是很重要的,那卓文君雖然和東方朔最終同歸于好,可卓文君難道沒有委屈求全嗎?這就是女子的難處,因為男子和離再娶,歲數閱歷增長,都可以選年紀小的,而女子一旦嫁人,就不好回頭了。母親不希望你沒選對人,說來我一直直覺林朗那樣復雜的家世不適合你,你就听我一回——」
「母親,我——」
「你想說你心悅他?你也年紀不小了,若是想看清他,你就等吧。我想他很快就會和趙府結親,他若在意你,一定會想辦法告訴你,若是不在意你,以後他只會來拜訪你父親!君若無情你便休,母親希望你能想通。」
華這里勸著女兒,華良則將趙侯爺的拜訪推遲了兩日,讓人請了林朗的舅舅王舒玄。
他先禮後兵,說了一通女兒年紀小,她祖母對女兒的不舍之情,又說道三年前上朝前趙侯爺對他說得話。
王舒玄是聰明人,已經預感到了什麼,知道華良將趙侯爺的拜帖上的內容說了出來,他便知道華良已經給他面子,沒有直說,但話里話外的意思推卻這門親事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華良此人看似處事圓滑,八面玲瓏,那是因為他處于這個位置上,其實此人內里極有原則,一旦做了決定,便沒有回旋的余地,既然華良給了他面子,沒有揭破事情真相和他撕破臉,他便只能退而求其次,這門親事作罷,另圖後計。
華良退了林府的親事後,便又開始頭疼起來,明年秀女大選,女兒的年紀就在這個範圍里。
他哥哥外任揚州知府,舅兄在內閣佔有一席之地,華氏一族在朝廷地位舉足若重,也算一塊肥肉!女兒的如今婚事不成,在選秀時就容易被上面的人看重而入選。
如今太後當政,幼帝又已成年,朝廷局勢未明,他並不想攪合進這些是非里。
「當時你出的這主意,我本覺得不妥,可為了潤清,我還是答應了,此事不怪你!」王氏听了王舒玄的解釋,面上看著平靜,內里卻不這麼想。
她是不怪自己的佷子,可沉浸後宅多年,豈會想不明白,經此一事,她在華夫婦眼里,形象必已經打了折扣。
「外甥也沒想到那趙侯爺會突然找了華良做保山。」
「此事已定,多說無益,既然兩家要準備結親,不是結仇,還是劃干戈為玉帛的好。我看潤清心氣也高,娶了華氏女兒,必然心里多少會覺得依仗華氏。」雖然王氏遺憾不能結親華家,但事已至此,只能另想其他法子。
「珺姐兒姐弟可好?」王舒玄听了王氏的話後,這時又問道。
王氏知道外甥是何意,她搖了搖頭︰「珺姐兒如今滑不溜丟的不好把握,那朗哥兒如今被他叔祖父教養,至于那小的,你也知道三年前她外祖家送來人來——」
~~~~~~~~~~~~~~~~~~~~~~~~~~~~~~~~~~~~~~~~~~~~~~~
抱歉,親們,這兩天早上發文有些晚,以後會準時的。另二十二章里林珺叔祖父林騰去世的時間從建元二十三年改成二十四年,當時我覺得可能是因為是存稿,修文時忘記將時間改了,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