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枝春滿 第三十二章 願

作者 ︰ 渝念怬

秋初館里有兩盆花很特別。

一盆瘦瘦小小,葉子黃不拉幾,且只要一踫就掉般的脆弱。

一盆粗壯蔥郁,葉子油亮濃綠,陽光下美得啊……就是那被修剪得無比奇形怪狀的姿態,硬是讓人不忍注視。

可偏偏這兩盆不怎麼正常的花,就擺在了裴氏在秋初館里處事的房內。

而今天,難得的,徐幼珊在來給裴氏請安時,裴氏不在正室,而是在了東上房里。

在柳絮領著徐幼珊進去時,她一眼就望見那兩盆奇特的存在。

「大伯母。」

可徐幼珊卻正眼望著地面,向裴氏行禮。

「珊姐兒,你來了啊,快。」

今天的裴氏,一件鴛鴦刺繡長襖,里面是青碧色紗襟衫,下面再一條石榴紅緙金絲裙。手上又只帶了一只瓖貝殼玉蘭花的鐲子外,再無其他。

徐幼珊定了定被明晃晃的光晃花的眼,就听話的走到裴氏的身邊坐下。

「昨晚睡得好嗎?」。

這似乎已成了裴氏每天都會問徐幼珊的話,就像裴氏每天都得知箏雁閣總是在卯時不到就已掌燈,有了動靜一樣。

「回大伯母,睡得很好。」

徐幼珊也天天一樣的回答。

「是嗎?」。

輕輕嘆息的看著面前的這個女孩,裴氏柔了聲道︰「對了,本來在你回府時,你祖父就提過讓你入徐家族學的事,但一直耽擱到了今天,而後天也就是你出徙倚院的日子,那大後天開始,你就跟著她去族學上課吧,可好?」

徐幼珊听到可以跟著徐幼容去上族學的時候,驚喜的看著裴氏,「當然好,謝謝大伯母,謝謝。」

古往今來,女子學問再好,也是當不了官的。可徐幼珊身為江左徐家的姑娘,就算當不了官,這學問也是馬虎不得的,琴棋書畫,四書五經,都得有涉略。雖比不得徐幼容和徐明嬗這兩個長房與二房的嫡長女那般幾乎樣樣要精。可也得樣樣不是一知、也要能半解。

不然,徐家是不會讓她嫁出去的,而江左徐家的姑娘嫁不出去,得到的不是不幸,是滅頂之災。

所以徐幼珊這番驚喜,倒也是順理成章,等她千恩萬謝的出了秋初館,回到箏雁閣時,臉色才冷淡了下來。

「小姐,這可是大好事啊。」

箏雁閣里,楚黛看著徐幼珊的神色,有點不解的道。

大好事?

「這可不一定。徐家族學里,大房和二房的子女都是一起就學的,那就意味著,我馬上就要和徐明嬗與徐幼容每天朝夕相處了。」可青壟榭之事發生後,這兩個生平第一次被罰進思過堂的天之驕女對自己肯定恨極了,以後還指不定怎麼給我穿小鞋呢!

徐明嬗遭到了怎樣的懲罰,徐幼珊還不大清楚,可就從吳林氏和劉媽媽隱隱約約打听出來的消息看來,進徙倚院是最基本的了。至于徐幼容,她倒是清楚透了。

徐幼容不僅被禁足在徙倚院,還被罰抄寫《家訓》、《論語》、《大學》和《中庸》等,其中《家訓》就被罰了千遍,這是何其重的懲罰。

徐幼珊光想想,就覺得惡寒。

而在她第一時間得知徐幼容被罰時,已是徐幼容進了徙倚院之後的事了,但她還是拖著身子去找了裴氏。

「大伯母,她是奮不顧身的來救我……」

徐幼珊倒不是真的多擔心徐幼容、或多替她打抱不平,她只是不想以後在徐府里的日子再多一些困苦。

可裴氏看著徐幼珊著急的神情,又因愧疚有了先入為主的感情,垂了睫︰「珊姐兒,你被罰是你祖父和祖母決定了的事,而就算她曾奮不顧身的去救你,有些事她也的確是做錯了的。她受罰也絕對不是你的原因,別想這麼多了,安心休養好嗎。」

又一次在裴氏軟軟的聲音里倉惶逃走的徐幼珊,等反應時懊惱不已,徐幼容又得多恨她了?

可不管前路會如何艱辛,徐幼珊入學的事也就這樣定下來了。

但直到大後天,徐幼珊在秋初館里見到已從徙倚院里出來、看她時卻更冷的徐幼容之時,她才有了實感。

「。」

「二妹妹。」

——艱辛的實感。

因有顧忌徐幼珊的原因,裴氏現已讓徐幼珊辰正再請安了,而裴氏會在之前帶著徐幼容和徐宸先去華堂給齊老請安後再回來,等徐幼珊來給她請安時,就好和徐幼容與徐宸一起去盛安軒了。

只是如此,太過費事。

而盛安軒,徐家的族學,是徐家男子入太學前必須要過的大坎;是徐家女子出嫁前,必須要過的死坎。

現下執掌盛安軒女學的先生是——溫如意。…………

溫如意,安陽溫氏之女,幼既聰敏,貌亦羞花,十六之齡就轟動一時的嫁于她親選的郎君,當初的寒門子弟、現下的正三品下大官,天子近臣左散騎常侍,秦初。

秦初,最初安陽城里的一介寒門子弟,家世不顯不說,才亦無多出眾。只是,這樣的他依然名滿了安陽。雖那極出色的外貌是一原因,但更主要的,卻是他的品德。

安陽有子,秦家大朗,幼謙讓,長至孝。鄉人皆夸。

可不管秦初在這個學問涵養皆要求苛刻的年代,其品德多受人稱贊,不顯的家世,不出眾的文才,注定是他將只可能止步于這安陽城內的命門。

但,溫如意出現了,她是溫家的嫡女,才貌雙全遠傳京內,在她及笄之後,她的婚事就備受矚目,可誰也不曾想到,她選來選去,竟然最後選了秦初。

在跌碎了多少人的眼楮後,溫家大佬因曾允諾溫如意,她的婚事她可以自主之因,最後竟也黑著臉讓溫如意和秦初完婚了。

而一切,似乎也該因此落下帷幕,畢竟人家大姑娘都不怕所嫁非人,那他們更是只管看笑話就行。

可是,一切其實才剛開始。

溫如意嫁給秦初第一年,秦初多年的秀才終于卸下,入正榜為舉人。

溫如意嫁給秦初第二年,秦初進京春試,溫如意一路相隨,後榜上一百一十二名,為貢士。之後雖止步于殿試,但秦初已是進士之身,可謂出了安陽,進了神都。

溫如意嫁給秦初第三年,秦初謀得外放,到江南富庶之地上任,羨煞一干旁人,溫如意亦相隨。

溫如意嫁給秦初第五年,秦初在和溫如意游湖時,竟意外與到江南一游的北定王世子齊霈相識,後更相交、相知,直到現在都是政治盟友。

溫如意嫁給秦初第八年,秦初因齊霈在其父北定王面前的大力推薦,被北定王保舉回了帝京,進了諫院,從一個小小的七品補闕一路做到了如今的正三品左散騎常侍。溫如意勿相棄。

溫如意嫁給秦初第十一年,秦初青雲直上九重天,晉升東台舍人。次年,溫如意擊響了督天府前祭天鼓,三十大板後,她遞上狀紙,狀告秦初負心薄幸,願與和離……

一十二年相伴勿相棄,千山萬水後——願與,和離。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華枝春滿最新章節 | 華枝春滿全文閱讀 | 華枝春滿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