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枝春滿 第九十七章  星星點點

作者 ︰ 渝念怬

「王妃,奴婢們知道了。」吳林氏幾人跟在了徐幼珊身邊的這些年,除了吳林氏和劉媽媽是本就眼力勁非常毒辣外,楚黛和月黛也都早就是聰明伶俐之輩了,因此現下徐幼珊才一說,四人也就都恭聲答道。

「嗯,不過楚黛,你有沒有問過薔薇,剛剛趙嬤嬤綁來的那幾人,是不是就是剛剛欺打她的人?」徐幼珊向楚黛又問道。

楚黛答︰「回王妃的話,奴婢問過了,薔薇說她有印象的,幾乎都在那兒了,那一開始撞倒她、又扇了她耳光的人,也在里面了,只是這些人都被趙嬤嬤抓走了,那我們豈不是不好再盤問她們是受誰指使的了?」

剛剛在大廚房欺打薔薇的人,是事先就受人指使,故意在大廚房里挑起事端的,這幾乎都不用明說,就是徐幼珊她們早就肯定了的,而徐幼珊一開始也是打算把這些人抓回來後,再從她們的嘴里問出是誰指使她們這樣干的,但現在看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了,畢竟人都已被趙嬤嬤帶走了。

而只要人一進了漿洗房後,那要再帶她們出來,就是不可能的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劉媽媽看了看沉默的徐幼珊,對楚黛說道︰「趙嬤嬤畢竟身份不一樣,只看楚王殿下把這偌大的王府後院,都交給了趙嬤嬤來管這一點,就可以知道趙嬤嬤在殿下心中是個什麼位置了。」

謝璟在和徐幼珊成親之前,自然是沒有正妃的。但他有兩個側妃啊,可謝璟居然把這王府後院的大權沒有交給他的兩個側妃之一,反而是把這大權交給了趙嬤嬤。那這這兒就可以看出。在謝璟的心中,這趙嬤嬤的位置怕是有點重的了,不然這偌大的重權,謝璟怎麼交給趙嬤嬤呢?

因此剛剛,徐幼珊也沒想和趙嬤嬤硬踫硬,雖徐幼珊沒能把那幾個人抓住手中,問出是誰指使她們來給她下絆子的。但她們能被罰進漿洗房,也算還能給薔薇和其他人一個說法了。

至于真正的那個幕後推手,最有可能的人。無非也就是那幾個罷了。

「這件事情到這兒就算暫時完了,以後也不要再提,不過劉媽媽,你明天倒是派人去監督那幾個欺打薔薇的人。要看著她們親自進了漿洗房。知道了嗎?」。徐幼珊揉了揉眉心,吐出一口氣後,對著劉媽媽說道。

「王妃您放心,老奴省得。」劉媽媽應道。

徐幼珊進楚王府的第一天,就發生了這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事,也讓整個楚王府里都傳遍了,而在空山居里,自然也是得到了這消息的。于是在空山居的總管,也是楚王府前院管事之一的榮管事在去給謝璟通報後。謝璟沒什麼反應的揮了揮手就讓榮管事退下了。

反倒是沉香,在听到榮管事的稟報後,研墨的手還頓了頓,直到看見謝璟的反應後,才又重新研起了墨來。

而這件事,最後在謝璟、徐幼珊、還有趙嬤嬤的一系列冷處理下,王府里的眾人熱鬧了一會兒後,也就都幾乎拋到腦後去了,反正沖撞了王妃的丫鬟、敢這樣挑釁王妃的威嚴的人被罰進漿洗房,這也是理所當然的,眾人自然沒什麼好覺得奇怪的,只是對于敢沖撞王妃的那些人,王府里的其他人,聰明的當然就發現了其中的問題,而不怎麼聰明的,也不過就是一句「傻子」就帶過了。

因此這事在王府里倒還真的是翻不起什麼大浪來,只不過是在第二天,趙嬤嬤派人把這些面若死灰的人送去漿洗房時,路過的人們又喧嘩了一回罷了,而在劉媽媽派去的人親眼看著她們進了漿洗房後,也就回泊微後雲向徐幼珊匯報了。

「都進去了?」

徐幼珊躺在泊微後雲的後院中,一顆高大的碧桃樹下,在婆子們專門搬出的一張軟榻上,透過樹葉的縫隙,享受著星星點點的陽光熱度。

「回王妃,一個不落的都進漿洗房了。」劉媽媽答道。

「那就行了。」徐幼珊向劉媽媽擺了擺手,就示意她退下了,而劉媽媽也向著徐幼珊行了一禮後,躬身離去,院子里一時間倒也就安靜了下來,丫鬟婆子們也都盡量不到後院來,讓徐幼珊能靜靜的休息,只是徐幼珊現下可不是在休息,而是在想著一件事、一件大事。

今天一早,整個帝京就都沸騰了,因為在坊間流傳出了這樣的一個消息,說是舉國籌措,運往現在已經綿延了幾乎四、五月的邊境,涼州的軍餉,居然被涼州州牧貪贓了。

這一消息一出,幾乎整個帝京是都晃動了起來的,不說這批軍餉極其貴重繁多,就說這軍餉乃是承載了老百姓們,對于在戰火中守家衛國得士兵們的心意的,這一貪贓,那豈不是惹怒了這大周里所有的子民嗎?于是根本不用多久,這消息就已經繞了帝京三圈了,因此也是在一早,徐幼珊就收到了這個消息了。

只是這消息雖然很震憾人,但能讓徐幼珊這樣什麼事都不做的一個早上,就只想著這件事的原因是這個震了神都三震的消息的後續——涼州太守進諫尚書台,告發涼州州牧魏毅,貪贓枉法,延扣軍餉,拖累戰事,導致正在涼州的前線與蠻族殊死拼搏的軍士們死傷慘重,其罪滔天。

若說一開始在坊間流傳的消息,官府還可以說是無中生有的謠傳,但其後再被爆出的這一消息,就有點證據確鑿的意味了,而就在神都喧嘩,京人憤怒的此時,徐幼珊卻在泊微後雲的後院里,想著一些其他的事情。

「吳媽媽,吳伯回來了嗎?」。徐幼珊突然向坐在一旁,和楚黛正在繡著衣服的吳林氏問道。

「回您的話。還沒呢,需要老奴去前面看看嗎?」。吳林氏答道。

「嗯,那吳媽媽你就去看看吧。」

「是。」吳林氏放下了手中的繡活。就向著前面走去了,而不等一會兒,吳林氏就帶著吳伯回來了,「見過王妃。」吳伯向徐幼珊行禮道。

「吳伯你來了,快起來。」徐幼珊自軟榻上坐起,看著吳伯就問道︰「事情查清楚了嗎?」。

「回您的話,事情吳愁查清楚了。就是從不醉樓里傳出來的,雖然那人不是不醉樓里的伙計,但吳愁手下的人的確見過那人和不醉樓的小二有過接觸。估計也是江春入的人。」吳伯把吳愁查到的事情,都一一說給徐幼珊听。

「果然如此。」而徐幼珊也一點都不驚奇的沉聲說道︰「涼州州牧魏毅的魏家,乃是畢家的表親,一直都是二皇子殿下一派。這次他貪贓軍餉之事被揭發的這麼巧。看來真是他的精心杰作了啊。」

「王妃,而且您還忘了一件事,東暨求親的使團,是已經入京了的。」吳林氏說道。

「是啊,東暨進京的使團,是已經入京了呢。」徐幼珊抬手遮住了眼,又重新躺回了軟榻上,輕笑道。

看來謝璟這次。是下狠心要把謝琰給拔掉了啊,而本來因了之前的榮華殿之事。周惠帝就已經對謝琰起了怒意得了,而這次在戰事焦灼的這時、在周惠帝的江山遭到侵犯時候,謝琰的人居然還敢貪贓軍餉,這簡直就是觸了周惠帝的逆鱗,周惠帝又怎會再輕饒謝琰?

而且更不巧的就是,東暨的求親使團是已經抵京了的,原本一開始最有可能被周惠帝賜予同東暨公主聯姻的謝璟,現下也是已經娶了徐幼珊的了,那在適齡的皇子中,本就只剩下二皇子謝琰和三皇子謝玟了,而謝琰和謝玟中,謝琰又因榮華殿一事惹怒了周惠帝,現在則又爆出了魏毅貪贓軍餉一案,那看來此次與東暨公主聯姻的人選,有九成是謝琰了。

可一旦謝琰娶了東暨公主,那日後的大周天子,就肯定不會是他了。

風,輕輕的吹,徐幼珊在泊微後雲的後院中,一顆高大的碧桃樹下,單手覆眼,嘴角微彎,露出了一個輕輕的笑容,徐幼珊此時是真的高興啊,不管謝璟這麼做是為了什麼,反正二皇子謝琰和三皇子謝玟對于徐幼容和徐明來說,是兩個最危險的隱形危機,而現在這兩個最危險的隱形危機被除去了一個,徐幼珊能不高興嗎?

反正她現在就只覺得,春風是那麼的溫柔,而藍天也是那麼的晴朗無雲,鳥語花香,一切都是美好的。

可徐幼珊現在倒是覺得世間一切都是美好的了,但在離她很遠的地方,有一人現下卻覺得這世界里,什麼都是灰暗的,在不久前還一切順暢光明的未來,他不知為何,竟然一夕之間就落入了谷底,而現在更是灰暗無邊,讓人看不到一絲的希望,剩下的,只是無邊無際的絕望。

「母妃呢,我要見母妃,你們這些狗奴才,到底有沒有去通報母妃,說我要見她。」

宮城中一間被重兵環衛的奢華宮殿里,二皇子謝琰正歇斯底里的對著底下跪了一地的內監和宮女們怒吼,嚇得他們更是抖抖索索的匍匐著說道︰「二皇子殿下息怒,奴才們是已經去德妃娘娘那兒稟報過了的,可現在連德妃娘娘那兒也是被禁衛軍給監看住了的,德妃娘娘根本就出不了大殿一步啊。」

謝琰聞言一愣,「母妃也被禁衛軍監看了?為什麼?」

跪滿了一地的內監和宮女們互相望了一眼後,誰也沒敢搭話,可在謝琰又歇斯底里的大吼了一聲後,他們之中已經有了些年紀的內監,才抖著聲音回道︰「啟稟…啟稟二皇子殿下,今早涼州太守檢舉涼州州牧魏毅貪贓軍餉的奏折,被尚書左僕射溫大人給遞進宮了,聖上在看了以後勃然大怒,接著不僅派禁衛軍封鎖了咱們殿外,就連德妃娘娘那兒……也是如此。」

內監在抖著聲音把現在的狀況都告訴給了謝琰後,整個大殿里就鴉雀無聲了起來,而剛剛還歇斯底里的謝琰,此時也呆呆的坐在了那瓖滿了寶石和珍珠的尾金步椅上,而那些稀有的寶石和珍珠在此時的陽光里,所折射出的無數璀璨光芒,映著謝琰此時眼里的那些朽木和死灰,真是刺眼極了。

*****

*****

人生如夢,光陰似箭,匆匆一晃,神都的春天就又要了,只是這個春天里所發生的事,還真是有些太過熱鬧和驚心動魄了,其中當朝的皇長子謝璟迎娶江左徐家的庶女徐幼珊……哦,不,現在徐幼珊是已經記在了徐戎的正妻名下,也算是江左徐家的嫡女了。

可這種類似于遮羞布的舉動,在別人眼里看去,只不過是更加凸顯了徐幼珊庶女的身份罷了,但不管怎麼說,反正徐幼珊現在是已經嫁給謝璟了,雖然這樁婚事在一開始是受到了朝中許多學者們的反對,畢竟謝璟是佔嫡又佔長的皇長子,怎麼能娶一個庶女為正妻呢?就算這是江左徐家的庶女。

但不管這些德高望重的學者們怎麼向周惠帝上奏,要求取消這個賜婚的旨意,但最後都是被周惠帝給駁回了的,其堅定的意志,真是近年都鮮少看見了的。而就在朝野上下都對此奇怪不已的時候,只有朝中的極個別位高權重的人們知道這是因為什麼,畢竟他們是那晚在榮華殿的後殿,跟在了周惠帝身邊的人。

因此,就在周惠帝這罕見的堅定里,謝璟和徐幼珊的婚事算是頗為順暢得走完了的,但隨之而來的事情,才是真正讓神都都震了三震的事,那就是涼州州牧魏毅,貪贓軍餉一案,雖這件大案在周惠帝的盛怒下,被督天府的府尹徐熙給雷霆處置了,但它所帶來的余震可是極其不小的。

畢竟現下邊境戰火綿延,與大周東面接壤的蠻族的戰事,到了現下還在「如膠似漆」著,因而這軍餉的貪贓一案所引起的民憤可是不小,因而官府的安撫行動也是一直在持續。(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華枝春滿最新章節 | 華枝春滿全文閱讀 | 華枝春滿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