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王妃坐穩了胎後,才向各府打發了喜訊,引來門客絡繹不絕。可攝政王妃哪來的精力一一應付,王爺體恤王妃,特意在今日辦了個午宴,由輔國公主持內院,替女兒招待前來恭賀的名媛貴婦,按理說,正是忙得七手八腳,昏天黑地。
怎的這燕笑還有空。
燕笑神清氣爽地請安後,便道︰「王妃打發奴婢來知會您一聲,說是太妃對那幾卷奉上去的經文很有興趣,請您進宮說道說道。」她身後跟進兩個小丫鬟,將手上端著的華服配飾擱在桌上,笑盈盈道︰「這是王妃差奴婢送來的衣飾,過會兒會有蔣嬤嬤與您好生說下宮里的規矩。」
「多謝王妃。」
燕笑抿著嘴笑道︰「王妃說了,這都是您的造化。太妃性子和善,是個最好相與的,務必恭順文雅,莫失了王府的禮數。」
「請∼轉告王妃,妾身明白。辛苦姑娘走一遭了。」林七許瞥一眼周遭數人的神情,皆是又驚又喜,饒是最沉穩的燕竹也滿面喜色。
正院正賓客盈門,燕笑傳達完王妃的意思,收下了賞錢,便風風火火地走了。
燕竹謹慎地收拾好進宮覲見的華服,悄聲問道︰「此次進宮,主子心里可有數?」尚且鬧不清太妃是要問罪還是贊賞,低調行事總沒錯。
「放心,會有數的。」
這世上哪來那麼多的胸有成竹,事事如意。有沒有底,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太妃要見她,固然有經文的干系,但更多的不過好奇探究之心。借著由頭,宣進宮去,看看是個什麼樣兒的人,估模著太妃都不清楚,是想贊譽她還是貶斥她。
她在這邊杞人憂天,太過可笑。
不過,該準備的還是得準備著,太妃是王爺的生母,若再招了太妃的眼,便是大羅金仙,也救不了自己。
「將我抄寫的那些佛經,都尋出來。」林七許稍一考量,便道,「還有,去庫房里找一把桐木海棠紋古琴。」
燕竹微怔,道︰「主子可要彈琴?」
「怎麼?今兒王府不許別處傳出絲竹之聲嗎?」。林七許听著外頭喧雜不堪的動向,默不作聲地嘆氣。
她現子已好全,出去見客理應無妨。可惜她名聲極差,又是出宗之女,王府願意養著她,但不代表願意允許她出去招人眼球,再次引起非議。
林七許不容許自己像一灘死寂發臭的沼澤地一樣生活著,旁人遠遠瞧見便躲之不及。倘若人微言輕,沒有分量,心中的願望,想做的事情就無法完成。
世道永遠是這樣,沒有做出些成績來,便疾言厲色。
而一旦有了些成就,立馬和顏悅色。
僅管仍在年下,但宮廷不比外頭,不可能整日炮竹不斷,熙熙攘攘。皇宮的威嚴,在于它四方筆正的朱牆青瓦,任誰抬頭望天都是那樣有稜有角的一塊。規矩嚴謹,禮教森嚴,上下尊卑涇渭分明,用通俗的比喻說,攝政王府是一個小儀制的宮殿,規矩也松了一圈。
皇宮里的排場講究,絕非區區王府可以比擬。
蔣嬤嬤,因先前有了點情分,又顧著林氏是王府出去的人,若在宮里規矩不好,行差踏錯,說起來,便是攝政王妃的失職,約束不好後院,管教不好妃妾。細細教導她了足足三日,務必萬般周全。
王府敕造的青鸞寶頂蓋車輿緩緩駛入皇宮,林七許安分地坐在車廂內平心靜氣,對面是低眉順眼的燕喜,乃攝政王妃特意指的,好生提點于她。
車輿又于一處停下,有士兵依例詢問,旁門處候著的小太監上前詢問︰「車內可是攝政王府的林姬?」
「正是。」燕喜朝她使了個安心的眼神,便掀開猩紅的織錦簾子,跳下車與太監說話。
小太監打了個千兒,道︰「今日太後請眾位太妃相聚承露盤,一起打牌听戲。榮太妃特命奴才侯在這兒,好引著林姬。」
燕喜心下打突,不安地看了眼馬車,面上還得笑道︰「有勞公公了。」
這趟差事辦砸了,等于在後宮所有人跟前丟了臉面,林氏不用活了,她也不用回王府了,兩個一起投進明湖,一了百了便是。
她依在車廂邊,用指節敲了兩聲,問道︰「您可听見了?」
「嗯。」林七許低低應了聲。
「只希望順利些才是。」燕喜祈求道,期盼上蒼給她條活路。
承露盤內,正是溫暖如春,說笑聲不停,相較于外頭的冷風撲面,滴水成冰。這處著實暖和太多,林七許才踏進正殿,便由著小宮女解了御寒的貂絨大氅,手上捧著個手爐,目光沉靜端莊。
太妃身邊的翠香打量了幾眼,猶覺尚可,不似傳言里寡廉鮮恥,沒規沒距的樣子。
「林姬,請與奴婢來。」
一行人步行至中殿外堂,已能清晰地聞見戲台上咿咿呀呀的唱腔聲,和一陣陣清脆激昂的鑼鼓鐃鈸聲。萬幸戲台正對著殿門,太後與太妃們皆背門而坐,林七許等人便悄無聲息地進了中殿。
翠香繞過正看得津津有味的太妃太嬪,低聲回稟榮太妃,道︰「林姬已候著了。」
榮太妃保養得宜,日子也頗為舒心,望之如同三十許人,她淡淡道︰「且讓她等會。你引她去西暖閣坐坐。」
榮太妃左前便是太後,不過太後心思似不在戲台上,耳朵靈的出奇,竟也聞言回頭,笑道︰「可是那林姬到了?」
「嗯。」
太後來了興致,和氣道︰「既如此,便叫她上來給哀家瞧瞧。」若論面容,太後本就年長于榮太妃,雖保養不輟,可一身錦衣華服,珠翠滿頭,只顯得她寶相威嚴,肅穆莊重。笑時,倒還有幾分和藹之感。
榮太妃便示意翠香去了。
恰巧,伴著台上武旦英姿颯爽的一個後空翻,一陣鑼鼓喧銘後,這出戲正好落幕。眾妃的注意力立馬集中在了垂首緩緩步入的林七許身上。
林七許頂著滿座鴉雀無聲的壓力,力求端穩謙卑,裙擺旖旎而過,頭上珠釵不聞一絲響動。行至太妃跟前一丈,便向太後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