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武鄉侯侵地案的邸報下發各府時,林言軒正在與趙氏進行第一萬次的爭執。
趙氏跋扈絲毫不減當年,嘶吼道︰「正妻?你有拿我做過正妻看嗎?你看看,哪家哪戶的正妻是像我這般的,走出去被人指指點點,當成笑話來說的?!」
人都是會麻木的。
林言軒只恨當年的母親為何會挑選趙氏為他的正妻,偏偏還執意留下趙氏服侍,沒能允準一同跟隨他進京備考,以致趙氏日久生怨,性情大變,最終變成了如今的樣子。
哪個男人會多看一眼。
他的話語不帶一絲感情︰「你以後好好呆在後院,繼續做你的林夫人。我不會休棄你,可你若再惹出什麼事端來,莫怪我翻臉無情。至于竇氏,她要的吃食湯藥都一應送過去,不得有半分怠慢。」後一句是對管家吩咐的,顯然,林言軒再不敢將府內的庶務交給趙氏。
竇玉失了孩兒,成日哭鬧不休,揚言要去尋死。
林言軒不得不去安撫,若是林府里再弄出條人命來,只怕他御史台左都御史的位置要保不住了。
趙氏一听愈發癲狂︰「她肚子里的孩兒都沒了!你還敢去瞧她!整日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給誰看的,來人——」
「住嘴!」林言軒額頭青筋暴起,憤憤道。
他接過小廝遞進來的邸報,竭力平復著怒火︰「將夫人送去佛堂靜心,沒有什麼大事就不用出來了。」
等趙氏離去。廳堂早一片大亂,桌椅擺件亂哄哄地扔在地面,林言軒扶著額頭坐在榻上,勉力灌了口茶,心神愈發憔悴。
門外有人戰戰兢兢地回稟。
「老爺,送去榆槐巷的禮又被打發回來了。」過三日是林其琛的生辰。
林言軒終憋不住,怒吼道︰「滾開!」
復命的管事‘撲通’跪下,繼續哆嗦道︰「林公子還說,希望我們以後不必登門,否則就沒這般客氣了。」
等了許久。林言軒收斂起滿身戾氣。略顯疲憊道︰「先放一放,你們都出去吧。」
廳堂的門合上後,盯著包裝精美、誠意滿滿的禮物,林言軒近乎發瘋地拿起一個花瓶砸了下去。驚得外頭候命的人一陣陣膽寒。
「啪擦。」
花瓶落地而碎。
繼續的是一陣乒乒乓乓的物件落地聲。
門外奴才面面相覷。終顫著聲相詢︰「老爺——」
沒有回應。
林言軒官場模爬滾打這些年。該有的涵養也十之八九,待心境略有好轉後,視線才放到這封姍姍來遲的邸報上。
無非是武鄉侯約束族人不力。當事人處以流刑,抄沒家產,其一半分予被告,田地還予上書的二十九位佃戶。而武鄉侯本人停俸一年,收回子孫的蔭恩車騎爵位。
武鄉侯原先除了世代相傳的公侯之位,還有能夠傳予嫡次子的車騎將軍。此次皇上的處罰,雖未傷及根本,但著實在京城的權貴上狠狠敲了一記。
林言軒繼續看著相關涉案人家,皆是敲打警告。且近來御史台還有人上本參奏輔國公謝秉文約束妻族不言,致使李家借勢,草菅人命。林言軒為試探聖意,特意放了一兩本呈交陛下,結果倒也正常。
陛下並未斥責輔國公什麼,相比親政之前沒有異同。朝中派系原本涇渭分明,如今看來,陛下與攝政王相處融洽,政務也日漸上手,平日舉止所為頗有先帝當年的風采,令不少當年傾向攝政王的臣子心有動搖,而曾經極力抵觸攝政王的部分忠臣,對攝政王有所改觀。
畢竟,他們對攝政王有所防備,不過是認為攝政王在皇帝成年後不願放權,不願從這‘無冕之皇’的崇高地位走下來。
如今倆人兄友弟恭,是朝臣最樂見其成的朝局。
可自然有人不願如此,比如權欲心濃重的太後,比如試圖渾水模魚的某些大臣。
武鄉侯的處置像是一劑強心針毫不留情地打進了不少人的心防里,而太後更加不會坐以待斃,等著小皇帝來拿捏裴氏一族。
此時的太後正寬慰萬分地坐于榻上,笑著看太醫為皇後把脈。
皇後因年宴上的表現,被太後幾乎噴了個狗血淋頭,好在念著她身懷六甲,又少不經事,這才沒撂下什麼重話。
「請太後與娘娘放心,胎兒一切安好。」前來診脈的是隨國公府舉薦的荀太醫,醫術精湛,恭聲回話。
太後心有成算,客氣道︰「勞煩您了,如良,送太醫出宮。」
皇後一言不發,自從出了這般多的紕漏,挨了如此多的訓言,不算太笨的裴月舒深信少說話比較好。
既顯溫順,又不出錯。
是姑母最喜歡的模樣。
太後喜歡大權在握的快感,所有人事都在她的預料中。她料起一事,問道︰「近日林氏可曾來請安過?」
皇後搖頭道︰「林氏一般只去楚小媛那還有壽安宮。算來,楚氏也快臨盆了。」
太後輕哼了聲,冷笑道︰「物以類聚,和林氏走得近能落得什麼好。你安心,楚氏那自有嫻妃操心,哀家就不信了,便是生下男孩又如何,出身如此低微。」
萬幸嫻妃自除夕過後,聖寵不比往昔,聖駕去楚小媛去得勤了,雖不能留宿,但與她同住承光宮的兩位妃嬪沾了不少雨露,算便宜她們了。
「畢竟是皇上的第一個孩兒,自然格外憐惜。」皇後進宮來事端頻發,被皇帝冷落,被太後訓斥,宮人間也常有閑話,早不是進宮前諸事無知的天真樣了。
太後點頭道︰「你能這樣想很好,不過功夫要做出來,嘴巴若不靈巧,行動上也得賢惠。那嫻妃,不就時刻標榜自己在家孝敬父母、友愛手足,進宮後體恤宮人,不與妃嬪爭風的賢達樣麼?如此聖心漸漸從她那兒移去了承光宮,你自己也要努力警醒些,別讓楚氏成了第二個嫻妃。」
皇後一一應了,又甚是不解︰「只是,不知母後為何如此針對林氏?去年圍獵那時,她還向我示過善意……」
太後一向嫌皇後蠢鈍,沒想教養了這般久還是未曾開化。
「你莫以為她待你親善就是好心。她嫁的人是攝政王,親弟弟是林其琛,這兩人哪一個是與裴氏交好的?行事只看表面,怎的不多用腦子思量思量?」
太後見皇後神色訕訕,繼續訓誡道︰「你看此般武鄉侯案,要不是她弟弟鞍前馬後地給皇帝效力,哪有這樣容易地了結?!听說這弟弟可是林氏一手帶出來的,這女人的厲害在除夕夜上領教地還不嫌多,你若應付不來,以後少和她說話。」
皇後愈發手足無措,全無昔日的盛氣凌人樣,挺著個肚子默默點頭。(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