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瀅笑而不語。
端親王與王妃貌合神離她心里早就有數,不過皇帝的話使她更確定王妃心里另有所屬罷了。而且這事恐怕連太後都不一定知道,不然的話,通情達理的她理應不會執意讓她嫁給端親王不可。
但是听皇帝的意思,他們倆兄弟心里應該還是有數的。但這種情況下,端親王還是把王妃給娶了,是不是也能側面說明他心里還是願意跟他在一起的呢?
想到這里她又道︰「那不知道王爺對萬夫人又是什麼心情?」
她也就是試這麼一試,皇帝若不答就算了。若是答了,那就又省了她不少功夫。
「萬氏的父親原先是先帝身邊的近臣,萬氏他們兄妹小時候跟王公子弟們也是熟絡的。
「就好比穎姐兒跟景王他們這般,只是後來因為卷入朝廷公案被抄了家,萬氏也面臨被充當官妓的危險,她輾轉求到了你們王爺,你們王爺又來求朕,當初那模樣也是挺可憐的,正好你公公心里正糾結著,就讓她去王府了。」
皇帝抿著茶說道。雖是嘮家常的語氣,神色卻不見得多麼輕松。
「萬氏來歷其實朕早就跟澈兒說過了,但他牛脾氣一根筋,總是听不進去,只覺得你公公冷落了你婆婆,才弄得她早早亡故。孰不知,他是錯怪了他。」
徐瀅想一想,眉頭略動了動。
如果說王妃嫁給了端親王,心里卻還念念不忘別的人。那她跟衛氏有什麼區別?這種強行湊在一起的婚姻,要麼就死也不從,要從就只能安守本份好好過日子。她一直覺得王妃會是個真正端方的淑女。怎麼也會這樣呢?
「可是王府的人一直都認為王妃是個很好的主母。」她委婉地這麼說。包括萬氏和寧氏,都從來不敢說王妃不好,如果她當真不顧丈夫兒子,一味懷念著過去,這口氣不但端親王忍不下,這勢必會成為萬氏攻擊她的理由吧?
這麼一想,她心里好受了點。
「又沒有人說她不好。」皇帝凝目望著遠處。「王妃可是太後親自教出來的人,要論品行才氣,也沒有幾個能比得上她。別說她在王府的口碑。就是在宮里,那也是頂呱呱。但兒女之情最是勉強不來,尤其一牽涉到政治。」
听到政治二字,徐瀅才驀然想起當初太後執意結成這門婚事的初衷。
這麼看來。王妃與端親王的疏離。怕是還夾著有這層關系在內?
這里靜默著,宋澈已經回來了,摘了一捧櫻桃放桌上,又仰脖灌了那杯早就攤涼了的茶。
回王府一路無話。
徐瀅已經不想再打听什麼了。
王妃跟端親王之間並不那麼和睦這是事實,這個錯誤或許來源于太後對程家的關切,或許來自于王妃與端親王兩個人本身,過去多年的往事並沒有再追究的必要,宋澈與端親王的關系也隨著阿陶的誕生逐步緩和。她再去挖掘,不但逾矩。也是對長者的失禮。
至于那個令得王妃心動的男子究竟是誰,她也不想去打听。
是誰又有什麼要緊?誰的一生里,沒有過那麼一個半個影子落在心上。只不過有的影子最後成了現實,而有的影子到最後還是影子。
演習的日子最終確定在六月十八。
而這一日在連日的艷陽里終于來了。
演習分三日。
第一日是五軍營里各派十名將領出來展示武藝。第二日是擂台。第三日是拼陣法。
演習場地就在京郊外的中軍大校場。作為「東道主」的中軍營因為上次名落孫山墊了底,這次上上下下士氣高漲,殺氣逼人,但是中軍營上下也是好客的,雖然他們此戰抱著必勝之心,可並不代表他們不願意把他們當兄弟!
端親王從衙門紅利里批了五千兩銀子出來作為添加招待費用,十七日下晌,幾十頭豬羊美酒就源源不斷往營里送了。這排場立時鎮住了四方回來的武將們,一開始還有人深恐這是使的計謀,後來因為烤全羊與廚子治出的酒菜太勾讒蟲,終于敞開肚皮吃起來。
宋澈與端親王都陪著鬧到半夜才回府。
凌晨開始下面的參將就開始各司其職布置場地了。
宋澈再有把握,也還是忍不住激動緊張。
天沒亮他就躡手躡腳下了床,自己穿戴整齊出了門。
徐瀅全程清醒得很,但是既然他好心不驚動她,索性也沒睜眼。等到天半亮了,才起來梳洗打扮,帶著阿陶與素錦侍棋她們乘輦往京郊去。
每兩年一屆的五軍大演習之所以會牽動全城人的心,最大的原因便是因為朝廷公開這次比拼,頭兩日的將領武藝演習與擂台比拼允許京師百姓能夠全程觀賽,人們看厭了戲台上的花拳繡腿,終于能親眼目睹真刀實槍的戰術,自然是興奮而且捧場的。
徐瀅到的時候四面看台幾乎還是空的,只有北面主觀台上宋澈和端親王吳國公以及五軍都督們到場了,到時候皇帝也是坐于此處,顯然他們正在籌備賽前事務。
徐瀅所坐的東面是宗室女眷以及誥命夫人們所坐之處。這是朝廷盛事,各府都必然前來助陣的。
而西面則是官員們坐處,南面則是地方百姓。
每個區域間都有人嚴防把守,看著十分肅穆規整。
宋澈經人提醒看到了徐瀅,連忙要過來,徐瀅打手勢讓他不必。而這會兒吳國公夫人與兒媳帶著兩位孫小姐已經過來了,緊接著又是長公主與四公主,而後對面看台上也有官員們陸續到場,場外也傳來士兵們震天的吶喊聲,漸漸開始熱鬧起來了。
但是因為今日並不分高下,所以氣氛並不算高漲。
隨著辰時正鑼鼓敲響,將領們入場展示十八般武藝,臨近午時,便就漸漸計分評判完畢。
下晌沒有活動。
宋澈卻忙著與營里諸將分析明日戰略去了。
到了次日一早,天沒亮他又爬了起床,以比前一日更飽滿的精神出發去了校場。
徐瀅照舊帶著兒子家僕趕過去,今日還沒有進門,就听見鑼鼓聲一下下傳出來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