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田園鳳女 116  開學堂 請人坐館

作者 ︰ 墨香盈袖

人這一輩子,不就是為了能讓女圭女圭們過上個好日子?她現在這麼做活,可不就是為了給娃攢下一份家產?讓女圭女圭們以後不要和自己一樣過這樣貧困的日子。

跟著千瀾這一年多的時間,自家已經有了不少的積蓄,她甚至都算過一筆帳,要是再跟著千瀾做幾年,那日子就真的好起來了,不光是能置辦些好地留給子孫,就是供兒子讀書,也沒啥不可能的。

柳玉娘雖然是在柳樹村長大的,可卻不是那等無知的農婦,她一直都在想,要是自家的娃能和木頭一樣,也去讀書,將來自家也就算是耕讀人家了,說出去都體面。要是兒子能考中個秀才啥的,那就是祖墳上冒青煙的事兒了。

「我還想著,幾個女圭女圭也都大了,不能就這麼一直荒下去,等接過來了,咱們再尋模一個先生,也不要求多有學問,能先教導幾個女圭女圭讀書識字就成,你們說這樣可好?」柳玉娘才想著,就听見沐千瀾如此說道。

這一點,沐千瀾想了很久,現在固定在她這里做活的人不少,這些人家都有女圭女圭,要是能給這些女圭女圭找個先生的話,估計這些人也都願意。

可是在柳玉娘听來,沐千瀾簡直就是看透了她的心思一般。

「千瀾,你咋就能想的這麼周到呢?我也一直先想著呢,這娃可不能荒廢了,像是木頭,現在在縣城里讀書,可和以前不一樣了。我瞧著都羨慕的很。總想著也能讓我家的女圭女圭也和他一樣。」柳玉娘笑著說道。

做娘的盼著兒女好,這一點,她並不覺得需要隱瞞,因此張嘴便說了自己的心思。

「可是找個先生一年下來要花不少錢吧?」能讓孩子讀書,大家都高興,可是想到那一大筆的銀子,李翠蘭的笑容淡了下來。

就自家女圭女圭和玉娘家的女圭女圭上學,聘上一個先生,花銷可不少哩。兩家跟著千瀾,現在的日子雖然比起之前好過了許多。也算是小有積蓄。可是請一位先生卻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一年下來的收入,只怕是有一半的收入要歸先生了。

「這個你們放心吧,我已經仔仔細細的想過了。就在咱們家的大宅子里騰出來一個院子。辦個學堂。而且不光是你們兩家的娃來這里讀書。只要是長期在我這里做活的,並且做的好的,女圭女圭都可以送來到這個學堂里來讀書。至于先生的束修。不用你們費心,我一個人承擔。當然了,既然是辦學堂,咱們也不能就局限在自己家里,這周圍的女圭女圭要是願意來上學的,咱們也要,可是這些女圭女圭就不能白白在我這里讀書了,那就要收束修。」

沐千瀾簡單的把自己的想法說了一遍,這幾個人也都算是听懂了,尤其是在听沐千瀾說她願意一個人承擔所有的束修以後,就覺得更加驚訝了,那對工人好的東家也不是沒有,可是咋就能有千瀾這樣的?不光是給大人工錢,還要管著女圭女圭讀書。

這在大齊是少見的,可是後世,卻不少見,許多公司為了能讓職工安心工作,就有這樣的後勤保障。因此,沐千瀾不過是把後世見過的一些東西復制過來而已。

幾個人听了都是拍手贊成,立刻就討論起來,那一處院子做學堂最好等等的話題。

不得不說,沐千瀾此舉確實很得人心,這些人一听自家的女圭女圭能白讀書,不用給先生束修,只要準備筆墨紙硯和書本就行,那可是真心的高興,做活也更加用心了。沐千瀾便是用這簡簡單單的一招就把人心都籠絡了過來。

當然這都是後話,暫時不說,只說柳玉娘等人得了沐千瀾這話,那里還能繼續等下去,第二日便去了柳樹村把家里的女圭女圭接過來。

正是和李翠蘭想的一樣,村正兩口子並不肯來,而王家老兩口因為舍不得孫子,卻跟著到了縣城里,就住在沐千瀾給王長川兩口子準備的小院子里。

這院子雖然不算大,可是他們一家子人也不算太多,也夠住了,王長川的爹娘年紀也不算大,王老爺子每天兒子出工的時候,就跟著去上工,雖然體力不如年輕人,可是卻比年輕人的經驗多,許多事情上手很快,而老太太每天還能幫著去給工人做飯什麼的,倒是也不光在家里靠著兒子養活,沐千瀾見此,索性就商量,讓他們二老也為自己做活。

這二人想著能幫襯兒子媳婦也是好的,可是又覺得要是領的錢多了,有些不好意思,畢竟他們兩個人就算是再怎麼盡心,到底也不如年輕人做的活兒多,所以堅持兩個人一個月只要一兩銀子,也就是一個人的工錢。

沐千瀾也不強求,只讓他們閑了的時候就去幫忙,要是累了什麼的,就不用去做活。

而她自己除了找木匠打桌椅板凳,準備筆墨紙硯之外,把學堂布置起來以後,就是到處打听尋一位合適的坐館先生。

雖然沐千瀾最開始說的是找個識字的就成,可找著卻還是想要一位學識好一些的。沐千瀾心里已經盤算過了,她孤身一人,也沒什麼人能幫襯自己,現在她做的這些又越來越大了,實在是需要有人幫著自己,這就要她必須培養自己的人脈勢力。

現在他身邊的人雖然都忠心耿耿的,可是卻都是沒讀過書的,見識上不免就少了些。要是這些女圭女圭有幾個能有出息,將來凡是有一個兩個能念著她一絲的好,那也能受益不少。至于剩下的一些不能走仕途之路的,將來撿著那些好的留在身邊培養出來幾個,也能成為自己的幫手,那可不是極好?

故而她不知道費了不少心思,拜托了多少的人才尋模到一位讓她覺得滿意的李姓秀才。

這位秀才年紀不大。不過三十余歲的年紀,學識相當了得,可以說是學富五車。只可惜的是此人雖然頗有學識,無奈卻是個命運不濟的。

他七八年前不過二十余歲,就中了秀才,正春分得意的時候,卻被路過的一輛馬車撞斷了腿,留下了一些後遺癥,現在走路的時候有些跛。

按照大齊的律法,殘疾之人不能入朝為官。所以。他就因為這一次的車禍,徹底的失去了做官的資格,雖然經過一段時間的消極,可卻還有一大家子人等著靠他過日子呢。他只能斷了繼續讀書的念頭。安心的做一些抄抄寫寫的事情。賺一點微薄的薪水養活一家子人。

他全家七八口人。除了領著朝廷的一份米糧,就靠著他賺的那些小錢過日子,家境頗為艱難。卻偏偏是個有些執拗性子的。就算有人願意請他去坐館,也被他辭了。

沐千瀾誠心請他到自家的學堂做西席,這人原本也是不肯的,可最後听說沐千瀾是為了在自己家里做活的人辦了這個學堂,不知道觸動了他的那一條神經,居然同意了。並且在第二日就到了沐千瀾早就預備好的學堂里正式開課了。

有了李秀才坐館,再加上院子里的課堂也都預備好了,這學堂也就算是徹底的辦起來了。雖然入學的十幾個女圭女圭年紀不一樣大,可是,卻因為都從來沒有啟蒙過,李秀才就直接把這些女圭女圭放在一個班上讀書,也並不算費勁。

對于這份差事,李秀才很是滿意,自從他傷了腿以後,一家子人的日子過的艱難,他都覺得生活沒什麼奔頭了,越來越消極,要不是還有父母兒女要靠自己過日子,他只怕是已經走了絕路。

可現在看著這位十幾歲的小姑娘,孑然一身,卻收留了別人家的老人和孩子,現在還為別家的孩子做這麼多的事情,他覺得,自己一直以來的想法或許根本就是錯誤的。只要肯努力,他也能讓家里的人過上好日子,也能幫著更多的孩子讀書識字,做有學問的人。他自己不能走上仕途不要緊,可能幫著別人,也是一件樂事。

沐姑娘給他的銀子是一年二十兩,還說了,要是教的好,將來還額外有獎金,這些錢雖然不多,可是已經足以解決一家子人的生活問題了,而他能做的就是好生教導這些孩子們。

事實上,李秀才也是這麼做的,他在教書育人上面很有一套,而且又很用心,一時之間,學堂里的氣氛可是好的不得了。

沐千瀾此舉本來只是為了讓在自己家里做活的人能沒有後顧之憂的安心做活,卻不想無心插柳柳成蔭,沐千瀾自己花錢辦了學堂的事兒很快就在長河縣傳開了,甚至是傳到了縣學里。

學堂里的幾位先生對于沐千瀾此舉很是贊許,為了表彰沐千瀾的善舉,不光是用了許多的溢美之詞夸贊沐千瀾的善人善舉,這幾個人甚至為她的書館送去了書籍和筆墨紙硯。並當場就表示,要是這里面有讀書好的,可以去縣學里面,他們願意收留。兩個月以後,還真就從這些女圭女圭中間找到了一兩個頗有些讀書天賦的女圭女圭,帶到了縣學里去。

經過這些,沐千瀾的學堂就名聲大噪,不光是她家做活的人把女圭女圭送來了,甚至一些以前原本看不上為別人做活的人也因為這個主動求到了沐千瀾的門上,求她給自己一個做活的機會,只為了讓自家的女圭女圭也能來這學堂里讀書。

沐千瀾現在的生意越做越大,加上今年的地瓜產量很高,沐千瀾打算把這些都加工出來,然後出售,所以,凡事願意來的,在經過三天的試用期以後,就簽了合同都留下來成為她的長工。

學堂的學生也隨之增加了不少,很快就有了三四十個,這些學生年紀本來就不一樣大小,學習的速度又有快慢,如此就必須要分班學習。

李秀才一個人就顯得有些顧不過來了,沐千瀾雖然忙碌,可還是留心著學堂里的事兒,很快就發現了,因此在征詢了李秀才的意見之後,決定再聘一位先生來坐館。

李秀才為她推薦了一個人,是一位六十多歲的馬姓老舉人。這人家境卻不錯,甚至算是很殷實,來坐館教書並不是為了每年的這二十兩銀子。而是他覺得,沐千瀾一個小姑娘能有這樣的善人善舉不容易,所以才願意來坐館幫這個小姑娘一把。

舉人坐館,和秀才坐館還不一樣,那影響力和號召力可當真是不一般。長河縣雖然還有幾家私塾,可都是秀才坐館,除了縣學里,舉人坐館的,這還是獨一份。

沐千瀾這學堂很快就聲名鵲起,很多人家的孩子慕名前來讀書,沐千瀾之前本來是想著要是學生少,也召周圍村子里的孩子,可是現在這種局面,有許多甚至是縣城里一些有錢人家的孩子,這樣下去,這學堂可就真的成為負擔了。

故而她索性就定了規矩,不在自己家里做活的,女圭女圭一概不收。畢竟,這兩位夫子要是教的多了,難免就會顧此失彼,現在這近六十個女圭女圭,分成四個班,正好顧得過來,再多就有些為難了。

原本沐千瀾還擔心這二位先生說她私心太重,只顧著自己的私利,不想這二人卻對她這一舉動表示贊同,說她不是那等沽名釣譽之輩,不是為了名聲就沒有底線的人。又說那些有錢人家的女圭女圭,本來也不缺這個學習的機會等等的話,沐千瀾這才算是安心下來。

學堂這邊一切井然有序,有了馬舉人和李秀才二人盡心盡力的教導,這些孩子們的進步都很快。看著自家的女圭女圭一天天的有了變化,做爹娘的,也就安心了不少,心里頭對沐千瀾也是感恩戴德的很。

多少年了,他們那里想過,自家女圭女圭也有能讀書的一天?這可不是托了沐姑娘的福?他們這些人可真是遇上貴人了。

他們也不是那等不知道念著別人恩情的白眼狼,既然得了別人的好處,就想著要加倍的回報,總不能讓沐姑娘一年白白花費那麼多的銀子不是?由是,這些人做活的時候就更是不惜力氣了,只恨不得多做一會兒,多干一些活,也好報答沐姑娘的恩情。(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之田園鳳女最新章節 | 重生之田園鳳女全文閱讀 | 重生之田園鳳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