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了決定,李淵便開始積極做起了準備,數日後,他帶著王威與李世民前去鎮壓,王威滿以為,對上那樣的強敵,李淵怎麼著也會將手上的兵力全部帶齊,豈料等到出發前一刻,方才知道,李淵竟然僅僅只帶了五千人馬。
五千人馬鎮壓十萬大軍?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就算是一個傻子,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更不要說他王副留守,不僅不傻還聰明得很。
難道,李淵根本不打算贏這場仗,只是借此殺了自己?王威越想越覺得有可能,當即去找了李淵,一見面便道︰「李公當真準備只帶五千人去鎮壓那個甄翟兒?」
李淵正在與幾位將領商討後面的行軍布陣之事,見王威闖了進來,他示意那幾位將軍出去,隨即道︰「不錯,難道有什麼問題嗎?」。
「有什麼問題?」王威氣極反笑,「這話該是下官問李公才對,按理來說,李公才是太原留守,下官本不該說什麼,但那甄翟兒可有十萬兵馬,就算李公底下這五千人個個都能以一敵十,也不可能鎮壓他們的十萬大軍。」
李淵笑道︰「我道王老弟何事如此激動,原來是這個,不錯,那甄翟兒確有十萬大軍,但他不會一下子就將所有軍隊都派出來,因為他會與王老弟一般想法,認為只是區區五千人罷了,隨意派個兩三萬就足以將之碾平。」
「就算只有兩三萬,也不是這五千人能夠應付的,我知道太原城中如今有一萬多兵馬,李公至少應該全部帶上才是。」
李淵拍著王威胖胖的肩膀,胸有成竹地道︰「王老弟相信為兄,五千士兵足夠了。」
王威忍著心中的惱恨,道︰「李公應該知道太原是何等重要之地,一旦太原失守……我听說魏刀兒與突厥的始畢可汗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他很可能是突厥的先頭兵,到時候李公可就成了千古罪人」
「放心,只要我李淵還有一口氣在,就絕不會讓突厥肆虐中原。」見李淵把話堵得死死的,王威只得恨恨咽下嘴邊的話,冷冷道︰「那下官就睜大眼楮看李公如何用五千士兵來滅甄翟兒的兵馬。」說罷,他走了出去,連禮也懶得施,對此,李淵只是一笑作罷,他知道王威心里在想什麼,他確實是很想王威二人死,不過眼下還不是時候。
不過王威並沒有就此罷休,暗是派人在士兵在散播言語,不得不說,他這個計策還真奏效了,出發後不久,便有將士心生怯意,向李淵進言。
兩軍作戰,最忌諱的就是軍心不穩,未戰先怯。
這日,在安營駐扎後,李淵下令召集所有將士,待得集齊全畢之後,他掃了一眼底下黑壓壓的將士,道︰「我知道,諸位皆擔心此戰我們會不敵敵軍。」
眾士兵相互看了一眼,有膽大者道︰「將軍,敵軍有整整十萬,就算他們先鋒只派數萬人,也不是我們這區區五千可以匹敵的,不用打便知道輸定了!」李淵除了是太原留守之外,亦是右驍衛將軍。
李淵頷首道︰「你們都是本將從河東帶過來的,有一些才跟了我半年,有一些已是跟隨數年,這些年來,本將可有令你們失望過?」
之前說話的士兵咬一咬牙道︰「並非我等對將軍沒有信心,而是此戰敵我太過懸殊,我等實在看不到取勝的希望在何處。」
這個情形正是王威所想看到的,他朝軍中心月復一名百夫長瞥了一眼,後者暗自點頭,揚聲道︰「將軍若真想贏歷山飛部分,便不該只帶五千人馬!」
李淵看了他一眼,旋即將目光轉向全軍將士,「大業十一年,我軍一萬人,對上突厥十萬軍隊,是輸是贏?大業十二年,我軍兩千人,對上突厥軍隊,又是輸是贏?」
百夫長道︰「將軍說得不錯,那兩戰我們都贏了,但多是憑了運氣,將軍又如何保證,這一次,我們依舊會有那樣好的運氣?萬一沒有,那這五千條人命,可都要賠在將軍的手中了。」
「雖然甄翟兒底下有十萬人,但這些人皆是盜寇,只認識錢,豈能與我們精銳之師相提並論,派五千人馬迎戰,已是看得起他們。」
百夫長眼眸微微一縮,道︰「將軍當真有如此信心?」
「本將說過,那是一群盜寇,只要布置得當,莫說是區區幾萬,就算是十萬人齊上,亦不是我們的敵手。」說到此處,李淵笑道︰「我倒擔心,我準備與之一戰,他們卻逃走了!」
底下士兵听得這話,皆哄笑了起來,待得笑過後,李淵揚聲道︰「如果,你們可願再相信本將一次?!」
在短暫的沉默過後,不知是誰先應了一聲,隨即聲音越來越大,待得後面,更是全軍齊聲道︰「我等相信將軍,願隨將軍平定賊匪!平定賊匪!」
「好!」李淵抽出腰間佩刀,大聲道︰「只要交戰,本將保證,此戰必勝!」
「必勝!必勝!」在將士激昂的聲音中,原本浮動的人心平定了下來,重新變成一塊鐵板。
王威面色陰晴不定地看著李淵,既然後者非要用這五千人去以卵踫石,他亦沒有辦法,此戰勝便罷,否則他就要李淵負上所有責任!
在行軍途中,王威亦開始了緊張的布置,當然,他布置的不是行軍打仗之陣,而是遇戰之後,自己的逃跑路線,他可不想送死!
兩日後,兩軍相遇到于雀鼠谷,此處是介休向晉陽進軍的必經之地,所以也是兵家必爭之地,此谷長達數十里,到處都是懸崖峭壁、怪石林立,有一條汾水河從中流過。
對決前夕,王威登高遠望,登時嚇出了一身冷汗,敵軍首尾相連,足足十余里,目測至少有三萬人,也就是說,他們差不多要做到以一敵六才能夠贏,可能嗎?
王威心中發怵,在看到李淵布置的陣式後,更是險些暈過去,只見李淵將手下的五千人分為三陣,老弱士兵放在中間,搖動軍中旗幟,全軍輜重放在這些人的後面做為中陣,然後把剩下的精兵分為兩部分,列于左右,作為小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