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舜華沉默了半晌,默默地在空著的地方也鋪開一張宣紙,拿過另外一只毛筆,提筆就寫,早已經滾瓜爛熟的《般若心經》流暢而出,緊接著,還有往生咒。
「我默寫佛經,一是祖父要求,可以平心靜氣。二是為了伯祖母。她在四子與ど兒夭折後開始信佛,雖然沒有在家建佛堂,卻常年抄寫經書到孩子墳前祭拜,並且常年茹素。我在鳳桐顏氏家的時候,時常與她相伴,幫忙抄寫佛經。」
她工工整整地默寫了十份才停了下來,然後與顏盛國一道在椅子上坐下來喝茶。
「爹,分家的事情,女兒認為不妥。大哥畢竟是長子,您卻想著把他分出去,自己卻與娘跟弟弟一塊過活,他與嫂子肯定會被人暗地里戳脊梁骨。
只要在村里生活,那就不可能因為分家而得到您想要的平靜。嫂子的性情,我們都有所了解,就算同意分家,後頭也只會變得更加的無所顧忌。
與其到時候讓大哥難堪,還不如就這般生活下去,有您在一旁看著,她也不敢太過份,徵哥兒長大後也能松快一些。」
顏盛國卻搖了搖頭,語氣堅決。
「你以為爹想這樣?爹也知道他是長子,這樣做勢必會讓他難過。只是一時的不解與倉皇,也好過一輩子都畏畏縮縮的,活不出人樣。」
顏舜華有些驚詫,對顏昭明這般評價,也實在是太過了吧?
雖說免不了妻管嚴的嫌疑。但是在她看來,其實顏昭明也算得上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好男人。
對父母孝順,對妻子體貼。對兒女慈祥。家里家外的活兒都能上手做好,打獵也不錯,還尤其擅長木工。即便不種田,單憑打獵與木工手藝,顏昭明就能夠自己混一口飯吃,同時還讓家人吃飽。
這樣一個身體好脾氣好又勤快有手藝,同時還不嫖不賭不嗜酒不暴力的顧家男人。實在是一個再標準不過的好兒子、好丈夫與好父親。
她不認同的表情太過明顯,以至于顏盛國很容易就看出來了。
「你也別以為爹是對你兄長太過苛刻。他的性情太過軟弱,要是單純作為兒子來看。他確實是不錯的。但是他是長子,不分家的話,日後他就是咱們四房的大家長。作為大家長,他心太慈。手段太軟。最後肯定會被方氏所挾制,干出許多糊涂事來。
叛族什麼的絕不可能,但將家里弄得烏煙瘴氣,卻是方氏的特長,要是掌了權,只會一發不可收拾,禍及子孫。
與其這樣,還不如從一開始就釜底抽薪。斷尾求生。
這家分了,雍哥兒與他將來的妻子兒女也就自由了。最多也不過是明面上的禮節而已,方氏卻不能將手伸過來。日後徵哥兒在家呆不住,也能悄悄地溜到雍哥兒身邊來,透口氣,冷靜松快了再想辦法回去處理事情。
當然,爹這般做,其實最想要的是讓你兄長意識到一點,爹與娘不可能一輩子都做他的後盾。我們百年之後,他還有他的日子要過。如果自己不能硬氣起來,在家里頭他只能這麼憋屈地過一輩子,受制于方氏,在子女的事情上也沒有實際的發言權。
爹能夠替小妮兒與徵哥兒的親事把關,難道還能活到下一輩下下一輩子孫出生與成親的年齡?他總是要自己做主的,不能只想著埋頭苦干,就什麼都不用想,什麼決定都不用下,也什麼事情都不用出面處理。」
「爹,咱家的人壽命都長著呢,祖父都是四世同堂,您和娘也會長命百歲的。
嫂子她命好,就算從前再不知足,年紀大了,經歷的事情多了,也總該學到那麼一分半分的。再怎麼樣,也不可能比年輕的時候更要不懂事。
再說了,徵哥兒向來就是個極有主意的孩子,他也從小就不怕嫂子,日後成了家,一定是個能夠頂事的。有他從旁相助,大哥性子再綿軟,也不會事事都順了嫂子的意。」
顏盛國聞言卻是嘆氣。
「娶妻不賢,禍及三代。徵哥兒再有主意也沒用,做兒子的,又怎麼能以下犯上?
即便是有理,只要方氏拿孝道說事,一頂‘忤逆不孝’的帽子壓下來,他就受了掣肘,不能快速地解決麻煩。屆時你兄長只會左右為難,以他的性子,你覺得他是會順著你嫂子一些,還是會顧著徵哥兒多一些?」
顏舜華說不好。因為以從前的那些瑣碎日常看起來,顏昭明基本還是順著方柔娘多一些。除非是方柔娘對顏盛國與顏柳氏發大脾氣之時,顏昭明才會露出不悅的神情,進行勸阻。
只不過,就算是那樣的時候,只要顏盛國教訓得狠了,顏昭明還是會不由自主地立即護著方柔娘,害怕妻子受委屈了,為此常常不自覺地就會氣得顏盛國大怒。
一想到顏昭明誠惶誠恐地跪在地上求饒的場景,顏舜華也跟著嘆氣起來。
「爹,您的出發點是極好的,只是坦白地說,以女兒的角度來看,這種處理方式,還是覺得不怎麼合適。您也說了,大哥性子綿軟。您要是真的這般做,就屬于矯枉過正了。
要知道,等到徵哥兒成親,那個時侯大哥的年紀也三十好幾了,只要徵哥兒的孩子一出生,他立即就會過上帶孫輩的生活。屆時家里頭的主事權,他會很樂意交到徵哥兒夫婦手中去的。
您知道他性格的弱點,他未必就不清楚自己的不足。尤其是,他對嫂子的了解,只會比我們任何一個人都要深刻。為了徵哥兒,他無論如何都不可能任由嫂子再像年輕時候胡來的。
與其分家,還不如就維持原狀。就如同開源節流的道理一般,節流很重要,但開源更重要。您如今花多點力氣將雍哥兒與徵哥兒培養好,日後他們叔佷兩個就能穩穩當當地將四房給撐起來,一個主外,一個主內。
這是根基,根基夯實了,您與娘親就可以穩穩當當地安享晚年,大哥也可以安安心心地承歡膝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