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季林娘感覺過得很快的,轉眼就到了頭。
雖然其間事兒多了些,過程也有些曲折,馬頭山一行還差點丟了性命。不過總的來說,也是收獲巨大的一個季節。一馬車一馬車的貨物流進楚國鐵力部,換回一車車的皮毛、女乃酪、牛羊肉等原材料。而這些經過在小柳樹村進行加工,做成糖果、皮鞋,以及華貴的皮草時裝。
這些在大元還算罕見的稀罕物品再銷到綏縣、冀州以及周邊。周而復始的循環,全是一本萬利的獨家生意,白花花的銀子像長了腿似的朝林娘這邊涌過來。
到了臘月二十八這天,整個忙碌的小柳樹村終于停歇下來,工廠全部停工過年!
選定這天放假,還費了一番周折的。原本林娘想著工廠的工人一連忙了好幾個月,連一天假都沒休過,心里有些過意不去,想著趁過年早點放假來著。可耐不住工人們不依,多做一天就多一天收入,工廠發的雖然是計件工資,以多勞多得為原則,可只要人不偷懶,一天賺個一百多到兩百文還是不成問題的,這樣算下來,一月最起碼也能掙個四、五兩銀子。
這要放在以前,一家老小一年累死累活的忙到頭,還不定能掙三兩銀子呢!窮怕了的人誰都不想白白浪費了這個賺錢的機會。這放假的日子也一拖再拖,到了二十八再沒法後推,所有的人才開開心心的收工放假。
工廠效率越好,生產的產品越多越好。工人們主動加班加點,這點林娘肯定是喜聞樂見的。他們出產的產品緊俏得很,現在就冀州周邊的縣城還都推廣不來呢。現在風雲的牌子算是打出去了。再不是當初林娘想著法的找李家做代理的時候,貨物生產出來,一運到冀州的地界兒,就被等著搶貨的代理商人一哄而上的瓜分干淨,有多少要多少,每回都有不少搶得少的愁眉苦臉。他們的貨基本上算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的。
綏縣這片的代理商依然是李少軒負責的李家。除了他李家在綏縣說一不二的地位。還有個原因就是林娘也有感激的意思,雖然原主的記憶不全,但那段在李家做丫環的日子還是沒有受到什麼刁難的。並且比一般的農家女孩過得還好。當然,李少軒的夫人柳氏也沒有再鬧出什麼動靜。
至于是什麼原因,林娘一點兒也不知道,根本也不需要知道。她有自信。就算柳氏沒弄清情況還有自家相公被搶的危機意識。心有怨恨,估計也鬧騰不起來了,至少李家長輩就不會讓她這麼干,別的不敢說,自與林娘的風雲商隊合作以來,家族的財富可以說是成倍的增長。在綏縣以前還有個白家與他們旗鼓相當,可現在,白家怕是只能望其項背了。
李家是經商世家。絕對明白這樣的一個合作伙伴有多麼的重要,上趕著巴結還來不及呢。哪里會容忍家里有人來搞破壞?
放了假的小柳樹村沸騰起來,清河鎮的集市現在已經差不多都搬到了這里。村民們早已不復以前的窮酸樣,一個銅板恨不得掰成兩半花,過年買點東西都不得不扣扣索索的。現在不但方姓族人家家富裕,連周邊的親戚鄰居們也跟著好過了不少。而且為了村里的管理,方村長說服林娘,連白家有些好相處的人家也跟著有了活干。
盡管勞動人民的本色是勤儉節約,但家家戶戶有了盈余,過年過節的時候還是舍得改善一下家里生活的。整匹整匹的布,整頭整頭的豬,絡繹不絕的送到小柳樹村的各間店鋪,小二們興高彩烈的忙進忙出,連吆喝聲都高了不少。
孩子們也放了假,雖然都明理懂事了不少,但到底是孩子,個個如同出了籠的小鳥,忙著上竄下跳,歡快得不得了,東邊丟一個炮竹,西邊再應一聲炮響,整個村子,到處洋溢著節日的喜氣。
要論最熱鬧的,那還得數林娘家。從一大早開始,就有不少人過來,送肉、送菜的排著隊的交到管事安平的手里。今天是風雲東家大宴賓客的日子。
想著前世的公司,每到了年前年後,都得聚聚餐,熱鬧熱鬧,順便增強一下團隊的凝聚力。雖然這里的商家大多沒有這個規矩,就算是有,那宴請的也不過一些管事人員。可林娘還是覺得要請就全請了,她能在這麼短的時候聚集起這樣的家底,到底與這些人的用心做事都分不開的。
這次宴請與上回搬新家村民自發組織的不同,林娘是早有準備,自然不用村民們自己動手,一早就訂下了柳村酒家的全班人馬和桌椅,曾氏婆媳這些日子把生意也擴充了不少,畢竟糖果廠、鞋廠、服裝廠三廠的工人用餐的就有很多。酒家配備的人手及設備辦場一百來桌的席面還是綽綽有余的。在廠子里上班的工人們穿著齊齊整整的衣服,收拾得光光亮亮的過來,坐等開席就好。
這些人一時風頭無兩,受到不少人注視的目光。但凡受到邀請的,無不是在村民中經過精挑細選選出來的。這些人要麼勤勞肯干,要麼有一技之長,都是能干的角色,不但自己發了家致了富,現在還是得到風雲東家的賞識,請來做客吃席。這已經不僅僅是能干的事了,更多的是榮耀。
席面的菜色除了延續上回的整雞整魚和紅燒肉外,肉菜的品種和菜式都有改良,從八大碗增加到了十六盤,無論是質還是量,都整整番了一倍。這讓本來抱著喝杯水都開心不已的客人們欣喜不已,能得東家如此厚待,內心的干勁更足了。
熱熱鬧鬧一整天,接下來的就是各回各家。各過各的年了。
林娘的院子終于不再像幾個月以前那麼沉悶和空曠了,這個年注定過得熱鬧。所有的房間都住了人,而她自己。也基本過上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米蟲生活。
富貴使人墮落,前不久墨香拉她去綏縣人市買人時,她還不情不願,一副罪惡感深重的樣子,現在卻各種家務瑣事都交由雲裳、雲霞打理,甩手掌櫃做得心安理得。雲輕那丫頭以前就是千金小姐。雜務是做不來的,不過她一身武功了得,若論單打獨斗。與袁勇也能大戰百來回合不落敗象。再說她突遭橫禍,心結還沒能打開,林娘不得不時時把她帶在身邊,免得獨處鑽了牛角尖。這倒也省了事。算是有了一個超級厲害的貼身保鏢。
正因為如此,袁勇才答應住到外院,帶領蕭寧遠留下的八個人一起做為商隊的武裝力量。
其實林娘實著有些受不了蕭寧遠所謂的好心,以她目前的情況來看,完全沒有什麼危險可言,需要什麼保鏢?開玩笑的吧?再說一個大老爺們不時在身邊晃悠,說不出的怪異和不方便。當然商隊配備武裝力量那是勢在必行,而且對于蕭寧遠的這個行為算是雪中送炭。非常及時。專業的士兵和業余的村民武裝起來的效果那真是天差地別的。
就拿上回攻打青雲寨來說,若沒有蕭寧遠的人手。風雲的人與土匪一拼之力還是有的,只是那個代價就實在太大了,而那還是裝備精良的情況下。但蕭寧遠的士兵一到,就憑他們手中的弓箭刀劍,直接就殺了土匪們一個干干淨淨。
安福的病在慢慢的調養下恢復得差不多了,那人果真是做過管家的,家里的事安排得有條有理,就像是大擺宴席這樣的事,根本就不必林娘操心的。有這麼好的資源不用,那就真的是浪費了,林娘已經決定把管家的大權交到他的手里。
安平雖然是個下人之子,打小也是受過良好教育的。識文斷字,能寫會算,更難得的是為人處事不錯,不愧是在燕都大城市見過世面的,這點比羅大哥要強多了。
自羅大哥在馬頭山被俘,害得林娘親自去救後,他就愧疚不已,老覺得自己對不起大當家,做得不夠好,再也不肯閑在家里管管帳、發發號令而已。其實他是跑行商出身,管理確實不是他的長處,青雲寨被掃蕩後一路已沒什麼危險,林娘也懶得再管他,愛跑就去跑唄。
商隊負責人就換成了安平。安平也算不負厚望,對外、對內方方面面都處理得很好。除了大的決策,細節林娘都放心的交給了他。
當初被人牙芋婆嫌棄白搭的小姑娘安寧給了林娘一個大大的驚喜。當初完全是幫把手的心思,買下了他們一家人。卻不想那丫頭小小年紀卻是算帳的好手。
雖然風雲的帳簿都是用林娘改良過的現代記帳簿,但那些人還是習慣大寫的數字,就是林娘自己拿到手里一筆筆的算,也要花費些時間,那還是加減乘除全用上,草稿紙浪費幾大張的情況下,可落到安寧的手里,幾下就能說出答案,超強的心算能力看得林娘是一愣一楞的。听說安寧打小就有過目不忘的本事,安管家見她身子單簿,往後絕對沒辦法伺候主子,干脆打發她跟著帳房先生學了算帳的本事,沒想到這里還真的派上了用場。
姚氏是很有經驗的管事媽媽,大宅門里出來的,言談大方,舉止有度。不過在林娘這里,他們一家卻是她這個管事媽媽最派不上用場。整個家里就林娘一個主子,生活過得隨心所欲,想玩玩宅斗什麼的也得找得著人啊!不過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姚媽媽簡直就是一本生活百科,這點很得林娘尊敬。
大年三十團年飯,林娘家仍是滿滿一屋子的人。
蕭家軍的九個人外加崇拜他們的阿力、喬四爺等人成天扎堆在一起、羅大哥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單身漢過年自然是要在林家過的,于姐還著自家老娘也來了,小包子爺孫也無處可去。再加上雲輕、雲裳和雲霞三個女孩和安家一家四口,剛好擺了整整三桌。
這是林娘在這異世過的第一個年。雖然身邊沒有父母親人,卻也收獲了這麼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讓她並沒有孤單和傷感。畢竟想傷感也沒這時間呢,大家這些人都要仰仗著她過日子的。
吃完了飯,大家團團圍坐在火堆旁守歲,開開心心的總結經驗,展望未來。其實林娘建房子的時候都修建了地暖的,取暖效果非常的好,但畢竟是大過年的,俗話說︰三十的火,十五的燈。沒個火堆不像個樣子。
堂屋當初做的時候就做得挺大,現在左右兩邊各生兩堆火,也不顯得擁擠。雖然林娘對所謂的男女大防並不怎麼在乎,可架不住生活在這樣的時代,太過獨立獨行也不是好事。這樣正好男人一堆,女人一堆,中間用六開的屏風隔著,分成了兩處。其實就在一間屋子里,並不影響說話。
「大當家,大過年的老婆子腆著臉求您個事兒!」于姐娘沖林娘笑著開口。
「嬸子瞧您說的,有什麼事兒盡管說,說什麼求不求的!」林娘真的想不出于姐娘要說什麼,一臉好奇。
于姐娘眼楮不斷的在于姐和屏風那邊掃來掃去,就是不開口。
「哎呀~,娘您這是要干什麼!」沒想到平常干脆利落的于姐這會兒一臉嬌羞,似乎猜到自家老娘打的什麼主意。
「羅大哥,你別弄了,我今兒穿的可是新衣裳,別給燒個洞出來呀!」阿力突然干嚎了一嗓子,接著男人那邊就傳來哈哈的笑聲。
林娘望著于姐那滿面春色,突然福至心靈!
「就是咱家姐兒,那女婿去了也有八年了,至今孤孤單單一人。哎,」于姐娘親拍閨女的頭,很是感傷,「我就想著,要是她能遇著個好人,就是我不在了也心滿意足了啊!」
果然是于姐的好事?那對象是?
「娘!」
「你的心事娘都知道。走這一步到底是不大光彩,可哥兒那是實誠人,娘放心!咱就舍下臉來求了東家成全。」(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