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要太規矩 二百六十二

作者 ︰ 雨憐荷萍

「你又想試探什麼?搞得這麼神秘,袁香竹一顆心全被你牽著。」一上車,柳雲夕就問。

喬以安微笑不語,有些嚴肅。莫非是張民警那邊的消息讓他不安?

「張民警有什麼消息?」柳雲夕又問。

「照片上的那個人,可能我們的判斷有些失誤。」喬以安終于開口了。

「判斷失誤?」柳雲夕的疑問又來了。

「嗯,一會就知道了。」喬以安回完這一句話,再沒下文。

柳雲夕發現他不時看看左側的反光鏡,稍一思考,便明白他的用意了。他是在看後面有沒有跟蹤,確切地說,是在看袁香竹有沒有跟上來。說到底,他還是懷疑袁香竹。

車子開進派出所後,柳雲夕只看著他不動聲色地舒了口氣,就知道袁香竹沒有跟上來。

「你拍到的那個人是牛市另一所民辦學校的老師。」張民警說。

那所民辦學校柳雲夕也知道,其實是一所民工子弟學校,收費不高,老師工資也不高,莫不是他想依托袁香竹進光華?可跟王書敏有什麼關系呢?喬以安似乎也想到了這一點,因為他馬上就問了。

「他教什麼?哪里人?」

「湖南,教社政。」張民警回。

這就對了。

柳雲夕和喬以安互看一眼,心領神會。

事情似乎是很明確了︰那個人是王書敏的老鄉,想進光華。王書敏便幫他搭上了袁香竹。

「可是他為什麼戴著帽子呢?」柳雲夕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招得喬以安看她的眼神都多了幾分崇拜。

「喲,你都可以當警察了,觀察細致,思維還很敏捷。」張民警夸張的表情,一臉欣賞的笑,「其實你的疑問也正是我的疑問,所以又額外調查了一下他的私生活。」

「難道戴帽子跟他私生活有關?」喬以安奇怪了。

「嗯。」張民警應,「去年他家里出了些意外,又趕上父親得癌癥。家里就他一個獨子。里里外外都得他奔波操心,結果一頭頭發莫名地掉光了,掉了不說,還發白。連眉毛都是白的。」

「難怪。」喬以安恍然。又說︰「還是個孝子呢。」

听他口氣。莫不是想把人家收入囊中?

喬以安似乎明白了柳雲夕眼里的疑問,笑看著她︰「孝子不一定就會教書啊,光華要的可不是孝子。是不是?」

說得柳雲夕和張民警樂呵呵地笑。

照片上的那個人既然不是喬以安所猜測的那個混混,兩個人的心情一下子開朗輕松了不少。喬以安甚至還為自己對袁香竹的無端猜疑產生了愧疚之意,因為從他出了派出所後,他一連說了好幾遍「我怎麼會懷疑她呢」。

可是就在他們到真功夫午餐時,喬以安又有疑問了。

「如果僅僅是為了進光華,那為什麼那麼匆忙緊張呢?」

柳雲夕不明白他的話,瞪著一雙疑問的眼楮,靜靜地看著他。

「我那天跟上去的時候,感覺他們緊張兮兮,躲躲閃閃,本來是坐在餐廳靠窗的位置,突然就移到一個小包間里了,不然我怎麼會拍出那麼一張照片呢?」喬以安邊說邊回憶。

「我說嘛,那麼辛苦地跟上去,怎麼就拍了這樣的一張照片?」柳雲夕笑著。

「你什麼意思?」喬以安拉下一張臉,「譴責我無能嗎?你老實交代,在心里譴責我多久了?」

「沒有沒有,」柳雲夕立即雙手平舉到胸前,連連擺手,「半點譴責的意思都沒有,奇怪而已,奇怪而已,真的。」

喬以安很認真仔細地審視了她幾秒,拉著的臉才現出一絲笑容來︰「這樣甚好。這樣甚好。」

話語一出,對面的柳雲夕就笑得趴到桌子上了。

「別笑了,快幫我分析分析,他們要不是密謀什麼害人的事情,為何那麼緊張?」喬以安拿筷子直敲桌子,「人家張民警都說你不當警察可惜了。」

柳雲夕忍了好久才忍住笑,說︰「因為你當時心里只想著去找證據,所以他們的言行在你眼里就是密謀,怎麼看都像是密謀,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做心理暗示,你不懂嗎?」。

經她這麼一說,喬以安不覺點起了頭,表示贊同她的分析。

兩個人回到光華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上課時間了。剛走到教學區大廳,迎面踫到宋紹榮,他一見柳雲夕就招呼著上前,側頭給身邊的喬以安一個微笑,然後看著柳雲夕說︰「柳老師,高副校同意你下周帶學生出去野炊,但是為了安全,要求你帶上搭班的科任老師,多幾個老師,安全系數也會高點,是吧?」

柳雲夕以為他是為了自己幫他應付路小曼才說服高副校的,所以並沒顯出喜悅,而是冷冷地問︰「你幫我說服高副校,是工作還是拿工作來換人情?」

宋紹榮沒想到她會這麼說,愣了一瞬,大呼起來︰「你這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月復嗎?我好心好意幫你,你卻這樣想我。」

自從路小曼的事情之後,柳雲夕本來就對他心生厭惡了,這會見他一副叫屈難受的樣子,一點惻隱之心都沒有,似笑非笑地看著他︰「這麼說,我要謝謝你,宋主任。」

喬以安早都知道高副校是不同意她帶學生出去的,現在突然同意,應該是袁香竹幫她爭取來的。

因為前天在辦公室听袁香竹說起過,當時她還怪喬以安也像高副校那麼古板膽小,不願出面為柳雲夕爭取呢。

喬以安知道她在英國呆了幾年,喝了幾年洋墨水,思想和行事風格難免與這些人不同。不過她說得也有些道理,適當帶學生走出去,其實是把課堂搬到校外了,學生可以收獲到很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比如思維能力、創造能力、自學能力以及各種實際工作能力等的培養與提升;比如對人和事的認知會在融入集體中得到較深刻的感性認識和情感上的感染等。

像宋紹榮這種投機逢迎之輩,是不會弗上司之意來滿足屬下的。現在看他一副討好邀功容顏,也不覺皺起了眉頭。(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你不要太規矩最新章節 | 你不要太規矩全文閱讀 | 你不要太規矩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