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前景展望》,正是牛奔發表的最近一篇文章,是對中國正在申請加入WTO事情的一個展望。其實這正是現在正在熱議的另外一個話題,對中國到底會不會通過申請,還有如果真的通過申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之後,對中國的影響會有哪些。
這種時候反叛的人听不多,特別是這種有著政治敏感度的事情上。
現在對于加入WTO的向往的不言而喻的,而且大家一致的觀點就是︰加入WTO之後,國人就能打開國門,沖出亞洲,走向世界!這也是相關的組織正在打著的口號。
而牛奔的這篇文章,也正是基于這個理論。
在《入市前景展望》一文中,大述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打開國門之後國人即將到來的機遇,是中國讓世界認識自己的機會,也是中國人民讓世界記住自己的機會。中國的農業,傳統手工業,等等都是中國引以為豪的,在世界都負有盛名的產業。國門打開之後,因為資格因素導致的貿易限制將會逐漸的減少,中國人民直接和世界對話的權利得到提升,這也正是中國入世對人民最大的影響。
全文引古論今,旁博引證,有理有據。
論行文,沒問題;
論證據,沒問題;
論觀點,依然沒問題。
但是還是那句話,作為一種展望,就是對未來的預測,這本來就是有對有錯的事情。所以大家對他預測的最終對不對還是有著一種包容心,至少人家在引用論據的時候不是無的放矢的。
而錯就錯在,那牛專家在文章的最後,還加了這麼一句︰機遇伴隨著挑戰,而想要在這樣的挑戰中扎根立足,就是要充實自己充實自己,用知識這種武器來武裝自己。特別是學生時代,應當以學習為己任,多讀書多學習,不要嘩眾取寵。
上不了台面,實在上不了台面,這是卜丁生看了這篇文章之後的第一反應。
你說你好好的發表你的文章就是了,非要在最後的地方再加上這麼一句,有意義嗎?
不過這也成功的點燃了卜丁生的怒火,小人見過不少,但是在這樣的公眾人物還以這種癩皮狗似的攻訐別人,實在為人所看不起。卜丁生要是一位靈光乍現,突然預料到美國戰爭的普通學生,事情可能就真算了。但是卜丁生不是,他不但知道美國進攻塔利班十幾年之後的局面,他也知道中國加入WTO之後對中國普遍產業的影響。
要是談論現今經濟形勢這一類的文章,卜丁生還真不敢和人家叫板,畢竟自己也不專業。但是要是談「預測」「展望」之類的預言,那是自己的專業啊!
正所謂「nozuonodie」,看到牛奔還這麼挑釁,卜丁生也不客氣了。
《我看「入世」》,卜丁生花了一夜的時間,仔細的回憶了上一輩子的事情,收腸刮肚,終于整出了這麼一篇文章。
加入世貿,開放國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中國經歷了十多年的談判,想要加入WTO,自然要遵守WTO的規章。而這也意味著在工業農業等行業要徹底的降低進口關稅,這對國內現有行業的相關企業會造成極大的沖擊。當然關稅只是一方面,其實這對各行各業都有著極大的影響。
對環保的影響。
入世以後,因為資格導致的貿易限制將會減少,但是因為技術壁壘導致的限制將會增多,最大的問題就是環境保護。中國的出後市場主要集中在發達國家,而這些國家對產品的安全、環保和衛生等方面的要求標準較高,中國企業產品短期內很難達到對方的標準要求。比如機電產品和小家電產品,都有防污染防噪音以及質量安全等級的要求,這將會導致國內產品出不去,外國產品不停的涌入,對國內企業的沖擊,是可以預見的。
對就業形勢的影響。
入世之後,長期的影響將會提升國內生產總值,而提升的國內生產總值也就可以增加就業機會。
但是在短期內,中國原來收到保護的農工產品業收到沖擊之後,將會導致大量的失業工人。市區工人之後,產業會在進一步的緊縮,而產業的緊縮,將進一步的導致人員流失。這將在短期內,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所以我們在看到機遇的同時,更要小心即將迎來的挑戰,打鐵還需自身硬。想要在這場開放國門之後的洪流中月兌穎而出,最基本的辦法是提高自己在這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的競爭力。
將目光放長遠,著眼未來,未來是美好的,但是形勢也是嚴峻的。
而在導向大家觀點的時候,分析問題要更全面一些,如果目光短淺,人雲亦雲的話,那只是嘩眾取寵的小梁小丑罷了。
在文章的最後,卜丁生也沒有客氣,用「跳梁小丑」這個詞反擊回去。
此文一出,立即造成轟動的效果。甚至造成的影響,比之前的那篇《四個理由》還要大。
如果卜丁生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人,那他投的這份《我看「入世」》不一定能被選上,因為這個大眾的基調不符。但是有了《四個理由》這一先頭兵,不但已經讓人知道有這麼一個人,而且大家也在心里將卜丁生打上「離經叛道」的標簽,由他來發表這麼一篇不符合大流的文章,倒也符合他的身份了。
之前看那篇《四個理由》一文,大家都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態去的,但是這篇《我看「入世」》就不一樣了。這是和大家息息相關的,四個理由已經讓慢慢的讓大家了解到了這位年輕人的與眾不同和眼光獨到,要是「入世」也是讓他說中的話,那麼……很多人已經忍不住兩股戰戰了。
不過大多數人對這種事也不是很關心,但是對卜丁生和那位牛奔專家掐起來倒是很感興趣,在一邊煽風點火,頗有點看牌不怕局大的氣勢。
而且一些好事的報社還將這兩篇文章放到一起,挑撥的意味很濃。好像兩人要是不拼個你死我活,就有點對不起圍觀觀眾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