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女先生 第一百二十八章 皇孫

作者 ︰ 桃其實

應桃連忙過來擦,而容珺也戚戚然看了一眼容婉之後,便不再開口說話。

容婉頓了頓,只見戚氏默不作聲的等應桃將桌案整理了一番之後,這才揮揮手,讓應桃出了門去。

屋內只剩下她們母女三人。

戚氏干咳了兩聲,而後看向容婉,開口道,「听說你最近同昌平侯府的幼女走的很近?」

不知戚氏會有此一問,容婉還以為因著方才她不再府中會被斥責,想著,堵在口中的話又回到心中斟酌了一番,這才回道,「同昌平侯府的幼女偶爾得見,分外投機,這才走的近了些。」

戚氏點點頭,卻有些出神,好似在想些什麼。

容婉沒有打擾,只是靜靜坐在那里。

不過片刻,便見戚氏又看過來,「你可知道,阿珺將要十三歲了?」

容婉自然知道,不ˋ過不知戚氏提這些是何意,先點頭應了,她知道戚氏接下來還有話,因此便看向戚氏,等著她繼續說下去。

「前兩年你父親將你許配給了孟生,也是這個年紀。」

「阿珺總呆在府中不外出,你作為她的嫡親長姐,總不能將她獨自一人丟在府中。」戚氏說完,仍是不悅的掃了容婉一眼。

容婉下意識的看了容珺,見容珺面上不過有些許緊張,驚愕倒是沒看見,容珺應是知道戚氏會這麼說吧。

心里轉了轉,尤生出一絲不舒服。她將不舒服壓在心里,再看向戚氏時,便是平靜的點點頭,道了一句,「我會的。」

听容婉這麼說,戚氏才稍顯滿意的點點頭,轉過頭便交代給容珺,若是出來要注意哪些事情,好似立即就要出來一般。

容婉在一旁听了一會兒,終是等戚氏沒有說話之時。開口道。「娘親若是無事,阿婉便先離開了。」

戚氏蹙著眉頭,看了她一眼,倒是沒說什麼。便應了。

容婉站起身。福了禮。便走出了正室。

白瑤見容婉出來了,便跟在容婉的身後。

容婉本來走的便不快,剛走出正院。便頓住腳步,問了一句,「白瑤,我是不是許久都未見容珺了?」

白瑤一頓,在心中算了一算,這才應聲,「是有幾個月了。」

從年前孟生出了事之後,容婉一心撲在這上面擔驚受怕,很長的時間便是在翠竹苑,也不出門,且容珺一貫都是待在正院,容婉自然不會去正院,當是許久未見。

若說上一世,容婉同容珺相依為命,每日都陪伴在一起,而這一世,出的事情更多,容婉自然不能老是待在家中,如此忙忙碌碌,卻將容珺忘在腦後了。

這麼說,身為長姐的她,確實做的不夠好。

罷了,那便以後待容珺好一些吧!

想通之後,容婉便帶著白瑤回了翠竹苑,無論如何,還是自己的院子舒服一些。

如此過了幾日,昌平侯府給嫡長子慕容崇煥也定好了未婚妻,並不是吏部尚書的嫡女劉樂顏,而是如今新任禮部尚書的嫡長女霍朝尋。

若說容婉初入汴京之時,在汴京所有官員之中有名的才女是戚嫣然的話,那霍朝尋便是眾多貴女之間的交際花,文采不上不下,面上經常掛著一絲笑意,同她說話時便如如沐春風一般,極少有人討厭。

不過容婉沒見過她,一來是容婉極少參加宴會,守孝期間更是不能參加,二來,便是那霍朝尋的母親近一年來身子不太好,一直待在家中侍疾,鮮少露面。

因此霍朝尋這一年來才會被人冷落,到了差些想不起來的地步,但這霍朝尋,倒是同昌平侯府

可既然已經中意霍朝尋,昌平侯夫人又為何讓自己與慕容玉嬈去探劉樂顏的人品呢?昌平侯夫人的想法總是難以捉模。

容婉雖是琢磨了許多次,但每次都是無疾而終。

也罷,此事也與她無關,沒有必要事事都想清楚。

到了四五月份,天氣比以往都熱的晚,司天監眾人夜觀天象,不過兩月,徐州、青州、兗州、冀州,便有山洪暴發。

聖上雖吩咐說此消息不能外傳,還是從朝廷傳進了汴京城中,而在京城做生意的商人們,得知此消息連忙差人傳回徐、青、兗、冀四州的家中。

頓時,不過半月,四州一帶的百姓人心惶惶,燒殺搶奪,無處不在,更有甚者早就收拾了家中細軟,想要到汴京城中謀生。

以往平安和樂的四州,竟然成了這幅模樣,聖上自然大怒。

大殿之上,官員們規規矩矩站著,大氣也不敢出一聲,生怕不小心就將陛下的怒火,引到自己身上。

不過陛下也幾年也甚是辛苦,先是雪災,又是旱災蝗蟲,這次竟然直接策出了洪水,這幾年罪己詔都得發三回,難免陛下會震怒。

聖上掃了一眼底下站著的官員,氣的頭上的青筋突突直跳,朝廷花了這麼多錢,竟然養了這麼些窩囊廢,關鍵的時刻,卻通通閉了嘴。

聖上將手握成拳,壓下此刻的暴躁,看向其中一人道,「曹卿怎麼看?」

他所說的這位曹卿是工部尚書曹葉舟,此時曹葉舟听見聖上點了名,連忙站到大殿中央,微微低著頭,不難看到他拱著的手臂在微微顫抖。

「回陛下,微臣…」剛說了幾個字,便見他額角的冷汗悄悄落下。

聖上煩躁的看了他一眼,不耐煩道,「怎麼不說了?」

話音方落,便見曹葉舟撲通一聲便跪在地上,上身伏地,一直抖著,「陛下,微臣,微臣不知。」

聖上看著他冷哼一聲,「既然不知。那工部尚書便換個人做吧!」

曹葉舟仍然趴在地上,只好道,「請陛下定奪。」降級便降級,總比沒命要強上許多。

殿下的許多官員都能感受到聖上刺眼的目光,生怕被挑到,一個勁的只想將腦袋往里縮,最好看不見自己才是。

見殿中之況,聖上的心不由一涼,眼神便看向站在最前的拿命官員,「謝宰輔。你有何建議?」

謝宰輔自開國以來便輔佐歷代陛下。已是三朝元老。

只見他緩緩地走到大殿中央,雖是年老,便步履不急不慢,甚是穩重。只見他拱手對著聖上道。「若有山洪。其中便是重中之重,一是百姓,二是良田。」

「百姓可以走。但良田不可挪,若山洪暴發,良田盡毀,就算百姓安全度日,此年無豐收,則多難民,災情更不可控,因此對此災,不在逃,而在治。」

他頓了頓,繼續道,「至于怎麼治,老臣想工部自有能人。」

說完,便退到原本的位置上去。

聖上方才的火氣終是稍稍收斂了些,謝宰輔說完以後,他又看向一旁的另一人,問道,「袁參知呢?」

政事堂的參知政事相當于本朝的副宰輔,同宰輔互相牽制。

袁參知倒是比謝宰輔年輕的多,他站了出來,也只是道,「微臣同謝宰輔的意見一致。」

聖上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顯然對謝宰輔的建議動了心。

對于朝廷來說,百姓之事自是正事,任何一個君主都不願听到百姓對自己的謾罵,只願听百姓對自己的敬仰之情。

因此,初步計劃便落實了。

這兩日便要擬定一個詳細的日程安排,以及需要抽調的官員。

而不過一日,便將這些事都落實妥當,因此後還有許多事要做,時間緊迫,自然不能拖拉。

此次派往四州的分別有工部善水利的兩名官員,各州一位監管的欽差,各自帶一千人馬去往四州,無比將山洪的危害降低到最小。

而司天監也會日夜觀天象,不能有一絲松懈,若有確切的日子,定會快馬加鞭將消息送過去,倒是將百姓轉移到安全的位置去。

等山洪一過,便開國庫賑災。

其實說到底,這天災就好似老天爺在發怒,幼時想躲也躲不掉,這一番調派,不過是按住四州百姓的心,具體會變成什麼情況,誰也不知。

這個消息其實容婉比汴京城的大部分百姓知道的都早,因為孟生便是被委派的欽差其中一個,因他去年同工部的一位官員去過江南興修水利,這次便將孟生派去了青州。

青州離汴京最是相近,但時間緊急,孟生下了朝回去打點一下行李便要出發,因此也只來得及路過洛府,將此況告訴了容婉。

容婉來不及相送,也只能祝他平安。

後而想起連年的災禍,又不由得嘆了嘆氣,自古以來天災便是上天示警,聖上的罪己詔前兩日一下,卻不知當今聖上能昏庸到何種地步才能連著三年災禍。

此次修繕一直持續到六月份,天氣還十分炎熱,離司天監所算之日已越來越相近,朝中的氣氛也越來越寧靜。

汴京城中的百姓倒是還好,不過汴京城還是涌入了一些外來的人,有些是來投奔親戚,有些卻是來避難。

想來遠不止汴京城這般,其他離那四州稍近的城池也如此一般涌入了不少的外來人,情況已是十分嚴重,若是這場洪水再不解決的話,城中的人都要紛紛叫苦了。

比如街上剛蒸好的包子,方才開籠,便會有一些衣著破舊之人一擁而上,不一會兒,包子便從那攤販嚴重消失。

又比如侍衛夜晚巡街之時,總會踫見一些蹲在牆角安睡的流民。

就連稍有錢的富庶之家,一出門便會有幾個衣衫襤褸之人追尋,若是他不丟下幾個銅板,便會一直追著馬車跑,有時還會降髒兮兮的手攀在馬車之上。

但有些好心的,就會給些銅板,有些脾氣暴躁的,便會令護衛將其暴打一頓。

這種時候,容婉自然不能輕易外出,若是惹了麻煩,似大火上身,不死也要燒掉一層皮。慕容玉嬈更是被昌平侯夫人看的死死的,連下帖子的權利都沒收了。

畢竟此刻邀請別家的貴女,也不見得那貴女敢上門。

而就在這種情況下,太子側妃戚嫣然產了,生了一名小皇孫。

小皇孫生在六月十六,出生在正午時分,第一聲哭嗓十分嘹亮,一看便是個中氣十足的小孩子。

這是當今太子的第一子,也是聖上的第一個小孫子,自然被疼寵的不行,且小皇孫生在災年,聖上以為是祥瑞,自當保佑大周不被洪水沖散。

也終是這一日,當汴京城上下有了笑臉,且更是令官員立刻向整個大周的官員發了公文,將此事昭告天下。

小皇孫由陛下親自取名,喚作蕭安曙,其曙,稱作曙光之意。

戚嫣然剛休養了三四日,已恢復了些許生機,小皇子剛出生,不宜出屋,還在她的身邊放著。

她轉過頭,看著在自己眼前的小皇孫,卻想著,上天待她確實不薄,有了小皇孫,她這一生再也不會無依無靠了。

想著,她看向在一旁伺候的連嬤嬤,問道,「嬤嬤,消息可傳回了永樂侯府?」

連嬤嬤回過神,放下手中的活計,站到戚嫣然身旁,身上已沒有了以往的冷淡,好似有了小皇孫之後,人心都變柔軟了一般。

「回側妃,剛產下皇孫那日,奴便傳了消息給老夫人,送回信的僕從說老夫人高興的合不攏嘴呢!老夫人在信中說,萬望側妃你保重身體。

戚嫣然頓了頓,依稀還記得她出嫁前夕,祖母雖然對她已經很失望,但仍是親自到了閨房去看她,怕是這個世上,祖母是對她最好的,比之她的親生父母更甚。

她再也不會辜負祖母的一番心意了。

戚嫣然點點頭,有著連嬤嬤將自己扶著做起來,抱起小皇孫,雖是夏日,小皇孫也不敢穿的很薄,稍稍裹了裹,眉眼間卻似她更多一些。

屋外傳來腳步聲,她還未來得及回頭看,連嬤嬤已經轉過身,對著來人行了禮,「參見太子。」

太子得了第一個兒子,自然高興地很,這幾日都滿面春光,此刻也不例外,隨便的擺擺手,讓連嬤嬤起身,便走到了床榻之前。

伸出手指逗了逗面前的小皇孫,這才看向戚嫣然,吻向她還有些蒼白的額頭,情深道,「嫣然,辛苦你了。」

戚嫣然羞澀一笑,道,「能為殿下生兒育女,是妾的福分,妾不辛苦。」

太子笑了兩聲,對著戚嫣然道,「父皇已為孩子娶了名字,稱作蕭安曙,這是父皇的第一個孫子,父皇定然十分寵愛。」

戚嫣然淡淡笑了笑,瞥了太子一眼,輕聲道,「這也是殿下的第一個兒子呢!」

太子握了握小皇孫的小拳頭,神色不明的看了她一眼,帶著曖昧的笑意,「嫣然你還是養好身子,我才能好好疼你,不讓這小子越過你。」

戚嫣然顯然听懂了太子的意思,稍稍紅了臉,假意推了推太子,太子卻一把將她摟緊懷中,嘴唇湊近她的耳朵,輕吹一口熱氣,這才道,「多生幾個也是可以的(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盛世女先生最新章節 | 盛世女先生全文閱讀 | 盛世女先生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