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作為皇子,是不可能親自的郊外迎接的。
迎親一事,就落在了宗人府宗正——禮親王的身上。
秦王府再派些人幫襯便是。
禮親王是皇上的異母弟弟,皇帝性疑,還在世的先帝皇子們,哪一個都是夾著尾巴做人的。
他只愛自由于山水間,不願與朝臣為伍的性子倒是很讓皇帝滿意,因此倒是接管了宗人府,管理皇室的紅白喜事。
京郊外百里,十里紅妝延綿不絕。
福建一帶的女兒自來嫁妝就豐厚,加上延平王家族的百年積累,自然是富可敵國,又是唯一的愛女,這嫁妝上面自然是不會節省的。
眼下帶過來的,只是礙著不能越過了當年太子妃的三十二抬去,只用了二十八抬。
延平王覺得這樣委屈了女兒,便是說了,等她和秦王大婚後,再&}.{}陸續將備好的東西送到秦王府。
連綿不絕的嫁妝上從出發就帶上了紅綢布,這婚嫁的東西不能洗,一路風塵弄髒了的紅綢都是替換下來。
從福建到京城,一路換下的紅綢就裝了五輛馬車。
每抬上還撒了香粉,所過之地香風陣陣。
禮親王的鼻子靈光,一聞就知道這是沉香屑的香氣,忍不住在心中嘆道︰果然是天下第一富的人家,這沉香屑當香粉撒,帝女下降都沒這豪奢。
也怪不得聖上忌憚。
三王若有反心,這趙家的江山坐不坐得穩還是個未知數。
迎親隊伍駐蹕,禮親王驅馬上前,拱手個騎馬相來的延平王見禮,面上笑道︰「柏兄,久違了。」
延平王亦是拱手回禮。
按照大周禮法,藩王爵位低于親王,延平王該是下馬拜見禮親王。
不過禮親王自來就不是那等斤斤計較之人,再者他也沒本事和藩王計較。
只是旁邊在迎親隊伍里的秦王副將,周世淵、鄭 等人,面上就不那麼好看了。
就是鎮南王,見了他們王爺也要恭恭敬敬的,這錢串子竟敢和禮親王平坐相談,果然是不知天高地厚。
替秦王擔心起新王妃的品性來。
若是和蕭側妃一般是個嬌蠻的主兒,那只會給他們王爺拖後腿了。
話說柏惜若原被皇後冊封安平郡主,如今這儀仗,卻是按著公主儀仗辦的,只因為她要嫁的,是秦王殿下。
繡著龍鳳呈祥的紅蓋頭底下,柏惜若沒有戴那赤金瓖寶的金鳳冠,鳳冠足有六斤六兩,一路過來能累斷她的脖子,橫豎有蓋頭遮面,不會有人看見。
身上卻是穿足親王妃的內命婦翟衣,總共十二層,饒是冬日在這車廂里還覺得有些發熱。
侍女替她撩開簾子透透風。
她的紅蓋頭被吹了起來。
只是短短的一撇。
她看見了京郊碧藍的天空,那是和她家鄉不同的天。
剛巧見一隊大雁飛過,大雁乃是忠貞之鳥,一抬眼便是這般的好兆頭,她自然是開心的。
柏惜若嬌羞的一笑,她想起了自己的夫君。
他雖不能來接自己,卻一定是和自己同樣的心情吧!
她為延平王獨女,一出生就受盡萬千寵愛,人間富貴,如今要嫁的夫君還是皇家極為出色的皇子。
能征善戰,文武雙全。
婆婆貴為副後,遠在深宮,她一進秦王,便是當家的主母。
只是,只是……
秦王早先就娶了一位側妃,是太子妃的嫡妹。
她入府後還有鎮南王的女兒也會以側妃之尊入府。
柏惜若有些擔心自己能不能得夫君的歡心了。
侍女小紅見自家小姐的雙手一會兒緊一會兒送,她自小就是伺候她的,一眼就知道自家主子這是心里七上八下了。
開口寬慰她說︰「郡主過幾日就是王妃娘娘了,王爺又是這般出眾,郡主您就放心好了。」
其實延平王早就寬解過自家女兒,早先在福建,他是相中過幾家官宦子弟的,那時候舍不得女兒遠嫁,早早的做好了打算。
相看好了之後就派人放出了話去,要他們家好生管教。
定好的那戶人家的孩子長大十八,別說出門吃花酒,就是身邊也是兩個丫鬟都沒有。
可人算不如天算,皇上要她的女兒做趙家的媳婦兒。
只能是委屈女兒了。
臨行前他找到了女兒,和她語重心長的說了一番。
皇上絕不是無緣無故的指婚,她這一嫁,只要秦王不壞事,柏氏一門三代安穩無虞。
但秦王殿下天潢貴冑,皇貴妃的獨子,又極受皇上寵愛,兩位側妃亦是門第不低,要她嫁過去後好生和她們相處。
太子妃的嫡妹和鎮南王之女都是秦王殿下的助力,希望她能看清此中關系利害,切莫一時為婦人之見,惹秦王不悅,徒讓別人歡欣鼓舞。
她越是和秦王好,別人就越是難過。
皇家的媳婦最忌諱的就是範嫉妒,還是趕緊剩下嫡長子才好。
只要有了嫡長子,宮里皇上和皇貴妃都會幫著她壓制住兩位側妃,這方能穩如磐石。
十六歲的柏惜若一向被父母保護的極好,並不是十分了解父王的擔心,只覺得他說的對,乖乖的應下了。
可如今京城就在眼前,她的丈夫就在不遠。
而彼時,他的懷中可能還擁抱著蕭側妃。
在他們成婚之前。
莫名了,她心中酸澀了起來。
小時候表姐們來她家玩兒,大家都是寵著她,讓著她的。
這還是第一次,她感到了無力。
對自己求的東西,她竟是這般無能無力。
情難自禁的,一雙水汪汪的大眼楮里閃著淚花,倔強的忍著不然淚珠兒落下來。
福建那邊兒沒有哭嫁一說,母妃不能送嫁,臨走前便是千叮萬囑,讓她千萬別掉金豆子,兆頭不好。
小紅見自己一句話就要惹得主子傷心落淚,趕緊了遞上了繡帕,給她擦了擦。
這會兒雖是沒有人看見,可一旦有人知道了主子在馬車上流了眼淚,少不得被說一頓。
她背井離鄉的陪嫁到了京城,可不想一到地方,就惹人笑柄。
柏惜若擦干眼楮上的淚花。
把心里的那點兒氣給逼了回去。
就像是父王說的那般,她嫁給秦王殿下,不知多少人紅了眼楮。
要不然,鎮南王也不會巴巴的要自己的女兒給秦王做妾。
PS︰我是不是遠離主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