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大牢。
骯髒、陰暗、潮濕。
難聞的騷臭味和著血腥氣讓人聞之欲嘔。
即使是白天,最陰暗處看著也是黑乎乎的一片。
「 當」一聲,一間牢門被打開,兩個獄卒拖著一位衣衫襤褸、血痕遍布的犯人,毫不憐惜的將之丟在地上。
受了重刑的犯人象死狗一樣躺著,若不是偶爾蠕動一下,也許會將他當成死人。
這樣的事早習以為常。
獄卒目無表情,牢中的犯人也已麻木不仁,進了這里,不管是看守的還是犯事的,心都變得特別的冷硬。
可是最冷硬的心這時也會忍不住顫抖起來,盯著獄頭的嘴,因為不知那下一個倒霉蛋是不是自己。
「盧有霖,出來。」
果然,站在牢門口的獄頭宣布了下一位被審訊者。=.==
頭發亂糟糟,身上衣衫比剛剛那受刑的人好不了多少的盧有霖腿一軟,跌在地上半天爬不起來。
兩位獄卒走上前,一左一右,象剛剛一樣將他拖了出去。
進來已有幾天,這是第三回審訊,每一次審訊都如同在煉獄里走過一般。
看了一眼對面的那間單獨關押方惟民的牢房,方惟民雖一樣被審問,卻不象他們這些低階官員,看樣子並沒用重刑,最起碼其衣衫雖不整潔,卻是完整的。
不管是何時代,最低層的人物永遠是炮灰般的存在。
可是炮灰也想活命。
所有進來的人都被告知,只要咬死不認,就不會被定罪,所有人都抱著活命的希望硬抗,盧有霖也知道,甚至在那一刻也動心了,誰不怕死?有活命的機會誰不想牢牢抓住?可一想到秋娘和孩子,他心中的希望如水中月瞬間破滅。
可他仍在猶豫,仍在企盼奇跡的到來。
陰暗的牢里,兩位獄卒將他拖出來,拖著他經過狹窄的過道,兩旁關押的犯人看著他,目光不明,幸災樂禍者有之,麻木不仁者有之,唯獨沒有同情。
他听到牢門在身後「 當」一聲關上,身旁獄卒低低的沉重的腳步聲,自己被拖曳的摩擦聲,甚至還有清脆的鈴鐺聲。陰沉的大牢里,所有的聲音都被無限放大,變得那麼清晰。
「叮鈴鈴……叮鈴鈴……」
鈴鐺?他猛的一驚,忍不住尋著聲音的來處看去。
在他右邊獄卒的腰側,掛著一只花紋精致的銀手鐲,手鐲上垂掉著幾個精巧的小鈴鐺,隨著那獄卒的步子一搖一晃,聲音就從那里傳來。
他的眼猛的一縮,只一眼,他就認出,這是小龍小虎周歲時,他買來送給他們的,兩個孩子每人一對,因為大小可以適當調節,所以從小到大一直沒取下過,可現在,其中一只卻掛在了這個面目可憎的獄卒身上。
「六子,你身上的那玩意哪來的?」
左側的獄卒問出了他想問的話,被稱為六子的獄卒懶懶的回道︰「買的。」
「騙誰呀你,就你,有兩錢都喝了酒,能有閑錢買這個?」
「呵呵,別人賞的。」
「誰呀,那麼大方,怎麼哥哥就遇不上這樣的好事?」
「你問那麼多干甚,反正你肯定遇不上,那人早離開帝都了。」
「你這麼說我更好奇,你說,那人與你非親非故的,為啥賞你?」
「我怎麼知道,許是我運氣好唄。」六子翻了個白眼,「那人說了,這本是他家孩子身上之物,我問他干嘛賞給我,他說如果孩子听話,以後穿金戴銀,有的是享受,也不在乎這個,若是不听話,那留著也沒什麼用,還不如拿來賞人,還能落個好。」
六子說完,似乎頗有深意的朝盧有霖望了一眼。
而盧有霖听到這兒,早已如五雷轟頂,頭「嗡」的一下,整個人都陷入了無邊的恐懼黑暗之中。
他就是再呆再傻,他也能听出,那鈴鐺,那些話,都是對他的警告,那些人從來沒有把他忘記,而秋娘和孩子被帶走,也不是他曾做過的惡夢。
他與那些人的約定,到了該實現的時候了。
「盧有霖,你想到什麼沒有?」
「盧有霖,你認不認罪?」
同樣的話問過好幾遍,同樣的,下面的人呆呆的趴在地上,一聲不吭。
「上刑。」
問話和主審以刑部尚書曹霈為主,劉睿和六皇子劉旻在一旁陪審。無計可施的曹霈唯有不停的嚴刑考打,寄希望于用冷酷的刑具來打開這些人死硬的嘴,給審訊帶來轉機。
仍象前面那人一樣,盧有霖被拖著綁在柱子上,行刑的獄卒孔武有力,緊了緊手中的鞭子,「呼」的一鞭甩了過去。
「啊……」牢中行刑的鞭子都是帶著倒勾的,一鞭子下去,一道觸目的血痕,被倒勾帶起的血肉的碎沫和著破碎的衣衫一起紛飛。
難以忍受的痛,深入骨髓的痛將因陷入死亡陰影而呆滯的盧有霖喚醒,痛哼一聲,在承受了第二次鞭打之後,和精神的雙重痛苦及壓迫終于讓他徹底崩潰,他用盡全身的力氣,喊出了一句,「我招。」
盧有霖招認了所有罪責,並指證是方惟民指使。
有了他的供詞,下面的事情好辦多了,就如多米諾骨牌,連鎖反應下,除了方惟民仍是咬緊牙關,其他所有人都已供認不諱。
到了此時,有沒有方惟民的供詞已不重要。
仍在幻想著三皇子和護國公庇佑的方惟民不知道,當劉睿他們將審訊結果當著滿朝文武遞到皇帝面前時,護國公第一個站出來,要求對這種罪大惡極之人處以極刑,否則不能給世人以啟示,達到以儆效尤的目的。
三皇子劉當堂痛哭流涕,跪在皇帝面前,痛陳自己年少無知,被奸人蒙蔽,以及識人不明,治下不嚴,管束不力等過錯。
此案再無疑點,滿堂極為難得的統一了聲音,皇帝當庭宣布處理結果。
所有涉案人員全部處死,家產抄沒,家人奴僕被罰為官奴;主犯方惟民處以腰斬極刑,方家直系全部被發配至最南邊的荒蕪之地,此生不得離開,方家旁系亦被抄家,族人趕出帝都;所有抄沒的家產由皇帝派遣的欽差押送至衡州,作為對衡州平民百姓的補償,同時召告天下,以為警示。
至于三皇子,鑒于他認錯態度誠懇,罰其閉門思過三月,以觀後效。
忽喇喇似大廈傾,一個世家大族,一個望族名門,頃刻間煙消雲散。方家,就此離開了政治中心,就此在歷史長河中消失、泯滅。
只有漢水,仍在奔騰咆哮,無休無止,永不停歇……(未完待續。)